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78918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包装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装体。
背景技术
为人所知的包装体是将多个一次性尿布和生理用卫生巾等吸收性物品、以及卷绕状卫生纸等进行堆积而集成为大致呈长方体形状,并以压缩的状态将其收纳于由薄膜材料等薄片材料构成的包装袋中(例如日本专利特开2005-59901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2003-182747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平11-91797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2001-301859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2004-42922号公报)。
在日本专利特开2005-59901号公报、以及日本专利特开2003-182747号公报所记载的包装体中,由薄膜材料构成的包装袋具有正面部、背面部、左右的一对侧面部、上表面部以及底面部,该包装袋被形成为包裹集成为大致呈长方体形状的收纳物品的周围。另外,上述上表面部具有从一对侧面部分别向左右方向伸出设置的一对三角形状的伸出耳部。再者,还设置有带部,其横亘在一对伸出耳部之间,且横跨上表面部的除伸出耳部以外的区域。
另外,在日本专利特开平11-91797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2001-301859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2004-42922号公报所记载的包装体中,包装袋的上表面部一般是将从正面部、背面部、以及一对侧面部伸出设置的上部伸出部分向上面侧弯曲而形成的。在该上表面部上配置有顶部,其横穿中央部分而将正面部的上部伸出部分的上端缘部和背面部的上部伸出部分的上端缘部面对面地接合在一起。再者,侧面部的上部伸出部分以内折其上端缘部之后夹入顶部内侧的状态接合在一起,同时比接合的上端缘部更靠下方的部分作为裆部折进正面部以及背面部的上部伸出部分的下侧。
再者,在日本专利特开平11-91797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2001-301859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2004-42922号公报所记载的包装体中,顶部由在上表面部的中央部分所配置的正面部以及背面部的上方伸出部分的上端缘部而形成,并且形成为具有相当宽度的袋状的接合部分。在该顶部的中央形成有吊手开口部,以便使包装体成为一体而且能够用手将其拿起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包装体是将多个收纳物品包裹在以薄片材料为主体的包装袋中而形成的;上述包装袋具有覆盖上述多个收纳物品的周围的正面部、背面部、一对侧面部、上表面部以及底面部;上述上表面部具有从上述一对侧面部分别向左右方向伸出设置的一对伸出耳部、以及从一个该伸出耳部一直到另一个伸出耳部且在左右方向横穿该上表面部的前后方向中央部分的顶部;在上述顶部上,带部被设置为通过带接合部而将其两端部与一对上述伸出耳部接合,并且横跨该上表面部的除该伸出耳部以外的区域;在上述顶部上,用于开封上述包装袋的开封易切断机构被设置为至少使其靠近所述带接合部的端部位于比该带接合部的下端更高的位置。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案的包装体的立体图。
图2是对于图1所示的包装体、表示拿起上表面部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a)~图3(d)是表示图1所示的包装体的一个制造方法的立体图。
图4(a)~图4(e)是表示图1所示的包装体的另一个制造方法的立体图。
图5是对于图1所示的包装体、表示顶部处于倒塌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对于图1所示的包装体、表示形成有把手部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图1所示的包装体的开封步骤的图,(a)是表示部分开封状态的立体图,(b)是表示完全开封状态的俯视图,(c)是表示完全开封状态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图1所示的包装袋的一个废弃方案的图。
图9是表示顶部形状的变化例的局部立体图。
图10(a)及图10(b)是分别表示开封易切断机构的形状的变化例的局部立体图。
图11(a)及图11(c)是分别表示开封易切断机构的形状的变化例的局部立体图。
图12(a)及图12(c)是分别表示开封易切断机构的形状的变化例的局部立体图。
图13是表示开封易切断机构的形状的变化例的局部立体图。
图14(a)及图14(e)是分别表示带部的带接合部的变化例的主视图。
图15(a)及图15(b)是分别表示带部的带接合部的变化例的主视图。
图16(a)及图16(b)是分别表示开封易切断机构的形状的变化例的局部立体图。
图17(a)及图17(b)是分别表示上表面部的结构的变化例的局部立体图。
图18(a)及图18(b)是表示带部向顶部的接合形态的变化例的图。
图19(a)及图19(b)是表示衬里薄片向顶部的接合形态的图。
图20是表示带部的变化例的立体图。
图21是说明本发明优选的第2实施方案的包装体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22是本发明优选的第2实施方案的包装体实现产品化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3是拿着本发明优选的第2实施方案的包装体行走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4是说明本发明优选的第3实施方案的包装体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25是说明本发明优选的第4实施方案的包装体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26是说明本发明优选的第5实施方案的包装体的结构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包装体上,为了从包装袋的内部取出收纳物品,通常在包装袋上设置用于使包装袋容易打开的开封易切断机构。开封易切断机构一般是缝纫机针眼。日本专利特开2005-59901号公报虽然没有记载包装袋的开封易切断机构,但设置开封易切断机构的位置一般如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那样,在包装袋的侧面部的位置。
