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轧制槽帮及刮板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35281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轧制槽帮及刮板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刮板输送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轧制槽帮及刮板输送机。
背景技术
刮板输送机主要由机头部、中部和机尾部三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为将中部的敞开的输送槽作为煤炭的承受件,输送槽的两侧设有槽帮,将刮板固定在链条上组成刮板链作为牵引机构;当机头部启动后,带动机头轴上的链轮旋转,使刮板链循环运行从而带动煤炭沿着输送槽移动,直至机头部卸载;刮板链绕过链轮循环运行,不停地输送煤炭。在工作过程中,中板两侧槽帮需承受煤块、刮板的磕碰及摩擦作用,使用环境较为恶劣,其结构及性能直接影响了刮板输送机的使用寿命。目前,刮板输送机中部槽的槽帮要么采用铸造方式,重量大、占用空间大,并且因铸造缺陷而不易保证中部槽的互换性,要么虽然采用轧制工艺制成整体槽帮钢(一般用于薄煤层),但对于该整体槽帮钢,不同型号的刮板输送机需重新轧制槽帮,不具有通用性,也增加了成本,另外,对于适用于大型输送机的槽帮而言,其槽帮结构通常不能满足中部槽水平和垂直定位的需要。因此,如何针对现有的槽帮结构进行改进,提高使用性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轧制槽帮及刮板输送机,以解决现有的槽帮要么重量空间大且不易更换要么通用性及定位功能较差的问题。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轧制槽帮,该轧制槽钢用于刮板输送机,其横截面呈T型,其槽帮外侧设有用于垂直定位的第一侧面以及用于水平定位的第二侧面,其槽帮内侧设有与刮板的形状相匹配的凹形面。进一步地,所述凹形面包括上下依次相连的第三侧面、第四侧面和第五侧面,所述轧制槽帮的槽帮顶侧设有第六侧面,所述第六侧面为平面。进一步地,所述第三侧面为平面,所述第三侧面与所述第六侧面的夹角位于r至10°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第四侧面为平面,所述第四侧面与所述第六侧面的夹角位于40°至50°之间。进一步地,所述轧制槽帮的槽帮底侧设有用于支撑定位的第七侧面。进一步地,所述轧制槽帮的槽帮底侧还设有与所述第七侧面相连的焊接坡口。进一步地,所述第七侧面为平面,且平行于所述第六侧面。进一步地,所述焊接坡口与所述第七侧面的夹角位于25°至65°之间。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刮板输送机,该刮板输送机的中板上设有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轧制槽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轧制槽帮以及一种具有该轧制槽帮的刮板输送机,其横截面呈T型,并且在其槽帮外侧设有用于垂直定位的第一侧面以及用于水平定位的第二侧面,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仅结构简单,重量空间均较小,容易更换,而且可实现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定位;进一步地,在其槽帮底侧设有用于支撑定位的第七侧面和焊接坡口,该焊接坡口作为轧制槽帮与中板的焊接部位,其使用强度远大于角焊缝,不仅便于与中板的安装定位,而且避免了因角焊缝与刮板过度磨损而导致焊缝过早失效的问题。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轧制槽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轧制槽帮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轧制槽帮的装机效果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指出,本部分中对具体结构的描述及描述顺序仅是对具体实施例的说明,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有任何限制作用。请参考图1至图3,其中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轧制槽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轧制槽帮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轧制槽帮的装机效果图。下面根据描述的需要同时结合相应的附图进行说明,应当指出,下面所述涉及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等)以图中所示情景为依据。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的轧制槽帮1为经过轧制工艺处理过的耐磨钢,其横截面形状大体为T型结构(呈T型),其底端向右侧弯曲一定角度。在本申请中,轧制槽帮1按其使用时的布置方式可分为槽帮外侧、槽帮内侧、槽帮顶侧和槽帮底侧,其中,槽帮外侧设有上下依次相连第一侧面11、第二侧面12和第八侧面13,槽帮内侧设有上下依次相连的第三侧面18、第四侧面17和第五侧面16,槽帮顶侧设有第六侧面19,槽帮底侧设有相连的第七侧面14和焊接坡口 15。第一侧面11、第二侧面12、第三侧面18、第五侧面16、第六侧面19、第七侧面14和第八侧面13为平面,如图3所示,在轧制槽帮1安装定位之后,第一侧面11、第六侧面19和第七侧面14大体与水平向平行,第二侧面12大体与水平向垂直;第一侧面11用于垂直定位,即可便于部件2进行上下定位,第二侧面12用于水平定位,即可便于部件2进行左右定位;第三侧面18、第四侧面17和和第五侧面16相连形成凹形面,该凹形面与刮板的形状相匹配,第三侧面18与水平向(即第六侧面19)的夹角位于7°至10°之间,例如,该夹角为9°,第五侧面16与水平向(即第六侧面19)的夹角位于45°至50°之间,例如,该夹角为45° (即图中所示状态),按上述方式形成的轧制槽帮1可适用于42、48、52、56等型号的刮板链,对于各型谱的中部槽具有较好的通用性。第七侧面14的两边分别与第八侧面13和焊接坡口 15相连,第七侧面14用于接触支撑于刮板输送机的中板3上,可起到支撑定位的作用,焊接坡口 15的另一边与第五侧面16相连,焊接坡口 15与第七侧面14的夹角位于25°至65°之间,例如,为了便于焊接的需要且避免该位置与输送物质过度接触,可将该夹角设成45° (即图中所示状态)。