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片太阳能电池板生产线物流通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39924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硅片太阳能电池板生产线物流通道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送生产线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硅片太阳能电池板生产线输送设备。
背景技术
硅片太阳能电池板生产设备流水线一般较长,尤其是电池板层压后的输送流水线,当操作人员或物流需要通过时,如果生产线中间不断开,需绕行,会造成不便。目前,较先进的方式是在生产线间隔一段距离之处,采用翻转连接结构,当操作人员需要通过时,手动操作翻转连接结构即可。但这种方式需要手动翻转完成,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流水线的安全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新型硅片太阳能电池板生产线物流通道装置,它具有容易自动实现生产线某段输送台面的收起与顶升、保证人员及物流顺利通过的特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硅片太阳能电池板生产线物流通道装置,其改进之处在于它设有支架,输送台面的一端支撑在支架上,型材架也支撑在支架上,连杆机构的两端分别与输送台面、型材架连接;所述型材架还与气缸杆连接。上述硅片太阳能电池板生产线物流通道装置所述的型材架5可沿支架4滑动。上述硅片太阳能电池板生产线物流通道装置所述的连杆机构3与输送台面1的连接处位于输送台面1的下部。上述硅片太阳能电池板生产线物流通道装置所述连杆机构设有连杆、连杆固定板、连杆轴,连杆上设有预置孔;所述预置孔至少为两个;所述连杆轴固装在连杆固定板上;所述连杆固定板为两个,分别通过预置孔固装在连杆的两端。本实用新型硅片太阳能电池板生产线物流通道装置,将气缸作为动力执行元件, 通过连杆机构将气缸杆的直线运动转换为输送台面绕固定点的圆弧运动,从而完成输送台面的收起与顶升,保证人员及物流顺利通过。与原来手动方式相比,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生产线的安全可靠性。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输送台面为顶升状态时的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输送台面为顶升状态时的俯视图;图3本实用新型输送台面为收起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本实用新型连杆机构放大的结构主视图;图5本实用新型连杆机构放大的结构俯视图。图中各部件标号如下[0016]输送台面1 ;立座轴承2 ;连杆机构3 ;支架4 ;型材架5 ;气缸杆6 ;立座轴承7 ;滑轨8;连杆轴31 ;螺母32 ;连杆33 ;连杆固定板34 ;螺钉35 ;平垫圈36 ;预置孔37 ;端盖38。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请参阅图1、图2所示,图中本实用新型的构成如下它设有支架4,输送台面1的一端支撑在支架4上,而且输送台面1可绕输送台面1与支架4的连接处转动。型材架5 也支撑在支架4上,型材架5还与气缸杆6连接,随着气缸杆6的伸缩,带动型材架5在支架4上滑动。连杆机构3的两端通过立座轴承2、7分别与输送台面1、型材架5连接,而且连杆机构3与输送台面1的连接处位于输送台面1的下部。请参阅图3、图4所示,在连杆机构3中,连杆33上设有预置孔37,而且预置孔37 至少为两个。两个连杆固定板34通过螺钉35、平垫圈36、预置孔37分别固装在连杆33的两端,两个连杆固定板34之间的间距可通过预置孔37的位置调节。连杆33的两端侧面为端盖38。连杆轴31通过螺母32固装在连杆固定板34上。整个连杆机构3两端的连杆轴 31分别穿过立座轴承2、7与输送台面1、型材架5连接。当气缸杆6为最小行程时,输送台面1处于收起状态,人员和物流通过;当气缸杆 6达到最大行程时,输送台面1处于顶升状态,生产线正常输送。
权利要求1.一种硅片太阳能电池板生产线物流通道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设有支架(4),输送台面(1)的一端支撑在支架(4)上,型材架(5)也支撑在支架(4)上,连杆机构(3)的两端分别与输送台面(1)、型材架(5)连接;所述的型材架(5)还与气缸杆(6)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片太阳能电池板生产线物流通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材架(5)可沿支架(4)滑动。
3.如权利要求2述的硅片太阳能电池板生产线物流通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3)与输送台面(1)的连接处位于输送台面(1)的下部。
4.如权利要求3述的硅片太阳能电池板生产线物流通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3)设有连杆(33)、连杆固定板(34)、连杆轴(31),连杆(33)上设有预置孔(37);所述的预置孔(37)至少为两个;所述的连杆轴(31)固装在连杆固定板(34)上;所述的连杆固定板(34)为两个,分别通过预置孔(37)固装在连杆(33)的两端。
专利摘要一种硅片太阳能电池板生产线物流通道装置,它设有支架,输送台面的一端支撑在支架上,型材架也支撑在支架上,连杆机构的两端分别与输送台面、型材架连接;所述型材架还与气缸杆连接。本实用新型将气缸作为动力执行元件,通过连杆机构将气缸杆的直线运动转换为输送台面绕固定点的圆弧运动,从而完成输送台面的收起与顶升,保证人员及物流顺利通过。与原来手动方式相比,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生产线的安全可靠性。
文档编号B65G41/00GK202072284SQ20112009597
公开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日
发明者刘威, 范平凯, 董建强 申请人:廊坊市万和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