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绳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39737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穿绳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袋生产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穿绳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袋作为日常生活用品,广泛被人们使用,如超市的购物袋,垃圾袋,保鲜袋等, 这些袋子均不方便将袋口扎紧,所以出现了一种在塑料袋口设置一圈拉绳的塑料袋,当需要将塑料袋口扎紧时,只要将拉绳收紧即可实现。为了减少后续的加工工序,拉绳由塑料薄膜制成,并在塑料袋生产过程中将塑料薄膜制成的拉绳与穿设在塑料袋上。为此,业者需要发明了一种可自动穿绳的塑料袋生产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较为简单、易于制造的穿绳成型装置,它可将塑料薄膜制成的拉绳直接穿设在塑料袋上。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穿绳成型装置,它包括机架、摇臂装置、穿绳折边装置、压实机构、松弛机构、转向装置、导向装置;所述的摇臂装置、穿绳折边装置、压实机构、松弛机构、 转向装置、导向装置依薄膜穿设顺序布置在机架上;所述的导向装置主要由输入导向板、上弯折导向板、下弯折导向板组成,所述的上弯折导向板和下弯折导向板分别间隔设置在输入导向板的上方和下方,在沿输入导向板的纵向设有贯穿其全长的通孔;在上弯折导向板和下弯折导向板上表面沿纵向设有贯穿其全长的沉槽,在该沉槽的槽底开设有一条通槽, 该通槽贯通沉槽的槽底和下表面。所示穿绳折边装置包括压板安装杆、刀片安装板、剖刀、对折压板、对折导向板;所述的压板安装杆的一端固定在机架上,刀片安装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压板安装杆的自由端,剖刀安装在刀片安装板上且与对折导向板相对,对折导向板的下部通过中部悬臂杆连接在压板安装杆的自由端;所述的对折压板有两片,它们分别与对折导向板的两侧相对并通过侧部悬臂杆连接在压板安装杆的自由端。所述的沉槽的槽底的通槽与其纵向线呈为40° — 50°角。所述的导向装置还包括两块垫片,该两块垫片分别设置在输入导向板与上弯折导向板、输入导向板与下弯折导向板之间,使得上弯折导向板、输入导向板、下弯折导向板三者之间有间隔。所述的摇臂装置包括气缸、摆臂、驱动轴、驱动轴轴承座、多根导膜辊、检测机构; 所述的气缸的缸体固定在机架上,气缸的活塞杆的杆端铰接在摆臂上,摆臂的一端连接在驱动轴上,驱动轴可旋转的套置在位于驱动轴轴承座内的轴承上,在摆臂上设置有多根导膜辊;在机架上与摆臂上的多根导膜辊的上方设有多根导膜辊,摆臂上的多根导膜辊与机架上的多根导膜辊相对;所述的检测机构安装在驱动轴轴承座上。所述的压实机构主要由主动胶辊、从动胶辊和胶辊安装架组成;所述的主动胶辊和从动胶辊分别可旋转的安装在胶辊安装架的上部和下部,主动胶辊和从动胶辊相对设置,在两者之间形成一个供薄膜穿过的间隙。所述的松弛机构主要由左穿绳挡板、右穿绳挡板、席子、电眼检测装置组成;所述的左穿绳挡板和右穿绳挡板间隔固定在机架上;所述的席子设置在左穿绳挡板和右穿绳挡板之间,席子的上端固定在机架上,席子的下部自由垂落;所述的电眼检测装置安装在机架上且位于摇臂装置的摆臂下方。所述的转向装置包括导膜杆固定件、上导膜辊、转向过渡辊、导膜杆、下导膜辊;所述的导膜杆固定件固定在机架上,上导膜辊、转向过渡辊、导膜杆固定在导膜杆固定件上且它们的导膜面平行;所述的下导膜辊固定在机架上,其导膜面与上导膜辊、转向过渡辊、导膜杆三者的导膜面垂直。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摇臂装置、穿绳折边装置、压实机构、松弛机构、转向装置、导向装置。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导向装置由输入导向板、上弯折导向板、下弯折导向板组成,在沿输入导向板的纵向设有贯穿其全长的通孔;在上弯折导向板和下弯折导向板上表面沿纵向设有贯穿其全长的沉槽,在该沉槽的槽底开设有一条与纵向线呈45° 角的通槽。在穿绳袋的生产过程中,可持续的将薄膜剖分折叠成型,并可将塑料薄膜制成的拉绳快速的导入到塑料袋中的正确位置,以获取穿绳袋。本实用新型整个的穿绳成型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易于制造。通过这样一道工序就可以快速的将薄膜折叠、分条、导入成型, 让整个的生产过程持续有效的进行,提高了生产效率。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001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左侧向轴测图;[0018]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右侧向轴测图;[0019]图5是本实用新型导向装置的正视图;[0020]图6是图5沿A向的视图;[0021]图71是本实用新型导向装置的轴测图;[0022]图72是本实用新型导向装置输入导向板的轴测图;[0023]图73是本实用新型导向装置上弯折导向板的轴测图;[0024]图74是本实用新型导向装置下弯折导向板的轴测图;[0025]图75、图76是本实用新型导向装置上垫片和下垫片的轴测图[0026]图77是本实用新型导向装置的装配示意图;[0027]图8是本实用新型穿绳折边装置的侧向轴测图;[0028]图81是本实用新型穿绳折边装置的后向轴测图;[0029]图82是本实用新型穿绳折边装置的截面示意图;[0030]图9是具有拉绳的塑料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如图1、图2、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穿绳成型装置,它包括机架1、摇臂装置 2、穿绳折边装置3、压实机构4、松弛机构5、转向装置6、导向装置7。