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板步进移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34703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极板步进移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铜冶炼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极板步进移送装置的结构设计。
背景技术
在铜电解过程中需要对极板进行定距输送,以满足对极板的清洗要求。为了对极板进行全面清洗处理,需要将极板一片一片地移送到后续工位,并要求移送时间短,工作可靠性高;因此需要一种速度快,运行平稳可靠的移送装置。在极板输送技术方面,现有的方式是采用带勾链板的传送方式以满足定距输送的要求;后续工位也采用链传动方式,故同一传送轴上需布置两个链轮和过渡板以满足平稳可靠的移送,这种结构要求有足够的空间来布置。当机组输送距离增大,极板规格减小时,两耳间距也减小,造成空间位置狭小,现有的双链轮方式不可避免地带来运行的不平稳性和不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板步进移送装置;该装置结构紧凑,可以在狭小空间完成极板的等距步进移送,同时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运行稳定可靠。一种极板步进移送装置,该装置包括机架、驱动系统、左移载组件和右移载组件; 驱动系统包括驱动元件、传动轴,驱动元件和传动轴安装在机架上,驱动元件通过传动轴驱动左移载组件、右移载组件;左移载组件包括左传动组件、左前曲轴、左后曲轴、左托架、左移载臂;左移载组件中的左传动组件一端连接驱动系统中的传动轴,左传动组件另一端连接左前曲轴、左后曲轴,左前曲轴、左后曲轴穿过机架并和左移载臂活动连接,左前曲轴和左后曲轴偏心距离相等;右移载组件包括右传动组件、右前曲轴、右后曲轴、右托架、右移载臂。右移载组件中的右传动组件一端连接驱动系统中的传动轴,右传动组件另一端连接右前曲轴、右后曲轴,右前曲轴、右后曲轴穿过机架并和右移载臂活动连接,右前曲轴和右后曲轴偏心距离相等。左移载组件和右移载组件结构、尺寸均相同,左移载组件和右移载组件对称布置在机架两侧。驱动系统中的驱动元件通过传动轴同步驱动左、右移载组件中的左、 右传动组件。左移载臂和右左移载臂的顶部按需等间距设置了 1个以上的凹槽,用于同时移送 1个以上的物料。左移载组件中左后曲轴和左移载臂的活动连接及左前曲轴和左移载臂的活动连接中有一个为长孔连接,长孔位于左移载臂上,长孔方向与物料输送方向一致。右移载组件中右后曲轴和右移载臂的活动连接及右前曲轴和右移载臂的活动连接中有一个为长孔连接,长孔位于右移载臂上,长孔方向与物料输送方向一致;两长孔对称布置。左、右两侧连接移载臂的曲轴偏心距离相等。传动组件采用链传动、带传动或两者皆有的方式实现。驱动元件采用液压马达、气动马达或电动机等。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突出优点在于一种极板步进移送装置,该装置采用左、右两侧移载组件同步运转,与曲轴连接的多凹槽的左右步进板实现了多片极板在不同工位的平稳可靠的等距移送,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整个装置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运行稳定可靠, 适于狭小空间使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极板步进移送装置的左右两侧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在移送起停位状态下的右移载组件及传动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在移送起停位状态下的左右两侧结构示意图,也是图2的俯视图。图1至图3中1——机架2——驱动系统3——左移载组件4——右移载组件21——驱动元件22——传动轴31——左传动组件32——左前曲轴33——左后曲轴34——左移载臂35——左托架41——右传动组件42——右前曲轴43——右后曲轴 44——右移载臂45——右托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一种极板步进移送装置的实施例,如图1、图2、图3所示,包括机架1、驱动系统2、左移载组件3、右移载组件4。驱动系统2包括驱动元件21、传动轴22, 驱动元件21和传动轴22安装在机架1上,驱动元件21通过传动轴22驱动左移载组件3、 右移载组件4。左移载组件3包括左传动组件31、左前曲轴32、左后曲轴33、左移载臂34、 左托架35。左移载组件3中的左传动组件31 —端连接驱动系统中的传动轴22,左传动组件31另一端连接左前曲轴32、左后曲轴33,左前曲轴32、左后曲轴33穿过机架1并和左移载臂34活动连接,左前曲轴32和左后曲轴33偏心距离相等。左移载组件3中左后曲轴33 和左移载臂34的活动连接及左前曲轴32和左移载臂34的活动连接中有一个为长孔连接, 长孔位于左移载臂上34,长孔方向与物料输送方向一致。在本实施例中,左后曲轴33和左移载臂34的活动连接为长孔连接。右移载组件4包括右传动组件41、右前曲轴42、右后曲轴43、右移载臂44、右托架 45。右移载组件4中的右传动组件41 一端连接驱动系统中的传动轴22,右传动组件41另一端连接右前曲轴42、右后曲轴43,右前曲轴42、右后曲轴43穿过机架1并和右移载臂44 活动连接,右前曲轴42和右后曲轴43偏心距离相等。左移载组件3和右移载组件4结构、 尺寸均相同,左移载组件3和右移载组件4对称布置在机架1两侧。