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载钢轨输送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37380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重载钢轨输送小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规模制造流水线上的输送设备,尤其是一种重载钢轨输送小车。背景技术
在工程机械、汽车、轻工等行业的自动化生产线上,为了实现高级流水线作业,拥有封闭循环回路的输送系统是十分必要的,在该输送系统中,钢轨输送小车是主要的设备,现有的钢轨输送小车受结构设计的制约,其承载能力较小,使用寿命短,安全隐患大,究其原因,主要是载重量较大时,电机的驱动轴容易断裂,这是因为在现有小车结构中,行走轮与驱动轴是直接配合装配的,驱动轴上开有较长的键槽,键槽靠驱动轴的颈部很长,因此在受力较大时,为通过行走轮直接使用在驱动轴上,使驱动轴极易折弯断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现有钢轨输送小车承载量小,使用寿命短,安全隐患大的问题,提供一种重载钢轨输送小车。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是针对现有钢轨输送小车进行改进,它具有车体,在车体的上部安装有动力电机和行走轮,在车体的凹口中安装有导向轮组,车体的下端设计有吊耳,其特征是在动力电机的驱动轴上安装有一行走轮座,两者动配合连接,且行走轮座与车体紧固连接,所述行走轮通过轴承安装在行走轮座上;在驱动轴的外端采用键连接安装有一传动盘,并采用螺母压紧装配,传动盘与行走轮的外端面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重载钢轨输送小车,具有车体,在车体的上部安装有动力电机和行走轮,在车体的凹口中安装有导向轮组,车体的下端设计有吊耳,其特征是在动力电机的驱动轴上套装有一行走轮座,两者大间隙配合连接,且行走轮座与车体紧固连接,所述行走轮通过轴承安装在行走轮座上;在驱动轴的外端采用键连接安装有一传动盘,并采用螺母压紧装配,传动盘与行走轮的外端面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传动盘为十字型轮盘,在行走轮的外端面设计有相配合的十字槽结构,十字型轮盘与行走轮外端面的十字槽互嵌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中的传动盘与行走轮的传动连接,还可以采用法兰盘结构或端面齿啮合结构等各种传动方式进行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中改进后,行走轮不再直接与驱动轴配合传动,载重量由于新增加了行走轮座,不再作用到驱动轴上,且驱动轴轴颈处不再开有键槽,驱动轴只是通过传动盘对行走轮传递扭矩,因此驱动轴容易断裂的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本实用新型小车承载量大, 使用寿命延长,并消除了安全隐患。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车体的主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十字轮盘的主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十字轮盘的右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行走轮的主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行走轮的右视图。图中1-车体,2-动力电机,3-法兰盘,4-墙体,5-行走轮座,6-行走轮,7-轴承,
38-传动盘,9-驱动轴,10-螺母,11-垫圈,12-导向轮组,13-钢轨,14-吊耳,15-凸台,16-十字槽。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2,本实用新型具有车体1,在车体1的上部安装有动力电机2和行走轮 6,(其中动力电机2通过法兰盘与车体的墙体4固定安装)在车体1的凹口中安装有导向轮组12,(共四个导向轮,分别置于钢轨13的上下两侧)车体1的下端设计有吊耳14,在动力电机2的驱动轴9上套装有一筒套式行走轮座5,两者大间隙配合连接,且行走轮座5通过法兰盘3与车体1紧固连接,所述行走轮6通过轴承7安装在行走轮座5上;在驱动轴9的外端采用键连接安装有一传动盘8,并采用螺母10及垫圈11压紧装配,传动盘8与行走轮 6的外端面传动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盘8为十字型轮盘(参见图3、4、5、6),在行走轮6的外端面设计有环形凸台15,凸台15上开有与十字型轮盘相配合的十字槽结构16,十字型轮盘8与行走轮6外端面凸台上的十字槽16互嵌传动连接。
权利要求1.一种重载钢轨输送小车,具有车体,在车体的上部安装有动力电机和行走轮,在车体的凹口中安装有导向轮组,车体的下端设计有吊耳,其特征是在动力电机的驱动轴上套装有一行走轮座,两者大间隙配合连接,且行走轮座与车体紧固连接,所述行走轮通过轴承安装在行走轮座上;在驱动轴的外端采用键连接安装有一传动盘,并采用螺母压紧装配,传动盘与行走轮的外端面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载钢轨输送小车,其特征是所述传动盘为十字型轮盘,在行走轮的外端面设计有相配合的十字槽结构,十字型轮盘与行走轮外端面的十字槽互嵌传动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大规模制造流水线上的输送设备,是一种重载钢轨输送小车,它具有车体,在车体的上部安装有动力电机和行走轮,在车体的凹口中安装有导向轮组,车体的下端设计有吊耳,其特征是在动力电机的驱动轴上套装有一行走轮座,两者大间隙配合连接,且行走轮座与车体紧固连接,所述行走轮通过轴承安装在行走轮座上;在驱动轴的外端采用键连接安装有一传动盘,并采用螺母压紧装配,传动盘与行走轮的外端面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钢轨输送小车承载重量较小,使用寿命短,安全隐患大的问题,广泛用于工程机械、汽车、轻工类行业的自动化生产线上。
文档编号B65G35/00GK201942277SQ20112003978
公开日2011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16日
发明者徐锦胜, 朱汉平 申请人:湖北三丰智能输送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