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式起重机及其转向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3456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门式起重机及其转向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门式起重机及其转向装置。起重机的龙门架通过转向装置与台车连接,转向装置的转向盘固定或一体设置在龙门架的地梁或支腿的底部、底座固定或一体设置在台车的顶部,转向盘的底部设有底端呈球头状的立柱,底座的顶部设有用于容纳立柱的底端的落球槽,并在底座的顶部可拆固定有用于阻止立柱的底端从落球槽中脱出的止脱压板,在使用时,当龙门架需要转向或龙门架下方的轨道出现弯曲时,台车可通过转向装置相对于龙门架绕竖向延伸的转动轴线转动,以使得台车按照需要的方向行进,实现整个龙门架的转向,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中门式起重机具有转向灵活的优点。
【专利说明】一种门式起重机及其转向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式起重机及其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通用门式起重机的行走机构包括固定在支腿底端的地梁和处于地梁端部的台车,台车上装配有带动整个龙门架在地面或轨道上行走的行走车轮,且台车和地梁是通过螺栓连接的支承架固连在一起的,这样台车和地梁之间是通过刚性连接组合在一起,不能转动,以致整个通用门式起重机多沿直线轨道的运行方式运动,在门式起重机的工作场地通常铺设有与其行进轨迹对应的轨道,以在预定的轨道范围内对货物进行搬运、堆叠、挪动等,但随着工厂中物流转运的日益多元化,更多的工厂在进行工件、原材料、设备等货物的转运时,不但要求转运设备能够将货物在直线方向上进行运输,而且很多情况下,也会要求转运设备能够将货物的摆放角度或零部件的起吊角度能够进行调整,乃至于在不同的工作场地通过弯曲的行进路线上进行转运设备的转场,这就要求转运设备不但能够在直线方向上进行行进,而且可以在一定角度、乃至于360°方向上进行转向,因此现有的通用门式起重机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日益提升的货物转运要求,不能根据使用需求而进行调整。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龙门架在水平面内转向的转向装置,同时还提供了一种使用该转向装置的门式起重机。
[0004]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中转向装置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转向装置,包括用于固定或一体设置在地梁或支腿的底部的转向盘及用于固定或一体设置在台车的顶部的底座,转向盘处于底座的上方,转向盘的底部设有底端呈球头状的立柱,底座的顶部设有用于容纳立柱的底端的半球状或少于半球的形状的落球槽,并在底座的顶部可拆固定有用于阻止立柱的底端从落球槽中脱出的止脱压板。
[0006]落球槽的槽壁面为与立柱的底端面吻合互补的球缺面。
[0007]止脱压板为套装在立柱的外围的环形板体,环形板体的内孔为上小下大的台阶孔,所述落球槽由台阶孔的大孔段的孔壁面和底座的顶面围成。
[0008]底座的顶面的处于环形板体以内的部分设有下陷的球形凹面部,球形凹面部的曲率半径比立柱的底端面的曲率半径大。
[0009]环形板体由两个以上分瓣板体沿径向对接而成。
[0010]本实用新型的门式起重机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1]门式起重机,包括龙门架及其下方设置的台车,龙门架通过转向装置与台车连接,转向装置包括固定或一体设置在龙门架的地梁或支腿的底部的转向盘及固定或一体设置在台车的顶部的底座,转向盘处于底座的上方,转向盘的底部设有底端呈球头状的立柱,底座的顶部设有用于容纳立柱的底端的半球状或少于半球的形状落球槽,并在底座的顶部可拆固定有用于阻止立柱的底端从落球槽中脱出的止脱压板。
[0012]落球槽的槽壁面为与立柱的底端面吻合互补的球缺面。
[0013]止脱压板为套装在立柱的外围的环形板体,环形板体的内孔为上小下大的台阶孔,所述落球槽由台阶孔的大孔段的孔壁面和底座的顶面围成。
[0014]底座的顶面的处于环形板体以内的部分设有下陷的球形凹面部,球形凹面部的曲率半径比立柱的底端面的曲率半径大。
[0015]环形板体由两个以上分瓣板体沿径向对接而成。
[0016]本实用新型中龙门架通过转向装置与台车连接,转向装置的转向盘固定或一体设置在龙门架的地梁或支腿的底部、底座固定或一体设置在台车的顶部,转向盘的底部设有底端呈球头状的立柱,底座的顶部设有用于容纳立柱的底端的落球槽,并在底座的顶部可拆固定有用于阻止立柱的底端从落球槽中脱出的止脱压板,在使用时,当龙门架需要转向或龙门架下方的轨道出现弯曲时,台车可通过转向装置相对于龙门架绕竖向延伸的转动轴线转动,以使得台车按照需要的方向行进,实现整个龙门架的转向,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中门式起重机具有转向灵活的优点。同时,因落球槽为半球状或少于半球的形状,所以在随着立柱的底端在落球槽中的不断摩擦,立柱的底端或落球槽的槽壁面出现损毁时,可通过将止脱压板从底座上拆下后,即可实现立柱从底座上脱离,这样将可方便的对立柱的底端和落球槽的槽壁面进行修补,使得转向装置检修方便。