自行车驱动单元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228180阅读:来源:国知局
的锯齿状突起与第一接合孔12e接合。第一板构件12d的凸缘接触第一侧壁主体12c的侧面。在第一接合孔12e上,形成有用于与第一板构件12d的锯齿状突起相接合的锯齿凹槽。通过这种结构,第一板构件12d不可旋转地接合到第一侧壁主体12c上。
[0032]壳体12具有一对圆形的第一孔13a、13b、一对第二孔13c、13d。第一孔13a、13b分别形成在第一侧壁主体12c和第二侧壁主体12f上。在该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39a、39b (如,球轴承)分别设置在第一孔13a和13b中。
[0033]第二孔13c、13d形成在第一板构件12d和第二侧壁主体12f上。在第二孔13c、13d中,支撑轴22不可旋转地设置在第二孔13c和13d中。在该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板构件12d可拆卸地附装到第一侧壁主体12c上。当然,可供选择地,第一板构件12d可被压装在第一侧壁主体12c上并与其结合成一体。
[0034]在该所示的实施例中,壳体12的第一侧壁12a的底部部分12h上具有排放孔12g。具体而言,排放孔12g贯穿第一侧壁12a的底部部分12h,从而排放孔12g使壳体12内侧和壳体12外侧之间进行空气交换。通过所述排放孔12g还排出流体。
[0035]曲柄轴14例如是由铁、不锈钢或类似材料制成的金属轴构件。曲柄轴14相对于壳体12绕旋转轴线Xl (如,第一旋转轴线)被可旋转地支撑。具体而言,曲柄轴14通过第一轴承39a和第二轴承39b被可旋转地支撑。曲柄轴14的两端被设置成分别从第一侧壁12a和第二侧壁12b伸出。在曲柄轴14的端部部分上,曲柄臂101可拆卸且不可旋转地连接到曲柄轴14上。曲柄轴14的位于第一侧壁主体12c侧的端部部分中,曲柄轴14具有大直径凸缘部分14a和锯齿状突起部分14b,大直径凸缘部分14a用于沿轴向定位第一旋转传递构件16,锯齿状突起部分14b用于与第一旋转传递构件16连接。大直径凸缘部分14a和锯齿状突起部分14b相互靠近布置。大直径凸缘部分14a在曲柄轴14的圆周方向上形成在整个圆周上。当然,可供选择地,大直径凸缘部分14a可间断地形成在圆周方向上并从曲柄轴14突伸出。
[0036]第一旋转传递构件16不可旋转地附装到曲柄轴14上,使第一旋转构件16传递曲柄臂01的旋转运动。第一旋转传递构件16具有第一齿轮16a,第一齿轮16a例如由合成树脂或金属制成。第一齿轮16a连接至曲柄轴14的锯齿状突起部分14b,使得第一齿轮16a和曲柄轴14 一起旋转。第一齿轮16a通过压配合方式、粘结方式或其他的合适紧固方式固定到曲柄轴14上。第一齿轮16a接触曲柄轴14的大直径凸缘部分14a,使得第一齿轮16a定位在曲柄轴14的轴向上。第一齿轮16a通过第一轴承39a可旋转地支撑到壳体12上。曲柄轴14通过第一轴承39a和第一齿轮16a可旋转地支撑到壳体12上。
[0037]中间轴18是由铁、不锈钢或其他金属制成的轴构件。中间轴18具有第一端部部分18a和第二端部部分18b。第一端部部分18a支撑在第一侧壁主体12c上,第二端部部分18b支撑在电机30的电机壳体56的第二壳体56b上。中间轴18可旋转地支撑第二旋转传递构件20。
[0038]第二旋转传递构件20是一种传递第一旋转传递构件16的旋转运动的构件。第二旋转传递构件20具有第二齿轮20a和第一链轮20b,第二齿轮20a与第一齿轮16a啮合,第一链轮20b与第二齿轮20a —起旋转。第二旋转传递构件20是一种例如由合成树脂或金属制成的构件。第二旋转传递构件20通过轴承40 (如,针状滚柱轴承)支撑在中间轴18上。第二齿轮20a具有与第一链轮20b的内周部分20d接合的接合部分20c。接合部分20c形成在第二齿轮20a的齿面中的不接合第一齿轮16a的齿面上。在第一链轮20b的内周部分20d上,形成与第二齿轮20a的至少一部分接合的接合部分。因此,第二齿轮20a和第一链轮20b不可旋转地相互接合。另外,止动器设置在第二齿轮20a上,用于限制第一链轮20b在中间轴18的轴向上进行轴向运动。在中间轴18的轴向上,止动器设置在第一链轮20b的两侧上。
[0039]支撑轴22被设置成相对于壳体12支撑变速机构32和离合器机构38。支撑轴22具有贯穿所述第二孔13c、13d的端部部分。支撑轴22的端部部分通过螺母42分别紧固到第一侧壁12a和第二侧壁12b上。因此,它们被分别紧固到第一侧壁12a和第二侧壁12b上。支撑轴22延伸穿过变速机构32和离合器机构38。支撑轴22可旋转地支撑第三旋转传递构件26。
