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材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97716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片材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片材处理设备,其用于对从成像设备例如复印机
或打印机传送出的片材进行处理例如装订、穿孔或压印;尤其是,本 发明涉及一种片材处理设备,其中容纳片材束的多个盘布置在成像设 备中的有限空间中,并且片材束被堆叠并且容纳在根据处理模式通过 切换而选择的盘上。
背景技术
片材处理设备包括设置在成像设备例如复印机或打印机的排出口 处的处理盘,并且该处理盘设有处理设备例如装订设备、穿孔设备和 压印设备。在从成像设备上排出的一系列片材上进行处理的这样片材 处理设备广泛地用作在下游侧的容纳盘上容纳已处理的片材的设备。 近年来,提出一种设备,在由处理设备在容纳盘上容纳片材时,该设 备将片材折叠成小册子。
作为在容纳片材时将片材折叠成小册子的传统设备,已知有安装 在成像设备的下游侧的处理设备,该处理设备包括容纳从成像设备排 出的片材且没有在其上进行任何处理的第一盘和容纳处于折叠状态 (参见例如日本公开专利申请No.Hll-11783)的处理片材(束)的第二 盘。在上述公开文件公开的片材处理设备中,在作为排出盘的第一盘 和第二盘之间选择地进行切换。选择的排出盘竖直地运动,并且与布 置在上游侧的处理盘相匹配。
当折叠已经在盘上经过装订处理的片材束时,在处理盘上对准且 集中的片材通常被片材折叠机构折叠,并且片材从布置在盘上方的排 出口落下以容纳,如日本^^开专利No.Hll-11783中所述的。也就是说, 排出口设置在盘的上方,并且使片材以其折叠端开始的方式从排出口落下,以进一步堆叠在已经堆叠的片材上。
作为片材处理设备的另一个示例,已知一种布局结构,其中排出 口布置在成像单元的上方,并且图像读取单元布置在更上方(参见例
如日本公开专利申请No.2006-248686)。在所公开的示例中,用于在集 聚的片材束进行装订的处理单元布置在成像单元和图像读取单元之间 的排出口处。
在日本公开专利申请No.11-11783中公开的片材处理设备的单元 结构中,成像设备的设备壳体和片材处理设备被连续地布置以便彼此 相邻。因此,需要较大的安装空间,导致作为整体的系统的尺寸增大。
考虑到这些,在日本公开专利申请No.2006-248686,使用了 一种 布局结构,其中处理单元被安装在成像单元中,由此导致系统安装空 间的减小。
然而,在日本公开专利申请No.H11 - 11783公开的结构中,涉及 上述的作为整体的系统的尺寸的增加。另外,在日本公开专利申请 No.11-11783的单元结构中,在集聚在盘上的片材(片材束)被装订在 一起的装订位置和用于折叠片材束的折叠片(折叠刀)的位置是相同 的。因此,两个设备的布局结构更加复杂,这导致在生产时不同的设 备装配操作以及产品可靠性方面的问题。
考虑到这些,通过采用其中处理单元安装在成像单元上的布局结 构,可以在片材束的中央处进行装订(用钉书针装订)、折叠片材束和 在排出盘上容纳处于折叠状态的片材束。然而,在该布局中,已处理 片材的容納,即,已装订片材的排出/容纳、已折叠片材的排出/容纳, 未处理片材的排出/容纳以及片材排出机构更加复杂。
另外,如日本公开专利申请No.Hll-11783所披露的,在传统的片 材处理设备中,在盘上的堆叠和容纳的已折叠片材落在堆叠在用于容 纳的盘上的片材上。因此,必须布置排出口并且与该排出口相连续的 片材排出路线必须布置在盘的上方,同时形成一步骤,导致片材处理 设备在竖直方向上的尺寸增加。因此,当如日本公开专利申请 No.2006-248686中公开的结构那样地在有限空间中布置盘单元时,涉
6及空间方面的限制,并且难以容納折叠机构。另外,由于容纳通过落 下进行,更难以将片材整齐地堆叠在盘上。
另外,折叠片材被容纳,使得它们的折叠端沿着排出方向向前导 向,并且排出片材堆叠在那些片材上。因此,当堆叠的折叠片材的后 端张开(分叉)时,下一个要被排出的片材的沿着排出方向的前端被 允许接触后端,这意味着存在纸张姿态被干扰的危险。而且,在盘设 置在折叠路线和处理路线上方的布局的情况下,然后盘沿着片材排出 的方向连续地布置,导致片材处理设备沿着排出方向的尺寸增大以及 安装空间的增大。
另外,如上所述,在日本公开专利申请No.Hll- 11783中公开的 结构中,处理设备布置在成像设备的下游側,以便与成像设备相邻。 该处理设备具有用于首先对准且积聚片材的处理盘,并且折叠在装订 状态下的对准片材束的折叠机构布置在处理盘的下游。另外,用于容 纳片材的盘单元布置在折叠机构的下游侧,因此导致片材处理设备的 尺寸变大。
另外,在传统的设备中,由折叠机构折叠的片材(束)被沿着排 出方向传送到位于下游侧的盘,因此,该设备相当大并且需要大的安 装空间。这样,通常,折叠机构布置在处理盘的下游侧用于对准片材, 并且片材束沿着传送方向从折叠机构传送到位于下游侧的盘,因此必 然增大设备的尺寸。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在传统片材处理设备中的各种问题作出的。本发明 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片材处理设备,其实现了系统尺寸的减小并且其 具有紧凑的结构。
另外,考虑到传统片材处理设备的各种问题,本发明的另一个目 的在于提供一种片材处理设备,其尺寸大体上沿着竖直方向和片材排 出方向减小,并且允许片材整齐地堆叠和容纳在堆叠盘上。
另外,考虑到相关技术领域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
7于提供一种片材处理设备,其可以以小尺寸且低成本地紧凑形成。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片材处理设备,其包括堆
叠盘,在其上堆叠来自传送口的片材,堆叠盘包括从传送口接收片
