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框与壁板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48176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框与壁板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飞机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框与壁板按照传统的连接结构如胶接、铆接都存在着各自的缺点。胶接剥离强度较弱,一般只取到5 (kN/m),对湿、热、腐蚀等环境效应敏感,被胶接件的表面制备质量对胶接质量有显著影响;铆接对制件损伤大,容易引起工艺损伤,接触部位需垫玻璃布、涂胶或涂漆等防护措施,并且紧固件数量多、重量大、装配复杂等。并且这两种连接结构都不具有工艺补偿性,且对零件的制造精度有很高要求,增加了成本。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传统连接结构的缺点,通过建立Z-pin连接结构形式,提高连接强度、减少铆钉数目,降低工艺制造难度。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框与壁板的连接结构,包括分离式的框腹板、框缘条和壁板,框腹板为层压板结构,框缘条与壁板为预浸料结构,框腹板与框缘条采用共胶接工艺连接,共固化成形的框缘条与壁板采用Pin针Z-pin纵向加强。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与胶接相比提高剥离强度,与铆接相比减少零件连接件数量、降低结构重量。同时克服了两种连接结构不具有工艺补偿性的缺点,降低对制件尺寸精度的要求。

附图1为框与壁板胶接结构,其中1为框结构,2为壁板,3为胶膜;附图2为框与壁板铆接结构,其中1为框结构,2为壁板,4为铆钉;附图3为框与壁板的Z-pin连接结构,其中5为框腹板,6为框缘条,2为壁板,7为 Pin针,8为胶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将原胶接或铆接结构改进为Z-pin连接结构,与胶接相比提高剥离强度, 与铆接相比减少零件连接件数量、降低结构重量。同时克服了两种连接结构不具有工艺补偿性的缺点,降低了对制件尺寸精度的要求。其主要原理是①框缘条与壁板间采用Z-pin 纵向增强且共固化成形,大大提高了框缘条传递载荷的能力,同时克服了铆接对制件的损伤和连接件重量大的问题。②框缘条与壁板采用共固化连接,框缘条与框腹板采用共胶接连接,使框与壁板连接具有工艺补偿性,克服了传统连接对零件尺寸精度要求高的问题。某型直升机Z-pin连接结构实施例如下
3[0014]1、在壁板成型工装上铺设预浸料,预成型壁板结构;2、在预成型壁板上定位框腹板,框腹板为层压板结构或金属结构,调整框腹板与预成型壁板的间隙;3、在框腹板与预成型壁板间铺设框缘条,缘条材料与壁板材料匹配,都为碳纤维预浸料。缘条与腹板贴合距离至少为25mm,与壁板贴合距离至少为20mm,铺设缘条之前在框腹板与框缘条贴合区域布置固化温度在180摄氏度左右环氧树脂胶膜;4、缘条铺设完成之后在框缘条与预成型壁板贴合处植入pin针,密度至少为 1. 8mmxl. 8mm每根,pin针直径0. 3mm——0. 5mm的碳纤维丝束;5、将整个结构加压固化,固化温度与胶膜一致,实现Z-pin连接结构。
权利要求1.一种框与壁板的连接结构,包括分离式的框腹板、框缘条和壁板,其特征是,框腹板为层压板结构,框缘条与壁板为预浸料结构,框腹板与框缘条采用共胶接工艺连接,共固化成形的框缘条与壁板采用Pin针Z-pin纵向加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与壁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Pin针,密度至少为 1. 8mmxl. 8mm每根,pin针为直径0. 3mm——0. 5mm的碳纤维丝束。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飞机结构技术领域。一种框与壁板的连接结构,包括分离式的框腹板、框缘条和壁板,框腹板为层压板结构,框缘条与壁板为预浸料结构,框腹板与框缘条采用共胶接工艺连接,共固化成形的框缘条与壁板采用Z-pin纵向加强。本发明与胶接相比提高剥离强度,与铆接相比减少零件连接件数量、降低结构重量。同时克服了两种连接结构不具有工艺补偿性的缺点,降低对制件尺寸精度的要求。
文档编号B64C1/06GK202244075SQ20112018917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3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3日
发明者云庆文, 任静, 刘秀芝, 周国臣, 宫少波, 张震, 徐忠岩, 温永海, 韩刘, 齐德胜 申请人: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