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测绘仪保护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77276发布日期:2018-11-07 23:03阅读:10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人机测绘仪保护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地貌测绘,特别涉及一种无人机测绘仪保护罩。



背景技术:

无人机测绘是传统航空摄影测量手段的有力补充,具有机动灵活、高效快速、精细准确、作业成本低、适用范围广、生产周期短等特点,在小区域和飞行困难地区高分辨率影像快速获取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随着无人机与数码测绘仪技术的发展,基于无人机平台的数字航摄技术已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无人机与航空摄影测量相结合使得“无人机数字低空遥感”成为航空遥感领域的一个崭新发展方向。

现有公告号为CN206939071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无人测绘机,包括以无人机为载体安装的测绘装置,其中测绘装置吊装于无人机底并包括测绘仪主体、测绘仪吊座及安装座;测绘仪吊座具有销轴、固定器及万向节,安装座具有固定杆及伸缩杆,测绘仪主体的上方设置有转轴,测绘仪吊座下方设有与转轴相匹配的结合部,而测绘仪吊座上方靠近外围的两侧凸起有容销轴插入的一对具有销孔的连接座,在连接座之间设有万向节,通过无人机带动测绘装置移动,并且测绘仪主体的可转动以及伸缩移动,实现地貌测绘。

如上述公开技术中,在无人机飞行过程中,在测绘仪主体上容易沾有灰尘或蚊虫,由于测绘仪主体拆装较为麻烦,造测绘仪主体清洁较为麻烦,不利于测绘仪主体清楚的对地貌进行拍摄,存在待改进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人机测绘仪保护罩,罩体可拆卸连接于无人机本体的下端,并且测绘仪设置于罩体内,通过罩体实现对测绘仪的保护,保证地貌测绘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无人机测绘仪保护罩,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无人机本体下端用于保护测绘仪的罩体,所述无人机本体的下端开设有嵌槽,所述罩体的上端周向设置有抵接环,所述抵接环嵌设于嵌槽中,所述嵌槽中螺纹连接有用于固定抵接环的挡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无人机本体的下端开设有圆形的嵌槽,罩体的上端周向设置有抵接环,抵接环嵌设于嵌槽中,嵌槽限定了罩体的安装位置,实现罩体的稳定安装和对测绘仪的保护,并在嵌槽中设置有挡环,嵌槽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挡环的外周设置有外螺纹,将挡环螺纹连接于嵌槽中,挡环限定了抵接环的移动,从而实现罩体稳定的连接于无人机本体下端,且通过挡环的安装与拆除,方便实现对罩体拆除进行清洗。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接环与所述挡环之间设置有弹性密封垫,所述弹性密封垫抵接于嵌槽的内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密封垫采用橡胶制成,挡环与抵接环均采用硬质材料制成,两者之间安装存在间隙,在无人机运动过程中,容易造成挡环与抵接环之间的碰撞,通过挡环挤压弹性密封垫,弹性密封垫挤压抵接环固定于嵌槽中,减小抵接环的晃动并能够缓冲对抵接环晃动产生的撞击;并且在弹性密封垫受到挤压时,弹性密封垫发生变形,弹性密封垫厚度减小使得其直径增加,弹性密封垫的周侧挤压抵接于嵌槽的内壁上,增加了无人机本体与罩体连接处的密封性,减小空气将灰尘带入罩体中造成测绘仪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接环朝向弹性密封垫的一端设置有挤压弹性密封垫的弧形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环朝向弹性密封垫的一端设置成弧形凸起,当弹性密封垫与挡环挤压时,弧形凸起挤压弹性密封垫的变形方向向抵接环与嵌槽内壁之间的缝隙流动,进一步提升了弹性密封垫的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环远离抵接环的一端开设有卡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拆卸工具嵌设于卡口中,增加转动挡环的力臂,从而省力并方便实现对挡环的拆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接环与所述无人机本体之间周向间隔设置有支撑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挡环拆除后,支撑弹簧推动抵接环,从而使得罩体从嵌槽中脱离,实现罩体快速的拆除,避免因抵接环与嵌槽内壁之间摩擦使得罩体无法从嵌槽中拆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无人机本体下端且位于嵌槽中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固定柱,所述支撑弹簧的一端套设于固定柱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柱限定了支撑弹簧的移动,使得支撑弹簧稳定的推动抵接环,便于罩体的拆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柱上穿设有用于限定支撑弹簧移动的限位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柱穿过支撑弹簧,限位柱进一步限定了支撑弹簧在竖直方向的移动,当罩体脱离嵌槽后,支撑弹簧能够稳定设置于嵌槽,避免支撑弹簧脱落丢失。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接环上开设有与固定柱插接配合的插接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柱嵌设于插接槽中,从而进一步限定了罩体的安装位置以及罩体的移动,在无人机移动过程中,固定柱与插接槽的配合限定了罩体转动,进一步提升了罩体的安装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无人机本体下端开设有嵌槽,在嵌槽中依次安装有罩体上端的抵接环、弹性密封垫以及挡环,挡环螺纹连接于嵌槽中,并且挡环挤压弹性密封垫,弹性密封垫挤压抵接环,弹性密封垫避免了抵接环与挡环之间的碰撞造成挡环的松动脱落,并且弹性密封垫能够有效实现对罩体与无人机本体连接处的密封,从而实现对测绘仪的保护,保证地貌测绘的精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无人机测绘仪保护罩在无人机上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用于体现罩体安装结构的半剖示意图;