材的折叠路线;设置在折叠路线中以折叠片材的片材折叠装置;以及
用于堆叠片材的片材堆叠表面,其中,片材处理设备能够在第一模式 和第二模式之间选择性地工作,在第一模式下,来自传送口的片材被
堆叠在堆叠盘的片材堆叠表面上,在第二模式下,由片材折叠装置折 叠的片材被堆叠在第一模式中的同一片材堆叠表面上。
片材处理设备进一步可以包括用于升高和降低堆叠盘的移动装置。
在第一模式下,移动装置可以将堆叠盘移动到第一位置,以便将 来自传送口的片材堆叠在堆叠盘的片材堆叠表面上,在第二模式下, 移动装置可以将堆叠盘移动到第二位置,使得折叠路线从传送口接收 片材。
堆叠盘可以具有容纳装订装置和片材折叠装置的盘壳体,所述装 订装置设置在折叠路线上以便装订片材,所述片材折叠装置用于折叠 已装订的片材。
盘壳体可以具有在盘壳体的上部上的片材堆叠表面。
片材处理设备可以进一步包括将片材传送到堆叠盘的处理盘。处 理盘可以具有对准装置和片材传送装置,所述对准装置用于在预定对 准位置对准片材,所述片材束传送装置用于传送对准的片材到堆叠盘。
处理盘可以具有端部装订装置,用于装订由对准装置对准的片材 的端部。
片材处理设备可以进一步包括其上堆叠有来自传送口的片材的另 一个堆叠盘,其中移动装置选择地使堆叠盘的片材堆叠表面、堆叠盘 的折叠路线和另一个堆叠盘面对传送口。
片材处理设备可以进一步包括抵靠部分,其中移动装置将堆叠在 片材堆叠表面上的片材压靠到抵靠部分,由此加剧堆叠在片材堆叠表 面上的片材的折叠。
8片材堆叠表面可以布置在折叠路线上方,在第二模式下,被折叠 的片材可以被从片材堆叠表面下方向上排出并且堆叠在已经堆叠在片 材堆叠表面上的片材束的最低高度处。
堆叠盘可以设有片材端部调整构件,用于调整堆叠在片材堆叠表 面上的片材的端部,片材端部调整构件可以根据片材的尺寸调整片材 的端部,使得堆叠在片材堆叠表面上的片材与从折叠路线通向片材堆 叠表面的排出口重叠。
堆叠盘可以设有可动杆构件和杆驱动装置,可动杆构件向上推动 折叠的片材的后端,杆驱动装置操作可动杆构件。
可动杆构件可以将片材排出到排出口的下游侧,该排出口从折叠 路线通向片材堆叠表面,可动杆构件可以具有驱动辊,用于将片材沿 着片材排出到片材堆叠表面的方向排出。
堆叠盘可以设有装订装置,该装订装置沿着折叠路线布置以便装 订片材的中央部分,
片材折叠装置可以具有折叠片和一对折叠辊,所述一对折叠辊彼 此压力接触并且设置在排出口附近,该排出口从折叠路线通向片材堆 叠表面,所述折叠片弯曲已装订的片材的中央部分并且将已装订的片 材的中央部分插入在一对折叠辊之间。
一对折叠辊中的一个折叠辊可以包括在另 一个折叠辊的圆周表面 上滚动的旋转辊。旋转辊的与片材压力接触的压力接触位置可以在另 一个折叠辊的圆周表面上运动,同时片材排出到片材堆叠表面上。
旋转辊首先可以从排出口沿着基本上垂直于折叠路线的方向排出 片材束的前端,然后通过压力接触位置相对于片材的运动沿着片材堆 叠表面将片材的后端推出。
折叠路线可以形成为基本是u形路线,使得被折叠的片材被排出
到堆叠盘的片材堆叠表面上,使得由片材折叠装置折叠的片材的折叠 端被导向到相对于片材从传送口传送到折叠路线的方向的上游侧。
堆叠盘的片材堆叠表面可以布置在折叠路线上方,以便基本上平 行于折叠路线。移动装置可以基于来自外部的片材处理模式信号在第一位置和第 二位置之间移动堆叠盘。
另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成像设备,其包括 用于在片材上形成图像的成像部分;上述片材处理设备,用于处理从 成像部分传送来的片材。
成像设备可以进一步包括用于读取原件图像的原件读取设备。 片材处理设备可以布置在成像部分上方以及原件读取设备下方。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当在多个盘上分开容纳片材例如将要进行 处理例如装订或折叠的片材、插入片材和溢出片材(用于间断打印或 类似的)时,片材可以堆叠在同一堆叠表面上。由此,可以减小盘的 数量,并且作为整体的盘单元可以形成为小尺寸且紧凑的。
另外,除了减小盘的数量之外,包含折叠机构的盘单元形成得薄 且紧凑,由此可以使设备选择地面对成像设备的传送口。另外,可以 以小尺寸且低成本地形成升高/降低机构,用于选择性地使形成在多个 竖直段中的多个盘单元面对片材传送口 。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形成其中堆叠和容纳折叠片材且沿着 设备的竖直方向为小且紧凑的盘单元,其中竖直方向垂直于片材传送 方向。也就是说,容纳折叠片材的片材堆叠表面被设置在沿着片材传 送方向布置的折叠路线上方,并且片材被从该堆叠表面下方向上传送。 因此,与其中片材传送口形成在盘的上方且片材落下而容纳的传统结 构相比,可以减小设备的尺寸和厚度。
另外,其中堆叠和容纳折叠片材的盘单元可以沿着片材传送方向 形成为小且紧凑的。也就是说,片材堆叠表面布置折叠路线上方,折 叠路线沿着片材传送方向布置以便来基本上沿着U形构造容纳折叠片 材。因此,当与其中传送线路和容納盘沿着传送方向线性布置的传统 结构相比时,可以减小设备沿着片材传送方向的空间。另外,容纳在堆叠盘上的折叠片材可以以整齐堆叠的状态容纳。 折叠片材以从其折叠端开始的方式被传送到堆叠盘,以到达堆叠片材 的下层下面。因此,折叠纸或者类似操作不会发生在堆叠片材上或已 折叠片材在其下层放置。
另外,用于端部边缘在折叠片材的传送方向上的位置调整的片材 调整止挡件设置在堆叠盘上,从而堆叠片材可以更整齐地容纳,而不 会倒塌。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多个堆叠盘中的一个包括用于折叠片材束 的折叠路线和在其上堆叠折叠片材束的片材堆叠表面。该折叠路线形
成为大体u形路线。折叠片材束被排出到片材堆叠表面上,使得折叠
片材束的折叠端被导向到相对于从其上积聚片材的处理盘传送片材的
方向的上游侧。本发明的实施例产生以下技术效果
(1) 因为折叠线路和片材堆叠表面被布置成彼此竖直重叠,所以 可以减小安装空间。