但是,在日本专利特开2005-59901号公报、以及日本专利特开2003-182747号公报所记载的包装体中,带部从俯视图上看被设置为在前后方向横跨上表面部的前后方向中央部分。另外,在一般的包装体中,优选将切断开封易切断机构而形成的开口部设置在与带部重叠的位置即上表面部上。
因此,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装体,其以包装袋包裹多个收纳物品而形成,而且容易从包装袋上表面部的开口部取出收纳物品。
另外,在日本专利特开平11-91797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2001-301859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2004-42922号公报所记载的、通过由薄膜材料构成的包装袋包裹集成的多个收纳物品而形成的包装体中,在上表面部的带状顶部所形成的吊手开口部仅能形成该顶部的宽度容纳得下的小的开口。另外,所形成的吊手开口部的开口周缘以由正面部以及背面部的上部伸出部分所形成的线状细小宽度修边,所以难于将手指插入吊手开口部,难于以稳定的状态使手指肚与开口周缘卡合,其中正面部以及背面部的上部伸出部分由薄膜材料构成,且厚度较薄。另外,当以吊着的方式而拿起包装体时,包装体的重量则以不稳定的状态通过修边为细小宽度的线状的开口周缘局部负载于手指肚的一部分上。在这样的状态下,拿着包装体长时间行走容易让人感到心烦。
特别当以压缩的状态集成于包装袋的内部,以致多个收纳物品成为一体而得以收纳,由此使包装体具有相当的重量时,将手指卡合在设置于顶部的吊手开口部而以稳定的状态拿着包装体行走将伴随着困难的产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装体,它可以将借助于由薄膜材料构成的包装袋包裹的多个收纳物品用手拿、或者挂在胳膊或肩上,同时容易以稳定的状态拿着行走。
本发明的包装体是将多个收纳物品包裹在以薄片材料为主体的包装袋中而形成的;上述包装袋具有覆盖上述多个收纳物品的周围的正面部、背面部、一对侧面部、上表面部以及底面部;上述上表面部具有从上述一对侧面部分别向左右方向伸出设置的一对伸出耳部、以及从一个该伸出耳部一直到另一个伸出耳部且在左右方向横穿该上表面部的前后方向中央部分的顶部;在上述顶部上,带部被设置为通过带接合部而将其两端部与一对上述伸出耳部接合,并且横跨该上表面部的除该伸出耳部以外的区域;在上述顶部上,用于开封上述包装袋的开封易切断机构被设置为至少使其靠近所述带接合部的端部位于比该带接合部的下端更高的位置。
下面参照附图就本发明的包装体优选的一实施方案(第1实施方案)进行说明。图1及图2表示第1实施方案的包装体。第1实施方案的包装体1是将多个收纳物品10(参照图3、图4)包裹在包装袋11中而形成的。
包装袋11具有覆盖多个收纳物品10的周围的正面部12、背面部13、一对侧面部14、14、上表面部15以及底面部16。
此外,在本发明中,只要没有特别明确的记载,所谓“前后方向”便意味着连接正面部12和背面部13的方向,所谓“左右方向”便意味着连接一对侧面部14、14彼此之间的方向,所谓“上下方向”便意味着连接上表面部15和底面部16的方向。
第1实施方案的多个收纳物品10例如为折叠成扁平形状的多个一次性尿布。多个一次性尿布被集成为层叠在包装袋11的左右方向而构成物品群,同时在上下方向将该物品群堆积为多段而使其整体大致呈长方体形状。
第1实施方案的包装体1是采用如下的方法实现产品化的,即在包装袋11的左右方向(一次性尿布的厚度方向)压缩集成的一次性尿布,同时将其收纳在包装袋11的内部,从而使大致呈长方体形状的整体由包装袋11所覆盖。也就是说,多个收纳物品以压缩的状态集成为大致呈长方体形状而收纳于包装袋11中。集成的一次性尿布例如具有0.5~5kg左右的相当的重量。采用第1实施方案的包装体1的目的在于即使在这样高效集成的多个一次性尿布具有相当的重量的情况下,也能使它们成为一体,且容易并以稳定的状态进行搬运。
包装袋11以薄片材料为主体而形成。作为形成包装袋11的薄片材料,例如可以列举出合成树脂制薄膜材料、合成树脂或天然纤维的无纺布或织物、铝箔以及纸等。薄片材料可以是单层结构,也可以是层叠结构。在层叠结构的情况下,从密封性、防水性等角度考虑,优选在最内层层叠合成树脂制薄膜材料。在第1实施方案中,作为薄片材料,可以使用软质聚乙烯薄膜。
第1实施方案的包装袋11由薄膜材料形成为大致呈长方体形状的袋状。详细地说,在大致呈长方体形状的袋状的薄膜材料中,其前面部分的中央区域成为正面部12,后面部分的中央区域成为背面部13,左右面部分的中央区域成为一对侧面部14、14。另外,薄膜材料中的上表面部分成为上表面部15,下面部分成为底面部16。
上表面部15具有从一对侧面部14、14分别向左右方向伸出设置的一对伸出耳部30、30。此外,将上表面部15的除伸出耳部30以外的区域称为“上表面部中央区域15a”。
伸出耳部30是由从上表面部15的上表面部中央区域15a向左右方向延伸的薄片材料、和从侧面部14向上方延伸的薄片材料重叠而形成的。伸出耳部30的上表面部平面区域15b(后述)从俯视图上看呈等腰三角形。
上表面部15具有顶部17,顶部17从一个伸出耳部30一直到另一个伸出耳部30,且在左右方向横穿上表面部15的前后方向中央部分。顶部17的形状从其容易捏住的角度考虑,是宽度为10~200mm、优选宽度为50~170mm的带状。此外,将上表面部15的除顶部17以外的区域称为“上表面部平面区域15b”。
带状的顶部17如图1所示,可以从上表面部平面区域15b上站立起来,如图5所示,可以倒塌下来,使其与上表面部平面区域15b抵接(详情后述)。
在顶部17上,带部18被设置为通过带接合部20而将其两端部与一对伸出耳部30的顶部17接合,并且沿顶部17横跨上表面部15的除伸出耳部30以外的区域(上表面部中央区域)15a。
在第1实施方案中,带部18设置在顶部17的正面侧,而不是设置在顶部17的背面侧以及上表面部平面区域15b上。另外,带部18在使顶部17垂直立起的状态下,从俯视图上看位于在前后方向上与开封易切断机构31(详情后述)错开的位置。
