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客车底盘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75579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客车底盘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客车底盘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可使底盘空间实现最大化的新型客车底盘结构。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客车底盘技术的发展极为迅猛,产品需求和市场划分日趋细化。目前,大、中型客车底盘的竞争日益激烈,主要表现为轻量化设计和空间最大化设计两方面竞争。现有技术中的客车底盘在轻量化设计上已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在底盘空间最大化设计上,仍存在一定缺陷,例如,市面上常见的客车的油箱仓位均设置在客车底盘中段,此举会压缩本应设置在客车底盘中段的行李舱的使用空间,降低客车的装载量。另外,目前的悬挂系统由弹性元件、减震器、导向机构和横向稳定杆组成,弹性元件有钢板弹簧、螺旋弹簧、空气弹簧和橡胶弹簧等,用来传递垂直载荷。减震器有简式减震器、充气式减震器、阻力可调减震器,用于衰减由于弹性系统引起的震动。导向机构有单杆式和多连杆式,用来传递车轮和车身间的力和力矩;目前的空气悬挂系统存在构件较大、结构复杂、推力杆使用寿命短及互换性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性强、结构紧凑、安全舒适、可有效节省底盘空间及更利于整车操控系统布置的新型客车底盘结构。
[0004]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由横梁、纵梁拼接而成的底盘钢架、前桥及后桥,所述底盘钢架采用全承载式纵梁,所述前桥的中部采用向下凹陷式设计,在所述底盘钢架前端且位于所述前桥的上方设有油箱仓位,所述新型客车底盘结构还包括前空气悬挂系统及后空气悬挂系统,所述前空气悬挂系统分别连接所述底盘钢架和所述前桥,所述后空气悬挂系统分别连接所述底盘钢架和所述后桥。
[0005]进一步,所述空气悬挂系统包括两根上纵向推力杆1、两根下纵向推力杆1、两只空气弹簧1、两只综合减震器I及一只稳定杆,所述上纵向推力杆I和所述下纵向推力杆I的两端均分别连接所述底盘钢架和所述前桥,所述空气弹簧I的上端连接所述底盘钢架,其下端连接所述前桥,所述综合减震器I的上端连接所述底盘钢架,其下端连接所述前桥,所述稳定杆固定设置在所述底盘钢架上。
[0006]进一步,所述后空气悬挂系统包括两根“U”型托梁、两根上纵向推力杆I1、两根下纵向推力杆I1、四只空气弹簧II及四只综合减震器II,所述上纵向推力杆II和所述下纵向推力杆II的两端均分别连接所述底盘钢架和所述后桥,所述空气弹簧II的上端连接所述底盘钢架,其下端连接所述后桥,所述综合减震器II的上端连接所述底盘钢架,其下端连接所述后桥,所述“U”型托梁的上端与所述空气弹簧II和所述综合减震器II连接,其下端与所述后桥连接。
[000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因为本实用新型包括由横梁、纵梁拼接而成的底盘钢架、前桥及后桥,所述底盘钢架采用全承载式纵梁,所述前桥的中部采用向下凹陷式设计,在所述底盘钢架前端且位于所述前桥的上方设有油箱仓位,所以本难看出,本实用成型通过油箱前置的设计进一步优化了行李舱空间,提高了客车的装载量。另外,由于所述新型客车底盘结构还包括前空气悬挂系统及后空气悬挂系统,所述前空气悬挂系统分别连接所述底盘钢架和所述前桥,所述后空气悬挂系统分别连接所述底盘钢架和所述后桥,所以本实用新型受力均衡,减震效果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0008]进一步,通过所述前空气悬挂系统及所述后空气悬挂系统的具体结构不难看出,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采用模块化设计更便于装卸,同时具有较好的互换性。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本实用新型油箱位置布局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由横梁、纵梁拼接而成的底盘钢架1、前桥2及后桥3,所述底盘钢架I采用全承载式纵梁,所述前桥2的中部采用向下凹陷式设计,在所述底盘钢架I前端且位于所述前桥2的正上方设有油箱仓位4,油箱10被安置在此处,所述新型客车底盘结构还包括前空气悬挂系统及后空气悬挂系统,所述前空气悬挂系统通过连接板分别连接所述底盘钢架I和所述前桥2,所述后空气悬挂系统通过连接板分别连接所述底盘钢架I和所述后桥3。