(2) 另外,如上述构成的堆叠盘被紧凑地布置,片材堆叠表面和 折叠线路彼此竖直重叠。由此,用于相对于处理盘的传送口升高和降 低盘壳体的机构可以低成本地形成。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堆叠盘布置在成像部分上方和 原件读取设备下方的情况下,堆叠盘没有伸出到外部,这有助于实现 前部装载。
另外,参照附图从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下描述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本 发明的其它特征。


图1为成像系统的总体示意图,其中安装有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 例的片材处理设备;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片材处理设备的示意截面图3为图2的片材处理设备的详细示意截面图4A和4B为夹具单元如何在图2的片材处理设备中保持片材束的示意图5是示出图2的片材处理设备的夹具/装订部分的结构的平面
图6A和6B为图2的片材处理设备的堆叠盘升高/降低机构的示
意图7A、 7B和7C是示出图2的片材处理设备的堆叠盘升高/降低 位置的示意图8为示出图2的片材处理设备的鞍状单元的结构和操作的示意
图9A、 9B和9C为示出图2的片材处理设备的鞍状单元的鞍状 折叠操作的示意图10为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成像系统的一个变型的视
图IIA是示出在第一位置的折叠辊旋转机构的视图; 图IIB是示出在第二位置的折叠辊旋转机构的视图; 图12A是示出缩回的可动杆的视图; 图12B是示出竖起的可动杆的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为成像系统的总体示意图,其中安装有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 片材处理设备,图2和3为片材处理设备的横截面示意图。 (成像系统)
如图1所示,成像系统包括片材进给设备A、成像设备B、片材 处理设备(以下简称为"处理设备")C、原件读取设备D和原件传送 设备E。
原件传送设备E将位于原件盘上的原件一张一张地传送到原件读 取设备D的台板上,并且将这些原件排出到排纸盘上。在这个处理中, '设备D借助于读取单元读取通过原件传送i;的原件。读取单元包括灯、多个镜子、透镜和图像传感器。然后,从 读取单元的灯发出的光线被原件表面反射,并且通过多个镜子和透镜 被引导到图像传感器,由此图像被图像传感器读取。由图像传感器读
取的原件上的图像数据在被转印到成像设备B的曝光控制部分之前经 过预定的图像处理。
成像设备B的曝光控制部分输出与图像信号相对应的激光束。该 激光束在由多角镜扫描的同时被施加到感光鼓。与经过扫描的激光束 相对应的静电潜像形成在感光鼓上。形成在感光鼓上的静电潜像通过 显影装置显影,然后作为调色剂图像可视。
另一方面,其上将要形成图像的片材从设有多个纸盒的片材进给 设备A中的一个纸盒传送到成像设备B的转印部分。然后,在转印部 分上,可视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从片材进给设备A传送来的片材上, 由此形成图像。在转印之后,片材在定影部分处经过定影处理。然后, 穿过定影部分的片材被传送到处理设备C。
传送到处理装置C的片材在被排出到容纳部分10之前在处理部 分9处经过处理例如装订和折叠。
(处理设备C)
接着,将参照图1 - 3对根据本发明 一个实施例的片材处理设备进 行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处理设备C被布置在成像设备B和原件读 取设备D之间,在处理设备C的一个水平端部,设有带有装订装置的 处理部分9。另外,在处理设备C的另一端部,设有容纳经过处理的 片材的容纳部分IO。也就是说,在成像系统中,提供所谓的设备内传 送功能,通过该传送功能将排出到容纳部分10中的片材容纳在成像设 备B和原件读取设备D之间的一空间中。
图2为示出处理设备C的各功能部分的横截面示意图。如图2所 示,处理设备C包括接收从成像设备B传送来的片材并且传送该片材 的传送部分ll、处理由传送部分11传送来的片材的处理盘14、将在 处理盘14上的片材对准的对准部分12、装订对准的片材的夹具/装订部分13、具有多个堆叠盘的容纳部分10以及设置在一个堆叠盘的下 表面侧上且适于在片材上进行装订和折叠的鞍状部分(片材束折叠部 分)15。
以下将参照图3对处理设备C的各功能部分进行详细描述。 (传送部分ll)
传送部分11设有与成像设备B的传送口相通的传送路线20和沿 着传送路径20传送片材的传送辊对21。另外,在传送路线20的执行 口 20c处设有传送辊对22,传送辊对22连续地传送片材到布置在传 送路线20下方的处理盘14。传送路线20由用于引导片材的导板20a 和20b形成。
在这个实施例中,由传送辊对22传送的片材处于这样一个状态, 即,片材跨过处理盘14的片材堆叠表面和以下描述的堆叠盘或折叠路 线上方,并且经过预定处理。 (对准部分12)
对准部分12设有止挡构件31,用于将传送到处理盘14上的片 材的一端对准;移动辊30,能够向前和向后旋转并且与传送到处理盘 14上的片材的上表面接触以及将从传送辊对22传送来的片材沿着传 送方向和与传送方向不同的方向送出;对准构件32(参见图5),其抵 靠着在处理盘14上的片材的在片材宽度方向(垂直于片材传送方向的 方向)上的端部。
止挡构件31能够绕着支撑轴31a旋转,并且可以移动到竖直的对 准位置和基本上水平状态的缩回位置。移动辊30设置在臂构件33的 一端,臂构件33被设置以绕着多边形横截面结构的支撑轴33a可旋转, 移动辊30可以通过臂构件33的旋转运动运动到与在处理盘14上的片 材的上表面接触的接触位置和从片材的上表面缩回的缩回位置。另外, 臂构件33能够沿着支撑轴33a在片材宽度方向上运动,通过臂构件 33的运动,作为对准装置的移动辊30沿着片材宽度方向滑动。
另外,当片材的前端在处理盘14上传送时,移动辊30在片材的 后端离开传送辊对22之前从缩回位置运动到接触位置。另外,移动辊
