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系安装拆卸用抽轴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22475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轴系安装拆卸用抽轴行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轴系安装拆卸用抽轴行车,包括:V型支撑槽(1)、支撑杆(2)、调整板(3)、行走底盘,支撑杆(2)下端与行走底盘上表面连接、上端依次穿过调整板(3)和V型支撑槽(1);抽轴行车还包括垂直方向调节调整板(3)的支撑螺母(8),水平方向调节调整板(3)的调整螺栓(11)。通过本发明,船舶及海洋工程中的轴系置于V型支撑槽(1)上,通过行走底盘行走、支撑螺母(8)调节调整板(3)的垂直方向、调整螺栓(11)调节调整板(3)的水平方向,进而调节轴系的轴心,解决了由于轴系质量大,移动时易受损伤及安装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提高了作业效率,减少了船舶及海洋工程中轴系安装对船舶正常航行的影响。
【专利说明】轴系安装拆卸用抽轴行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船舶及海洋工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轴系安装拆卸用抽轴行车。【背景技术】
[0002]在船舶及海洋工程中,轴系的作用是将主机发出的功率传递给螺旋桨,螺旋桨旋转后产生的轴向推力通过轴系传给推力轴承,再由推力轴承传给船体,使船舶前进或后退。因此,船舶轴系是船舶动力装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轴系工作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船舶的正常航行,并对主机的运转有直接关系。所以,对轴系的安装有较高的技术要求。但是,由于船尾机舱底部空间狭小,尾轴21与白合金尾轴承25之间的安装间隙大约仅有
0.r1.2mm左右,并且中间轴20及尾轴21质量大,难于调整位置,造成轴系在安装、拆卸时受损伤机率大,不能很好的保证质量,且作业工期长,效率低,安装、拆卸困难,作业人员安全保障低。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轴系安装、拆卸时操作困难、受损伤机率大、且作业工期长、效率低、作业人员安全保障低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轴系安装、拆卸时操作困难、受损伤机率大、且作业工期长、效率低、作业人员安全保障低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为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系安装拆卸用抽轴行车,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轴系安装拆卸用抽轴行车,V型支撑槽1、支撑杆2、调整板3、行走底盘,所述支撑杆2下端与行走底盘上表面连接、中部与调整板3活动连接,上端依次穿过调整板3和V型支撑槽1,所述V型支撑槽I与调整板3上表面滑动连接;
所述抽轴行车还包括垂直方向调节调整板3的支撑螺母8 ;所述支撑螺母8通过螺纹与调整板3和行走底盘之间的支撑杆2段连接;
所述抽轴行车还包括水平方向调节调整板3的调整螺栓11 ;所述调整螺栓11与固定于调整板3两侧中部的螺母块12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螺母块12的水平中心线与V型支撑槽I两侧阻挡调整螺栓11的挡块13的水平中心线重合。
[0006]进一步地,所述行走底盘包括滚轮轴4、滚轮6、套接于滚轮6内的轴承5、、底架7,所述滚轮6通过轴承5和滚轮轴4与底架7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底架7包括第一底板16、支撑架组17,所述支撑架组17上端与第一底板16下表面连接,下端与滚轮6连接;所述支撑架组17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板18。
[0008]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螺母8与调整板3下表面之间设置有推力球轴承9和轴承套10。
[0009]进一步地,船舱顶部设置有用于提升轴系的第一手拉葫芦14。[0010]进一步地,船舱侧壁设置有用于反向拽动抽轴行车前进的第二手拉葫芦15。
[0011]进一步地,所述V型支撑槽I包括面板26、底板27、上端为斜面的两个第二支板28、梯形槽板29、至少一侧为斜面的两个第一支板30,所述梯形槽板29的两端依次连接第二支板28的上端斜面和第一支板30的侧面斜面、组成用于放置面板26的斜面;
所述两个第二支板28、梯形槽板29、两个第一支板30均置于底板27上;
所述梯形槽板29为至少四个,相邻梯形槽板29的中部通过连接板31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面板26上表面设置有用于调整V型支撑槽IV 口大小的楔形块24。
[0013]进一步地,所述楔形块24上表面设置有抛光铜板23。
[0014]进一步地,所述轴系包括中间轴20和尾轴21。