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门式起重机的实施例中转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图1中底座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本实用新型中门式起重机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该门式起重机包括龙门架及其立柱2的底端通过转向装置连接的台车,其中转向装置是一种能够曲线运行的大车运行转向装置,该转向装置主要由固定在立柱2的底端面上的转向盘1、固定在台车的顶面上的底座5和螺栓连接在底座5的顶面上的止脱压板4构成。转向盘I的底面上同轴凸设有圆柱状的立柱2,立柱2的底端为少于半球状的球头端3,球头端3在立柱2的外周面上形成朝上的环形的限位肩部,该球头端3的端面为球冠面。止脱压板4是由两个半圆形的分瓣板体对扣而成的环形板体,环形板体的内孔为上小下大的台阶孔,以在环形板体的顶部内沿处形成环形的内翻挡沿。底座5为圆盘状的座体,顶面的处于环形板体以内的部分设有下陷的球形凹面部,球形凹面部的曲率半径比立柱2底端的球冠面的曲率半径大,该球形凹面部和环形板体内侧的台阶孔的大孔段的孔壁面围成用于容纳立柱2的底端的落球槽,而环形板体顶部的内翻挡沿将阻止立柱2的底端从落球槽中脱出。
[0020]为了使转向装置经久耐用,转向盘I和底座5之间设有处于球形凹面部上的IC油的油槽,该油槽为同心设置在球形凹面部中心部位的十字槽,可以加入润滑油,以对立柱2底部的球冠面和落球槽的球形凹面部之间的配合部位进行润滑;止脱压板4设计成两个半园形的,可以通过连接止脱压板4和底座5,拆卸紧固螺栓6就能使转向盘I的底座5分解或组装,以达到的维护、清洁的目的。
[0021]本实施例中为了使支腿和台车能够相对转动一定的角度,需要将转向装置夹在支腿和台车中间,并分别用螺栓连接。当通过曲线时,龙门架有保持原来运行方向的惯性,而轨道刚强迫车轮及台车随弯曲的轨道转动,这样,转向盘I和底座5就会相对转过一定角度,就能达到通过曲线的目的。
[0022]在上述实施例中,止脱压板是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底座上的,以实现止脱压板和底座之间的固定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止脱压板也可以是通过卡扣连接、螺纹连接等方式可拆连接在底座上的。
[0023]在上述实施例中,止脱压板由两个半圆形的分瓣板体对扣而成,在其他实施例中,止脱压板也可以由数个间隔设置的压块板体或环形的弹性挡圈状板体等构成。
[0024]本实用新型中转向装置的实施例:本实施例中转向装置的结构与上述实施例中转向装置的结构相同,因此不再赘述。
【权利要求】
1.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或一体设置在地梁或支腿的底部的转向盘及用于固定或一体设置在台车的顶部的底座,转向盘处于底座的上方,转向盘的底部设有底端呈球头状的立柱,底座的顶部设有用于容纳立柱的底端的半球状或少于半球的形状的落球槽,并在底座的顶部可拆固定有用于阻止立柱的底端从落球槽中脱出的止脱压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落球槽的槽壁面为与立柱的底端面吻合互补的球缺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止脱压板为套装在立柱的外围的环形板体,环形板体的内孔为上小下大的台阶孔,所述落球槽由台阶孔的大孔段的孔壁面和底座的顶面围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底座的顶面的处于环形板体以内的部分设有下陷的球形凹面部,球形凹面部的曲率半径比立柱的底端面的曲率半径大。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环形板体由两个以上分瓣板体沿径向对接而成。6.门式起重机,包括龙门架及其下方设置的台车,其特征在于,龙门架通过转向装置与台车连接,转向装置包括固定或一体设置在龙门架的地梁或支腿的底部的转向盘及固定或一体设置在台车的顶部的底座,转向盘处于底座的上方,转向盘的底部设有底端呈球头状的立柱,底座的顶部设有用于容纳立柱的底端的半球状或少于半球的形状落球槽,并在底座的顶部可拆固定有用于阻止立柱的底端从落球槽中脱出的止脱压板。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门式起重机,其特征在于,落球槽的槽壁面为与立柱的底端面吻合互补的球缺面。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门式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止脱压板为套装在立柱的外围的环形板体,环形板体的内孔为上小下大的台阶孔,所述落球槽由台阶孔的大孔段的孔壁面和底座的顶面围成。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门式起重机,其特征在于,底座的顶面的处于环形板体以内的部分设有下陷的球形凹面部,球形凹面部的曲率半径比立柱的底端面的曲率半径大。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门式起重机,其特征在于,环形板体由两个以上分瓣板体沿径向对接而成。
【文档编号】B66C9-04GK204265258SQ201420737588
【发明者】张宋永 [申请人]河南省矿山起重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