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带机转载点旋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43034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胶带机转载点旋流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煤装置,具体为一种胶带机转载点旋流器。
背景技术
为解决主运与辅运矛盾,煤矿在主运与辅运交叉点处,经常会采用1. 4米胶带输送机与地沟溜搭接这一设计以保证主运和辅运线路的畅通,然而胶带输送机与地沟溜转载点由于胶带机带速(3. 5m/s)快、煤量大、落差(3. 5m)大,容易造成煤炭块率的损失和炭块溅出伤人事故。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常用的胶带输送机与地沟溜转载点由于胶带机带速快、煤量大、落差大而造成的煤炭块率损失问题和炭块溅出伤人事故,基于煤仓螺旋溜槽技术,提供一种胶带机转载点旋流器。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胶带机转载点旋流器,包括旋流器主体和位于旋流器主体底部的支撑架,旋流器主体包括与胶带机配合的接煤螺旋溜槽、与接煤螺旋溜槽连接的至少一节转向螺旋溜槽、与地沟溜配合的出煤螺旋溜槽以及连接转向螺旋溜槽和出煤螺旋溜槽的至少一节调速螺旋溜槽,接煤螺旋溜槽的底面与煤流抛物线形成的弧面相吻合,两侧均加帮板,其余螺旋溜槽的外侧均加帮板。接煤螺旋溜槽的入口宽度至少与胶带机的皮带宽度一致,在螺旋溜槽两侧均加帮板,接煤时可有效防止洒煤。接煤螺旋溜槽的底面与胶带机煤流抛物线形成的弧面充分吻合,减少了煤对溜槽的冲力,提高设备使用寿命。转向螺旋溜槽和调速螺旋溜槽用于控制煤流在螺旋溜槽内的运动速度和方向,使煤流变为勻速螺旋运动。出煤螺旋溜槽使煤流勻速下滑至地沟溜。该胶带机转载点旋流器,利用螺旋溜槽从煤流的运行速度和碰撞角度两方面明显改变了煤流的动量变化,从而减少块煤的损失。进一步地,所述的旋流器主体的每层螺旋溜槽的中心相互交错,即不在同一轴线, 由于每层中心不重合,可实现螺旋溜槽每层的横向移动,解决了胶带机皮带机头与落煤点中心偏距太远的问题。所述的接煤螺旋溜槽的底面宽度逐渐减小,入口底面宽度大于出口底面宽度,方便接煤的同时缓解了煤流的速度。所述的支撑架为两侧U型钢支架,两侧U型钢支架搭接处分别用卡缆固定,通过两侧U型钢支架和卡缆的配合来调节旋流器主体的上下高度。更进一步地,所述的胶带机转载点旋流器,还包括设于旋流器主体帮板上的至少一条由大链和花篮螺丝构成的调节链,通过花篮螺丝与U型钢支架、卡缆的协调配合实现旋流器主体上下位置的调节,以适应不同的落煤高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采用偏心旋流技术和高位弧面接煤技术(即接煤螺旋溜槽的底面与胶带机煤流抛物线形成的弧面充分吻合),充分运用空间高度,降低了高落差的纵向落煤距离,实现了两部运输设备的直接搭接,减缓了直接落煤对块煤的冲击,煤在光滑旋流曲面中运行,大大提高了原煤块率;(2)半封闭性设计有效防止了炭块溅出伤人事故,同时也减少了清煤工作量,在此装置内集中降尘,降尘效果显著,大大减少了巷道粉尘量;(3)结构简单,便于制作,设计灵活,方便安装和更换;(4)通用性能良好,能够实现此类转载方式的固定模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旋流器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图中1-旋流器主体,2-支撑架,21-两侧U型钢支架,22-卡缆,3_大链,4_花篮螺丝,5-胶带机机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胶带机转载点旋流器,包括旋流器主体1和位于旋流器主体1底部的支撑架 2,旋流器主体1包括与胶带机配合的接煤螺旋溜槽、与接煤螺旋溜槽连接的至少一节转向螺旋溜槽、与地沟溜配合的出煤螺旋溜槽以及连接转向螺旋溜槽和出煤螺旋溜槽的至少一节调速螺旋溜槽,接煤螺旋溜槽的底面与胶带机煤流抛物线形成的弧面相吻合,两侧均加帮板,其余螺旋溜槽的外侧均加帮板。