所述空气悬挂系统包括两根上纵向推力杆121、两根下纵向推力杆122、两只空气弹簧123、两只综合减震器124及一只稳定杆25,两所述上纵向推力杆121分两边对称设置,两所述下纵向推力杆122分两边对称设置,所述上纵向推力杆121和所述下纵向推力杆122的两端均分别连接所述底盘钢架I和所述前桥2,两所述空气弹簧123分两边对称设置,所述空气弹簧123的上端连接所述底盘钢架1,其下端连接所述前桥2,所述综合减震器124分两边对称设置,所述综合减震器124的上端连接所述底盘钢架I,其下端连接所述前桥2,所述稳定杆固定设置在所述底盘钢架I上。所述后空气悬挂系统包括两根分两边对称设置的“U”型托梁31、两根上纵向推力杆1132、两根下纵向推力杆1133、四只空气弹簧1134及四只综合减震器1135,所述上纵向推力杆1132分两边对称设置,所述下纵向推力杆Π33分两边对称设置,所述上纵向推力杆1132和所述下纵向推力杆1133的两端均分别连接所述底盘钢架I和所述后桥3,四只所述空气弹簧1134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U”型托梁31的四个角端,所述空气弹簧1134的上端连接所述底盘钢架1,其下端连接所述后桥3,四只所述综合减震器1135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U”型托梁31的四个角端,所述综合减震器1135的上端连接所述底盘钢架1,其下端连接所述后桥3,所述“U”型托梁31的上端与所述空气弹簧Π34和所述综合减震器1135连接,其下端与所述后桥3连接。
[0012]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客车底盘制造领域。
【主权项】
1.一种新型客车底盘结构,其包括由横梁、纵梁拼接而成的底盘钢架(1)、前桥(2)及后桥(3 ),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钢架(I)采用全承载式纵梁,所述前桥(2 )的中部采用向下凹陷式设计,在所述底盘钢架(I)前端且位于所述前桥(2)的上方设有油箱仓位(4),所述新型客车底盘结构还包括前空气悬挂系统及后空气悬挂系统,所述前空气悬挂系统分别连接所述底盘钢架(I)和所述前桥(2),所述后空气悬挂系统分别连接所述底盘钢架(I)和所述后桥(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客车底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悬挂系统包括两根上纵向推力杆I (21)、两根下纵向推力杆I (22)、两只空气弹簧I (23)、两只综合减震器I (24)及一只稳定杆(25),所述上纵向推力杆I (21)和所述下纵向推力杆I (22)的两端均分别连接所述底盘钢架(I)和所述前桥(2),所述空气弹簧I (23)的上端连接所述底盘钢架(1),其下端连接所述前桥(2),所述综合减震器I (24)的上端连接所述底盘钢架(I),其下端连接所述前桥(2 ),所述稳定杆固定设置在所述底盘钢架(I)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客车底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空气悬挂系统包括两根“U”型托梁(31)、两根上纵向推力杆II (32)、两根下纵向推力杆II (33)、四只空气弹簧II (34)及四只综合减震器II (35),所述上纵向推力杆II (32)和所述下纵向推力杆II (33)的两端均分别连接所述底盘钢架(I)和所述后桥(3),所述空气弹簧II(34)的上端连接所述底盘钢架(1),其下端连接所述后桥(3),所述综合减震器II (35)的上端连接所述底盘钢架(1),其下端连接所述后桥(3),所述“U”型托梁(31)的上端与所述空气弹簧II (34)和所述综合减震器II (35)连接,其下端与所述后桥(3)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客车底盘结构,旨在提供一种适用性强、结构紧凑、安全舒适、可有效节省底盘空间及更利于整车操控系统布置的新型客车底盘结构。其包括由横梁、纵梁拼接而成的底盘钢架(1)、前桥(2)及后桥(3),所述底盘钢架(1)采用全承载式纵梁,所述前桥(2)的中部采用向下凹陷式设计,在所述底盘钢架(1)前端且位于所述前桥(2)的上方设有油箱仓位(4),所述新型客车底盘结构还包括前空气悬挂系统及后空气悬挂系统,所述前空气悬挂系统分别连接所述底盘钢架(1)和所述前桥(2),所述后空气悬挂系统分别连接所述底盘钢架(1)和所述后桥(3)。本实用新型主要应用于客车底盘制造领域。
【IPC分类】B60G11-27, B60B35-06, B62D21-02
【公开号】CN204383575
【申请号】CN201420864307
【发明人】罗志辉
【申请人】珠海市广通客车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10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3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