带部18优选由带状的薄膜材料构成,其中薄膜材料为与包装袋11同样的软质聚乙烯薄膜。带部18优选通过形成为与包装袋11不同的颜色或光泽来使其具有优良的视觉辨认度。另外,通过在带部18的正反面进行不同的压纹处理和印刷,或者只在单面进行压纹处理和印刷,也可以使其具有优良的视觉辨认度,同时还可以容易抓住带部18。另外,带部18由于优选具有10~100mm的宽度,所以无论是用单手提还是包装体1具有上述的重量,手都感到很轻松。带部18由于在一对带接合部20、20之间而不与上表面部15接合,因而可以离开上表面部15,可以形成把手部(详情后述)。带部18也可以是绳状。
带接合部20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状,其作为使直角位于带部18的上外角的斜封缄而设置。由于带接合部20作为斜封缄而设置,因而可以避免应力集中,可以获得稳定的带强度。
当带接合部20只设置在由重叠的薄片材料所形成的顶部17的一方的该薄片材料上时,则由于容易从收纳有多个收纳物品10的包装袋11的端部取出收纳物品10,因而是优选的。
在顶部17上,用于开封包装袋11的开封易切断机构31被设置为至少使其靠近带接合部20的端部位于比带接合部20的下端更高的位置。
开封易切断机构31由于采用能够容易切断顶部17的一部分的结构,因而顶部17在开封易切断机构31处被切断,从而可以形成开口部22(参照图7),以取出收纳在包装袋11中的收纳物品10。
开封易切断机构31优选至少使靠近带接合部20的端部位于比带接合部20的上端更高的位置,进一步优选使开封易切断机构31的整体位于比带部18更高的位置。第1实施方案的开封易切断机构31由横亘在左右方向的整个区域的缝纫机针眼构成,其整体被设置为位于顶部17的比带部18更高的位置。
开封易切断机构31如果变换为其它方式,则至少设置于伸出耳部30在顶部17的左右方向的端部。
带状顶部17的上端与开封易切断机构31之间的间隔可以进行适当的设定,但在切断开封易切断机构31时,为了容易捏住顶部17,优选为7~100mm,进一步优选为10~50mm。
在顶部17的比开封易切断机构31更靠上方的区域,设置有横亘在左右方向的整个区域的顶部密封部19。设置这样的顶部密封部19的目的在于在由筒状薄片材料形成包装袋11时,密封筒状薄片材料并形成顶部17。
该顶部密封部19在开封包装袋11时,由于容易捏住顶部17,而且提高了顶部17的刚性,因而使开封性能得以提高。由此,能够以较小的力进行开封,提高了能够沿缝纫机针眼等开封易切断机构31进行切断的开封方向性。
再者,通过将顶部密封部19形成于开封易切断机构31的附近,在同时切断形成顶部17的2片薄片材料时,可以进一步提高开封方向性。这样的结构在由没有开封方向性的薄片材料、例如未拉伸的柔软薄膜材料构成顶部17的包装袋11的情况下,是能够特别优选使用的。
在顶部17上,于顶部17的上边缘与开封易切断机构31之间设置有增强顶部17的增强机构(图中未示出)。作为增强机构,例如可以列举出合成树脂或天然纤维的无纺布或织物、铝箔以及纸等的单层结构或层叠结构。
下面部16与以前的包装体同样,例如是将从正面部12、背面部13以及一对侧面部14、14向下方伸出设置的区域朝下面侧弯曲而形成的。在该下面部16上,形成有下面接合部(参照图8),其横穿中央部分,并使源于正面部12的伸出部分的下端缘部和源于背面部13的伸出部分的下端缘部相对置而接合在一起。
另外,源于侧面部14的伸出部分以内折其下端缘部之后夹入上述下面接合部内侧的状态接合在一起,同时比接合的下端缘部更靠上方的部分作为裆部折进正面部12以及背面部13的伸出部分的上侧。
包装袋11通过在预定部位将薄片材料进行密封接合而成为一体化包裹多个一次性尿布的周围的大小,其中多个一次性尿布被集成为大致呈长方体形状,例如该长方体的大小是正面宽度约为20~50cm,侧面宽度约为10~20cm,高度约为10~50cm。
第1实施方案的包装袋11例如采用图3所示的制造方法进行制造。首先如图3(a)所示,将长条筒状包装袋11的基材S11沿其长度方向进行输送。其次如图3(b)所示,对于基材S11中成为顶部17的区域,形成顶部密封部19以及开封易切断机构31(缝纫机针眼),同时使用热熔体(hot melt)等粘合剂,通过带接合部20将从长条状带部18的基材S18上裁切下来的带部18进行接合。
带部18如图3(b)所示,能够将宽度与带部18的长度(包装袋11沿左右方向的长度)相同的长条状基材S18在基材S18的长度方向以预定的长度[带部18的宽度(包装袋11沿上下方向的宽度)]切断而得到。另外,带部18也可以将宽度与带部18的宽度(包装袋11沿上下方向的宽度)相同的长条状基材(图中未示出)在基材的长度方向以预定的长度[带部18的长度(包装袋11沿左右方向的长度)]切断而得到。
此外,开封易切断机构31的形成也可以在带部18的接合之前或接合之后。
接着如图3(c)所示,沿左右方向切断长条筒状包装袋11的基材S11的预定位置(顶部密封部19附近),便将基材S11加工成短尺寸筒状、且顶部17侧通过顶部密封部19而密封的形态。在该形态的基材S11的底面部16侧形成一个大的开口,如图3(d)所示,从底面部16侧的开口部导入集成的收纳物品10。然后,对基材S11的底面部16侧开口部进行密封,便形成预定的底面部16的形状(图中未示出)。然后,由从上表面部15的上表面部中央区域15a向左右方向延伸的薄片材料、和从侧面部14向上方延伸的薄片材料形成伸出耳部30,便完成了包装体1的加工。
另外,包装袋11例如也可以采用图4所示的其它制造方法进行制造。首先如图4(a)所示,将长条带状包装袋11的基材S11沿其长度方向进行输送,同时在其宽度方向折成2折。2折的折痕位于包装袋11的顶部17侧即设置带部18的一侧。
其次如图4(b)所示,对于基材S11中成为顶部17的区域,形成顶部密封部19以及开封易切断机构31(缝纫机针眼),同时使用热熔体等粘合剂、热密封或超声波密封,通过带接合部20将从长条状带部18的基材S18上裁切下来的带部18进行接合。在使用热密封或超声波密封来接合带接合部20的情况下,为了不贯穿顶部17的正面侧和背面侧的2片薄片材料,优选以如下的状态进行接合,也就是将引导板(图中未示出)介于正面侧和背面侧的2片薄片材料之间。
带部18如图4(b)所示,能够将宽度与带部18的宽度(包装袋11沿上下方向的宽度)相同的长条状基材S18在基材的长度方向以预定的长度[带部18的长度(包装袋11沿左右方向的长度)]切断而得到。另外,带部18也可以将宽度与带部18的长度(包装袋11沿左右方向的长度)相同的长条状基材(图中未示出)在基材的长度方向以预定的长度[带部18的宽度(包装袋11沿上下方向的宽度)]切断而得到。
接着如图4(c)所示,沿宽度方向切断折成2折的长条状基材S11的预定位置,同时沿该切断线形成密封部,便将基材S11加工成短尺寸筒状、且顶部17侧得以密封的形态。此外,沿上述切断线形成的密封部在侧面部14的前后方向中央部分沿上下方向进行配置。
