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飞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60807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人飞行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行器,特别涉及一种无人飞行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空中摄影技术渐兴,其中,无人机航拍技术由于其成本较载人航拍更低且更为安全,逐渐得到摄影师的青睐。无人机航拍工作通常采用飞行器搭载摄影机、照相机等拍摄装置进行拍摄。

无人飞行器常常采用多旋翼提供动力进行飞行控制,航拍无人机在航飞的时候,旋翼在电机的驱动下高速转动,若是在飞行器飞行过程中不小心一侧碰撞使得旋翼打到障碍物造成旋翼卡住时,此时电机若是保持原动力持续的驱动,则会造成大电流烧坏电池、线路板以及电机,从而造成机体的整体大面积损坏,给使用者造成困扰。目前旋翼的控制大多通过操作者进行控制,对于飞行的无人机操作者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卡嵌的情况并进行停机操作,常常会直接造成对驱动电机的烧毁,造成无人机的损坏及损失,还有待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人飞行器,能够在旋翼卡嵌的时候及时的对驱动电机进行切断操作,避免造成驱动电机因为电流过大造成烧毁的危险,使用更加的自动智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无人飞行器,包括机架、设置于机架上用于控制飞行的若干旋翼及一一对应于旋翼以驱动旋翼转动的若干驱动电机,所述机架上固定安装有用于对驱动电机的转动情况进行检测并输出检测信号的检测装置、耦接于检测装置并响应于检测信号以输出控制信号的控制装置、耦接于控制装置并响应于控制装置以使得驱动电机的供电回路能被切断的执行装置;当检测装置检测到飞行的无人机的旋翼被卡嵌停止转动时,所述执行装置切断对应旋翼的驱动电机的供电回路。

采用上述方案,机架上固定安装的检测装置能够实时的对飞行中的旋翼的驱动电机转动情况进行检测,并实时的输出检测信号,通过控制装置响应于检测信号以进行控制操作,执行装置的设置则能够欧对驱动电机的供电回路进行启闭控制,进而使得在检测装置检测到飞行的无人机出现驱动电机的卡嵌不转动的时候,此时若是持续的进行驱动则会造成电机的过流烧毁,检测检测到时能够及时的通过控制装置控制,进而使得执行装置对对应的驱动电机的供电回路进行切断,避免持续的驱动造成过流,同时避免人为发现的滞后造成无人机的损坏,使用过程中更加的自动化智能,能够对飞行航拍飞行的无人机进行一定的安全保障,减少对无人机因为卡嵌造成的电机烧毁的损坏,使用更加的便捷、安全。

作为优选,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固定安装于驱动电机的转轴上的安装壳以及安装于安装壳内的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安装壳远离转轴一侧的内侧壁的压力感应器、滑移安装于安装壳内且随着转轴的转动于离心力的作用下抵接于压力感应器上进而改变作用于压力感应器的压力的滑块。

采用上述方案,检测装置的检测组件及安装壳的设置使得检测装置能够稳定的安装于驱动电机的转轴上并能够实时对转轴的转动情况进行检测,更加的直接,无需其它中间模块的转换使得检测更加的精准,检测组件的压力感应器配合于随着转轴的转动发生离心滑动的滑块,进而使通过转轴转动过程中滑块对压力传感器之间的作用力不同的设置实现便捷直接的检测,进而使得检测更加的直接、准确,且结构简单、小巧、安装便捷,同时减少对机架整体的负载,更换成本低。

作为优选,所述压力感应器与滑块的表面之间固定安装有若干用于复位及支撑的弹性弹簧。

采用上述方案,压力感应器和滑块的表面之间固定安装的若干弹性弹簧能够在压力感应器和滑块之间进行支撑及间隔,使得滑块与压力感应器之间在转轴转动和不转动的情况下能够实现稳定的处于对应的状态,使得检测更加的准确,且通过弹性弹簧能够减少对滑块及压力感应器之间的碰撞造成损坏,使用寿命延长。

