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车转向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62098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机车转向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关于机车转向座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安全、方便,并可提供两种把手角度的机车转向座。
【背景技术】
[0002]机车是一种普遍的交通工具,而控制转向的握把在出厂时均是固定式,一般使用者无法调整角度。
[0003]现有机车零件开发商开发出可调整握把角度的转向座,如专利第M406570(转向调整机构),该机构虽可调整把手角度,然而构件复杂,不但拆装方式相当麻烦、不便、而且费时费工。
[0004]此外,该转向调整机构虽使骑乘者调整出较适当、舒适的骑乘姿势,然而该结构的稳定度与安全性还有疑虑;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潜心研究并更深入构思,历经多次研发试作后,终于创作出一种兼具安全与便利的机车转向座,其可提供两种角度变化的调整,提升结构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目的在提供一种机车转向座,其能提供两种角度变换,提升使用的安全性。
[0006]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车转向座,用于设置在机车龙头座上,而该转向座包括:一基座,中央设有数个固定孔可与龙头座锁紧,两侧对称设有一圆形座体,并在该圆形座体上设有数个锁合孔;两支撑座,都为一圆柱体,该圆柱体内对应锁合孔处设有螺孔可锁紧在圆形座体上,并在圆柱体表面形成一套合部与一支持部;一把手座,可套接在套合部上,并在另一端与一把手套接。
[0007]所述的支持部是凸出在套合部上方。
[0008]在使用时,只需通过翻转该转向座后再与龙头座结合,就可轻易改变为较低角度的机车握把,提供两种把手角度供使用者使用,如此就能兼具安全与便利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001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示意图。
[0011]图3是图2的A-A剖面示意图。
[0012]图4是本实用新型翻转180度后的分解示意图。
[0013]图5是图4的组合示意图。
[0014]图6是图5的B-B剖面示意图。
[0015]附图标识
[0016]10转向座12基座
[0017]14固定孔16圆形座体
[0018]18锁合孔20支撑座
[0019]22套合部24支持部
[0020]26螺孔28把手座[0021 ] 30 把手
[0022]A龙头座B螺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能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配合图式详述如下:本实用新型机车转向座的较佳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机车转向座,用于设置在机车龙头座A上,该转向座10包括:一基座12,中央设有数个固定孔14是通过螺固件B与龙头座A的锁紧,两侧对称设有一圆形座体16,并在该圆形座体16上设有数个锁合孔18;两支撑座20,都为一圆柱体,该圆柱体内对应锁合孔18处设有螺孔26可通过螺固件B锁紧在圆形座体上,并在圆柱体表面形成一套合部22与一支持部24,在本实施例中,该支持部24是凸出在套合部22上方;一把手座28,可套接在套合部22上,并在另一端与一把手30套接。
[0024]本实用新型在使用另一角度时,请参阅图4?6,将锁紧在龙头座A的螺固件B卸下,再将转向座10翻转180度后再与龙头座A结合,此时支撑座20会位于转向座10的下方,如图5所示,而把手座28是套合于支撑座20的套合部22上,因此会将把手30的高度略微下降,通过此,改变把手30的高度。
[0025]再者,本实用新型的转向座10翻转180度后,可通过凸出在套合部22上的支持部24来承受把手30的下压力,以达到安全稳固的功效。
[0026]经由以上的实施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所列的各项优点:
[0027]1、本实用新型利用转向座的翻转组合,即可有效改变把手高度,操作简便。
[0028]2、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凸出在套合部22上的支持部24来承受把手30的下压力,以达到安全稳固的功效。
[002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确能达到所预期的使用功效,又其所揭露的具体构造,不仅未曾见于同类产品中,也未曾公开于申请前,完全符合专利法的规定与要求,依法提出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
【主权项】
1.一种机车转向座,用于设置在机车龙头座上,其特征在于,该转向座包括:一基座,中央设有数个固定孔可与龙头座锁紧,两侧对称设有一圆形座体,并在该圆形座体上设有数个锁合孔;两支撑座,都为一圆柱体,该圆柱体内对应锁合孔处设有螺孔可锁紧在圆形座体上,并在圆柱体表面形成一套合部与一支持部;一把手座,可套接在套合部上,并在另一端与一把手套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转向座,其特征在于,该支持部是凸出在套合部上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车转向座,用于设置在龙头座上,而该转向座包括:一基座,中央设有数个固定孔可与龙头座锁紧,两侧对称设有一圆形座体,并在该圆形座体上设有数个锁合孔;两支撑座,都为一圆柱体,该圆柱体内对应锁合孔处设有螺孔可锁紧在圆形座体上,并在圆柱体表面形成一套合部与一支持部;一把手座,可套接在套合部上,并于另一端与一把手套接;通过翻转该转向座后再与龙头座结合,可提供两种把手角度供使用者使用,如此就能兼具安全与便利的适用性。
【IPC分类】B62K21/16
【公开号】CN205273766
【申请号】CN201521104725
【发明人】许钧崴
【申请人】许钧崴
【公开日】2016年6月1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