1430旋转以传送片材,直到片材的后端被排出到处理盘14上。在这个 处理中,也就是说,在移动辊30在片材传送方向上的旋转(向前旋转) 期间,以下描述的夹具单元40保持前一片材或前一片材束,使得堆叠 在处理盘14上的前一片材或前一片材束可以没有被进给。当片材的后 端被排出到处理盒14时,移动辊30的旋转停止。之后,夹具单元40 解除了上述保持,移动辊30继续反向旋转,将排到处理盘14上的片 材沿着与传送方向相反的方向(即朝向止挡构件31)送出。由移动辊 30送出的片材在对准位置抵靠止挡构件31,在进给方向的终点被对 准。当片材的进给方向的终点被对准时,移动辊30的旋转停止,移动 辊30朝向对准构件32滑动,同时接触片材的上表面。移动辊30的外 周面由高磨擦材料例如聚氨酯橡胶形成,因此片材与移动辊30的滑动 运动相关地朝向对准构件32滑动。然后,移动辊30在停止之前滑动, 直到片材沿着宽度方向的一个端部抵靠对准构件32。由此,片材的沿 着宽度方向的端部被对准。当完成片材的对准操作时,臂构件33向上 旋转,并且移动辊30移动到与片材的上表面间隔开的缩回位置。这时, 为了在处理盘14上堆叠和对准的前一片材或前一片材束没有移动,夹 具单元40保持前一片材或前一片材束。然后,臂构件33和移动辊30 沿着支撑轴33a在片材宽度方向上滑动到基本上在处理盒14的中心的 初始位置。当下一个片材传送到处理盘14上时,进行类似的对准操作。 臂构件33和移动辊30形成对准装置。 (夹具/装订部分13)
接着描述夹具/装订部分13。图4A和4B为示出了夹具单元40如 何保持片材束的示意图,图5为示出夹具/装订部分的结构的俯视图。 当如这些图所示的,夹具/装订部分13设有夹具单元40和装订单元41 , 夹具单元40用于夹紧和移动在处理盘14上对准的片材束,装订单元 41用于装订由夹具单元40移动到装订位置的片材束。
夹具单元40设有一对夹臂44 ( 44a和44b ),用于夹紧在处理盘 14上对准的片材束。如图4A和4B所示,夹臂对44包括支撑片材束 的下表面的固定夹臂44a和与固定夹臂44a相对并且适于向片材束的
15上表面加压的可动夹臂44b。另外,夹具单元40沿着片材进给方向(如 图5中的"a,,所示)可动,并且可以由夹臂对44抓紧片材束并且将片 材束移动到装订位置。如图5所示,在该实施例的夹具单元40中,设 有三个夹臂对44,并且这三个夹臂对44布置在沿着片材宽度方向上 彼此间隔预定距离的位置处。
装订头和砧座净皮结合到装订单元41,针状订书针(stale);敗弯成 U形(方括号形状)并且以其前端在砧座处弯曲的方式被压入片材束 中以装订片材束。在该实施例中,适用一种通常使用的装订单元,其 中装订头被安装在上、下杆构件中的一个上,上、下杆构件的近端被 可旋转地支撑,砧座安装在上、下杆构件中的另一个上,并且上、下 杆构件由驱动凸轮构件在分离位置和压力接触位置之间往复运动。
如图5所示,在处理设备C的底部的基架42上,设有用于沿着 片材宽度方向(如图5中箭头"b"所示的)移动装订单元41的导轨 43。导轨43被形成为比最大片材宽度要长,并且可以在片材的两端装 订。
在上述结构的情况下,在处理盘14上对准的片材束由夹具单元 40的夹臂对44夹紧,夹具单元40沿着片材进给方向运动,由此将片 材束移动到订装位置。这时,止挡构件31移动到缩回位置,在该缩回 位置,止挡构件31没有阻碍由夹具单元40产生的片材束的运动。
另外,装订处理由装订单元41在由夹具单元40移动到装订位置 的片材束的一端实施。对于装订处理,可以进行在其中装订处理在片 材束的一侧进行的角部装订处理和其中装订处理在片材传送方向上的 终点处在两个预定位置进行的两点式侧装订处理。装订单元41沿着导 轨43移动,并且执行角部装订处理和两点式侧装订处理中的一个。装 订单元41构成用于装订对准的片材束的端部的端部装订装置。
经过装订处理的片材束被夹具单元40的夹臂对44再次夹紧。然 后,在夹臂对44夹紧片材束的同时,夹具单元40沿着与上述片材进 给方向不同的方向(即朝着容纳部分10)运动。由此,片材束移动以 便被朝着容纳部分10推出。当片材束运动到容纳部分10中时,夹具单元40释放由夹臂对44实施的片材束夹紧,然后运动到在止挡构件 31和装订位置之间的一中间位置,在那里其处于备用状态,直到处理 下一片材束。夹具单元40构成用于传送对准的片材束到堆叠盘的片材 传送装置。
(容纳部分10和鞍装部分15 )
接着,将参照图3描述容纳部分10。多个堆叠盘被布置在处理盘 14的下游侧的容纳部分10中。在这个实施例中,多个堆叠盘由第一 堆叠盘50和可选择地连接到处理盘14上的第二堆叠盘51构成。
第一堆叠盘50设有片材堆叠表面50a,用于堆叠和容纳折叠的片 材。第二堆叠盘51由具有可以连接到处理盘14的片材堆叠表面51a 的盘构件形成。
第一堆叠盘50设有鞍状单元(片材鞍状折叠单元)53。处理盘 14集中片材并且将片材聚积成片材束。片材束在折叠路线60中被装 订。鞍状单元53折叠已装订的片材束并且在第一堆叠盘50的片材堆 叠表面50a上容纳已折叠的片材束。
也就是说,在第一堆叠盘50上容纳有来自用于在片材束上进行装 订处理和折叠处理的鞍状单元53的折叠的片材束和已经在装订单元 41处经过角部装订处理或两点式侧装订处理的片材束。第二堆叠盘51 主要容纳已经在装订单元41处经过角部装订处理或两点式侧装订处 理的片材束。当然,对于两个堆叠盘来说可以容纳没有经过装订和折 叠的片材束。
(堆叠盘的升高和降低)
第一和第二堆叠盘50和51由与处理盘14相邻的处理设备C的 框架支撑,以便能够独立地竖直升高和降低。
图6A和6B为示出例如作为用来向上和向下移动堆叠盘的移动装 置的升高/降低机构75和76的示意图。图6A为其的纵向横截面图, 图6B为其的局部平面图。容纳鞍状单元53的第一堆叠盘50和第二 堆叠盘51分别安装到第一和第二支撑板71a和71b上。
第一堆叠盘50和第二堆叠盘51构成盘单元。
17两个小齿轮73a和73b安装在第一支撑板71a的位于与安装第一 堆叠盘50的表面相对的一侧的表面上。两个小齿轮73a和73b分别与 布置成彼此水平间隔开的齿条72a和72b啮合。另外,通过马达74 旋转小齿轮73a和73b中的一个,支撑板71a沿着齿条72a和72b运 动,并且随着该运动,第一堆叠盘50升高或降低。用于第一堆叠盘 50的升高/降低机构75包括齿条72a和72b和小齿轮73a和73b。
