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用途双层无人机机身运输托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92011发布日期:2018-09-08 01:17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人机机身运输结构领域,特别是一种多用途双层无人机机身运输托架。



背景技术:

在某型号无人机运输过程中,需要无人机机身、机翼等组件分离运输,对于大型无人机在无人机未装起落架时对其进行支撑及托运,在安装调试起落架、无线电高度表时调节无人机的对地高度。目前国内对于无人机运输和飞机高度调节研究,主要是通过吊车将机身吊起到固定托架上进行固定运输,飞机高度调节采用专用顶起设备实现,无法进行机身固定和运输,传统机身运输装置使用功能单一、成本高、效率低,且存在安全隐患,无法实现飞机高度和姿态的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多用途双层无人机机身运输托架,无需使用吊车等设备,对装卸现场要求低,托架支撑稳固、一体多用、移动便利、承重能力强,节省了人力和时间,同时能适应各种规格无人机和运输条件。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多用途双层无人机机身运输托架,包括下框架组件、上框架组件、2个升降组件、2个手动液压泵组、减震弹簧和万向脚轮;其中,下框架组件水平放置在运输托架的底部;万向脚轮固定安装在下框架组件的下表面;2个升降组件均固定安装在下框架组件的上表面;2个手动液压泵组均固定安装在下框架组件的上表面;上框架组件水平固定安装在下框架组件的内侧;减震弹簧固定安装在下框架组件与上框架组件之间;2个升降组件均实现穿过上框架组件竖直上下运动。

在上述的一种多用途双层无人机机身运输托架,所述的下框架组件为矩形框架结构;下框架组件包括下框架纵梁和下框架横梁;下框架纵梁位于下框架组件的两侧;下框架横梁垂直固定安装在下框架纵梁的之间;下框架纵梁方向为下框架组件的轴向;下框架纵梁的轴向一端为与下框架横梁封闭形成的水平端;下框架纵梁的轴向另一端为轴向内部分叉的开口端;下框架组件的轴向长度为l;开口端轴向长度为开口角度为10°-20°。

在上述的一种多用途双层无人机机身运输托架,所述的上框架组件为矩形框架结构;上框架组件包括上框架纵梁和上框架横梁;上框架纵梁位于上框架组件的两侧;上框架横梁垂直固定安装在上框架纵梁的之间;上框架纵梁的轴向一端为与上框架横梁封闭形成的水平端;上框架纵梁的轴向另一端为轴向内部分叉的开口端;开口端轴向长度为开口角度为10°-20°。

在上述的一种多用途双层无人机机身运输托架,所述其中2个升降组件分别安装在下框架组件的轴向两端;其中一个升降组件固定安装在距离下框架组件水平端位置;另一个升降组件固定安装在距离下框架组件开口端位置。

在上述的一种多用途双层无人机机身运输托架,所述2个手动液压泵组沿下框架组件轴向分别固定安装在2个升降组件的轴向外侧;手动液压泵组与升降组件的间距为

在上述的一种多用途双层无人机机身运输托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下支撑框架、定距轴、移动轴、斜板、液压缸体、活塞杆、滚轮、支撑梁、上支撑架、支撑托板、耳板和驱动轴;其中,下支撑框架为矩形中空方框结构;定距轴固定安装在下支撑框架其中一条内侧边处;移动轴与定距轴对称固定安装在下支撑框架另一条内侧边处;滚轮对称固定安装在移动轴的轴向两端,实现移动轴在下支撑框架内部水平运动;2个交叉的斜板组成一个斜板组;两个斜板组对称放置形成第一对斜板组;移动轴和定距轴的轴向两端对称竖直固定连接第一对斜板组;液压缸体固定安装在第一对斜板组的交点之间;活塞杆的一端与液压缸体固定连接;耳板通过旋转副安装在活塞杆的另一端;驱动轴通过旋转副与耳板连接;第一对斜板组的顶部对称固定安装第二对斜板组;驱动轴的轴向两端水平与第二对斜板组的内壁固定连接;上支撑架固定安装在第二对斜板组的顶端;支撑梁固定安装在上支撑架的上表面;支撑托板固定安装在支撑梁的上表面。