作为优选,所述检测装置于驱动电机的转轴外周面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

采用上述方案,检测装置在驱动电机的转轴的外周面周向均匀间隔若干的设置使得检测更加的全面,避免单一检测造成的误差,无人机在航拍的过程中也会进行倾斜,若干的设置能避免因为倾斜造成滑块对压力感应器的压力增大造成错误判断情况的出现,使得检测更加的准确。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有将若干检测装置检测输出的检测信号进行逻辑判断并输出判断信号的逻辑电路及响应于判断信号以输出控制信号的控制电路。

采用上述方案,控制装置的逻辑电路的设置能够对应于若干的检测装置输出的检测信号,并对检测信号进行逻辑判断,以使得控制信号的输出更加的精准。

作为优选,所述逻辑电路为与非门芯片。

采用上述方案,逻辑电路采用与非门芯片的设置使得设计简单,判断直接,成本低下的同时使得操作人员后期的维护也简便。

作为优选,所述执行装置包括有响应于对应控制装置的控制信号以切断执行装置的供电回路的切断开关,还包括有响应于相对的旋翼上设置的控制装置的控制信号以对相对的旋翼转速进行切换调整的切换电路。

采用上述方案,执行装置中响应于控制装置的切断开关能够在及时的进行切断操作,自动的进行操作无需人为的判断,更加的直接,响应于相对旋翼的控制装置的切换电路的设置使得在一侧旋翼因为卡嵌造成驱动电机停止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对相对的旋翼的转速进行调整进而通过两侧转速以及空气流速的差异使得机架转动使得机架能够具有一定的几率自行转动脱离卡嵌障碍物。

作为优选,所述切换电路包括有相互并联用于手动控制驱动电机的转速的调节部、于相对所述旋翼卡嵌并停止转动后增大所述驱动电机的供电回路中的电流以使得驱动电机加速转动从而改变机架位置的调整部。

采用上述方案,切换电路的调节部能够对驱动电机的转速进行调节,实现不同转速的控制,调整部的设置则能够受控于相对旋翼卡嵌后的调整,使得在一侧旋翼卡嵌时能够通过调整部的调整实现相对旋翼的加速旋转,进而实现相对侧的空气流速加快,使得机架能够发生一定的位置改变,使得机架能够具有一定几率的自动调节脱离卡嵌。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有用于控制的继电器,所述切换电路的调节部的供电回路中串联有受控于继电器的常闭触点,所述切换电路的调整部的供电回路中串联有受控于继电器的常开触点。

采用上述方案,控制电路中使用继电器对切换电路进行控制,使得整体安装简便、操作直接,能够通过串联于调节部的常闭开关和串联于调整部的常开触点的设置实现调节部和调整部的顺利切换。

作为优选,所述调整部包括有若干相互并联以用于改变驱动电机的供电回路中电流大小的电阻,每一所述电阻均串联有受控于继电器的常开触点。

采用上述方案,调整部若干相互并联的电阻能够使得驱动电机的供电回路中的总电阻减小,进而实现增大电流使得转速提高的操作,每一电阻均串联一受控于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使得电阻之间能够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避免一个触点触点问题造成整体的失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机架上设置检测装置对每一旋翼分别进行转动情况的检测,并且能够在发生卡嵌造成驱动电机停转的时候通过控制装置控制并用过执行装置实现对驱动电机的供电回路的切断操作,避免驱动电机持续的工作造成过流烧毁的情况出现,自动智能的对无人机进行检测保护,使用更加的安全、智能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无人飞行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检测装置处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电路原理图。

图中:1、机架;11、旋翼;12、驱动电机;2、检测装置;21、检测组件;211、压力感应器;212、弹性弹簧;213、滑块;22、安装壳;3、控制装置;31、逻辑电路;32、控制电路;4、执行装置;41、切断开关;42、切换电路;421、调节部;422、调整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无人飞行器,如图1所示,设置有机架1以及均匀分布于机架1的边角处的旋翼11,机架1在每一个旋翼11的下方均固定安装有用于驱动旋翼11转动的驱动电机12。