用于第二堆叠盘51的升高/降低机构76的结构具有与用于第一堆 叠盘50的升高/降低机构75的结构类似的结构。也就是说,在与支撑 第二堆叠盘51的第二支撑板71b的表面相对的一侧的表面上的两个小 齿轮73c和73d分别与齿条72a和72b啮合,并且通过旋转小齿轮73c 和73d中的一个,使得第二堆叠盘51升高或降低。用于第二堆叠盘 51的升高/降低机构76包括齿条72a和72b和小齿轮73c和73d。 齿条72a和72b安装在设置在容纳部分10中的盘框架70。 图7A、 7B和7C为示出处理设备C的堆叠盘的升高/降低位置的 示意图。在图7A中,第一堆叠盘50运动到一位置(第二位置),其 中可以从第一堆叠盘50的片材入口 60a接收从处理盘14传送的片材。 也就是说,升高/降低机构75使得第一堆叠盘50的片材入口 60a面对 处理盘14的片材传送口 14a。在图7B中,第一堆叠盘50移动到一位 置(第一位置),在该位置处可以从第一堆叠盘50的片材堆叠面50a 直接接收从处理盘14传送的片材。也就是说,升高/降低机构75使第 一堆叠盘50的片材堆叠表面50a面对处理盘14的传送口 14a。在图 7C中,第二堆叠盘51移动到一位置,在该位置处可由第二堆叠盘51 的片材堆叠表面51a接收从处理盘14传送的片材。也就是说,升高/ 降低机构76使得第二堆叠盘51的片材堆叠表面51a面对处理盘14 的传送口 14a。基于来自外部的片材处理模式信号,升高/降低机构75 和76使得这些堆叠盘上、下运动。 (第一堆叠盘50) 接着,将详细地描述第一堆叠盘50和鞍状单元53的结构。 如图3所示,鞍状单元53具有折叠路线60,该折叠路线具有例
18如作为用于装订片材束的中心(折叠位置)的鞍状装订装置的装订头
单元61和砧座单元62。另外,折叠片63和一对折叠辊64设置在装 订头单元(staple head unit) 61的下游側。也就是说,第一堆叠盘50 在其上表面具有由树脂模制或类似的形成的片材堆叠表面50a,并且 在其底部上具有存储作为一个单元的折叠路线60、装订头单元61、砧 座单元62以及片材折叠装置(例如折叠片63和折叠辊对64)的空间。 通过这样的结构,防止用户从外部触及设置在内部的装订头单元61、 砧座单元62、折叠片63和折叠辊64。也就是说,第一堆叠盘50具有 盘壳体55。盘壳体55容纳装订装置61和62和片材折叠装置63和64, 片材堆叠表面50a设置在盘壳体55的上部。
如上所述,第一堆叠盘50形成为能够在容纳部分10内升高和降 低。因此,可以移动第一堆叠盘50到一位置(第二位置),其中从处 理盘14传送的片材被鞍状单元53 (图7A)的片材入口 60a接收,以 及可以移动第一堆叠盘50到一位置(第一位置),在该位置从处理盘 14传送的片材根据在片材上进行的处理被片材堆叠表面50a (图7B) 直接接收。
如图7B所示,处理设备C能够在第一模式下工作,在第一模式 下来自处理盘14的片材束直接堆叠在第一堆叠盘50的片材堆叠表面 50a上。
另外,如图7A所示,处理设备C能够在第二模式下工作,在第 二模式下由鞍状单元53折叠的片材束堆叠第一模式下的同一堆叠表 面50a上。
另外,如图7C所示,处理设备C能够在第三模式下工作,在第 三模式下来自处理盘14的片材束堆叠在第二堆叠盘51的片材堆叠表 面51a上。
处理设备C能够在第一模式、第二模式和第三模式之间选择地工 作。例如,用户可以通过成像系统的操作面板(未示出)选择第一模 式、第二模式或第三模式。
另外,在堆叠由片材折叠装置(例如折叠片63和折叠辊对64)在片材堆叠表面50a上折叠的片材束(例如,每次堆叠的固定数量束) 的每个时间间隔,第一堆叠盘50由升高/降低机构75升高,以将片材 束压在片材堆叠表面50a上,例如抵靠着盘框架70 (见图3)的作为 用于限制堆叠盘升高的抵靠部分的顶板70a。这样,片材保持在片材 堆叠表面50a和盘框架70的顶板70a之间,由此堆叠在片材堆叠表面 50a上的折叠片材束进一步强力地折叠,由此防止折叠的散开。 (鞍状装订/鞍状折叠部分)
在折叠路线60内部,从入口侧60a侧依次地布置有装订头单元 61、砧座单元62、折叠传送辊对65、折叠片(折叠刀)63和折叠传 送滑行件对66。另外, 一对折叠辊64布置在与折叠片63相对的位置 处,片材夹置在折叠辊64与折叠片63之间。
将钉书针插入到被引入到折叠路线60中的片材束中的装订头单 元61包括将容纳在钉书针匣中的钉书针(坯件)弯曲成U形(方框 形状)的成形构件、用于将钉书针插入片材的驱动构件以及用于操作 驱动构件的驱动凸轮和驱动马达。装订头单元61被支撑以便在片材宽 度方向上可运动,并且适于沿着片材宽度方向在两个位置(多个位置) 弯曲片材束。
另一方面,用于弯曲钉书针的远端的砧座单元62由具有用于弯曲 钉书针端的弯曲凹槽的停留构件形成。尤其是,图3所示的装置设有 沿着片材宽度方向的多个弯曲凹槽。多个弯曲凹槽形成为在多个预先 设定的位置处与装订头单元61相配合地实施弯曲。
折叠片63布置在折叠传送辊对65和折叠传送滑动件对66之间的 一位置处,以便例如从中心折叠已经在呈小册子形状的片材的中心处 经过装订处理(鞍状装订处理)的片材束。另外,折叠片63被支撑以 便能够往复运动以将片材束沿着垂直于片材束的方向插入到折叠辊对 64的啮合位置(见图9A、 9B和9C )。
折叠辊对64被布置以便在与折叠片63相对的位置处彼此压力接 触,并且片材束夹置在折叠辊对64和折叠片63之间。另外,折叠辊 对64的一个折叠辊64a与驱动马达相连,另 一个折叠辊64b ^皮形成为
20跟随一个折叠辊64a (见图8)。另外,如图8所示,在这个实施例中, 另 一个折叠辊64b相对于一个折叠辊64a旋转,由此导致压力接触方 向的偏转。也就是说,另一个折叠辊64b如图8所示的顺时针地从第 一位置旋转到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处,其对应于由折叠片63插入片 材的方向(由图8中实线表示的另一个折叠辊64b的位置),第二位置 用于沿着片材堆叠表面50a传送片材(由图8中虚线表示的另一个折 叠辊64b的位置)。由此,如图8所示,折叠的片材束被排出的方向被 偏转角度e,并且折叠的片材束在前一处理片材束和片材堆叠表面 50a之间平滑地排出。