在上述的一种多用途双层无人机机身运输托架,所述手动液压泵组包括油泵油箱、泄压活门、油管、油泵伸缩杆和手柄;其中,油泵油箱为中空立方体结构;油泵油箱内部装有液压油;泄压活门设置在油泵油箱的侧壁上;油管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油泵油箱的轴向一端;油管的另一端与液压缸体连通;手柄固定安装在油泵油箱的顶端;且手柄与油泵油箱之间通过油泵伸缩杆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多用途双层无人机机身运输托架,机身托架的运动过程为:

通过反复压挤手柄,带动油泵伸缩杆伸缩运动;实现将油泵油箱内部的液压油传输至液压缸体;推动活塞杆沿轴向向外伸展;通过驱动轴带动移动轴在下支撑框架内水平向定距轴靠近;带动两对斜板组绕交点转动,实现支撑托板的竖直向上移动;

通过旋拧泄压活门对液压缸体泄压,活塞杆沿轴向收缩运动;实现带动支撑托板做的竖直向下移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采用双层式设计,结构强度高,支撑稳固,不仅适用于小型无人机运输,还适用于大型的无人机运输,有较广的适用性;

(2)本发明集无人机高度调节、俯仰姿态调节和机身运输于一体,一体多用,成本低,效费比高;

(3)本发明采用手动液压泵实现无人机的高度调节和姿态调节,使用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无人机机身运输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托架下框架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托架上框架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升降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手动液压泵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无人机机身运输托架支起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为无人机机身运输托架的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一种多用途双层无人机机身运输托架,包括下框架组件1、上框架组件2、2个升降组件3、2个手动液压泵组4、减震弹簧5和万向脚轮6;其中,下框架组件1水平放置在运输托架的底部;万向脚轮6固定安装在下框架组件1的下表面;2个升降组件3均固定安装在下框架组件1的上表面;2个手动液压泵组4均固定安装在下框架组件1的上表面;上框架组件2水平固定安装在下框架组件1的内侧;减震弹簧5固定安装在下框架组件1与上框架组件2之间,可有效减小上支撑框架2上的冲击载荷;2个升降组件3均实现穿过上框架组件2竖直上下运动。运输托架采用两层框架结构设计,结构强度高,可适应大型无人机机身的装载。

如图2所示为托架下框架组件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下框架组件1为矩形框架结构;下框架组件1包括下框架纵梁11和下框架横梁12;下框架纵梁11位于下框架组件1的两侧;下框架横梁12垂直固定安装在下框架纵梁11的之间;下框架纵梁11方向为下框架组件1的轴向;下框架纵梁11的轴向一端为与下框架横梁12封闭形成的水平端;下框架纵梁11的轴向另一端为轴向内部分叉的开口端,用于前落架通过;下框架组件1的轴向长度为l;开口端轴向长度为开口角度为10°-20°。

如图3所示为明托架上框架组件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上框架组件2为矩形框架结构;上框架组件2包括上框架纵梁21和上框架横梁22;上框架纵梁21位于上框架组件2的两侧;上框架横梁22垂直固定安装在上框架纵梁21的之间;上框架纵梁21的轴向一端为与上框架横梁22封闭形成的水平端;上框架纵梁21的轴向另一端为轴向内部分叉的开口端;开口端轴向长度为开口角度为10°-20°。

2个升降组件3分别安装在下框架组件1的轴向两端;其中一个升降组件3固定安装在距离下框架组件1水平端位置;另一个升降组件3固定安装在距离下框架组件1开口端位置。2个手动液压泵组4沿下框架组件1轴向分别固定安装在2个升降组件3的轴向外侧;手动液压泵组4与升降组件3的间距为

