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潜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27587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应急潜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水下作业的装置,特别适用于水下紧急堵漏、抢 险、救助打捞等潜水作业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潜水装置,多数是将各种部件放在现场,现场连接,这不仅给作业 带来不便,准备的同期也很长,也给存储、移动、运输和使用带来相应的难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急潜水装置,以利于潜水装置的存储、移动、运输 和使用。
一种应急潜水装置,由水下作业装具组成,还有脐带缆车、l个气瓶组2 和控制主机构成,其中控制主机与脐带缆车上的脐带缆上端头连接,水下作业 装具与脐带缆车上的脐带缆的下端头连接,气瓶组与脐带缆车上的进气管通过 供气管连接。
所述的脐带缆车上可接2个气瓶组2。
所述的脐带缆车上可接2个以上气瓶组2。
所述的水下作业装具分出潜水供气管、水下摄像机、照明装置、通讯接口。 所述的脐带缆车主要包括缆车架、进气管、脐带缆、缆盘、水密插座、电 滑环,其中,缆盘活动安装在缆车架内,缆盘环绕着脐带缆,脐带缆的的下端 通过气滑环与进气管连接,气滑环固定在缆车架的侧面,气滑环出气一端从缆 盘中轴进入,与脐带缆下端口的供气管连接,脐带缆的上端口通过电滑环与水 密插座连接,水密插座另一端与水下作业装具连接。
所述的气瓶组由多个气瓶、气瓶箱组成,多个气瓶放在气瓶箱内,多个气 瓶之间有双连杆进行连接,气瓶的瓶体由气瓶卡连接在一起,气瓶与气瓶箱之间的空隙填有防震泡沫,气瓶箱外壁上的提手。
所述的与气瓶组可以卸下,并与空气压縮机连接。
由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移动方便,縮短了抢修的时间,克服了过去同 类设备移动不便的问题,并保证了长时间在水下的作业,特别适用于水下紧急 堵漏、抢险、救助打捞等潜水作业的装置。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脐带缆车l结构示意图。
其中,l为脐带缆车,101为缆车架,102为进气管,103为气滑环,104 为脐带缆,105为缆盘,106为水密插座,107为电滑环,ll为水下作业装具, lll为潜水供气管,U2为水下摄像机,113为照明装置,114为通讯接口, 2 为气瓶组,20为气瓶,3为气瓶箱,301为防震泡沬,302为提手,4为气瓶 卡,5为双连杆,6为充气管,7为空气压縮机,8为供气管,9这控制主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应急潜水装置,由水下作业装具11组成,还有脐带缆车1、 1个气瓶 组2和控制主机9构成,其中控制主机9与脐带缆车1上的脐带缆104上端头 连接,水下作业装具11与脐带缆车1上的脐带缆104的下端头连接,气瓶组 2与脐带缆车1上的进气管102通过供气管8连接。
所述的脐带缆车1上可接2个气瓶组2。
所述的脐带缆车1上可接2个以上气瓶组2。
所述的水下作业装具11分出潜水供气管111、水下摄像机112、照明装置 113、通讯接口 114。
所述的脐带缆车1主要包括缆车架101、进气管102、脐带缆104、缆盘 105、水密插座106、电滑环107,其中,缆盘105活动安装在缆车架101内, 缆盘105环绕着脐带缆104,脐带缆104的的下端通过气滑环103与进气管102 连接,气滑环103固定在缆车架101的侧面,气滑环103出气一端从缆盘105中轴进入,与脐带缆104下端口的供气管连接,脐带缆104的上端口通过电滑 环107与水密插座106连接,水密插座106另一端与水下作业装具11连接。
所述的气瓶组2由多个气瓶20、气瓶箱3组成,多个气瓶20放在气瓶箱 内,多个气瓶20之间有双连杆5进行连接,气瓶20的瓶体由气瓶卡4连接在 一起,气瓶20与气瓶箱3之间的空隙填有防震泡沬301,气瓶箱3外壁上的 提手302。
所述的与气瓶组2可以卸下,并与空气压縮机7连接。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地方和海军部队各类航海任务也日渐频 繁,海上石油钻探、水下科考、海洋工程等领域获得了迅速发展,对大多数的 水下作业而言,潜水作业是其中必要而且最为重要的一环,具有准备周期长, 辅助设备多,作业要求严格规范等特点,而许多水下作业特别是突发性的水下 堵漏、缠绕解除、人员救助、观察探摸等,要求要在较短的准备周期内实现快 速、便捷的潜水作业,排除险情,完成救助,以尽量减少舰船损失和人员伤亡。
一般来讲,潜水作业是一个系统工程,潜水仅仅是基础部分,要安全有效 地完成水下作业任务,还要配备潜水通讯设备、水下观察照明设备,以及测深 管、信号绳等,在某些较恶劣的环境下,有时还要配置热水管来保证潜水员体 温,以实现潜水作业中的水下通讯、安全防护、测量和检测照明等。而这些设 备各成系统,在使用中都堆积布放在现场,不仅给作业带来了较大的不便,延 长了作业准备周期,也给存储、移动和运输、使用带来了相应的难度。
为了提高作业的效率和安全性,有的厂商也开展了这些设备的集成化改 进,例如将供气管与通讯电缆合成为一根脐带缆等,但是由于专业所限,大多 数厂商都难以进行全面地考虑,国内尚未有确实行之有效的潜水系统报道。
系统包括至少3个气瓶组2),每个气瓶组2由两个气瓶组成。每个气瓶 组2安装在一气瓶箱3里,该包装箱为长方体,上开盖式,两侧装有提手302, 气瓶箱3内壁贴有防震泡沫301,防震泡沫301中预留气瓶组2的安装位置, 气瓶箱3下部气瓶安装位置的深度为装入气瓶组2后可方便安装充气管6或供 气管8等,上部预留位置为盖上盖子后内部空间刚好使气瓶组2四面及上下紧 贴防震泡沫301。气瓶组2两个气瓶20瓶体用气瓶卡4连接在一起,瓶口处 通过一根双连杆5进行连接,该双连杆5使两个气瓶导通,其上装有一个截止阀,两个气瓶20瓶口有瓶口阀,控制瓶口的导通和截止。气瓶卡4和瓶口的 双连杆5共同将两个气瓶20相对位置固定,并保证气瓶组2放入气瓶箱3后 不发生碰撞或晃动等。两个气瓶组2进行供气时,另一气瓶组2可以用空气压 缩机充气。