[0040]第三旋转传递构件26是传递第二旋转传递构件20的旋转运动的构件。第二旋转传递构件20的旋转运动通过第二链条24传递给第三旋转传递构件26。第三旋转传递构件26具有与第二链条24接合的第二链轮26a。第二链条24卷绕在第一链轮20b和第二链轮26a上。第二链轮26a可操作地附装到变速机构32上。具体而言,第二链轮26a固定连接到变速机构32的输入部件64上。因此,第二链轮26a通过输入部件64可旋转地支撑在支撑轴22上。
[0041]如图2所示,电机30是内转子式电机。电机30具有电机壳体56、可旋转地支撑在电机壳体56上的转子58、以及安装在电机壳体56上的定子60。在该所不的实施例中,电机壳体56具有第一机壳56a和第二机壳56b,第一机壳56a与壳体12 —体形成,第二机壳56b可拆卸地连接到第一机壳56a上。电机壳体56还具有轴支撑凹部56c,其将中间轴18的第二端部分18b支撑在第二机壳56b上。
[0042]转子58是相对于曲柄轴14同轴布置的圆柱形构件。曲柄轴14延伸穿过转子58。转子58具有磁铁单元58a,磁铁单元58a的多个磁极沿圆周方向并排布置在转子58的外周部分上。电机30的转子58具有曲柄轴接收孔58b。曲柄轴14可旋转地设置在电机30的转子58的曲柄轴接收孔58b中。转子58通过一对轴承62a、62b(如,球轴承)可旋转地支撑在电机壳体56上。轴承62a、62b设置在转子58的外周侧上。轴承62a安装在第一机壳56a上,轴承62b安装在第二机壳56b上。
[0043]定子60设置在转子58的外周侧上,与转子58相对布置。定子60具有多个在圆周方向上以一定间隔布置的线圈60a。定子60固定接合到第一机壳56a的内周部分上。
[0044]在该所示的实施例中,电机30由电机驱动电路46驱动。具体而言,电机驱动电路46具有逆变器(未示出)、控制器(未示出)以及类似件。逆变器由控制器驱动。控制器根据踩踏力和自行车车速控制所述逆变器。电机驱动电路46是传统公知的电机驱动电路。因此,为简洁起见,在此省掉对电机驱动电路46的详细结构。
[0045]在该所示的实施例中,电机30的旋转轴线和曲柄轴14的旋转轴线重合。因此,能简化电机30的内部结构。因此,能进一步简化驱动单元10。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本专利申请说明书中可明显看出,电机30和曲柄轴14可相对于彼此布置而使得电机30的旋转轴线和曲柄轴14的旋转轴线相互偏离。
[0046]变速机构32设置在动力传输路径中,位于第三旋转传递构件26和转矩合成机构36之间。变速机构32具有换挡电机单元32a和变速主体32b。一旦接收到安装在自行车车把上的变速器的变速操作信号,换挡电机单元32a就使变速主体32b的致动构件旋转至预定状态。换挡电机单元32a是传统公知的电机单元,如,日本专利N0.3529723中公开的电机单元。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本专利申请说明书中可明显看出,换挡电机单元32a可由用于转换变速主体32b的动力传输路径的传统公知的机构替换,例如替换为从安装在自行车车把上的变速器接收到手动换挡操作而被操作的线操作式致动器。
[0047]变速主体32b是可从多个(如,8个)传动比中进行选择的传递单元。除了下面详细描述的结构以外,变速主体32b的结构基本上与传统公知的传递单元(如,美国专利N0.6,607,465或美国专利N0.7,682, 283中公开的传递单元)相同。
[0048]变速机构32的变速主体32b主要包括支撑轴22、输入部件64、行星齿轮单元66和输出部件或轮毂68 (如,旋转输出构件)。第三旋转传递构件26的旋转运动被传递给输入部件64、行星齿轮单兀66和输出部件68。输入部件64、行星齿轮单兀66和输出部件68分别可旋转地支撑在支撑轴22上。具体而言,输入部件64可旋转地支撑在支撑轴22上且可操作地连接到曲柄轴14上。第三旋转传递构件26的第二链轮26a固定连接到输入部件64上,使得它们能一起旋转。行星齿轮单元66设置在输入部件64和输出部件68之间。行星齿轮单元66选择性地产生多个(如,8个)传动比。输出部件68可旋转地支撑在支撑轴22上且可操作地连接到转矩合成机构36上。通过行星齿轮单元66改变转速之后,输出部件68将旋转运动输出给转矩合成机构36。在该所示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支撑轴22具有中心轴线,该中心轴线界定输入部件64、行星齿轮单元66和输出部件68的旋转轴线X2 (如,第二旋转轴线)。具体而言,旋转轴线X2平行于旋转轴线XI,且相对于旋转轴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