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回收系统积油排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80084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油气回收系统积油排除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油气回收系统积油排除器,尤指其特别适使用于改善油气回收系统前端源的故障肇因,而能在无需拆解相关设备下方便而快速的进行积油排除。
背景技术
一般加油机的加油装置(如加油枪)为防止加油现场油气过重,通常会预设油气回收系统。此类油气回收系统主要是透过与加油管路同轴设置的油气回收管及相关空气泵浦将油气回收,其回收率(即空气/油液比值,A/L)约在0.88-1.2之间。
但由于消费者加油习惯或现场人员操作不当却常造成回收气管积油故障无回收率的状况发生,回收气管积油故障所形成的诸多弊端包括(一)、因积油故障会使加油枪不跳枪而造成满油外溢,不仅浪费能源及消费者损失,亦衍生纠纷及抱怨。
(二)、因油气无法回收会使现场油气过重,影响消费者及员工健康。
(三)、回收气管的积油故障不仅无油气回收率,更会进而导致加油枪、空气泵浦及相关电子设备的损坏。
即因油气回收系统积油现象所造成的种种弊端,一般加油站的现场人员必需进行经常性的维修。但此类日常维修工作必需拆卸加油枪、相关油管,并在清理积油后,再将已拆解的配件组装回原位。此种日常维修工作非常烦琐与耗费工时,其对于加油站现场工作人员实属一额外的工作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种油气回收系统积油排除器,其可在无需拆解油气回收系统相关设备之下,轻便的进行积油清理,以改善回收系统前端源的可能故障肇因。
为达上揭目的,本实用新型设有一可供组装于油气回收系统管路上含有前外螺接端及一后内螺孔的本体,上述本体预设多数位于内壁面由本体前端延伸连通至后端的油道,一与上述油道隔离的油气接管则设于本体前端面,并含有一特定大小直径的轴向中心孔;沿上述本体后内螺孔则再向内延伸设有一与上述油气接管轴向中心孔位于同一中心线的设定长度通孔;一由本体顶面向下延伸设定深度的径向孔室则可在其两侧连通上述油气接管轴向中心孔及设定长度通孔;一调控件则可组装于上述径向孔室供控制常态加油及回收油气,或可将其调整成排除积油状态;一积油排出口则由外部钻入与上述径向孔室横向相通;上述调控件含有一供施力偏转定位的外露帽端,并于其杆身上设有一贯穿杆身并能偏转选择与上述油气接管轴向中心孔及设定长度通孔导通方向的径向通孔,以及一由另一角度钻入与该径向通孔相通但未贯穿杆身并能偏转选择与上述积油排出口导通方向的连接孔。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在无需拆解加油枪及相关油管下,快速而方便的排除积油,可在精简的人力工时成本有效防止及杜绝油气回收系统积油现象所造成的种种弊端。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立体图;图2是图1主体断面立体剖视及相关组件分解图;图3是图2的组合剖视图;图4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加油及回收油气的常态图;图5是如图4调整成排除积油状态图;以及图6显示本实用新型装设于相关加油系统设备。
图式中标号说明10------本体11------前外螺接端12------后内螺孔
13------油道14------油气接管15------轴向中心孔16------通孔17------径向孔室18------积油排出口19------偏轴向孔20------调控件21------帽端22------径向通孔23------连接孔24------封环25------弧凹槽30------定位销31------加油机出油口32------加油枪33------油料管路34------紧急脱离阀35------油气回收管36------油气回收口37------内部积油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新颖性及其它特点将于配合以下附图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而趋于明了。
首先请参图1、图2,本实用新型设有一可供组装于油气回收系统管路上的本体10,于此一较佳实施例中,该本体10设有一前外螺接端11以及一后内螺孔12供使其前后端分别螺接定位于加油管路系统的相关位置。
上述本体10预设多数位于其内壁面的油道13,该等油道13由本体10前端延伸连通至后端。一与上述油道13隔离的油气接管14则设于本体前端面,并含有一特定大小直径的轴向中心孔15。
沿上述本体10后内螺孔12则再向内延伸设有一与上述油气接管14轴向中心孔15位于同一中心线的设定长度通孔16。一由本体10顶面向下延伸设定深度(未贯穿)的径向孔室17则可在其两侧连通上述油气接管14轴向中心孔15及通孔16。一调控件20则可组装于上述径向孔室17供控制常态加油及回收油气,或可将其调整成排除积油状态。另,一积油排出口18则由外部钻入与上述径向孔室17横向相通。