将描述折叠辊旋转机构。图liA为示出折叠辊旋转机构在第一位 置的示意图。图11B为折叠辊旋转机构在第二位置的示意图。折叠辊 旋转机构82包括旋转驱动轴83、绕着驱动轴83与驱动轴83 —起旋 转的臂84、绕着一个折叠辊64a旋转的第一板构件85、绕着设置在第 一板构件85上的销85c旋转的第二板构件86和连接在第一板构件85 的一端85a和第二板构件86的一端86a之间的拉伸弹簧87。
销84a设置在臂84的远端。销84a被插入设置在第一板构件85 的另一端85b中的细长孔85d中。销84a可以在细长孔85a中滑动。 第一板构件85的孔85e安装在一个折叠辊64a的轴上。第一板构件 85可以绕着一个折叠辊64a旋转。在第二板构件86的另一端86b处, 设有将要安装到第一板构件85的销85c上的孔86c。第二板构件86 设有将要与另 一个折叠辊64b的轴接合的孔86d。拉伸弹簧87推压第 二板构件的一端86a,由此在折叠辊64a和64b之间形成折叠压力。
在图11A中示出的处于第一位置的折叠辊旋转机构82中,当驱动 轴83逆时针旋转时,臂84与驱动轴83—起逆时针旋转。在臂84的 销84a在第一板构件85的细长孔85d内滑动时,臂84使第一板构件 85绕着一个折叠辊64a顺时针旋转。第二板构件86的孔86c与第一 板构件85的销85c接合,由此第二板构件86与第一板构件85 —起顺 时针旋转。第二板构件86的孔86d与另一个折叠辊64b的轴接合,因 此,由于第二板构件86的顺时针旋转,另一个折叠辊64b绕着一个折叠辊64b顺时针旋转,同时在一个折叠辊64a的圆周表面上滚动。由 此,折叠辊旋转机构82处于图IIB所示的第二位置。
在图11B所示的第二位置时,当臂84通过驱动轴83的顺时针旋 转而顺时针地旋转,折叠辊旋转机构82从第二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 如图11A所示的。
在图8中示出的片材溢出开口 60b暂时地引导从折叠路线60传送 的片材的前端到达鞍状单元53的外部。折叠路线60被构造成片材被 以这样一个状态跨着处理盘14和折叠路线60地支撑(桥式支撑),在 该状态下,折叠路线60连接到处理盘14。由于这样的构造,处理盘 14可以形成为相对于片材长度是短的且紧凑的,并且同时,可以将片 材束传送到在折叠显露60中的鞍状装订位置SP2(见图8),同时由夹 具单元40保持片材束。
另外,第一堆叠盘50具有排出口 50b,用于将片材从折叠辊对64 排出到片材堆叠表面50a上。 (鞍状部分15)
接着,将描述才培民在第一堆叠盘50中如何从排出口 50b传送由 折叠片63折叠的片材(折叠片材)。
通过排出口 50b从折叠路线60到达片材堆叠表面50a的折叠片材 通过大致U形路径从下面向上传送。片材堆叠表面50a布置在折叠路 线60上方,并且折叠的片材在传送路线60中的传送方向在鞍状单元 53中,皮反向。
也就是说,在图2中,片材从处理盘14被传送到左侧,并且在排 出口 50b,折叠片材的传送方向如图2所示地反向到右侧。参照图8 描述该状态。
首先,如图8所示,在片材堆叠表面50a上布置由用于调整折叠 片材的前端(折叠端)的位置的排出片材止挡件67。排出片材止挡件 67作为片材端调整构件,用于根据片材尺寸调整折叠片材的前端(折 叠端)。排出片材止挡件67的位置可以沿着图8的箭头"C,,的方向 运动。另外,根据片材的尺寸由驱动单元(未示出)移动到优选位置以改变容纳在片材堆叠表面50a上的折叠片材的位置。
虽然作为片材端调整构件的排出片材止挡件67的位置在由箭头 "c"所示的方向上可移动,但是片材端调整构件可以形成为能够在根 据片材尺寸出现在优选位置。
如图8所示,在形成在片材堆叠表面50a中的排出口 50b的附近, 设有可运动的杆构件68,其在折叠片材传送到片材堆叠表面50a上时 升高折叠片材的后端,并且可靠地从排出口 50b将折叠片材排出到片 材堆叠表面50a上。
图12A示出了缩回的可动杆构件。图12B示出了竖起的可动杆构 件。可动杆构件68布置成跨着折叠辊对64 ( 64a和64b ),并且其一端 由支撑轴68a可旋转地支撑。可动杆构件68例如连接到作为杆驱动装 置的驱动机构77,并且绕着支撑轴68a可旋转。可动杆构件68的另 一端通过可动杆构件68的旋转将折叠片材的后端从排出口 50b排出到 片材堆叠表面50a的下游侧(在图8和12A中的箭头"d"所示的方 向)。另外,在可动杆构件68的另一端,设有例如用作驱动辊的导出 辊(eject roller) 69,其排出驱动折叠片材以便沿着排出方向排出折 叠的片材到片材堆叠表面50a。
在由折叠辊对64排出到排出口 50b的折叠片材的后端通过折叠辊 对64的时间点,可动杆构件68工作。尤其是,如图12A所示,设在 可动杆构件68的端部上的导出辊69绕着支撑轴68a沿着图12A中的 箭头"d"所示的方向旋转,并且将折叠片材的后端向上推动以引导折 叠片材到第一折叠盘50的片材堆叠表面50a上。
导出辊69通过由驱动马达(未示出)驱动的皮带90沿着图12B 中的顺时针旋转,并且防止片材束通过可动杆构件68的旋转沿着与排 出片材止挡件67侧相反的方向运动。 (鞍状装订/鞍状折叠操作)
接着,将描述鞍状装订和鞍状折叠操作。首先,由传送辊对22 收集以便在处理盘14和处理线路60上延伸的片材束P通过在对准部 分12上执行对准操作而对准。对准的片材束P由夹具单元40夹紧,
23并且从处理盘14推出,使得片材束P的大体中心位于鞍状装订位置 SP2处。
另外,当片材束P的中心到达鞍状装订位置SP2时,装订头单元 61工作,并且鞍状装订由装订头单元61和针座头部62在预定的两个 位置处实施。当鞍状装订(saddle binding)完成时,夹具单元40在 片材束P上的夹紧被释放,并且折叠传送辊对65中的一个辊与另一 个辊压力接触。这时,传送滑动件对66的一个滑动件与另一个滑动件 压力接触。由此,片材束P被保持在传送辊对65和传送滑动件对66 之间。然后,传送辊对65被驱动以进行传送,直到片材束P的大致 中心到达折叠位置FP (见图8)。