所述的摇臂装置2、穿绳折边装置3、压实机构4、松弛机构5、转向装置6、导向装置 7依薄膜10穿设顺序布置在机架1上。如图5、图6、图71—图77参考图4所示,所述的导向装置7主要由输入导向板71、 上弯折导向板72、下弯折导向板73、上垫片74、下垫片75组成。所述的上弯折导向板72和下弯折导向板73分别间隔设置在输入导向板71的上方和下方,在沿输入导向板71的纵向设有贯穿其全长的通孔711 ;在上弯折导向板72和下弯折导向板73上表面沿纵向分别设有贯穿其全长的沉槽721和沉槽731,在该沉槽721和沉槽731的槽底分别开设有一条与纵向线呈45°角的通槽722和通槽732,该通槽722和通槽732分别贯通沉槽721和沉槽 731的槽底和下表面。所述的上垫片74设置在输入导向板71与上弯折导向板72之间;所述的下垫片75设置在输入导向板71与下弯折导向板73之间,使得上弯折导向板72、输入导向板71、下弯折导向板73三者之间有间隔(如图77所示)。如图8、图81所示,所示穿绳折边装置3包括压板安装杆31、刀片安装板32、剖刀 33 (如图82所示)、对折导向板34、对折压板35。所述的压板安装杆31的一端固定在机架 1上,刀片安装板3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压板安装杆31的自由端,剖刀33安装在刀片安装板32上且与对折导向板34相对,在剖刀与对折压板34之间形成一个供薄膜穿过的通道。 对折导向板34的下部通过中部悬臂杆36连接在压板安装杆31的自由端;所述的对折压板 35有两片,它们分别与对折导向板34的两侧相对并通过侧部悬臂杆37连接在压板安装杆 31的自由端。如图3所示,所述的摇臂装置2包括气缸21、摆臂22、驱动轴23、驱动轴轴承座24、 多根导膜辊25、多根导膜辊26、检测机构27。所述的气缸21的缸体固定在机架1上,气缸 21的活塞杆的杆端铰接在摆臂22上,摆臂22的一端连接在驱动轴23上,驱动轴23可旋转的套置在位于驱动轴轴承座24内的轴承上,在摆臂22上设置有多根导膜辊26。在机架1 上安装有多根导膜辊25,且该多根导膜辊25位于摆臂22上的多根导膜辊26的上方,摆臂 22上的多根导膜辊26与机架1上的多根导膜辊25相对。所述的检测机构27安装在驱动轴轴承座24上。所述的压实机构4主要由主动胶辊41、从动胶辊42和胶辊安装架43组成。所述的主动胶辊41和从动胶辊42分别可旋转的安装在胶辊安装架43的上部和下部,主动胶辊 41和从动胶辊42相对设置,在两者之间形成一个供薄膜穿过的间隙。如图4参考图3所示,所述的松弛机构5主要由左穿绳挡板51、右穿绳挡板52、席子53、电眼检测装置54组成。所述的左穿绳挡板51和右穿绳挡板52间隔固定在机架1 上;所述的席子53设置在左穿绳挡板51和右穿绳挡板52之间,席子53的上端固定在机架 1上,席子53的下部自由垂落。所述的电眼检测装置54为一个传感器54,该传感器54安装在机架1上且位于摇臂装置2的摆臂22下方。所述的转向装置6包括导膜杆固定件61、上导膜辊62、转向过渡辊63、导膜杆64、 下导膜辊65。所述的导膜杆固定件62固定在机架1上,上导膜辊62、转向过渡辊63、导膜杆64固定在导膜杆固定件61上且它们的导膜面相互平行,以便平行引导塑料薄膜。所述的下导膜辊65固定在机架1上,其导膜面与上导膜辊62、转向过渡辊63、导膜杆64三者的导膜面垂直,以实现薄膜的转向。如图1所示,其工作原理如下1、参考图8所示,薄膜10从摇臂装置2出来后,由摇臂装置2上的多根导膜辊25、 26引导进入穿绳折边装置3。在穿绳折边装置3上的对折导向板34的引导下,薄膜10的两边向中心处折去。由两个对折压板35压住,继续前进,来到穿绳剖刀处,剖刀会从薄膜10 的中线处将薄膜10对分成两边,分别形成两条绳膜。2、薄膜10从穿绳折边装置3出来后由过渡辊引导进入压实机构4的主动胶辊41 与从动胶辊42之间的间隙44,由主动胶辊41与从动胶辊42牵引,同时可以对薄膜10折叠部分进行压实。从主动胶辊41与从动胶辊42出来后,薄膜10会进入一个松弛机构5。当松弛机构5的电眼检测装置M到薄膜10在该区域的存储量少于设定的量时,会适当提高胶辊的转速,以保证这段区间的存储量。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一个速度匹配的作用。3、从松弛机构5 (参考图4所示)出来后进入一个转向装置6,由不转动的下导膜辊65引导,这样可以适当的提高薄膜的张紧力,不至于过于松弛。然后经过一根转向过渡辊63转向,两条薄膜10分别由一个上导膜辊62引导,经过胶辊进入到导向装置7中。4、两条薄膜10从导向装置7输入导向板71的通孔711的入口处进入,从另一头出来后,一条从上面的上弯折导向板72沉槽721返回,一条从下面的下弯折导向板73沉槽 731返回,再分别从呈45°角的通槽722、732通过,使两薄膜转过45度角后,改变方向然后都从开口处出来。其中导向装置7可以把塑料膜20分为上下两部分,上下两条薄膜10转过45度角后分别被引导进入到塑料膜的上下两部分中,以利于接下来的生产(参考图77所示)。