再者,如图4(d)所示,在该形态的基材S11的底面部16侧形成一个大的开口,如图4(e)所示,从底面部16侧的开口部导入集成的收纳物品10。然后,对基材S11的底面部16侧开口部进行密封,便形成预定的底面部16的形状(图中未示出)。然后,由从上表面部15的上表面部中央区域15a向左右方向延伸的薄片材料、和从侧面部14向上方延伸的薄片材料形成伸出耳部30,便完成了包装体1的加工。
此外,筒状形态的基材S11可以通过将长条带状的基材S11沿其宽度方向折成2折而形成。另外,也可以通过将2片长条带状的基材S11重合并对它们的两侧缘部进行接合而形成。
在第1实施方案的包装体1中,顶部17可以从立设于图1所示的上表面部15的上表面部平面区域15b之上的状态倒塌下来,使其如图5所示那样地与上表面部平面区域15b抵接,在此状态下,顶部17与上表面部平面区域15b预接合。再者,可以使含有倒塌下来顶部17的伸出耳部30倒塌下来,使其与侧面部14抵接,在此状态下,伸出耳部30与侧面部14预接合。在预接合中,例如可以使用粘合剂或简易密封接合。
第1实施方案的包装体1由于以这样的状态进行预接合,因而能够以汇集成适于打包、搬运以及陈列等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的状态而实现产品化。顶部17如图5所示,能够在以带部18位于外侧的方式而倒塌的状态下,与上表面部平面区域15b侧进行预接合。这样的预接合形态在陈列时将带部18装载在包装袋11上,从而使下垂变得困难,故而能够使包装体1变得美观,而且容易抓住带部18,所以从这些角度上看是优选的。相反地,顶部17能够在以带部18位于内侧的方式而倒塌的状态下,与上表面部平面区域15b侧进行预接合(图中未示出)。考虑到打包、搬运以及陈列等,优选在使带部18位于内侧而倒塌的状态下进行预接合,以便使带部18不会露出来。
在第1实施方案的包装体1中,上表面部15具有从一对侧面部14分别向左右方向伸出设置的一对伸出耳部30、30,以及从一个伸出耳部30一直到另一个伸出耳部30且在左右方向横穿上表面部15的前后方向中央部分的顶部17。在顶部17上,带部18被设置为通过带接合部20而将其两端部与一对伸出耳部30接合,并且横跨上表面部15的除伸出耳部30以外的区域(上表面部中央区域)15a。
因此,根据第1实施方案的包装体1,当消费者例如从图5所示的已经产品化的状态解除伸出耳部30的预接合、并从顶部17上剥离带部18的一对带接合部20、20之间的区域而向上方拉起时,则如图6所示,便由带部18以及一对伸出耳部30、30形成大的环状把手部。而且可以用手拿该把手部,或者将其挂在胳膊或肩上,同时容易以稳定的状态拿着包装体1行走。
另外,在顶部17上,用于开封包装袋11的开封易切断机构31被设置为至少使其靠近带接合部20的端部位于比带接合部20的下端更高的位置,因而如图7所示,以开封易切断机构31为切断起点,可以在包装袋11的上表面部15上容易地以不妨碍带部18的形状而形成大的开口部22,从而可以容易地对包装袋11进行开封。
即使在从包装袋11中取出全部的收纳物品10之后,包装袋11也由于维持着在上表面部15上形成有开口部22的袋状,所以能够将使用后的包装袋11例如作为垃圾袋加以有效的利用。
另外,如图8所示,在将使用后的包装袋11废弃的情况下,使整个包装袋11成为平坦的形状,便能够以体积不大的形态将其废弃。
由于带接合部20只设置在由重叠的薄片材料所形成的顶部17的一方的该薄片材料上,所以当切断开封易切断机构31而形成开口部22时,可以包含残留着带接合部20的位置在内打开开口部22。
另外,由于开封易切断机构31至少使靠近带接合部20的端部位于比带接合部20的上端更高的位置,因而可以防止因包装袋11的重叠而无意切断开封易切断机构31,从而可以防止无意在上表面部15上形成开口部22。
特别地,由于开封易切断机构31的整体位于比带部18更高的位置,所以当沿开封易切断机构31而在上表面部15上形成开口部22时,便在不与带部18重合的位置形成开口部22,从而收纳物品10的取出性能优良。
由于开封易切断机构31的端部位于顶部17的端部,所以容易辨认开封易切断机构31的端部。另外,开封后也容易确认包装袋11内部的收纳物品10。
由于开封易切断机构31的两端部位于顶部17的两端部,所以无论从左边还是从右边都可以开封开封易切断机构31。另外,可以形成大的开口部22,也容易同时取出多个收纳物品10。
此外,在取出2段中的上段的收纳物品10之后,可以沿下段的收纳物品10的上面折返包装袋11。即使成为这样的形态,也不易对带部18产生妨碍。
由于在顶部17上设置有开封易切断机构31,因而可以一边按住上表面部平面区域15b,一边以较小的力容易地进行开封。如果使顶部17倒向上表面部15的上表面部平面区域15b侧,则可以简单地防止尘埃等从开口部22的侵入。
开封易切断机构31既可以将其整体切断而完全开封,或者也可以部分切断而部分开封。
另外,带部18由于形成为带状而具有相当的宽度,故而在以面状与手、胳膊以及肩等接触的状态下悬挂着包装体1。因此,能够以较大的接触面积与手、胳膊以及肩等接触而支撑包装体1的重量,而且能够以更稳定的状态拿着包装体1行走。
开封后的包装体1使顶部17倒向上表面部15的上表面部平面区域15b侧,在封闭开口部22的状态下,只要提起带部18,便可以简易地打开开口部22。
下面就本发明的包装袋11的各种变化例进行说明。关于各种变化例,主要说明与上述第1实施方案不同之点,相同之点标注同样的符号而省略其说明。没有特别说明之点适宜适用关于第1实施方案的说明。
顶部17如图9所示,从主视图上看,可以设计为左右方向两侧部侧较高、中央部侧凹下去的凹形状。当顶部17具有这样的形状时,则可以清晰地看到顶部17的捏取区域。
开封易切断机构31的结构可以设计为即使在将其切断而在上表面部15上形成开口部22之后,顶部17也不从上表面部15上分离,从而不会产生垃圾。
例如如图10(a)所示,开封易切断机构31的一个端部位于顶部17的左右方向端部的位置,但开封易切断机构31的另一个端部也可以不位于顶部17的左右方向端部的位置,而是配置于在左右方向后退若干的位置。
另外,如图10(b)所示,开封易切断机构31的两个端部也可以均不位于顶部17的左右方向端部的位置,而是配置于在左右方向后退若干的位置。
图10(a)以及图10(b)所示的开封易切断机构31即使将其整体切断,顶部17也不从上表面部15上分离,因而不会产生垃圾。
可以对开封易切断机构31进行设计,使开口部22的位置和大小受到控制。
例如如图11(a)所示,开封易切断机构31可以设计为如下的形状(将“T”字上下颠倒的形状),即与第1实施方案的开封易切断机构31相比,进而在开封易切断机构31的中央位置进行设置使其延伸至顶部17的上边缘。