当片材束的中心到达折叠位置FP时,折叠片63如图9A所示地 工作。由此,折叠片63向着折叠辊对64 ( 64a, 64b )的啮合部分前 进,同时按压片材束P的中心部分。也就是说,折叠片63朝着第一 堆叠盘50的片材堆叠表面50a前进,并且如图9B所示地,在片材束 P的中心的鞍状装订部分被按压以被迫进入折叠辊对64的啮合部分 中。这时,折叠辊对64随着折叠片63的工作同时旋转。
通过折叠片63进入折叠辊对64的啮合部分以及折叠辊对64的旋 转的处理操作,片材束P被保持在折叠辊对64之间,从其中心部分 开始,然后朝向排出口 50b传送。折叠片63前进,直到其前端到达经 过折叠辊对64的啮合部分的预定位置。在当片材束P保持在折叠辊 对64之间的时间点,折叠片63退回到预定备用位置。这时,折叠传 送辊对65和折叠滑动件对66分别分开以释放对片材束的夹紧。
当折叠片63退回到经过折叠辊对64的啮合位置并且与片材束P 分离时,折叠辊对64中的另一个辊64b如图9C所示地相对于一个折 叠辊64a旋转以使压力接触方向偏转。由此,由折叠辊对64排出的片 材辊P的方向变化,并且片材束平滑地排出到第一堆叠盘50的片材 堆叠表面50a上。另外,在将要排出的片材束的后端经过折叠辊对64 的时间点,上述可动杆构件68工作。在可动杆构件68旋转的同时, 片材束的后端侧被设置在可动杆构件68的端部上的导出辊69向上推,由此引导片材束P到第一堆叠盘50的片材堆叠表面50a上。另外, 可动杆构件68从初始第 一位置旋转到片材束P将要升高的第二位置, 然后向回旋转到将要处于备用位置的第一位置。
另外,当下一片材束在处理盒14上对准时,进行类似的鞍状装订 和鞍状折叠操作,并且后续片材束被插入和堆叠到排出到第一堆叠盘 50的片材堆叠表面50a上的前一片材束下面。也就是说,后续片材束 被排出到堆叠在片材堆叠表面50a上的多个片材束的最低片材束下 面。肋(未示出)设置在第一堆叠盘50的片材堆叠表面50a上。在排 出口 50b上游的肋的顶点位于在排出口 50b下游的片材堆叠表面50a 上方。因此,当第一堆叠盘50位于第一位置时,排出片材的前端没有 进入排出口 50b。
(第二堆叠盘51)
例如,在允许堆叠片材的结构中通过树脂模制形成上述第二堆叠 盘51。用于检测片材堆叠高度的杆传感器80被安装在第二堆叠盘51 的处理部分9侧框架上。另外,根据堆叠在片材堆叠表面51a上的片 材数量,降低第二堆叠盘51的位置。
如上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发明,当在多个盘上分开容纳片材例如 将要进行处理例如装订或折叠的片材、插入片材和溢出片材时,折叠 的片材和未处理的片材被堆叠在同一堆叠表面上。由此,可以减小盘 的数量,并且盘单元能够以小尺寸和低成本地紧凑形成。
如上所述地,盘的数量可以减小,由此作为整体的盘单元可以以 小尺寸紧凑地形成。另外,可以小尺寸且低成本地形成升高/降低机构, 用于选择性地使得形成在多个竖直段中的多个盘单元面对片材传送
CT 。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而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情 况下可以允许进行各种修改。这样的修改并没有脱离本发明的范围。
例如,虽然在本实施例中,臂构件33和移动辊30被用作对准设 备,这不应该作为限制性构造。还可以使用顶杆作为对准装置。
另外,例如,当在本实施例中,夹具单元40被用作片材传送装置,
25这不应该作为限制性构造。还可以使用传送辊作为片材传送装置。
图10示出了另一个成像系统。成像系统100的处理设备c具有 处理部分109和容纳部分110。容纳部分110没有从成《象i殳备B的侧
主d Ab山 *々4i血A "" AA為1主11 4pt A工Jr: 乂炎A夂d AA裀志
面Ba凹入。由此,堆叠盘150和151没有突出到成傳J殳备B或原件 读取设备D的外部。
本发明涉及一种片材处理设备,用于在从成像设备例如复印机或 打印机传送的片材上进行处理例如装订、穿孔或压印。尤其是,本发 明涉及一种片材处理设备,其中用于容纳片材束的多个盘被布置在成 像设备中的有限空间内,片材束被堆叠并且容纳在根据处理模式通过 移动而选择的盘上。由此提供工业实用性。
虽然已经参照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是可以理解 到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以下权利要求的范围 将作最宽的解释,以便包括所有的修改和等同结构和功能。
2权利要求
1.一种片材处理设备,其包括堆叠盘,在其上堆叠从传送口连续传送来的片材,堆叠盘包括从传送口接收片材的折叠路线,设置在折叠路线中以折叠片材的片材折叠装置;以及用于堆叠片材的片材堆叠表面,其中,片材处理设备能够在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之间选择性地工作,在第一模式下,来自传送口的片材被堆叠在堆叠盘的片材堆叠表面上,在第二模式下,由片材折叠装置折叠的片材被堆叠在如第一模式下的同一片材堆叠表面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示的片材处理设备,进一步包括用于升高和 降低堆叠盘的移动装置。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处理设备,其中,在第一模式下, 移动装置将堆叠盘移动到第一位置,以便将来自传送口的片材堆叠在 堆叠盘的片材堆叠表面上,以及其中,在第二模式下,移动装置将堆叠盘移动到第二位置,使得 折叠路线从传送口接收片材。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处理设备,其中,堆叠盘具有容纳 装订装置和片材折叠装置的盘壳体,所述装订装置设置在折叠路线上 以便装订片材,所述片材折叠装置用于折叠已装订的片材,以及其中盘壳体具有在盘壳体的上部上的片材堆叠表面。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片材处理设备,其进一步包括将片材传 送到堆叠盘的处理盘,其中处理盘具有对准装置和片材传送装置,所 述对准装置用于在预定对准位置对准片材,所述片材传送装置用于传 送对准的片材到堆叠盘。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片材处理设备,其中处理盘具有端部装 订装置,用于装订由对准装置对准的片材的端部。
