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备舱端盖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74467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一种设备舱端盖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设备舱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设备舱端盖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设备舱是指飞机上安装电子等设备并提供其正常工作环境的专门舱段。传统的舱体和舱盖固定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螺纹固定,另一种是螺钉固定。舱体和舱盖采用螺纹固定方式时,无法保证舱体和舱盖的相对位置;舱体和舱盖采用螺钉固定方式时,则需要预留出额外的固定空间,使得舱体和舱盖尺寸变大,重量增加,同时增加了制备成本。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保证舱体和舱盖的相对位置、重量小、制备成本低的设备舱端盖固定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备舱端盖固定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设备舱端盖固定结构,包括设备舱体和设备舱盖,所述设备舱体的出口端内壁上设有多个凸块,所述设备舱盖包括舱盖外盖和连接在舱盖外盖一端的舱盖连接体,所述舱盖连接体的一端连接至舱盖外盖,舱盖连接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多个配合凸块嵌入的限位凹槽,限位凹槽的横向长度与舱盖连接体的横向长度相同,舱盖连接体的外径与设备舱体的内径相同;所述限位凹槽包括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限位凹槽由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交构成,所述第一凹槽位于舱盖连接体的外侧,第二凹槽位于舱盖连接体的靠近舱盖外盖的一侧,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的横向长度均大于凸块的横向长度,第一凹槽的宽度不小于凸块的宽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凹槽的横向长度加上第一凹槽的横向长度的总和与舱盖连接体的横向长度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舱盖连接体为空心圆柱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舱盖外盖的直径大于舱盖连接体的外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凹槽的横向长度等于凸块的横向长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设备舱端盖固定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利用凸块与限位凹槽配合实现限位和锁紧,安装完成后舱体和舱盖的相对位置固定,而且无需预留额外的固定尺寸,可有效降低成本,实用性强,有利于市场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设备舱端盖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设备舱端盖固定结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其中:1-设备舱体;2-凸块;3-限位凹槽;4-舱盖连接体;5-舱盖外盖;6-第一凹槽;7-第二凹槽;8-设备舱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2,一种设备舱端盖固定结构,包括设备舱体1和设备舱盖8,所述设备舱体1的出口端内壁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凸块2,所述设备舱盖8包括舱盖外盖5和连接在舱盖外盖5一端的舱盖连接体4,所述舱盖连接体4为空心圆柱状,所述舱盖连接体4的一端连接至舱盖外盖5,舱盖连接体4的另一端设置有多个配合凸块2嵌入的限位凹槽3,限位凹槽3的横向长度与舱盖连接体4的横向长度相同,所述舱盖外盖5的直径大于舱盖连接体4的外径,舱盖连接体4的外径与设备舱体1的内径相同,保证设备舱体1与舱盖连接体4相互贴合连接;所述限位凹槽3包括第一凹槽6和第二凹槽7,限位凹槽3由第一凹槽6和第二凹槽7相交构成,所述第一凹槽6位于舱盖连接体4的外侧,第二凹槽7位于舱盖连接体4的靠近舱盖外盖5的一侧,第二凹槽7的横向长度a1加上第一凹槽6的横向长度a2的总和与舱盖连接体4的横向长度相同,第一凹槽6、第二凹槽7的横向长度均大于凸块2的横向长度a,第一凹槽6的宽度b1不小于凸块2的宽度b,优选的,第二凹槽7的横向长度a2等于凸块2的横向长度a,可实现设备舱体1和设备舱盖8紧配。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该装置时,利用凸块2与限位凹槽3配合实现限位和锁紧,安装完成后可以保证舱体和舱盖的相对位置固定,而且无需预留额外的固定尺寸,可有效降低成本。

该设备舱端盖固定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利用凸块2与限位凹槽3配合实现限位和锁紧,安装完成后舱体和舱盖的相对位置固定,而且无需预留额外的固定尺寸,可有效降低成本,实用性强,有利于市场推广。

在本设备舱端盖固定结构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及“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