在安装过程中,轧制槽帮1可通过第七侧面14与中板3精确定位,然后通过焊接坡口 15将其焊接固定于中板3上;在安装固定后,第一侧面11大体平行于中板3,可实现垂直定位功能,第二侧面12大体垂直于中板3,可实现水平定位功能;在使用过程中,受链条拉动的刮板的两端分别置于第三侧面18、第四侧面17和第五侧面16形成的凹形面中,即该凹形面为刮板提供导向作用;由于刮板在移动过程中不与焊接坡口 15接触,因此,焊接坡口 15的焊接强度不易受到磨损,可避免过早失效。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第八侧面13在槽帮外侧和槽帮底侧之间起到过渡作用,其与第七侧面14成一定角度,如此设置可以减小整个槽帮的体积,降低成本,在其他情形下,也可以根据需要将第七侧面14设置成与第二侧面12平行,而将槽帮底侧的第七侧面14适当延长。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轧制槽帮的横截面大体为T型结构,并非意味着该横截面与“T”字的形状完全对应,只是在具有水平垂直定位面以及具有与刮板的形状相匹配的凹形面的情形下,其整体呈现出这种形状,当其底侧进一步设有第七侧面14及焊接坡口15时,其横截面形状类似于“ τ ”字形,为了描述的需要,在此也将这种情况归为T型结构,其他类似情形兹不赘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轧制槽帮,其横截面为T型,并且在其槽帮外侧设有用于垂直定位的第一侧面以及用于水平定位的第二侧面,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仅结构简单,重量空间均较小,容易更换,而且可实现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定位;此外,在其槽帮底侧设有用于支撑定位的第七侧面和焊接坡口,该第七侧面用于与中板精确定位,该焊接坡口作为轧制槽帮与中板的焊接部位,其使用强度远大于角焊缝,不仅便于与中板的安装定位,而且避免了因角焊缝与刮板过度磨损而导致焊缝过早失效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刮板输送机,该刮板输送机设有上述的轧制槽帮,由于上述的轧制槽帮刚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设有该轧制槽帮的刮板输送机也应具备相应的技术效果,其具体实施过程与上述实施例类似,兹不赘述。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轧制槽帮(1),用于刮板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轧制槽帮(1)的横截面呈T型,其槽帮外侧设有用于垂直定位的第一侧面(11)以及用于水平定位的第二侧面(12),其槽帮内侧设有与刮板的形状相匹配的凹形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制槽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形面包括上下依次相连的第三侧面(18)、第四侧面(17)和第五侧面(16),所述轧制槽帮(1)的槽帮顶侧设有第六侧面(19),所述第六侧面(19)为平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轧制槽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侧面(18)为平面,所述第三侧面(18)与所述第六侧面(19)的夹角位于7°至10°之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轧制槽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侧面(16)为平面,所述第四侧面(16)与所述第六侧面(19)的夹角位于40°至50°之间。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轧制槽帮(1),其特征在于,所述轧制槽帮(1)的槽帮底侧设有用于支撑定位的第七侧面(14)。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轧制槽帮(1),其特征在于,所述轧制槽帮(1)的槽帮底侧还设有与所述第七侧面(14)相连的焊接坡口(15)。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轧制槽帮(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侧面(14)为平面,且平行于所述第六侧面(19)。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轧制槽帮(1),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坡口(15)与所述第七侧面(14)的夹角位于25°至65°之间。
9.一种刮板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输送机的中板(3)上设有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轧制槽帮(1)。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刮板输送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轧制槽帮及刮板输送机。该轧制槽帮的横截面呈T型,其槽帮外侧设有用于垂直定位的第一侧面以及用于水平定位的第二侧面,其槽帮内侧设有与刮板的形状相匹配的凹形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轧制槽帮,其横截面呈T型,并且在其槽帮外侧设有用于垂直定位的第一侧面以及用于水平定位的第二侧面,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仅结构简单,重量空间均较小,容易更换,而且可实现水平及垂直定位;此外,在其槽帮底侧设有用于支撑定位的第七侧面和焊接坡口,该焊接坡口作为轧制槽帮与中板的焊接部位,其使用强度远大于角焊缝,不仅便于与中板的安装定位,而且避免了焊缝过早失效的问题。
文档编号B65G19/28GK102556589SQ201110438800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3日
发明者赵江华, 鞠鹏, 高国康 申请人:三一重型综采成套装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