进一步地,所述的旋流器主体1的每层螺旋溜槽的中心相互交错(即不在同一轴线)。所述的接煤螺旋溜槽的底面宽度逐渐减小,入口底面宽度大于出口底面宽度。所述的支撑架2为两侧U型钢支架21,两侧U型钢支架21搭接处分别用卡缆22 固定。更进一步地,所述的胶带机转载点旋流器,还包括设于旋流器主体1帮板上的至少一条由大链3和花篮螺丝4构成的调节链。具体实施时,胶带机转载点旋流器的旋流器主体1由8节螺旋溜槽组成,第1节为接煤螺旋溜槽,此溜槽两侧均加帮板;第2、3、4节用于转向,此溜槽外侧均加帮板;第5、6、 7、8节形成锅状体,用于减缓煤流速度,降低块率损失。第1节入口宽度为1500mm,底面宽度依次递减,出口宽度为850mm,其余各节的底面宽度均为850mm,帮板高度为550mm。上部调节链采用40T大链3、花篮螺丝4固定至专用起吊锚杆上,底部采用25号U型钢支架21 固定在底板上,通过卡缆22调节25号U型钢支架21的高度。安装时,第1节螺旋溜槽前端距胶带机机头5前边缘100mm,距胶带机机头5上边缘200mm。
权利要求1.一种胶带机转载点旋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旋流器主体(1)和位于旋流器主体(1) 底部的支撑架(2),旋流器主体(1)包括与胶带机配合的接煤螺旋溜槽、与接煤螺旋溜槽连接的至少一节转向螺旋溜槽、与地沟溜配合的出煤螺旋溜槽以及连接转向螺旋溜槽和出煤螺旋溜槽的至少一节调速螺旋溜槽,接煤螺旋溜槽的底面与煤流抛物线形成的弧面相吻合,两侧均加帮板,其余螺旋溜槽的外侧均加帮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带机转载点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流器主体(1)每层螺旋溜槽的中心相互交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带机转载点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煤螺旋溜槽的底面宽度逐渐减小,入口底面宽度大于出口底面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带机转载点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2)为两侧 U型钢支架(21),两侧U型钢支架(21)搭接处分别用卡缆(22)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胶带机转载点旋流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旋流器主体(1)帮板上的至少一条由大链(3)和花篮螺丝(4)构成的调节链。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煤装置,具体为一种胶带机转载点旋流器。基于煤仓螺旋溜槽技术,解决常用的胶带输送机与地沟溜转载点由于胶带输送机带速快、煤量大、落差大而造成的煤炭块率损失问题和炭块溅出伤人事故。包括旋流器主体和位于旋流器主体底部的支撑架,旋流器主体包括接煤螺旋溜槽、转向螺旋溜槽、调速螺旋溜槽、出煤螺旋溜槽,接煤螺旋溜槽的底面与煤流抛物线形成的弧面相吻合,两侧均加帮板,其余螺旋溜槽的外侧均加帮板。采用偏心旋流技术和高位弧面接煤技术,充分运用空间高度,降低了高落差的纵向落煤距离,减缓了直接落煤对块煤的冲击;半封闭性设计有效防止了炭块溅出伤人事故;结构简单,便于制作,设计灵活,方便安装和更换。
文档编号B65G47/52GK202054436SQ20112016121
公开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0日
发明者吴雷, 宇文慧彪, 悦波, 李小喜, 王平虎, 贾张林, 陈霄 申请人: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