图3是用于体现罩体固定结构在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无人机本体;11、嵌槽;2、罩体;21、抵接环;22、弧形凸起;23、插接槽;3、弹性密封垫;4、挡环;41、卡口;5、固定柱;51、限位柱;6、支撑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无人机测绘仪保护罩,包括设置于无人机本体1下端用于保护测绘仪的罩体2,罩体2的上端可拆卸连接于无人机本体1的下端,罩体2减少测绘仪受到的污染,并且罩体2便于拆卸,通过清洁罩体2从而保证地貌测绘的准确性。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无人机本体1的下端开设有圆形的嵌槽11,罩体2的上端周向设置有抵接环21,抵接环21嵌设于嵌槽11中,嵌槽11限定了罩体2的安装位置,实现罩体2的稳定安装和对测绘仪的保护,并在嵌槽11中设置有挡环4,嵌槽11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挡环4的外周设置有外螺纹,将挡环4螺纹连接于嵌槽11中,挡环4限定了抵接环21的移动,从而实现罩体2稳定的连接于无人机本体1下端,且通过挡环4的安装与拆除,方便实现对罩体2拆除进行清洗。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挡环4与抵接环21之间设置有弹性密封垫3,弹性密封垫3采用橡胶制成,挡环4与抵接环21均采用硬质材料制成,两者之间安装存在间隙,在无人机运动过程中,容易造成挡环4与抵接环21之间的碰撞,通过挡环4挤压弹性密封垫3,弹性密封垫3挤压抵接环21固定于嵌槽11中,弹性密封垫3的挤压固定减小抵接环21的晃动并能够缓冲对抵接环21晃动产生的撞击。

并且在弹性密封垫3受到挤压时,弹性密封垫3发生变形,弹性密封垫3厚度减小使得其直径增加,弹性密封垫3的周侧挤压抵接于嵌槽11的内壁上,增加了无人机本体1与罩体2连接处的密封性,减小空气将灰尘带入罩体2中造成测绘仪的污染;在挡环4朝向弹性密封垫3的一端设置成弧形凸起22,当弹性密封垫3与挡环4挤压时,弧形凸起22挤压弹性密封垫3的变形方向向抵接环21与嵌槽11内壁之间的缝隙流动,进一步提升了弹性密封垫3的密封效果。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挡环4背离抵接环21的一端周向间隔开设有卡口41,将拆卸工具嵌设于卡口41中,增加转动挡环4的力臂,从而省力并方便实现对挡环4的拆装,并在抵接环21与无人机本体1之间设置有支撑弹簧6,当挡环4拆除后,支撑弹簧6推动抵接环21,从而使得罩体2从嵌槽11中脱离,实现罩体2快速的拆除,避免因弹性密封垫3与嵌槽11内壁之间摩擦使得罩体2无法从嵌槽11中拆除。

并在嵌槽11中周向间隔设置有固定柱5,支撑弹簧6的一端套接于固定柱5上,固定柱5限定了支撑弹簧6的移动,使得支撑弹簧6稳定的推动抵接环21,便于罩体2的拆除,同时在固定柱5上水平穿设有限位柱51,限位柱51穿过支撑弹簧6,限位柱51进一步限定了支撑弹簧6在竖直方向的移动,当罩体2脱离嵌槽11后,支撑弹簧6能够稳定设置于嵌槽11,避免支撑弹簧6脱落。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抵接环21上开设有插接槽23,固定柱5嵌设于插接槽23中,从而进一步限定了罩体2的安装位置以及罩体2的移动,在无人机移动过程中,固定柱5与插接槽23的配合限定了罩体2转动,进一步提升了罩体2的安装稳定性。

罩体2的安装过程:

将罩体2的抵接环21嵌设于无人机本体1下端的嵌槽11中,同时的抵接环21上的插接槽23与固定柱5对齐且支撑弹簧6抵接于抵接环21上,再将弹性密封垫3以及挡环4依次安装于嵌槽11中,从而限定了罩体2的移动,罩体2稳定罩扣于测绘仪的外侧,实现对测绘仪的保护,保证地貌测绘的精确性。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