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板蚀刻机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32547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路板蚀刻机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送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配合移动座位移时减少移动阻力,并夹持配合具有不同宽度的电路板边缘于蚀刻输送之用,可节省大量人力与时间的电路板蚀刻机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路板蚀刻机,包括有可供电路板产生蚀刻作用的蚀刻槽,在蚀刻槽上方与下方之间分别设有数组相同长度的上、下转轴,每一上、下转轴二侧边分别穿设固定有上、下滚轮片,下转轴中间部位并穿设有支撑滚轮片,利用各转轴二侧相对应的上、下滚轮片夹持电路板二侧边缘前进输送电路板,并在上、下转轴组的上方与下方适当位置处分别设有上、下喷管,在各喷管上分别设有朝向电路板正、背面喷洒蚀刻液的上、下喷头,各上、下喷头分别朝向电路板正、背面喷洒蚀刻液,使蚀刻液蚀刻电路板时,可将电路板上不需存在的铜箔去除以形成线路,上述的构造在实际使用时却具有如下的缺陷,有待改善对于具有不同板面宽度的电路板,在进行输送蚀刻时,因机台蚀刻槽尺寸固定,并无法配合调整蚀刻机上、下转轴的长度,以供与不同宽度的电路板配合以进行蚀刻,仅能各别调整锁固每一上、下转轴二侧穿设的上、下滚轮片相对固定位置,即以人工方式将上、下滚轮片位置相对于支撑滚轮片作距离调整以配合电路板的宽度,而蚀刻槽内上、下滚轮片数量甚多,每每为配合不同尺寸电路板需花费大量人工调整时间,存在有操作上相当不便的缺点。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输送装置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基于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积极加以研究创新,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输送装置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电路板蚀刻机输送装置,在蚀刻机内部的蚀刻槽上设有数组上、下滚轮轴杆,在各下滚轮轴杆中央分别设中央滚轮片,在两侧分别设下滚轮片与下齿轮,在下滚轮轴杆两侧的下齿与下滚轮片间设有下座体,下座体下部设有移动座,移动座下设有螺合座及螺杆,另在下滚轮轴杆两侧下座体上分别设有上座体,上座体上分别各跨设一上滚轮轴杆,上滚轮轴杆内侧设有上滚轮片,外侧设有上齿轮,上滚轮片与下滚轮片上、下对应,上齿轮与下齿轮也上、下对应,藉由螺杆的转动,可配合移动座位移时减少移动阻力,并夹持配合具有不同宽度的电路板边缘于蚀刻输送之用,可节省大量人力与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路板蚀刻机输送装置,在蚀刻槽上设有数个上、下滚轮轴杆,在下滚轮轴杆两侧分别设有一下滚轮片与一下齿轮,在下滚轮轴杆两侧的下齿轮与下滚轮片间设有一座体,在下滚轮轴杆中央设置一中央滚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上滚轮轴杆是分别跨设于下滚轮轴杆的两侧上部座体上,在各上滚轮轴杆内侧分别设置一上滚轮片,上滚轮片与下滚轮片上、下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电路板蚀刻机输送装置,其中所述的移动座,其是设于各下滚轮轴杆座体下部,在移动座下设有一内部具有螺孔的螺合座,在相对的螺合座间螺设一螺杆,该螺杆两侧分别形成有纹路相反的螺纹部,各螺纹部分别与螺合座螺合。
前述的电路板蚀刻机输送装置,其中所述移动座下方螺杆的二侧边,设有固设于蚀刻槽二边墙上的平衡杆。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电路板蚀刻机输送装置,其可以配合不同的电路板宽度使用,具有可节省现有以人力调整上滚轮片及下滚轮片所需的工时;因较短的上滚轮轴杆分别设立,相比于现有的结构是将上滚轮片设于与下滚轴等长的上滚轴二侧而言,当移动座产生移位时,不会有上滚轮片在上转轴上移动所产生的阻力,增进蚀刻机的效率,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结构相较,具有增进的功效其可配合移动座位移时减少移动阻力,并夹持配合具有不同宽度的电路板边缘于蚀刻输送之用,可以节省大量人力与时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特殊结构的电路板蚀刻机输送装置,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且在同类产品中均未见有类似的结构设计公开发表或使用,其不论在结构上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且在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而确实具有增进的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蚀刻机机台的较佳实施例的附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蚀刻机机台的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U型座体、型座体,移动座、上、下滚轮片组件组合外观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U型座体、型座体,移动座、上、下滚轮片组件组合部份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运用于较窄电路板时,移动座向内作相对位移后的较佳实施例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运用于较宽电路板时,移动座向对外作相对位移后的较佳实施例示意图。