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片材处理设备,其进一步包括其上堆叠 有来自传送口的片材的另一个堆叠盘,其中移动装置选择地使堆叠盘 的片材堆叠表面、堆叠盘的折叠路线和另一个堆叠盘面对传送口。
8.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片材处理设备,其进一步包括一抵靠部 分,其中移动装置将堆叠在片材堆叠表面上的片材压靠到抵靠部分, 由此加剧堆叠在片材堆叠表面上的片材的折叠。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处理设备,其中片材堆叠表面布置 在折叠路线上方,以及其中,在第二模式下,被折叠的片材被从片材堆叠表面下方向上 排出并且堆叠在已经堆叠在片材堆叠表面上的片材的最低高度处。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片材处理设备,其中堆叠盘设有片材 端部调整构件,用于调整堆叠在片材堆叠表面上的片材的端部,以及其中,片材端部调整构件根据片材的尺寸调整片材的端部,使得 堆叠在片材堆叠表面上的片材与从折叠路线通向片材堆叠表面的排出 口重叠。
11.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片材处理设备,其中堆叠盘设有可动 杆构件和杆驱动装置,可动杆构件向上推动被折叠的片材的后端,杆驱动装置操作可动杆构件。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片材处理设备,其中可动杆构件将片 材排出到排出口的下游侧,该排出口从折叠路线通向片材堆叠表面, 以及其中可动杆构件具有驱动辊,用于将片材沿着片材排出到片材堆 叠表面的方向湘一出。
13.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片材处理设备,其中堆叠盘设有装订 装置,该装订装置沿着折叠路线布置以便装订片材的中央部分,其中片材折叠装置具有折叠片和一对折叠辊,所述一对折叠辊彼 此压力接触并且设置在排出口附近,该排出口从折叠路线通向片材堆 叠表面,所述折叠片弯曲已装订的片材的中央部分并且将已装订的片 材的中央部分插入在一对折叠辊之间,以及其中一对折叠辊中的一个折叠辊包括在另一个折叠辊的圆周表面 上滚动的旋转辊,并且旋转辊的与片材压力接触的压力接触位置在另 一个折叠辊的圆周表面上运动,同时片材排出到片材堆叠表面上。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片材处理设备,其中旋转辊首先从排 出口沿着基本上垂直于折叠路线的方向排出片材的前端,然后通过压 力接触位置相对于片材的运动沿着片材堆叠表面将片材的后端推出。
1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处理设备,其中折叠路线形成为 基本是U形路线,使得被折叠的片材被排出到堆叠盘的片材堆叠表面 上,使得由片材折叠装置折叠的片材的折叠端被导向到相对于片材从 传送口传送到折叠路线的方向的上游侧。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片材处理设备,其中,堆叠盘的片材 堆叠表面布置在折叠路线上方,以便基本上平行于折叠路线。
17.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片材处理设备,其中,移动装置基于 来自外部的片材处理模式信号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堆叠 盘。
18. —种成像设备,其包括 用于在片材上形成图像的成像部分,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处理设备,用于处理从成像部分传送 来的片材。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成像设备,进一步包括用于读取原件 图像的原件读取设备,其中片材处理设备布置在成像部分上方以及原件读取设备下方,以及其中片材处理设备接收来自下方的片材以及将已处理的片材排出 到成像部分和原件读取设备之间。
20.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片材处理设备没有从 成像部分的侧面伸出。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片材处理设备,其包括堆叠盘,在其上堆叠从传送口传送的片材,堆叠盘包括从传送口中接收片材的折叠路线,设置在折叠路线中以折叠片材的片材折叠装置;以及用于堆叠片材的片材堆叠表面,其中,片材处理设备能够在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之间选择性地工作,在第一模式下,来自传送口的片材被堆叠在堆叠盘的片材堆叠表面上,在第二模式下,由片材折叠装置折叠的片材被堆叠在与第一模式中的相同的片材堆叠表面上。
文档编号B65H37/06GK101492134SQ20091000971
公开日2009年7月29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23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24日
发明者佐藤浩纪, 岩间智, 津金信, 深泽英次, 长田久 申请人:佳能精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