脐带缆车1包括缆车架101、缆盘105、脐带缆104等组成,缆车一侧装 有一进气管102,该进气管102为至少三通管,提供至少两个进气口,既可同 时接入两个气瓶组2供气。进气管102另一端与一气滑环103接通,该气滑环 103固定在缆车架101侧面,出气一端从缆盘105中轴位置进入,与脐带缆104 上的供气管相连接。缆车架101另一侧面装有一水密插座106,该水密插座106 焊线的出线与固定在其后的电滑环107 —一对应连接,电滑环107出线一端从 缆盘105中轴线位置进入,与脐带缆104上水下电缆相连接。该缆盘105为中 间空筒圆柱形,两端装有圆盘。缆盘105中的水下电缆和供气缆从缆盘105 中穿出后和其他线、缆合并为脐带缆104缠绕在缆盘105上。所述脐带缆上的 水下电缆,其通过水密插座106,与控制主机9相连接。其中水下电缆端头为 一分三水密结构,即一根电缆分为三个水密的接头,根据需要也可采用一分四 以上的结构,分别为潜水供气管lll、水下摄像机112、照明装置113、通讯 接口114等。该脐带缆104根据需要还可以包含测深管、热水管等。
三个气瓶组2中采用两个气瓶组2接入脐带缆车1进行供气,同时另一个 气瓶组2与空气压縮机7连接进行充气,充满气后更换其中一个供气的气瓶组 2,如此进行持续的充气、供气操作。
每个 气瓶组2可以包含两个气瓶20,也可以包含多个气瓶20。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气瓶组2无须从包装箱中取出,既方便使用时安放固定,也方便快速转移 作业。
系统脐带缆集成供气、水下摄像、照明、通讯、测深管、热水管等在一个 缆盘上,采用滑环的方式收放,潜水员只携带一根脐带缆进行水下作业,根据 其作业深度可方便进行收放,不但作业效率高,使用运输方便,同时也节省了 作业空间。
系统可配置拉杆箱套件全套潜水器材和便携水下摄录设备,使用更为方便。总之,系统气瓶、各管路电缆、潜水器材都分别集成在气瓶包装箱、脐带 缆缆车、拉杆箱里,可在各类舰船、水上/海上作业平台上配置,不仅在使用 时可方便快速的进行高效的潜水作业,而且运输、存储都十分方便。
权利要求1、一种应急潜水装置,由水下作业装具(11)组成,其特征在于,还有脐带缆车(1)、1个气瓶组(2)和控制主机(9)构成,其中控制主机(9)与脐带缆车(1)上的脐带缆(104)上端头连接,水下作业装具(11)与脐带缆车(1)上的脐带缆(104)的下端头连接,气瓶组(2)与脐带缆车(1)上的进气管(102)通过供气管(8)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急潜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脐带 缆车(1)上可接2个气瓶组(2)。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急潜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脐带 缆车(1)上可接2个以上气瓶组(2)。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应急潜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水下作业装具(11)分出潜水供气管(111)、水下摄像机(112)、照明装 置(113)、通讯接口 (114)。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应急潜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脐带缆车(1)主要包括缆车架(101)、进气管(102)、脐带缆(104)、 缆盘(105)、水密插座(106)、电滑环(107),其中,缆盘(105)活动安装 在缆车架(101)内,缆盘(105)环绕着脐带缆(104),脐带缆(104)的的 下端通过气滑环(103)与进气管(102)连接,气滑环(103)固定在缆车架(101)的侧面,气滑环(103)出气一端从缆盘(105)中轴进入,与脐带缆 (104)下端口的供气管连接,脐带缆(104)的上端口通过电滑环(107)与 水密插座(106)连接,水密插座(106)另一端与水下作业装具(11)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应急潜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气瓶组(2)由多个气瓶(20)、气瓶箱(3)组成,多个气瓶(20)放在 气瓶箱内,多个气瓶(20)之间有双连杆(5)进行连接,气瓶(20)的瓶体 由气瓶卡(4)连接在一起,气瓶(20)与气瓶箱(3)之间的空隙填有防震泡 沫(301),气瓶箱(3)外壁上的提手(302)。
7、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应急潜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与气瓶组(2)可以卸下,并与空气压縮机(7)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应急潜水装置,用于水下作业的装置,特别适用于水下紧急堵漏、抢险、救助打捞等潜水作业的装置。其由水下作业装具(11)组成,其特征在于,还有脐带缆车(1)、1个气瓶组(2)和控制主机(9)构成,其中控制主机(9)与脐带缆车(1)上的脐带缆(104)上端头连接,水下作业装具(11)与脐带缆车(1)上的脐带缆(104)的下端头连接,气瓶组(2)与脐带缆车(1)上的进气管(102)通过供气管(8)连接。
文档编号B63C11/52GK201268398SQ20082013691
公开日2009年7月8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16日
发明者帆 杨, 杨景华, 黄明辉, 峰 龙 申请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七五○试验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