于图示较佳实施例中,上述调控件20设为配合径向孔室17的形状,含有一供施力偏转整根调控件20的外露帽端21,并于其杆身上至少设有一贯穿杆身的径向通孔22,以及一由另一角度(图示实施例为间隔九十度)钻入与其相通但未贯穿杆身的连接孔23。此一组接于径向孔室17的调控件20可于其接近帽端21处套设一封环24形成密闭功能,并可加以偏转调整。
为形成准确偏转定位功能,于图标较佳实施例中,沿调控件20杆身外周特定位置可预设一设定长度的弧凹槽25。使该弧凹槽25的环周延伸长度约等于上述径向通孔22与连接孔23垂直中心线间的距离。一定位销30则可由一偏轴向孔19接入,并使其前端局部长度略伸出进入调控件20的弧凹槽25,使该弧凹槽25的两端部251(参图2,此图仅显示其中一端部)成为调控件20顺时针或逆时针偏转行程的限制点。此一使用定位销30及弧凹槽25的偏转定为装置实施例仅用为方便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熟悉此一行业技艺人士可知,在本体10表面邻近调控件20帽端21的位置亦可预设一相关止挡销,亦可限制调控件20的偏转行程。
如图1、3及4所示,本实用新型于加油的常态下,调控件20偏转至使其杆身径向通孔22与本体轴向中心通孔15及另侧通孔16连通供作为油气回收管路,使油气沿图3箭头所示方向被回收,而外加油料则经油道13送出。而当调控件20转动至如图5的位置时,其径向通孔22因偏转角度(于此一实施例为转动九十度)而使本体轴向中心通孔15被封闭。于此一转动调整状态下,已偏转九十度的本体轴向中心通孔15会与本体10预设的积油排出口18相对导通(附参图1),同时,预设的连接孔23朝向内侧的通孔16(附参图5),此时即可经由该内侧通孔16、连接孔23、径向通孔22及积油排出口18而可将内部积油排出回收系统。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装设于如图示含有加油机出油口31、油料管路33及端部加油枪32的加油系统时,上述积油排除器可分别装设于一紧急脱离阀34的下方及加油枪32的后方,使其能分别导接管路33及其内部的油气回收管35。常态(即正常加油)时,上述积油排除器均为如图1、3及4的开启状态,而可经由加油枪32接近前端的预设油气回收口36将油气顺着油气回收管35加以回收。欲排除油气回收管35的内部积油37时,则仅需将调控件20偏转至如图5所示的关闭位置,即可倾斜加油枪将积油37排出收集。
以上所举实施例仅用为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加以限制,在不离本实用新型精神范畴,熟悉此一行业技艺人士所可作的各种简易变形与修饰,均仍应含括于以下申请专利范围中。
权利要求1.一种油气回收系统积油排除器,其特征在于设有一供组装于油气回收系统管路上含有前外螺接端及一后内螺孔的本体,上述本体预设多数位于内壁面由本体前端延伸连通至后端的油道,一与上述油道隔离的油气接管则设于本体前端面,并含有一特定大小直径的轴向中心孔;沿上述本体后内螺孔则再向内延伸设有一与上述油气接管轴向中心孔位于同一中心线的设定长度通孔;一由本体顶面向下延伸设定深度的径向孔室则可在其两侧连通上述油气接管轴向中心孔及设定长度通孔;一调控件则可组装于上述径向孔室供控制常态加油及回收油气,或可将其调整成排除积油状态;一积油排出口则由外部钻入与上述径向孔室横向相通;上述调控件含有一供施力偏转定位的外露帽端,并于其杆身上设有一贯穿杆身并能偏转选择与上述油气接管轴向中心孔及设定长度通孔导通方向的径向通孔,以及一由另一角度钻入与该径向通孔相通但未贯穿杆身并能偏转选择与上述积油排出口导通方向的连接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油气回收系统积油排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该调控件邻近位置设有偏转行程定位装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油气回收系统积油排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该偏转行程定位装置包括沿调控件杆身外周特定位置预设一设定长度的弧凹槽,一定位销则可由一预设偏轴向孔接入,并使其前端局部长度略伸出进入调控件的弧凹槽,使该弧凹槽的两端部成为调控件偏转行程的限制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油气回收系统积油排除器,其设有一本体,一油气接管则设于本体前端面,并含有一特定大小直径的轴向中心孔;沿本体延伸设有一与上述油气接管轴向中心孔位于同一中心线的通孔;一由本体顶面向下延伸设定深度的径向孔室则可在其两侧连通轴向中心孔及通孔;一调控件则可组装于径向孔室供控制常态加油及回收油气,或可将其调整成排除积油状态;一积油排出口则由外部钻入与径向孔室横向相通;该调控件可在调整成排除积油状态时,直接将油气回收系统积油排出收集。
文档编号B67D7/42GK2830372SQ200520019380
公开日2006年10月25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14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30日
发明者刘明华 申请人:刘明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