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宽体自卸车侧置式驾驶室后悬复合式减震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724113阅读:来源:国知局
支架;9、减震器下支座;10、驾驶室后支架横梁;11、筒式减震器;12、门型支座;13、下限位支架;14、驾驶室后支架立梁;15、立梁加强版;16、横梁加强板。
[0021]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实施例一种非公路宽体自卸车偏置式驾驶室后悬置减震装置
[0023]图1、图2分别显示本实施例减震装置的三维结构和二维结构,该系统图包括减震器系统、支撑系统、左右上限位系统、下限位系统等机构。以及该种后悬置减震装置,将驾驶室和后支架的连接方式。
[0024]复合式减震器组成的“八”型系统:在该系统中,将减震器上支座4焊接在驾驶室骨架5上,再将减震器下支座焊接在驾驶室后支架横梁10上。然后,将复合式弹簧减震器6的上端通过螺栓连接在减震器上支座4上,并将其下端螺接在减震器下支座9上。系统两侧的减震器以同种方式呈“八”字型对称安装,即完成复合式减震器6的安装。本机构的功能是:一方面,对驾驶室5及其安装在驾驶室内外附件,提供安装、支撑平台;一方面,衰减由路面激励传递到驾驶室5上的振动能量;另一方面,该机构能损耗驾驶室5在左右摆动时的角振动能量。
[0025]筒式减震器组成的“V”型系统:先将门型支座12焊接在驾驶室后支架横梁10上,在将筒式减震器11的上端螺接在减震器上支座4上,下端螺接在门型支座12上。另外,在按照同种方式并呈“V”字型对称布置另一个筒式减震器,即完成本系统的安装。该系统的功能是:一方面,增强水平与垂直方向的阻尼。一方面,增强整个减振装置的支撑强度。
[0026]复合式减震器组成的“八”型系统与筒式减震器组成的“V”型系统之间的关系:复合式减震器组成的“八”型系统主要给驾驶室本体提供支撑,要求“八”型系统的刚度较大。同时,也具备一定的阻尼特性。而筒式减震器组成的“V”型系统,主要是给驾驶室提供大阻尼特性,其刚度较“八”型系统的要小很多。这两种系统在整个驾驶室减振装置中,其功能相互配合,最终将驾驶室的振动能量降至最低水平处,保证驾驶室本体的平顺性。
[0027]下限位系统:先将下限位V型支架I焊接在驾驶室骨架5上,再将支架加强筋2按图中的要求焊接在相应位置上,然后将左右下限位橡胶块3分别螺接在下限位V型支架I的两侧。接着,将下限位支架13螺接在门型支座12上。本系统的功能是,一方面,能阻止驾驶室本体过度下移;另一方面,当驾驶室本体由摆动引起的水平运动时,该结构能强制使其迅速复位。
[0028]上限位系统:上限位支架8立焊在驾驶室后支架横梁10上,并将上限位橡胶块7螺接在驾驶室骨架5上。左、右两侧的上限位系统,按同种方式对称布置在驾驶室后支架横梁10的两端。本系统的功能是:一方面能防止驾驶室本体过度上移,保证驾驶室的安装?’另一方面防止驾驶室本体超幅摆动。
[0029]图3显示了支座加强系统的结构:立梁加强板15焊接在驾驶室后支架立梁14上,横梁加强板16焊接在驾驶室后支架横梁10上。本加强系统能提高驾驶室后支架具的强度,保证安装在该支架上零部件的稳定性。
【主权项】
1.一种非公路宽体自卸车侧置式驾驶室后悬复合式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复合式弹簧减震器、两个筒式减震器(11)、一个下限位机构,两个上限位机构; 所述两个复合式弹簧减震器,对称布置在驾驶室后支架横梁(10)的两侧,主要由复合式弹簧减震器¢)、上支座(4)、下支座(9)构成;上支座(4)固定在驾驶室骨架(5)上,下支座(9)固定在驾驶室后支架横梁(10)上;复合式弹簧减震器¢)的上下端分别螺接在减震器上支座(4)与减震器下支座(9)上;筒式减震器(11),其为驾驶室后悬置系统中间“V”型布置,对称布置在门型支座(12)的左右侧;门型支座(12)固定在驾驶室后支架横梁(10)的中间位置处; 所述下限位机构,由下限位V型支架(I)、加强筋(2)、下限位橡胶块(3)和下限位支架(13)组成,下限位V型支架(I)焊接在驾驶室骨架(5)上,下限位支架(13)与门型支座(12)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下限位V型支架(I)与加强筋(2)固定在一起,下限位V型支架⑴与下限位橡胶块⑶硫化; 所述两个上限位机构,左右对称分布在门型支座(12)的两侧;每侧的上限位机构,由上限位橡胶块(7)螺接在驾驶室骨架(5)上,上限位支架(8)固定在驾驶室后支架横梁(1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非公路宽体自卸车侧置式驾驶室后悬复合式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复合式弹簧减震器(6 )与水平面之间所夹的锐角不大于15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室后悬复合式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筒式减震器(11)与水平面之间所夹的锐角不大于5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室后悬复合式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限位机构,布置在驾驶室后支架(10)的中间;而两个上限位机构分别对称布置在驾驶室后支架(10)的两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非公路宽体自卸车偏置式驾驶室后悬复合式减震装置,包括两个复合式弹簧减震器、筒式减震器,这两种减震器的上下支座分别焊接在驾驶室骨架及后支架横梁上,并将两种类型的减震器分别通过螺栓连接安装在匹配的减振器上、下支座内,减震器本体与驾驶室骨架和驾驶室支架均呈锐角。另外,在该系统的中间位置安装一个下限位系统,同时在后支架横梁的两端分别安装两个上限位系统。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提高驾驶室整体平顺性,结构简单,设计与制造周期短,且便于维护,提高驾驶员乘坐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IPC分类】B62D33-10
【公开号】CN204432806
【申请号】CN201420828390
【发明人】周新涛, 于少杰, 马娜, 贺红娟, 孙明, 王浩, 侯杰
【申请人】陕西同力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1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4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