(二)图号部分(10)、下滚轮轴杆 (11)、下滚轮片(12)下齿轮(13)上座体(14)、中央滚轮片 (15)、移动座(16)螺合座(161)螺孔(17)螺杆 (171)平衡杆(18)螺纹部(19)齿轮(20)齿轮 (21)转轴(22)链轮 (23)链条(24)上滚轮轴杆(25)上滚轮片(30)下座体(40)电路板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路板蚀刻机输送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路板蚀刻机输送装置,其主要包括在电路板蚀刻机的蚀刻槽二边墙上枢设有一定数量可被动力驱动的下滚轮轴杆(10),在下滚轮轴杆(10)两侧分别枢设有一下滚轮片(11)与一下齿轮(12),下齿轮(12)与下滚轮片(11)跨设在下座体(13)上,该下座体(13)并可延伸至下齿轮(12)外侧,而下座体(13)底端以数个为一组的分别锁固于移动座(15)上,另于下滚轮轴杆(10)中央设有一可供输送及支持电路板的中央滚轮片(14);数个移动座(15),是设于各组下座体(13)下部,于移动座(15)下部设置一内部具有螺孔(161)的螺合座(16),在相对的螺合座(16)间可供螺设一螺杆(17),该螺杆(17)两侧分别形成有螺纹部(18),各螺纹部(18)是分别与螺合座(16)的螺孔(161)相互螺合,且各螺杆(17)二侧螺纹部(18)的旋向互为相反,当螺杆(17)藉由链条(23)及齿轮(19)、齿轮(20)转动时,可使各移动座(15)相对靠近或是相对远离(如图5、图6、图7所示);每一相对的移动座(15)二侧适当处,设有固设于蚀刻槽二边墙上的平衡杆(171),平衡杆(171)的上缘,刚好顶住移动座(15)的下缘,以作为各移动座(15)移动时左右平衡之用;在螺杆(17)的端部分别设有一齿轮(19),与该齿轮(19)的啮合处分别设有另一齿轮(20),另一齿轮(20)可被一转轴(21)驱动;上座体(30),其是固设于下座体(13)上,在上座体(30)二侧上边跨设上滚轮轴杆(24),上滚轮轴杆(24)较下滚轮轴杆(10)长度短许多,分别位于下滚轮轴杆(10)二侧边上,上齿轮(41)与上滚轮轴杆(24)外侧结合,上齿轮(41)与下齿轮(12)相互啮合,于各上滚轮轴杆(24)内侧设有一上滚轮片(25),上滚轮片(25)是与相对的下滚轮片(11)呈上、下对应,各上滚轮片(25)、下滚轮片(11)之间可夹持电路板的二侧边缘,供一片欲进行蚀刻作用的电路板(40)通过。
藉由上述结构的组合后,如图5中所示,当以预定宽度电路板(40)进行输送时,电路板(40)的二边缘会夹持于相对的下滚轮片(11)与上滚轮片(25)间进行输送,中央滚轮片(14)同时具有支持住电路板(40)中央的作用,以供在蚀刻机的蚀刻槽上喷洒蚀刻液进行蚀刻;如图6所示,对于欲进行蚀刻的电路板(40)较窄时,可使左、右两侧相对应的上滚轮片(25)及下滚轮片(11),藉链条(23)及转轴(21)、齿轮(19)、(20)转动螺杆(17),每一螺杆(17)可驱动相对的移动座(15),移动座(15)藉由各相配合的平衡杆(171)可平行移动,可以使移动座(15)同步的向内移动至可配合较窄电路板(40)宽度。
如图7所示,对于电路板(40)较宽时,可使左、右两侧相对的上滚轮片(25)及下滚轮片(11),藉链条(23)及转轴(21)、齿轮(19)、(20)以反方向转动螺杆(17),每一螺杆(17)可驱动相对的移动座(15),可以使移动座(15)同步的向外移动至较宽电路板(40)宽度;本实用新型可以配合不同的电路板(40)宽度使用,具有可节省现有以人力调整上滚轮片(25)及下滚轮片(11)所需的工时;因较短的上滚轮轴杆(24)分别设立,相比于现有的结构是将上滚轮片设于与下滚轴等长的上滚轴二侧而言,当移动座(15)产生移位时,不会有上滚轮片在上转轴上移动所产生的阻力,增进蚀刻机的效率,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结构相较,具有增进的功效。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电路板蚀刻机输送装置,在蚀刻槽上设有数个上、下滚轮轴杆,在下滚轮轴杆两侧分别设有一下滚轮片与一下齿轮,在下滚轮轴杆两侧的下齿轮与下滚轮片间设有一座体,在下滚轮轴杆中央设置一中央滚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上滚轮轴杆是分别跨设于下滚轮轴杆的两侧上部座体上,在各上滚轮轴杆内侧分别设置一上滚轮片,上滚轮片与下滚轮片上、下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蚀刻机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座,其是设于各下滚轮轴杆座体下部,在移动座下设有一内部具有螺孔的螺合座,在相对的螺合座间螺设一螺杆,该螺杆两侧分别形成有纹路相反的螺纹部,各螺纹部分别与螺合座螺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板蚀刻机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座(15)下方螺杆的二侧边,设有固设于蚀刻槽二边墙上的平衡杆(17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路板蚀刻机输送装置(二),在蚀刻机内部的蚀刻槽上设有数组上、下滚轮轴杆,在各下滚轮轴杆中央分别设中央滚轮片,在两侧分别枢设下滚轮片与下齿轮,在下滚轮轴杆两侧的下齿轮与下滚轮片间设下座体,下座体下部设移动座,移动座下设有螺合座及螺杆,另在下滚轮轴杆两侧下座体上分别设有上座体,上座体上分别跨设一上滚轮轴杆,上滚轮轴杆内侧设有上滚轮片,外侧设有上齿轮,上滚轮片与下滚轮片上、下对应,上齿轮与下齿轮也上、下对应,藉由螺杆的转动,可配合移动座位移时减少移动阻力,在蚀刻输送时并可夹持配合具有不同宽度的电路板边缘,可节省大量人力与时间。
文档编号B65G49/07GK2563130SQ0224231
公开日2003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02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02年7月29日
发明者周信东, 庄秀凤 申请人:扬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