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cb板插板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21963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pcb板插板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PCB板加工制造过程中放置PCB板半成品的工具。
背景技术
在PCB板制造工艺中,主要有PCB板的清洗、印刷(烘烤)、曝光显影、图像电镀几 大工序。在这些工序中,时常使用一种插板框,其主要作用是固定和容置多块PCB板半成 品,尤其是在曝光显影至图像电镀工艺中,外层曝光部门所使用的插板框主要应用于固定 显影后的线路板及起到显影与图形电镀之间的传递运输作用,防止板与板之间重叠摩擦和 干膜表面划伤,避免因为线路短路、断路和铜破而产生不良品。目前业界中使用的插板框,包括一个箱形框架,所述箱形框架在纵向上包括一个 矩形顶框和一个矩形底框,所述顶框的四个顶点和底框的四个顶点通过四根立杆连接,由 此箱形框架具有顶面、底面以及四个侧面。所述箱形框架内平行于其底面设底部支撑架,用 以在纵向上支撑定位PCB板,而所述箱形框架的四个侧面两两相对组成第一对侧面和第二 对侧面,所述第一对侧面上固定设置引导槽结构,用以在横向上支撑定位PCB板。所述引导 槽结构由多个沿箱形框架横向平行等距排列的引导槽构成,所述引导槽由钢板折弯而成, 其槽口截面为U型,槽延伸的方向为箱形框架的纵向,以使PCB板能够从所述顶框进入并顺 着该U型槽口垂直插入插板框内定位。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此种插板框无法根据所生产的PCB板的大小进行调节,即是 说放置不同大小的PCB板,需要使用不同规格的插板框与之匹配,使得车间所使用的插板 框数量大、种类多、保养难度大,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因此,如何研制一种新结构PCB板插板框以解决现有结构插板框所存在的问题, 便成为本实用新型研究的课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PCB板插板框,其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插板框不能放置大 小不同PCB板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PCB板插板框,包括一个箱 形框架,该箱形框架具有顶面、底面以及四个侧面,箱形框架内底面或平行于底面设有底部 支撑架,所述箱形框架的四个侧面两两相对组成第一对侧面和第二对侧面;所述箱形框架 内平行于第一对侧面设有至少一引导槽板,该引导槽板为主要由上、下、左、右边框连接构 成的矩形框状结构,所述上边框与下边框间设有多个平行设置的引导槽;其中,所述第二对 侧框架上垂直于框架底面对称设置有至少一对第一滑轨,所述底部支撑架定位于所述第一 滑轨上,通过该第一滑轨与箱形框架上下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对侧框架上平行于其上边框 对称设置有至少一对第二滑轨,所述引导槽板定位于所述第二滑轨上,通过该第二滑轨与 箱形框架左右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轨设有锁定结构,以定位所述底部支撑架;所述第二 滑轨亦设有锁定结构,以定位所述引导槽板。[0008]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1、上述方案中,所述引导槽板上,各相邻引导槽之间的距离为3. 0cm,两侧引导槽 到临近边框的距离为6. 5cm。2、上述方案中,所述底部支撑架上表面对应所述引导槽设有凹槽。3、上述方案中,所述引导槽板为两块,这两块引导槽板以设引导槽的那面相对分 列于箱体框架内的两侧。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及优点为本实用新型的插板框使用了可上下、左右滑动调 节的引导槽板,因此可以使本实用新型相对背景技术而言,解决了现有插板框不能放置大 小不同PCB板的问题,大幅提升了插板框的实用性。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引导槽板的立体图及局部放大图;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一;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二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三。以上附图中1、箱形框架;2、底部支撑架;3、第一对侧框架;4、第二对侧框架;5、 引导槽板;6、引导槽;7、第一滑轨;8、第二滑轨;9、锁定结构;10、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参见附图1所示,一种PCB板插板框,包括一个箱形框架1,该箱形框架1具有顶面、底面以及四个侧面,箱形框架1内底 面或平行于底面设有底部支撑架2,所述箱形框架1的四个侧面两两相对组成第一对侧面 和第二对侧面,即第一对侧框架3和第二对侧框架4 ;所述箱形框架1内平行于第一对侧框 架3设有至少一引导槽板5,该引导槽板5为主要由上、下、左、右边框连接构成的矩形框状 结构,所述上边框与下边框间设有多个平行设置的引导槽6 ;其中,所述第二对侧框架4上垂直于框架底面对称设置有至少一对第一滑轨7,所 述底部支撑架2定位于所述第一滑轨7上,通过该第一滑轨7与箱形框架1上下滑动连接; 所述第二对侧框架4上平行于其上边框对称设置有至少一对第二滑轨8,所述弓I导槽板5定 位于所述第二滑轨8上,通过该第二滑轨8与箱形框架1左右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轨7设 有锁定结构9,以定位所述底部支撑架2 ;所述第二滑轨8亦设有锁定结构9,以定位所述引 导槽板5。其中,所述引导槽板5上,各相邻引导槽6之间的距离为3cm,两侧引导槽6到临近 边框的距离为6. 5cm;所述底部支撑架2上表面对应所述引导槽6设有凹槽10;所述引导槽 板5为两块,这两块引导槽板5以设引导槽6的那面相对分列于箱体框架1内的两侧。本实用新型的插板框使用了可上下左右滑动调节的引导槽板,因此可以使本实用 新型相对背景技术而言,解决了现有插板框不能放置大小不同PCB板的问题,大幅提升了 插板框的实用性。[0025]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 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 内。
权利要求1.一种PCB板插板框,包括一个箱形框架,该箱形框架具有顶面、底面以及四个侧面, 箱形框架内底面或平行于底面设有底部支撑架,所述箱形框架的四个侧面两两相对组成第 一对侧面和第二对侧面;所述箱形框架内平行于第一对侧面设有至少一引导槽板,该引导 槽板为主要由上、下、左、右边框连接构成的矩形框状结构,所述上边框与下边框间设有多 个平行设置的引导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对侧框架上垂直于框架底面对称设置有至少一对第一滑轨,所述底部支撑架 定位于所述第一滑轨上,通过该第一滑轨与箱形框架上下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对侧框架上平行于其上边框对称设置有至少一对第二滑轨,所述引导槽板定 位于所述第二滑轨上,通过该第二滑轨与箱形框架左右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轨设有锁定结构,以定位所述底部支撑架;所述第二滑轨亦设有锁定结构, 以定位所述引导槽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B板插板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槽板上,各相邻引导槽 之间的距离为3cm,两侧引导槽到临近边框的距离为6. 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B板插板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撑架上表面对应所 述引导槽设有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B板插板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槽板为两块,这两块引 导槽板以设引导槽的那面相对分列于箱体框架内的两侧。
专利摘要一种PCB板插板框,包括一个箱形框架,箱形框架内底面或平行于底面设有底部支撑架;所述箱形框架内平行于第一对侧面设有至少一引导槽板,该引导槽板为主要由上、下、左、右边框连接构成的矩形框状结构,所述上边框与下边框间设有多个平行设置的引导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对侧框架上垂直于框架底面对称设置有至少一对第一滑轨,所述底部支撑架定位于所述第一滑轨上,通过该第一滑轨与箱形框架上下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对侧框架上平行于其上边框对称设置有至少一对第二滑轨,所述引导槽板定位于所述第二滑轨上,通过该第二滑轨与箱形框架左右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插板框不能放置大小不同PCB板的问题,大幅提升了插板框的实用性。
文档编号B65D85/86GK201857033SQ201020590559
公开日2011年6月8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30日
发明者刘建辉 申请人:高德(苏州)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