经过以上四个步骤,绳膜被折叠,剖分,成型,被快速准确的导入到塑料膜中。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穿绳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机架、摇臂装置、穿绳折边装置、压实机构、 松弛机构、转向装置、导向装置;所述的摇臂装置、穿绳折边装置、压实机构、松弛机构、转向装置、导向装置依薄膜穿设顺序布置在机架上;所述的导向装置主要由输入导向板、上弯折导向板、下弯折导向板组成,所述的上弯折导向板和下弯折导向板分别间隔设置在输入导向板的上方和下方,在沿输入导向板的纵向设有贯穿其全长的通孔;在上弯折导向板和下弯折导向板上表面沿纵向设有贯穿其全长的沉槽,在该沉槽的槽底开设有一条通槽,该通槽贯通沉槽的槽底和下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绳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示穿绳折边装置包括压板安装杆、刀片安装板、剖刀、对折压板、对折导向板;所述的压板安装杆的一端固定在机架上, 刀片安装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压板安装杆的自由端,剖刀安装在刀片安装板上且与对折导向板相对,对折导向板的下部通过中部悬臂杆连接在压板安装杆的自由端;所述的对折压板有两片,它们分别与对折导向板的两侧相对并通过侧部悬臂杆连接在压板安装杆的自由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绳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槽的槽底的通槽与其纵向线呈为40° — 50°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绳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装置还包括两块垫片,该两块垫片分别设置在输入导向板与上弯折导向板、输入导向板与下弯折导向板之间, 使得上弯折导向板、输入导向板、下弯折导向板三者之间有间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绳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摇臂装置包括气缸、摆臂、驱动轴、驱动轴轴承座、多根导膜辊、检测机构;所述的气缸的缸体固定在机架上,气缸的活塞杆的杆端铰接在摆臂上,摆臂的一端连接在驱动轴上,驱动轴可旋转的套置在位于驱动轴轴承座内的轴承上,在摆臂上设置有多根导膜辊;在机架上与摆臂上的多根导膜辊的上方设有多根导膜辊,摆臂上的多根导膜辊与机架上的多根导膜辊相对;所述的检测机构安装在驱动轴轴承座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绳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实机构主要由主动胶辊、从动胶辊和胶辊安装架组成;所述的主动胶辊和从动胶辊分别可旋转的安装在胶辊安装架的上部和下部,主动胶辊和从动胶辊相对设置,在两者之间形成一个供薄膜穿过的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绳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松弛机构主要由左穿绳挡板、右穿绳挡板、席子、电眼检测装置组成;所述的左穿绳挡板和右穿绳挡板间隔固定在机架上;所述的席子设置在左穿绳挡板和右穿绳挡板之间,席子的上端固定在机架上,席子的下部自由垂落;所述的电眼检测装置安装在机架上且位于摇臂装置的摆臂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绳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向装置包括导膜杆固定件、上导膜辊、转向过渡辊、导膜杆、下导膜辊;所述的导膜杆固定件固定在机架上,上导膜辊、转向过渡辊、导膜杆固定在导膜杆固定件上且它们的导膜面平行;所述的下导膜辊固定在机架上,其导膜面与上导膜辊、转向过渡辊、导膜杆三者的导膜面垂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穿绳成型装置,它包括机架、摇臂装置、穿绳折边装置、压实机构、松弛机构、转向装置、导向装置。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导向装置由输入导向板、上弯折导向板、下弯折导向板组成,在沿输入导向板的纵向设有贯穿其全长的通孔;在上弯折导向板和下弯折导向板上表面沿纵向设有贯穿其全长的沉槽,在该沉槽的槽底开设有一条与纵向线呈45°角的通槽。在穿绳袋的生产过程中,可持续的将薄膜剖分折叠成型,并可将塑料薄膜制成的拉绳快速的导入到塑料袋中的正确位置,以获取穿绳袋。本实用新型整个的穿绳成型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易于制造。
文档编号B65H45/24GK202038761SQ20112009174
公开日2011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31日
发明者陈南太 申请人:厦门亚太创新机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