另外,如图11(b)所示,开封易切断机构31可以设计为1分为2的形状,即与第1实施方案的开封易切断机构31相比,在开封易切断机构31的中央位置是不连续的。
另外,如图11(c)所示,开封易切断机构31可以设计为如下的形状,即与图11(b)所示方案的开封易切断机构3 1相比,1分为2的开封易切断机构31在其中央部侧的端部向上方弯曲。
根据图11(a)~图11(c)所示的开封易切断机构31,能够容易地形成一个开口部,该开口部的宽度为上表面部15在其左右方向的宽度的大致一半。
开封易切断机构31可以将其一部分设计为位于比带部18的上端或带接合部20的上端更靠下侧的位置。
例如如图12(a)所示,开封易切断机构31的两端部位于比带部18的带接合部20更靠上方的位置,但开封易切断机构31的中央部从主视图上看,可以设置于与带部18重叠的位置。
另外,如图12(b)所示,开封易切断机构31被设置为与图12(a)所示的开封易切断机构31相比,其中央部位于比顶部17更靠下方的位置,而且横亘在上表面部平面区域15b上。
另外,如图12(c)所示,开封易切断机构31被设置为与图12(b)所示的开封易切断机构31相比,其中央部位于比上表面部平面区域15b更靠下方的位置,而且横亘在正面部12上。
另外,如图13所示,开封易切断机构31靠近带接合部20的端部位于比带接合部20的下端更高且比带接合部20的上端更低的位置。
开封易切断机构31并不局限于缝纫机针眼。作为缝纫机针眼以外的开封易切断机构31,例如可以列举出的结构有以所谓的单轴拉伸薄膜为主体形成顶部17,在顶部17的左右方向端部设置缺口(切口)或无数微孔等切断的起点。
另外,事先在顶部17的内侧配设细带状的带子,并通过拉伸该带子而撕开顶部17,由此可以构成开封易切断机构。
另外,事先在顶部17上形成开口部22,并将该开口部22用带状的粘结带密封,由此可以构成开封易切断机构。
在开封易切断机构31上,优选下工夫以防止无意地或随意地将其切断。
例如,为了显示开封易切断机构31是未开封的,可以在开封易切断机构31上,例如设置原始密封(virgin seal一旦开封,文字和花纹等便显示出来的密封,例如安全密封、防涂改密封)、封印密封(仅跨过开口部便停止的密封)、脆质密封(开封时密封基材遭到破坏的密封)以及原始显示。
另外,缝纫机针眼可以只设置在由重叠的薄片材料所形成的顶部17的一方的该薄片材料上。通过这样地设置缝纫机针眼,使顶部17倒向上表面部平面区域15b侧并进行预接合,从而使缝纫机针眼隐藏起来,由此便可以防止开封易切断机构31的切断。另外,还具有如下的优点即使用手指撕开缝纫机针眼而形成开口部22,也没有与包装袋11分离的材料,从而不会产生垃圾。
相反地,也可以设置对一度开封的开封易切断机构31进行再封闭的机构。作为再封闭的机构,例如可以列举出粘贴标签(tack seal)以及金属丝。
下面就带接合部20的形状的变化例进行说明。带接合部20的形状与带部18和顶部17的接合强度强烈相关,因而希望在其形状上下功夫。另外,带部18的长度方向的端部当成为自由端时,则有可能与使用者接触而划伤使用者的肌肤,所以带接合部20优选设计为不会在带部18的长度方向的端部形成自由端。
带接合部20一般由密封剂形成,但也可以由金属制或合成树脂制的活动销或固定销形成(图中未示出)。
作为带接合部20的具体形状,例如可以列举出图14(a)所示的中空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状(其直角配置于带部18的上外角,斜边向带部18的长度方向内侧倾斜),图14(b)所示的中实(非中空)的圆形状,图14(c)所示的中空的圆形状,图14(d)所示的中实且向带部18的长度方向(包装袋11的左右方向)内侧倾斜的椭圆形状,图14(e)所示的中空且向带部18的长度方向内侧倾斜的椭圆形状。
另外,图14(a)所示的带接合部20的形状也可以是中实的直角三角形(斜边向带部18的长度方向内侧倾斜)(图中未示出)。
另外,带接合部20的形状还可以列举出如图15(a)所示,向带部18的宽度方向(包装袋11的上下方向)延伸的直线状;如图15(b)所示,从带部18的下角部向带部18的长度方向内侧倾斜(换言之,朝下外方向倾斜)的直线状。
图14以及图15所示的带接合部20的形状可以进行适当的组合。
从带接合部20的强度提高、拿着带部18的容易程度、包装体1的搬运性(例如在图5所示的状态下,只要如图6所示的那样使带部18中央的把持部分从下方反转(折返),便可以使带部18靠近包装体1在前后方向的中央附近,从而包装袋11不易倾斜,容易搬运。另外,带部18与地面成水平,从而容易搬运)等角度考虑,优选的是带接合部20如图14(a)、图14(d)、图14(e)以及图15(b)所示那样具有向带部18的长度方向内侧倾斜的形状。作为具体的组合,例如可以列举出图15(a)所示的带接合部20的形状与图15(b)所示的带接合部20的形状的组合,以及图14(d)所示的带接合部20的形状与图15(a)所示的带接合部20的形状的组合。
可以与带接合部20的形状相关联而在开封易切断机构31端部的形状上下功夫。例如如图16(a)所示,在设置形状为上外角有缺口的带接合部20的情况下,可以沿带接合部20的上外角朝下外方向的倾斜形状,以朝下外方向倾斜的方式设置开封易切断机构31的两端部。
另外,在设置图15(b)所示的朝下外方向倾斜的直线状带接合部20的情况下,可以在切除比带接合部20更靠左右方向外方的带部18的同时,沿着带接合部20的朝下外方向的倾斜形状,以朝下外方向倾斜的方式设置开封易切断机构31的两端部。
带接合部20优选设置为存在于伸出耳部30的左右方向的顶点,不过,也可以避开该左右方向的顶点进行设置。
带接合部20在如图4所示的制造方法那样以所谓的横向流动进行制造的情况下,简便的方法是与包装袋11的侧面部14的密封同时形成。
作为开封易切断机构31的缝纫机针眼由于在比其更靠下方的薄片材料上于前后方向施加拉开方向的力,往往无意中将其切断。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优选于上表面部15上,在比缝纫机针眼31更靠下方的位置进一步设置增强用密封部21。
具体地说,如图17(a)所示,与第1实施方案相比,可以在一对伸出耳部30的顶部17与上表面部平面区域15b的边界附近,分别进一步设置连续直线状的增强用密封部21、21。
另外,如图17(b)所示,与第1实施方案相比,可以在上表面部15的顶部17与上表面部平面区域15b的边界附近,进一步设置点密封呈非连续直线状排列的增强用密封部21。当设置点密封排列而成的增强用密封部21时,也可以增加外观的美感。