如图2所示,旋翼11安装在驱动电机12的转轴上端,在驱动电机12的转轴上固定安装有检测装置2,检测装置2对驱动电机12的转动情况进行检测,检测装置2包括有固定安装于转轴上的安装壳22,安装壳22内则安装有检测组件21,检测组件21包括有压力感应器211以及对压力感应器211进行作用已施加的滑块213,压力感应器211固定安装于安装壳22远离转轴的内侧壁,滑块213平行于压力感应器211设置且能够在安装壳22内保持平行滑移,压力感应器211的表面和滑块213的表面之间固定安装有用于抵接支撑的弹性弹簧212,弹性弹簧212设置有若干且优选均匀设置有三个,通过弹性弹簧212对滑块213进行固定的同时使得滑块213与压力感应器211之间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进而使得在转轴转动情况下,滑块213因为离心力能够对弹性弹簧212施加压力,进而使得压力感应器211能够接收到压力实现信号的转变及传递。检测组件21以及安装壳22在同一转轴的外周面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且优选沿同一径向对称两个,使得在转轴转动的时候两个检测装置2能够稳定的进行检测,在旋翼11不转动而机架1倾斜的时候,两侧的检测装置2会处于不同的检测状态,在机架1倾斜的时候能够通过两者的同时检测与转动的情况进行区分,避免造成错误检测。

如图3所示,每一旋翼11上均包括有检测装置2、控制装置3以及执行装置4,检测装置2包括有将压力感应器211检测到的信号以检测信号的方式输出至判断装置,压力感应器211优选为薄膜压力传感器,薄膜压力传感器体积小巧、成本低且灵敏,此处应用便捷且灵活。检测装置2与控制装置3之间还串联有将对检测信号进行一定阈值控制的二极管,使得薄膜压力传感器感应到的压力输出的检测信号值超出二极管的导通阈值时才能进行进一步的信号传递,进而实现对压力的准确检测。控制装置3包括有逻辑电路31以及电路,检测装置2输出的两个检测信号相互独立输入至控制装置3,逻辑电路31采用与非门芯片N1且优选型号为74HC00D的与非门芯片,成本低便于识别及安装更换。控制电路32包括有基极耦接于逻辑电路31输出端的三极管Q1,三极管Q1优选型号为S9013的NPN型三极管,三极管Q1的集电极耦接于电源VCC,发射极与接地端GND之间串联有继电器KM1的线圈,执行装置4用于控制驱动电机12的转动启闭,驱动电机12为电动机M串联于执行装置4的供电回路中,在驱动电机12与接地端GND之间还依次串联有切断开关41以及切换电路42。切断开关41为受控于控制电路32中的继电器KM1的常闭触点,当控制装置3导通时则对应的旋翼11的执行装置4的切断开关41动作切断对应的驱动电机12的供电回路。机架1上的旋翼11两两相对设置,且一侧的控制装置3控制相对的旋翼11的执行装置4中的切换电路42,切换电路42包括有相互并联的调节部421以及调整部422,调节部421为通过人为控制调节的调节电阻,且调节部421还有串联有受控于相对控制装置3中的继电器KM2的常闭触点;调整部422则包括有相互并联的电阻R1及电阻R3,且电阻R1及电阻R3分别串联有相对控制装置3中继电器KM2的常开触点。某一旋翼11上的控制装置3的继电器KM1导通后,使得相对的执行装置4中的切换电路42动作,调整部422并联的电阻R2及电阻R4导通,调节部421断路,电阻减小,电流增大,使得卡嵌的旋翼11相对的旋翼11的驱动电机12的加速转动,同时卡嵌一侧的旋翼11的控制装置3控制自身一侧的执行装置4的切断开关41动作,实现对卡嵌的驱动电机12的断路操作。进而实现一侧旋翼11卡嵌后及时的对对应的驱动电机12进行驱停,同时使得相对的旋翼11加速转动改变机架1的位置及角度,旋翼11之间两两相对了独立且相互联系控制,实现初步的智能化控制操作。

操作情况:

当一侧的旋翼11卡嵌时,检测装置2检测到驱动电机12的在开启状态下处于停止状态,此时卡嵌的检测信号输出至控制装置3,控制装置3导通输出控制信号至执行装置4,使得对应的切断开关41将驱动电机12的供电回路切断,以避免卡嵌后电机的过流烧毁,同时控制装置3控制卡嵌的旋翼11相对的执行装置4中的切换电路42动作,相对的旋翼11加速使得机架1能够发生一定的角度变换,改变卡嵌的情况,进行一定的自我调节。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