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47210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传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无论是在各大中小型的工厂,还是随处可见的施工工地,人们都会用传输带来进行各种物料的传送。当传输带所传送的物料量过大时,就会在传输带的边沿出现大量堆积的现象。同时当传送的物料质量较大时,通过传送带将传输的货物直接滑落到滑板上, 这样传输的物料与输料板的接触的瞬间则会产生很大的摩擦力,对滑板的造成的损伤很大,大大降低了滑板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传输的物料在传输带上大量堆积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方便实用的传送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传送装置,主要由支架、以及与该支架固定相连的传送机构组成。所述的传送机构由一个以上的传输轮组件、设置在该传输轮组件上的传输带以及用于驱动该传输带的电机组成;该传输轮组件由底座、固定在该底座中部的底传送轮以及固定在底座上并位于底传送轮两侧的侧传送轮组成;其中,传输带则放置在底传送轮及两个侧传送轮之间。进一步的,在该支架上还设有与该传送机构相匹配的加宽板,该加宽板固定在传输带的端头处,其横截面形状与传输带在传输轮组件上所形成的横截面形状相同,且其横截面积为传输带在传输轮组件上所形成形状的横截面积的2倍以上。另外,在支架上还设有位于加宽板正下方的输料板。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方便实用,可广泛应用于各种传输领域。(2)在传输带的端头处设置有加宽板,此加宽板是起一个缓冲作用,将传输的货物通过此加宽板再滑落到输料板上,从而减小了对输料板的摩擦,降低了对输料板的损坏。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为1 一支架,2 —加宽板,3 —传输带,4 一底座,5 —底传送轮,6 —侧传送轮,7 —输料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传送装置主要由支架1、以及与该支架1固定相连的传送机构组成。该传送机构由一个以上的传输轮组件、设置在该传输轮组件上的传输带3以及用于驱动该传输带3的电机组成。所述的传输轮组件由底座4、固定在该底座中部的底传送轮5以及固定在底座4上并位于底传送轮5两侧的侧传送轮6组成;其中,传输带3则放置在底传送轮5及两个侧传送轮6之间。为了实现该实用新型,在传输轮组件上还设置有一块加宽板2,该加宽板2为一个普通传输装置,该加宽板2固定在支架1上且连接在传输带3的端头处。为了更好的与传输带3相匹配,该加宽板2的横截面形状应与传输带3在传输轮组件上所形成的横截面形状相同,同时为了确保其使用效果,该加宽板2的横截面积为传输带3在传输轮组件上所形成形状的横截面积的2倍以上。同时,在支架1上还设有一块位于加宽板2正下方的输料板7。使用时,传输带3 通过底传送轮5和侧传送轮6的转动而带动传输带3运行,将物料运送到指定的位置。当传输的物料到达传输带3的边沿时便会直接传送到加宽板2上,从而通过加宽板2起到一种缓冲的作用,避免物料直接掉落下来。如上所述,便可以较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
权利要求1.一种传送装置,主要由支架(1)、以及与该支架(1)固定相连的传送机构组成,其特征在于在该支架(1)上还设有与该传送机构相匹配的加宽板(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送机构由一个以上的传输轮组件,设置在该传输轮组件上的传输带(3),以及用于驱动该传输带(3)的电机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输轮组件由底座(4), 固定在该底座(4)中部的底传送轮(5),以及固定在底座(4)上并位于底传送轮(5)两侧的侧传送轮(6 )组成;所述的传输带(3 )则放置在底传送轮(5 )及两个侧传送轮(6 )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宽板(2)的横截面形状与传输带(3)在传输轮组件上所形成的横截面形状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加宽板(2)的横截面积为传输带(3)在传输轮组件上所形成形状的横截面积的2倍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加宽板(2)固定在传输带(3) 的端头处。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支架(1)上还设有位于加宽板(2)正下方的输料板(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传送装置,主要由支架、以及与该支架固定相连的传送机构组成。该传送机构由一个以上的传输轮组件、设置在该传输轮组件上的传输带以及用于驱动该传输带的电机组成;在该支架上还设有与该传送机构相匹配的加宽板,该加宽板固定在传输带的端头处,其横截面形状与传输带在传输轮组件上所形成的横截面形状相同且其横截面积为传输带在传输轮组件上所形成形状的横截面积的2倍以上。另外,在支架上还设有位于加宽板正下方的输料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使用,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日常生活和大型工厂生产中。
文档编号B65G47/34GK202063544SQ20112018026
公开日2011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31日
发明者何昌明, 刘元科, 左先斌 申请人:四川省高宇化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