带接合部20通过设置为从顶部17的正面侧贯通至背面侧,可以提高包装体1的搬运强度。此时,可以如图18(a)所示,将带部18的基材长度设计为从顶部17的左右方向两端部延伸出来,而且如图18(b)所示,向背面侧折返带部18的从顶部17的左右方向两端部延伸出来的区域,然后将带接合部20设置为从正面侧的带部18贯通背面侧的带部18。通过这样地设置带接合部20,使带部18与顶部17的接合强度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除此以外,在带接合部20附近的开封易切断机构31(缝纫机针眼)的切断开始位置,可以提高缝纫机针眼切断的容易程度以及切断方向稳定性,同时在带接合部20附近的开封易切断机构31(缝纫机针眼)的切断终了位置,可以提高切断方向稳定性。另外,在切断缝纫机针眼而开封时,也可以防止带接合部20的破损。
如图19(a)、图19(b)所示,在顶部17的没有设置带部18一侧的与带接合部20相对应的位置,可以接合设置衬里薄片23。通过这样设置衬里薄片23,可以提高由带接合部20产生的带部18的接合强度。除此以外,在带接合部20附近的开封易切断机构31(缝纫机针眼)的切断开始位置,可以提高缝纫机针眼切断的容易程度以及切断方向稳定性,同时在带接合部20附近的开封易切断机构31(缝纫机针眼)的切断终了位置,可以提高切断方向稳定性。另外,在切断缝纫机针眼而开封时,也可以防止带接合部20的破损。
在带部18或顶部17以及上表面部平面区域15b上,可以分别设置一对机械钩扣(图中未示出)。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卡止着一对机械钩扣,可以简便地维持使顶部17倒塌的状态。
带部18的有效长度(一对带接合部20、20之间的长度)如图20所示,也可以大大长于一对带接合部20、20之间的沿顶部17表面的长度。此时,当在打包时等不使用带部18的时候,带部18存在多余的长度,但通过将带部18例如折成“Z”状,并以这样的状态进行预接合,便可以使操作性变得良好。
从搬运的稳定性和收纳物品取出的容易程度的角度考虑,带部18可以分别设置(总计2根)于顶部17的正面侧以及背面侧的两侧(图中未示出)。另外,通过只是减少带部18在长度方向中央部分的宽度,可以确保带接合部20的强度,而且容易抓住。带部18并不限于矩形形状,在该带部18的侧缘部分形成凹凸,由此可以使视觉辨认度更加突出。再者,作为带部18的设计,即使只表示尿布的尺寸,或者进行宣传活动(campaign)表示,也可以变更包装体1的演出。
带部18可以由透明基材形成,这样一来,即使描绘在包装袋11上的设计(文字、绘画)被带部18所覆盖,也无损设计的美观。
在开封易切断机构31的端部,为了使其切断更加容易,也可以设置缺口。缺口可以是“V”字形,也可以是线状(实质上没有面积)。
顶部密封部19在由将顶部17的上边缘折成2折的密封材料、例如以较小的力可以开封的极薄的薄膜、方向性薄膜以及纸形成的情况下,它未必是必需的。
包装袋11中收纳的收纳物品10并不限于一次性尿布,也可以是生理用卫生巾等各种吸收性物品,还可以是卷绕状卫生纸。
收纳物品10以压缩的状态集成而收纳于包装袋11中未必是必需的,集成为大致的长方体形状也未必是必需的。
另外,收纳物品10也能够以压缩的状态在上下方向集成而收纳于包装袋11中。在收纳物品10在上下方向以压缩的状态而收纳的情况下,通过切断开封易切断机构31而在上表面部15上形成开口部22,可以解除收纳物品10的压缩状态,因而可以容易一个一个地取出收纳物品10。
图21~图23表示本发明的优选的第2实施方案的包装体50。本第2实施方案的包装体50例如是将折叠成扁平形状的多个一次性尿布作为收纳物品、并以集成的状态收纳于由合成树脂制薄膜材料构成的包装袋41中而成的,其中多个一次性尿布例如被集成为层叠在横向而构成物品群,同时在纵向将该物品群堆积为多段而使其整体大致呈长方体形状。另外,本第2实施方案的包装体40是采用如下的方法实现产品化的,即优选在横向压缩集成的一次性尿布,同时将其收纳在包装袋41的内部,从而使大致呈长方体形状的整体得以覆盖,本第2实施方案的包装体40例如具有500g~5kg左右的相当的重量。采用本第2实施方案的包装体40的目的在于即使在这样高效集成的多个一次性尿布具有相当的重量的情况下,也能使它们成为一体,且容易并以稳定的状态进行搬运。
而且本第2实施方案的包装体40是将优选集成为大致呈长方体形状的多个一次性尿布作为收纳物品、并包裹在由薄膜材料构成的包装袋41中而形成的包装体。包装袋41包括覆盖集成的多个一次性尿布的周围的正面部42、背面部43、一对侧面部44、上表面部45以及底面部46。包装袋41是由通过接合1片薄膜材料或多片薄膜材料而形成为筒状的薄膜材料形成的,并通过接合筒状薄片材料的上端缘部而形成顶部47。将筒状薄片材料的上端缘部进行接合的前面部分的中央区域成为包装袋41的正面部42,后面部分的中央区域成为包装袋41的背面部43。顶部47被配置为横穿包装袋41的上表面部45的中央部分。由形成有顶部47的平坦的包装袋形成大致呈长方体形状的包装袋41,其中包装袋41具有正面部42和背面部43、以及两侧的侧面部44和上表面部45。与顶部47的两端部分的区域相当的一对端部顶部47a被设置为从上表面部45开始立设于三角形状的伸出耳部60上,其中三角形状的伸出耳部60是由向一对侧面部44上方延伸的各上部伸出部分44a和向上表面部45的两端延伸的端部伸出部分45a重叠而成的。再者,沿着顶部47设置有连结与顶部47的端部相当的端部顶部47a之间的带部48。
此外,在本第2实施方案的包装体40中,下面部46与以前的包装体同样,例如是将从正面部42、背面部43以及一对源于侧面部44的下部伸出部分朝下面侧弯曲而形成的。在该下面部46上,配置有下面顶部,其横穿中央部分,并使正面部42的下部伸出部分的下端缘部和背面部43的下部伸出部分的下端缘部相对置而接合在一起。另外,侧面部44的下部伸出部分以内折其下端缘部之后夹入下面顶部内侧的状态接合在一起,同时比接合的下端缘部更靠上方的部分作为裆部折进正面部42以及背面部43的下部伸出部分的上侧。
在本第2实施方案中,构成包装袋41的薄膜材料例如作为合成树脂制薄膜,可以优选使用软质聚乙烯薄膜。薄膜材料被设计为通过在预定部位进行密封接合而以一体化包裹的方式覆盖多个一次性尿布的周围,其中多个一次性尿布被集成为大致呈长方体形状,例如该长方体的大小是正面宽度约为20~50cm,侧面宽度约为10~20cm,高度约为10~50cm。由此,包装体40形成出沿该大致呈长方体形状的各面的正面部42、背面部43、一对侧面部44、上表面部45以及底面部46。