[0015]通过本发明,船舶及海洋工程中的轴系置于V型支撑槽I上,通过抽轴行车上的滚轮6行走,通过支撑螺母8调节调整板3的垂直方向、调整螺栓11调节调整板3的水平方向,进而调节轴系的轴心,实现安装、拆卸轴系,解决了安装、拆卸轴系时,由于轴系质量大,安装要求精度高,移动时造成易受损伤及安装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并且提高了作业效率、缩短了作业工期,提供了作业人员的安全保障,保障了作业人员安全,减少了船舶及海洋工程中轴系安装对船舶正常航行的影响。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轴系安装拆卸用抽轴行车的主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轴系安装拆卸用抽轴行车的侧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轴系安装拆卸用抽轴行车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轴系安装拆卸用抽轴行车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V型支撑槽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V型支撑槽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0018]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轴系安装拆卸用抽轴行车的主视图。如图1所示,该抽轴行车可以包括:v型支撑槽1、支撑杆2、调整板3、行走底盘,所述支撑杆2下端与行走底盘上表面连接、中部与调整板3活动连接,上端依次穿过调整板3和V型支撑槽1,所述V型支撑槽I与调整板3上表面滑动连接;
所述抽轴行车还包括垂直方向调节调整板3的支撑螺母8 ;所述支撑螺母8通过螺纹与调整板3和行走底盘之间的支撑杆2段连接;
所述抽轴行车还包括水平方向调节调整板3的调整螺栓11 ;所述调整螺栓11与固定于调整板3两侧中部的螺母块12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螺母块12的水平中心线与V型支撑槽I两侧阻挡调整螺栓11的挡块13的水平中心线重合。
[0019]通过本发明,船舶及海洋工程中的轴系置于V型支撑槽I上,通过抽轴行车上的滚轮6行走,通过支撑螺母8调节调整板3的垂直方向、调整螺栓11调节调整板3的水平方向,进而调节轴系的轴心,实现安装、拆卸轴系,解决了安装、拆卸轴系时,由于轴系质量大,安装要求精度高,移动时造成易受损伤及安装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并且提高了作业效率、缩短了作业工期,提供了作业人员的安全保障,保障了作业人员安全,减少了船舶及海洋工程中轴系安装对船舶正常航行的影响。
[0020]如图1所示,通过支撑螺母8调节调整板3的垂直方向,解决了由于轴系由于质量大,安装要求精度高,难于调整竖直方向的高度而造成安装、拆卸时易受损伤的问题。所述支撑螺母8可以通过细牙螺纹与调整板3下侧的支撑杆2段连接,进而实现微调、省力。
[0021]如图1所示,通过调整螺栓11调节调整板3的水平方向。所述调整螺栓11向前推进时,对挡块13施加推力,从而推动V型支撑槽I左右运动,从而带动轴系运左右动。解决了由于轴系由于质量大,安装要求精度高,难于调整水平方向的位置而造成安装、拆卸时易受损伤的问题。
[0022]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行走底盘包括滚轮轴4、滚轮6、套接于滚轮6内的轴承5、底架7,所述滚轮6通过轴承5和滚轮轴4与底架7连接。
[0023]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所述底架7包括第一底板16、支撑架组17,所述支撑架组17上端与第一底板16下表面连接,下端与滚轮6连接;所述支撑架组17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板18。
[0024]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螺母8与调整板3下表面之间设置有推力球轴承9和轴承套10。通过推力球轴承9在受到垂直力时可轻便旋转实现在更省力的情况下使调整板3做垂直上下运动。
[0025]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船舱顶部设置有用于提升轴系的第一手拉葫芦14。通过第一手拉葫芦14辅助所述抽轴行车工作,先用第一手拉葫芦14将轴系吊起,然后调节支撑螺母8和/或调整螺栓11,可以更省力,调整好位置后,再通过第一手拉葫芦14将轴系放置在抽轴小车上。
[0026]如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船舱侧壁设置有用于反向拽动抽轴行车前进的第二手拉葫芦15。通过第二手拉葫芦15,实现传动,可以大大减小工作人员的工作负荷,降低劳动强度,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0027]如图5、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所述V型支撑槽I包括面板26、底板27、上端为斜面的两个第二支板28、梯形槽板29、至少一侧为斜面的两个第一支板30,所述梯形槽板29的两端依次连接第二支板28的上端斜面和第一支板30的侧面斜面、组成用于放置面板26的斜面;
所述两个第二支板28、梯形槽板29、两个第一支板30均置于底板27上;
所述梯形槽板29为至少四个,相邻梯形槽板29的中部通过连接板31连接。
[0028]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面板26上表面设置有用于调整V型支撑槽IV 口大小的楔形块24。可以根据轴系直径的不同,更换不同的楔形块24,并在楔形块24上打上对应的轴系直径标号,以便后续使用,可以节省资源、降低成本。
[0029]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所述楔形块24上表面设置有抛光铜板23,可以保护轴系表面不会刮花。
[0030]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轴系包括中间轴20和尾轴21。[0031]本发明所述的轴系安装拆卸用抽轴行车,可在船舱底部设置用于行走底盘也可以是滚轮6行走的轨道19,所述抽轴小车在轨道19上行走,可以更省力,并且防止磨损。所述轨道19须布置在合理位置,以便抽轴行车在减小调节范围,提高安装、拆卸轴系中间轴20、尾轴21的工作效率,更有利于保证轴系中间轴20及尾轴21的安装、拆卸质量。
