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中吊舱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9766阅读:64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飞机吊舱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空中吊舱叉。

技术背景

为满足飞机航拍和其它需求,飞机需要悬挂空中吊舱,对空中吊舱的要求是:

1、空中吊舱的体积不能太大,也不能太重,最好采用钛合金或是铝合金的壳体结构且具有一定的强度;

2、空中吊舱的各部件以最小化为主,各部件之间的结合要紧密,安装和拆卸便利,转动灵活;

3、各部件要预留观察孔,以便安装各观察仪器;

4、各部件的结构设计需满足机加工要求。

根据上述要求,空中吊舱一般由前球壳、后球壳、吊舱叉、连接盘和顶罩构成,前球壳和后球壳配装后联接在吊舱叉下部,连接盘和顶罩配装后联接在吊舱叉上部。

可见吊舱叉起着承上连下作用,虽然吊舱叉的现有结构多种多样,但有关吊舱叉的结构和选材仍是研究的主要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空中吊舱叉,具备较高强度的吊舱叉是一种开架联接结构,吊舱叉的结构不仅解决了与连接盘和顶罩的联接问题,而且解决了与前球壳和后球壳的联接问题,结构简单实用。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中吊舱叉,包括右耳板、左耳板、旋转接轴、水平连板及斜连板,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如下:

水平连板的两端分别过渡联接向下倾斜且结构相同的斜连板,一斜连板的下端过渡联接左耳板,另一斜连板的下端过渡联接右耳板,水平连板、两个斜连板、左耳板和右耳板的纵向宽度均相等,在水平连板上端的垂直中心线上通过凸圆台联接旋转接轴,左耳板→斜连板→水平连板→斜连板→右耳板与所述凸圆台和旋转接轴通过过渡联接构成吊舱叉的开架联接结构,所述开架联接结构或是铝合金铸造件,或是铝合金锻压件;

左耳板平行于右耳板,在左耳板上联接第一连接孔,在右耳板上联接第二连接孔,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具有重合的水平中心线,所述水平中心线与所述垂直中心线相交于同一平面,左耳板的右侧端面距右耳板的左侧端面之横向水平间距给定为L,L为装配间距;

在第一连接孔的上端面即左耳板上开有对称配置的两个减重矩形通孔,在第二连接孔的四周端面即右耳板开有对称配置的四个减重弧形通孔,左耳板和右耳板的下端面均呈半圆状。

两个斜连板相对水平连板的所述向下倾斜角度均控制在40°~50°。

不论是所述铝合金铸造件还是所述铝合金锻压件,其所述铝合金或采用205A,或采用101A。

第一连接孔的内径尺寸是第二连接孔的内径尺寸是旋转接轴的外径尺寸是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产生如下积极效果:

1、在本实用新型中,左耳板→斜连板→水平连板→斜连板→右耳板与所述凸圆台和旋转接轴通过过渡联接构成吊舱叉的开架联接结构,该开架联接结构由于是铝合金铸造件或是铝合金锻压件,因此具有较高的整体强度,不仅解决了与连接盘和顶罩的联接问题,而且解决了与前球壳和后球壳的联接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为后续加工提供了便利。

2、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具有重合的水平中心线可以保证其两孔之间的同轴度,所述水平中心线与所述垂直中心线相交于同一平面可以保证所述凸圆台和旋转接轴的加工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吊舱叉的立体结构示意简图。

图1中:1-右耳板;2-左耳板;3-第一连接孔;4-第二连接孔;5-旋转接轴;6-水平连板;7-斜连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空中吊舱叉。结合图1,本实用新型吊舱叉包括右耳板1、左耳板2、旋转接轴5、水平连板6及斜连板7。

在本实用新型中,水平连板的两端分别过渡联接向下倾斜且结构相同的斜连板,一斜连板的下端过渡联接左耳板,另一斜连板的下端过渡联接右耳板,两个斜连板相对水平连板的所述向下倾斜角度均控制在40°~50°。

水平连板、两个斜连板、左耳板和右耳板的纵向宽度均相等,在水平连板上端的垂直中心线上通过凸圆台联接旋转接轴,旋转接轴的外径尺寸是旋转接轴的外径尺寸与连接盘的中心孔相配。

左耳板→斜连板→水平连板→斜连板→右耳板与所述凸圆台和旋转接轴通过过渡联接构成吊舱叉的开架联接结构,所述开架联接结构或是铝合金铸造件,或是铝合金锻压件,不论是所述铝合金铸造件还是所述铝合金锻压件,其所述铝合金或采用205A,或采用101A。

左耳板平行于右耳板,在左耳板上联接第一连接孔,第一连接孔的内径尺寸是在右耳板上联接第二连接孔,第二连接孔的内径尺寸是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均用于联接组装后的前球壳和后球壳,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具有重合的水平中心线,所述水平中心线与所述垂直中心线相交于同一平面,左耳板的右侧端面距右耳板的左侧端面之横向水平间距给定为L,L为前球壳和后球壳组装后的装配间距。

在第一连接孔的上端面即左耳板上开有对称配置的两个减重矩形通孔,在第二连接孔的四周端面即右耳板开有对称配置的四个减重弧形通孔,左耳板和右耳板的下端面均呈半圆状,两个减重矩形通孔、四个减重弧形通孔和所述半圆状均为减轻吊舱叉的重量。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积极效果如上所述,不另赘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