如图4所示为升降组件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升降组件3包括下支撑框架301、定距轴302、移动轴303、斜板304、液压缸体305、活塞杆306、滚轮307、支撑梁308、上支撑架309、支撑托板310、耳板311和驱动轴312;其中,下支撑框架301为矩形中空方框结构;定距轴302固定安装在下支撑框架301其中一条内侧边处;移动轴303与定距轴302对称固定安装在下支撑框架301另一条内侧边处;滚轮307对称固定安装在移动轴303的轴向两端,实现移动轴303在下支撑框架301内部水平运动;2个交叉的斜板304组成一个斜板组;两个斜板组对称放置形成第一对斜板组;移动轴303和定距轴302的轴向两端对称竖直固定连接第一对斜板组;液压缸体305固定安装在第一对斜板组的交点之间;活塞杆306的一端与液压缸体305固定连接;耳板311通过旋转副安装在活塞杆306的另一端;驱动轴312通过旋转副与耳板311连接;第一对斜板组的顶部对称固定安装第二对斜板组;驱动轴312的轴向两端水平与第二对斜板组的内壁固定连接;上支撑架309固定安装在第二对斜板组的顶端;支撑梁308固定安装在上支撑架309的上表面;支撑托板310固定安装在支撑梁308的上表面。耳板311之间连接液压缸体305和活塞杆306,活塞杆306在液压缸体305上伸缩运动,带动驱动轴312在下支撑框架301槽内水平运动,驱动轴312受活塞杆306向上的分力作用,带动固连的斜板304绕中间螺栓转动,从而实现固连在斜板304上端的下支撑框架301向上运动。

如图5所示为手动液压泵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手动液压泵组4包括油泵油箱41、泄压活门42、油管43、油泵伸缩杆44和手柄45;其中,油泵油箱41为中空立方体结构;油泵油箱41内部装有液压油;泄压活门42设置在油泵油箱41的侧壁上;油管43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油泵油箱41的轴向一端;油管43的另一端与液压缸体305连通;手柄45固定安装在油泵油箱41的顶端;且手柄45与油泵油箱41之间通过油泵伸缩杆44连接。

如图6所示为无人机机身运输托架支起状态示意图,由图可知,机身托架的运动过程为:

通过反复压挤手柄45,带动油泵伸缩杆44伸缩运动;实现将油泵油箱41内部的液压油传输至液压缸体305;推动活塞杆306沿轴向向外伸展;通过驱动轴312带动移动轴303在下支撑框架301内水平向定距轴302靠近;带动两对斜板组绕交点转动,实现支撑托板310的竖直向上移动;

通过旋拧泄压活门42对液压缸体305泄压,活塞杆306沿轴向收缩运动;实现带动支撑托板310做的竖直向下移动。

多用途双层无人机机身运输托架的工作过程如下:

无人机起落架正常处于放下状态停放在地面,运输托架开口端从机尾端穿过主起落架,再穿过前起落架,直至托架上表面与机身各框位置对齐,将万向轮6锁紧固定,同时压缩液压泵手柄45,同时升起前后升降组件3,并将飞机顶起至合适高度,将起落架收起后,旋转油泵泄压活门42,下降至最低高度,用紧绳器将无人机机身固定于下框架固定环上,完成无人机机身的固定与回收。无人机机身的支起与之相反,将飞机升起至合适高度,放下起落架,松开紧绳器,落下飞机,推出托架即可。

当需要进行起落架收放测试、无线电高度表测试时,运输托架从两主起落架间穿过,并通过前起落架,待机身框板位置对齐托架上表面位置后,将万向轮6锁紧固定,同时压缩液压泵手柄45,升起前后升降组件3,并将飞机顶起至合适高度,即可进行所需测试。

当需要进行俯仰姿态接时,同样的将托架推至和机身框板对齐位置,将万向轮6锁紧固定,根据需要,压缩单侧液压泵手柄45,使得一侧升降组件3升起,根据需要调节前后高度,即可进行所需测试。

本发明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