另外,在本第2实施方案中,通过接合1片合成树脂制薄膜的端部或者相互接合2片合成树脂制薄膜的两端部而形成筒状薄膜。在接合筒状薄膜的上端缘部的情况下,例如通过以10~100mm左右的宽度进行接合而形成带状的顶部47。而且顶部47包含将上端缘部42b和上端缘部43b大致垂直地向上表面部45的上方弯折、并以重合的状态相互进行接合的部分,其中上端缘部42b是从与正面部42连续的正面部侧上表面部42a进一步向中央延伸而形成的,上端缘部43b是从与背面部43连续的背面部侧上表面部43a进一步向中央延伸而形成的。而且顶部47在横穿上表面部45的中央部分的同时,还连续至通过向上表面部45的端部延伸而形成伸出耳部60的端部伸出部分45a的端部顶部47a,从而以立设的状态形成为带状。
再者,在本第2实施方案中,为了形成包裹集成的一次性尿布等且大致呈长方体形状的包装袋41,设置有正面部42和背面部43、以及两侧面部44和上表面部45。随之不将从一对侧面部44向上方延伸的各上部伸出部分44a和从上表面部45的两端延伸的端部伸出部分45a重叠而成的部分作为裆部折进包装袋41的内侧即上表面部45的下侧,而是将其从上表面部45和侧面部44的棱线部分49以耳状向外侧伸出,由此形成以三角形状突出出来伸出耳部60。而且在伸出耳部60的从上表面部45延伸的端部伸出部分45a的中央部分,配置有位于顶部47的两端部的端部顶部47a。此外,一对侧面部44的各上部伸出部分44a和上表面部45两端的端部伸出部分45a通过伸出耳部60的三角形状的两边而连续。
再者,在顶部47上,沿顶部47设置有在端部顶部47a之间连续的带部48。在本第2实施方案中,带部48沿顶部47在正面部42侧的面、或者在背面部43侧的面进行配置,同时在端部顶部47a上与顶部47接合。带部18优选为带状的薄膜构件,其中薄膜材料由与包装袋41同样的软质聚乙烯薄膜构成,带部48例如具有10~100mm左右的宽度,所设置的长度为大致横跨两侧的端部顶部47a的边缘部分。带部48的两端通过大致呈三角形状的带密封部50而分别与端部顶部47a的各边缘部分接合,由此连结架设在两侧的端部顶部47a之间。另外,带部48的由带密封部50所夹的部分不与顶部47以及端部顶部47a接合,从这些地方可以容易地进行剥离。
此外,在本第2实施方案中,大致呈三角形状的带密封部50在带部48的端部作为使大致呈三角形状的底边部分50a朝向内侧斜下方的斜密封而设置。由于带密封部50作为斜密封而设置,因而可以避免应力集中,可以得到稳定的带强度。
另外,本第2实施方案设置有用于开封包装袋41而形成取出用开口的开封易切断线61,其包括两侧的一对由缝纫机针眼等形成的开封第1易切断线61a,其例如从顶部47的正面侧的上端部、或者背面侧的上端部、或者两方的上端部斜向横穿该顶部47;以及开封第2易切断线61b,其在上表面部45上连结两侧的开封第1易切断线61a。
具有上述构成的本第2实施方案的包装体40从图21所示的状态开始,将带状的顶部47沿着由集成的一次性尿布形成的大致呈长方体形状的上表面向上表面部45折叠,同时将向上表面部45的外侧以三角形状突出出来的伸出耳部60与端部顶部47a一起向侧面部44的上部外周面折叠。在该状态下,例如通过粘合剂或简易密封接合进行预接合,由此则如图22所示,以汇集成适于打包、搬运以及陈列等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的状态而实现产品化。此外,在图22中,使接合着带部48一侧的表面成为外侧,将顶部47以及端部顶部47a向上表面部45以及侧面部44折叠。考虑到适于打包、搬运以及陈列等,优选使接合着带部48的一侧成为内侧,将顶部47以及端部顶部47a向上表面部45以及侧面部44折叠而进行预接合。另外,没有形成缝纫机针眼的带部48与成为开封易切断线61的开封开始位置的开封第1易切断线61a重叠,包装体40在这样的状态下实现产品化,故而在打包、搬运以及陈列时,可以有效地避免开封易切断线61不经意地被切断。
而且购买本第2实施方案的包装体40的消费者将包装体40例如拿到自己家里,其中包装体40是以打包、搬运、陈列时产生妨碍的把手部(带部48)不突出出来的状态而构成的。根据本第2实施方案,多个收纳物品以集成为大致呈长方体形状的状态由包装袋41包裹,能够将包裹着该多个收纳物品的包装体40用手拿、或者挂在胳膊或肩上,同时容易以稳定的状态拿着行走。也就是说,在本第2实施方案的包装体40中,横穿上表面部45的中央部分而形成顶部47,作为该顶部47的两端部分的端部顶部47a位于伸出耳部60上,其中伸出耳部60是由向上表面部45的两侧延伸的端部伸出部分45a和侧面部44上方的上部伸出部分44a重叠而成的,而且沿顶部47设置有连结架设在端部顶部47a之间的带部48。由此,当购买的消费者等例如从图22所示的已经产品化的状态解除伸出耳部60的预接合、并从顶部47上剥离带部48的带密封部50之间的区域而向上方拉起时,则如图23所示,便由带部48以及两侧的伸出耳部60形成大的环状把手部51,而且可以用手拿该把手部51,或者将其挂在胳膊或肩上,同时容易以稳定的状态拿着包装体40行走。
另外,在本第2实施方案中,带部48形成为带状而具有相当的宽度。因此,由该带部48形成的把手部51在以面状与手、胳膊以及肩等接触的状态下悬挂着包装体40,因而能够以较大的接触面积与手、胳膊以及肩等接触而支撑包装体40的重量,而且能够以更稳定的状态拿着包装体40行走。
图24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方案的包装体70。本第3实施方案的包装体70在顶部47的宽度方向中央部,设置有除两端部分以外、向长度方向延伸并且例如由缝纫机针眼等构成的易切断线71。而且顶部47在易切断线71的上方部分沿易切断线71切断时,便构成连结架设在端部顶部47a之间带部72。易切断线71不如图24所示的那样,而是在易切断线71的端部形成圆孔,或者形成圆的易切断线71的端部,由此在形成带部72之后,可以防止易切断线71的端部撕裂而揪下带部72。另外,在本第3实施方案中,还设置有开封包装袋41而形成用于取出收纳物品的开口的开封易切断线62,其包括一对由缝纫机针眼等形成的开封第1易切断线62a,其例如在顶部47的两端部分从易切断线71的下方部分的上端部斜向横穿该下方部分;以及开封第2易切断线62b,其在上表面部45上连结两侧的开封第1易切断线62a。
根据本第3实施方案的包装体70,在拿着包装体70行走时,通过沿易切断线71上下分开顶部47以及端部顶部47a,并将上方部分的带部72往上提,也可以容易地形成大环状的把手部。由此,可以产生与上述第2实施方案的包装体40同样的作用效果在打包、搬运以及陈列时不会卡住把手部等,作为大致呈长方体形状的包装体可以容易地进行操作,同时消费者等也可以容易地拿着行走。另外,还可以一边维持由易切断线71的上方部分的带部72形成的把手部,一边切断开封易切断线62而容易形成较大的取出用开口。为了能够容易地切断而由缝纫机针眼等形成的开封易切断线62的开封第1易切断线62a,只有分开易切断线71而形成由带部72形成的把手部之后才露出其边缘部的切断开始部,故而在打包、搬运以及陈列时,可以有效地避免开封易切断线62不经意地被切断。
