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地航行船舶的海水管路防冰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99332阅读:49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水管路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极地航行船舶的海水管路防冰结构,属于船舶海水进水管路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对于一般船舶,通过海水箱将外界的海水引入船舶内部的管路,用于冷却、消防等重要用途。对于极地航行船舶而言,海面上存在大量浮冰,如果这些冰块通过冰水箱进入船舶内部管路,会引起重大安全隐患。现有技术的解决办法是将经过冷却器后的温度较高的海水直接全部返回至冰水箱,使冰块在冰水箱内先进行融化,然后在泵送至船体各个储水部位。现有技术用高温海水的热量与外界低温海水混合,达到融冰的目的。但这样的做法有可能导致融冰不充分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有效隔离冰块的极地航行船舶的海水管路防冰结构,通过海水箱内部构造和辅助系统的配置,达到防止冰块进入船舶管路的目的,提高极地船舶运行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极地航行船舶的海水管路防冰结构,包括冰水箱、高温海水箱、吸水管1、海水回水管2、热水供给管3;所述冰水箱内部布置开孔的结构板,使冰水箱内形成自下向上、横向流动、再自上向下的流道;所述热水供给管3设置在所述流道的上部,对此处的冰块进行加热,所述流道的末端为混合舱4;所述海水回水管2将高温海水箱内的海水泵送至混合舱4内,所述吸水管1将混合舱4内的海水泵送至船体各个储水部位。

进一步的,所述冰水箱的高度高于最大载重水线。

进一步的,所述海水回水管2与吸水管1均呈L形。

进一步的,所述热水供给管3设置在接近最大水线高度的位置,在热水供给管3上开小孔对冰水箱内部的冰层进行加热融冰。

进一步的,所述并水箱的顶部设有人孔。

进一步的,所述混合舱4呈竖向的长条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迷宫式的冰水箱结构设计,加上吸水管与回水管的布置位置,能有效避免海面浮冰进入船舶管路内部。

2)冰水箱的顶部高于最大设计水线,并在此引入高温海水喷射融冰,能有效解决冰水箱内冰块长期聚集无法融化的问题,提高系统可靠性。

3)冰水箱内部布置开孔的结构板,使冰水箱内形成自下向上、横向流动、再自上向下的流道,并在流道的顶部设置热水供给管,对浮冰进行融化。设计巧妙,可靠性更高。

4)提供了一种更为有效、全面的防止冰块进入极地航行船舶海水管路的方案,提高船舶运行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极地航行船舶的海水管路防冰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吸水管,2.海水回水管,3.热水供水管,4.混合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一种极地航行船舶的海水管路防冰结构,包括冰水箱、高温海水箱、吸水管1、海水回水管2、热水供给管3;所述冰水箱内部布置开孔的结构板,使冰水箱内形成自下向上、横向流动、再自上向下的流道;所述热水供给管3设置在所述流道的上部,对此处的冰块进行加热,所述流道的末端为混合舱4;所述海水回水管2将高温海水箱内的海水泵送至混合舱4内,所述吸水管1将混合舱4内的海水泵送至船体各个储水部位。

参见图1,所述冰水箱的高度高于最大载重水线。

参见图1,所述海水回水管2与吸水管1均呈L形。

参见图1,所述热水供给管3设置在接近最大水线高度的位置,在热水供给管3上开小孔对冰水箱内部的冰层进行加热融冰。

参见图1,所述并水箱的顶部设有人孔。

参见图1,所述混合舱4呈竖向的长条形。

冰水箱内部结构设计为迷宫式的路径,通过结构板的开孔来实现,具体布置见附图1。冰水箱的顶部高于最大设计水线,保证冰块能自然而然地漂浮在水面上,不受冰水箱结构空间的影响。吸水管布置在远离冰水箱进水入口,并且与高温的海水回水管布置在相邻的位置,可以有效地保证吸水管处的温度不会过低。同时在接近最大水线高度的位置设置一路高温海水回水管,在管路上开小孔对冰水箱内部的冰层进行加热融冰,确保冰水箱内部的冰块不会越积越多。整个管路的配置加上冰水箱的结构设计,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极地取用海水方案。

本实施例采用迷宫式的冰水箱结构设计,加上吸水管与回水管的布置位置,能有效避免海面浮冰进入船舶管路内部。冰水箱的顶部高于最大设计水线,并在此引入高温海水喷射融冰,能有效解决冰水箱内冰块长期聚集无法融化的问题,提高系统可靠性。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变换或改进,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总的构思的前提下,这些变换和改进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