驱动系统2中的驱动元件21通过传动轴22同步驱动左移载组件3、右移载组件4中的左传动组件31、右传动组件41。右移载组件4中右后曲轴43和右移载臂44的活动连接及右前曲轴42和右移载臂 44的活动连接中有一个为长孔连接,长孔位于右移载臂44上,长孔方向与物料输送方向一致。在本实施例中,右后曲轴43和右移载臂44的活动连接为长孔连接。两长孔对称布置。左移载臂34和右移载臂44顶部按需等间距设置了 1个以上的凹槽,用于同时移送1个以上的物料。在本实施例中,等间距设置了 28个凹槽,每动作一次,往前一工位步进移送一块极板。连接左移载臂34的左前曲轴32、左后曲轴33和连接右移载臂44的右前曲轴42、右后曲轴43偏心距离相等。左传动组件31、右传动组件41采用链传动、带传动或两者皆有的方式实现。在本实施例中,采用链传动方式实现。驱动系统2中驱动元件21采用液压马达、气动马达或电动机中的一种。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电动机。驱动系统2中驱动元件21采用齿轮传动、带传动、或两者皆有的方式实现,与传动轴22间采用直联或联轴器相联。在本实施例中,驱动元件21采用齿轮传动,与传动轴22 间采用直联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当极板在机架1上按等距排列好后,驱动系统启动,驱动元件21减速后带动传动轴22旋转。固定在传动轴22的左传动组件31和右传动组件41同步运动,通过链传动分别带动左移载组件3中的左移载臂34和右移载组件4中右移载臂44以相同的速度和方向运动,利用左前曲轴32、左后曲轴33、右前曲轴42、右后曲轴43的相同偏心量旋转一周,实现一块极板的同步平稳移送,再依上述过程重复下一周期的工作。该极板步进移送装置每动作一次,就往前一工位步进移送一块极板,同时机架1上排列的所有极板同步往前移动相同的距离,等待下一次的步进移送。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突出优点在于一种极板步进移送装置,该装置采用左传动组件31、右传动组件41同步运转,与曲轴连接的多凹槽的移载臂34和右移载臂44实现了多片极板在不同工位的平稳可靠的等距移送。整个装置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运行稳定可靠,适于狭小空间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极板步进移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驱动系统、左移载组件和右移载组件;驱动系统包括驱动元件、传动轴,驱动元件和传动轴安装在机架上,驱动元件通过传动轴驱动左移载组件、右移载组件;左移载组件包括左传动组件、左前曲轴、左后曲轴、左托架、左移载臂;左移载组件中的左传动组件一端连接驱动系统中的传动轴,左传动组件另一端连接左前曲轴、左后曲轴,左前曲轴、左后曲轴穿过机架并和左移载臂活动连接,左前曲轴和左后曲轴偏心距离相等;右移载组件包括右传动组件、右前曲轴、右后曲轴、右托架、右移载臂;右移载组件中的右传动组件一端连接驱动系统中的传动轴,右传动组件另一端连接右前曲轴、右后曲轴,右前曲轴、右后曲轴穿过机架并和右移载臂活动连接,右前曲轴和右后曲轴偏心距离相等;左移载组件和右移载组件结构、尺寸均相同,左移载组件和右移载组件对称布置在机架两侧;驱动系统中的驱动元件通过传动轴同步驱动左、右移载组件中的左、右传动组件。
2.如权利要求1的所述的极板步进移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左移载臂和右左移载臂的顶部按需等间距设置了 1个以上的凹槽,用于同时移送1个以上的物料。
3.如权利要求1或2的所述的极板步进移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左移载组件中左后曲轴和左移载臂的活动连接及左前曲轴和左移载臂的活动连接中有一个为长孔连接,长孔位于左移载臂上,长孔方向与物料输送方向一致;右移载组件中右后曲轴和右移载臂的活动连接及右前曲轴和右移载臂的活动连接中有一个为长孔连接,长孔位于右移载臂上,长孔方向与物料输送方向一致,两长孔对称布置。
4.如权利要求1或2的所述的极板步进移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动组件可以采用链传动或带传动。
5.如权利要求1或2的所述的极板步进移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驱动元件采用液压马达、气动马达或电动机。
专利摘要一种极板步进移送装置,属于铜冶炼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机架、驱动系统、左移载组件和右移载组件;左移载组件包括左传动组件、左前曲轴、左后曲轴、左托架、左移载臂,左前曲轴和左后曲轴偏心距离相等;右移载组件包括右传动组件、右前曲轴、右后曲轴、右托架、右移载臂,右前曲轴和右后曲轴偏心距离相等;左移载组件和右移载组件对称布置在机架两侧,结构、尺寸均相同,左移载组件和右移载组件同步转动的同时实现水平移动,移动方向和速度相同,该装置采用同步驱动系统,偏心连接多凹槽步进板实现高效等距平稳移送,同时机构简单紧凑,成本低,运行平稳可靠。
文档编号B65G25/02GK201951966SQ20092029219
公开日2011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28日
发明者兰慧文, 彭明, 楼芊, 赵弘, 邓爱民, 黄湘, 黄程凯 申请人:江西瑞林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