[0032]本发明所述的轴系安装拆卸用抽轴行车,所述支撑杆2下端与底架7上表面连接的连接处可设置固定螺母22增加稳固性。
[0033]如图5所示,所述挡块13置于V型支撑槽I的底板27上。根据图5及本发明所要实现的功能可知,所述支撑杆2上端依次穿过调整板3和V型支撑槽I的底板27。
[0034]本发明所述的轴系安装拆卸用抽轴小车,所述支撑杆2可使用四根,分别于底架7的四个角连接,与此相对应的,用于调整竖直方向的支撑螺母8及其附件推力球轴承9和轴承套10也为四个。
[0035]本发明所述抽轴行车通过人力调节支撑螺母8及调整螺栓11来实现轴系中间轴20及尾轴21的垂直上下运动、横向左右运动,通过反向拽动第二手拉葫芦15辅助,实现沿行车轨道行走。人力调节支撑螺母8及调整螺栓11,是一种非常省力的方法。
[0036]由于本行车对支撑杆2、固定螺母22、支撑螺母8、轴承套10、滚轮轴4及滚轮6进行了表面硬化处理,同时选用了推力球轴承及设有油槽铝青铜衬套,并且专用支撑螺母与四个专用支撑杆采用非标细牙螺纹,整套机构既满足工况实际需求,又体现了高机械效率。使操作该行车的人员更省力、方便、提高工作效率,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机械行车。
[0037]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轴系安装拆卸用抽轴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V型支撑槽(I)、支撑杆(2)、调整板(3)、行走底盘,所述支撑杆(2)下端与行走底盘上表面连接、中部与调整板(3)活动连接,上端依次穿过调整板(3)和V型支撑槽(1),所述V型支撑槽(I)与调整板(3)上表面滑动连接; 所述抽轴行车还包括垂直方向调节调整板(3)的支撑螺母(8);所述支撑螺母(8)通过螺纹与调整板(3)和行走底盘之间的支撑杆(2)段连接; 所述抽轴行车还包括水平方向调节调整板(3)的调整螺栓(11);所述调整螺栓(11)与固定于调整板(3)两侧中部的螺母块(12)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螺母块(12)的水平中心线与V型支撑槽(I)两侧阻挡调整螺栓(11)的挡块(13)的水平中心线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系安装拆卸用抽轴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底盘包括滚轮轴(4)、滚轮(6)、套接于滚轮(6)内的轴承(5)、底架(7),所述滚轮(6)通过轴承(5)和滚轮轴(4)与底架(7)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系安装拆卸用抽轴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7)包括第一底板(16)、支撑架组(17),所述支撑架组(17)上端与第一底板(16)下表面连接,下端与滚轮(6)连接;所述支撑架组(17)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板(1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系安装拆卸用抽轴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螺母(8)与调整板(3)下表面之间设置有推力球轴承(9)和轴承套(10)。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轴系安装拆卸用抽轴行车,其特征在于,船舱顶部设置有用于提升轴系的第一手拉葫芦(14)。
6.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轴系安装拆卸用抽轴行车,其特征在于,船舱侧壁设置有用于反向拽动抽轴行车前进的第二手拉葫芦(15)。
7.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轴系安装拆卸用抽轴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支撑槽(I)包括面板(26)、底板(27)、上端为斜面的两个第二支板(28)、梯形槽板(29)、至少一侧为斜面的两个第一支板(30),所述梯形槽板(29)的两端依次连接第二支板(28)的上端斜面和第一支板(30)的侧面斜面、组成用于放置面板(26)的斜面; 所述两个第二支板(28)、梯形槽板(29)、两个第一支板(30)均置于底板(27)上; 所述梯形槽板(29)为至少四个,相邻梯形槽板(29)的中部通过连接板(31)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轴系安装拆卸用抽轴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26)上表面设置有用于调整V型支撑槽(I) V 口大小的楔形块(2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轴系安装拆卸用抽轴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块(24)上表面设置有抛光铜板(23)。
10.根据权利要求1、2、3、4、8或9所述的轴系安装拆卸用抽轴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系包括中间轴(20 )和尾轴(21)。
【文档编号】B63B9/00GK103693162SQ201310643012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5日
【发明者】姚鸿云 申请人:大连新飞船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