图25表示本发明第4实施方案的包装体80。在本第4实施方案的包装体80中,顶部47被形成为仅将与上表面部45以及向上表面部45的两侧延伸的端部伸出部分45a接近的基端部81进行接合。另外,顶部47比基端部81更靠上方的部分不进行接合而形成一对夹入带状片82。而且在没有接合的一对夹入带状片82之间,以夹入的方式插入例如在宽度方向以“V”字断面形状折成二折的带部83,在一对夹入带状片82的两端部即伸出耳部80的区域(夹入带状片82与端部伸出部分45a连续的区域),分别将带部83的两端部与顶部47接合在一起,由此便形成包装体80。
根据本第4实施方案的包装体80,在拿着包装体80行走时,通过从一对夹入带状片82之间将带部83往上提,也可以容易地形成大环状的把手部。由此,可以产生与上述第2实施方案的包装体40同样的作用效果在打包、搬运以及陈列时不会卡住把手部等,作为大致呈长方体形状的包装体可以容易地进行操作,同时消费者等也可以容易地拿着行走。另外,带部83在宽度方向折成二折而成为双层结构,因而即使重量更大也可以稳定地支持。另外,与第2实施方案同样形成的开封易切断线61形成于与带部83重叠的部分,故而在打包、搬运以及陈列时,可以有效地避免开封易切断线61不经意地被切断。
图26表示本发明第5实施方案的包装体90。在本第5实施方案的包装体90中,顶部47被形成为仅将与上表面部45以及向上表面部45的两侧延伸的端部伸出部分45a接近的基端部91进行接合。另外,顶部47比基端部91更靠上方的部分不进行接合而形成一对夹入带状片92。而且在没有接合的一对夹入带状片92之间,以夹入的方式插入例如在长度方向以“Z”形状折成三折的带部93,在一对夹入带状片92的两端部即伸出耳部60的区域(夹入带状片92与端部伸出部分45a连续的区域),分别将带部93的两端部与顶部47接合在一起,由此便形成包装体90。
根据本第5实施方案的包装体90,在拿着包装体90行走时,通过从一对夹入带状片92之间将带部93往上提,也可以容易地形成大环状的把手部,而且可以产生与上述第2实施方案的包装体40同样的作用效果。另外,带部93被形成为在长度方向以“Z”形状折成三折,因而能够形成更大的环状把手部。例如将其斜挎在肩上,便可以更容易地拿着包装体90行走。
此外,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各实施方案,而是可以进行各种改变。例如,收纳在包装体中收纳物品未必是一次性尿布,也可以是其它吸收性物品、或卷绕状卫生纸等。当优选的是尿布等具有软垫性的收纳物品时,优选的情况是用软质薄膜包装。另外,收纳物品未必以压缩的状态进行集成而收纳,也未必集成为大致的长方体形状。再者,沿顶部设计的带部未必由带状薄膜材料所形成,也可以是绳状的带部等。
权利要求
1.一种包装体,其是将多个收纳物品包裹在以薄片材料为主体的包装袋中而形成的;其中所述包装袋具有覆盖所述多个收纳物品的周围的正面部、背面部、一对侧面部、上表面部以及底面部;所述上表面部具有从所述一对侧面部分别向左右方向伸出设置的一对伸出耳部,以及从一个所述伸出耳部一直到另一个伸出耳部,在左右方向横穿所述上表面部的前后方向中央部分的顶部;在所述顶部上,带部被设置为通过带接合部而将其两端部与一对所述伸出耳部接合,并且横跨所述上表面部的除所述伸出耳部以外的区域;在所述顶部上,用于开封所述包装袋的开封易切断机构被设置为至少使其靠近所述带接合部的端部位于比所述带接合部的下端更高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体,其中,所述带部在使所述顶部垂直立起的状态下,从俯视图上看位于在前后方向上与所述开封易切断机构错开的位置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体,其中,在所述开封易切断机构中,至少靠近所述带接合部的端部位于比所述带接合部的上端更高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体,其中,所述顶部由重叠的所述薄片材料所形成,所述带接合部只设置在一方的所述薄片材料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体,其中,在所述顶部上,于所述顶部的上边缘与所述开封易切断机构之间设置有增强所述顶部的增强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体,其中,所述顶部由重叠的所述薄片材料所形成,所述开封易切断机构被设置为只切断一方的所述薄片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体,其中,所述顶部以与所述上表面部的除所述顶部以外的区域相抵接的方式倒塌下来,并在此状态下与所述区域进行预接合,倒塌的所述顶部的所述伸出耳部以与所述侧面部相抵接的方式倒塌下来,并在此状态下与所述侧面部进行预接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体,其中,在将所述顶部沿所述包装袋的上表面部折叠,且将所述伸出耳部沿所述侧面部的上部折叠的状态下进行预接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体,其中,以夹入的方式将带部插入所述顶部,并在伸出耳部的区域将带部的两端部分别与所述顶部接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体,其中,将在长度方向以Z字形折成三折的带部插入所述顶部,并在伸出耳部的区域将带部的两端部分别与所述顶部接合。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装体,其是将多个收纳物品(10)包裹在由薄片材料构成的包装袋(11)中而形成的;其中包装袋(11)具有正面部(12)、背面部(13)、一对侧面部(14)、上表面部(15)以及底面部(16);上表面部(15)具有从一对侧面部(14)伸出设置的一对伸出耳部(30),以及横亘在一对伸出耳部(30)之间且横穿上表面部(15)的中央部分的顶部(17);在顶部(17)上,带部(18)被设置为通过带接合部(20)而将其两端部与一对所述伸出耳部(30)接合;在顶部(17)上,用于开封包装袋(11)的开封易切断机构(31)被设置为位于比带接合部(20)的下端更高的位置。
文档编号B65D33/36GK101024431SQ20071000519
公开日2007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17日
发明者绢田守, 世代文彦, 中西浩文 申请人:花王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