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炉水渣大倾角皮带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90917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高炉水渣大倾角皮带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炉水渣输送系统,具体指高炉水渣输送系统中大倾角皮带输送装置部分的改进,属于高炉冶炼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某些企业高炉水渣系统采用嘉恒法处理炉渣,这种处理方式的特点是占地面积小,工艺布置紧凑。由于场地狭窄,水渣经脱水后用平皮带输送至大倾角皮带,由大倾角皮带提升至炉渣仓,再由汽车在仓下接渣然后外运。而大倾角皮带使用寿命受诸多因素影响, 使用5 6个月后就完全破损而无法输送炉渣,导致整个水渣系统瘫痪,必须停运两天多的时间来更换。在此期间要安装短皮带加平皮带并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组织炉渣发运,甚至放红渣至干渣坑来维持生产,使生产组织难度加大,非常被动,更换一次大倾角皮带费用昂贵,大约40多万元,也造成生产成本上升,因此有必要对原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以延长其使用寿命。通过分析发现,大倾角皮带寿命短的原因除了提升角度大、皮带负荷重以及机速快、振动严重外,还跟下托辊设计不合理无不相关。现有的大倾角皮带输送机构如图1和图2所示大倾角皮带1受渣面中间位置均勻密布渣斗4,炉渣装在渣斗4内进行提升,该渣斗4材质与皮带1 一样是橡胶制成,渣斗4 高度250mm左右,渣斗4的宽度比皮带1要窄,两边留有边沿,边沿宽度各250mm左右。现有设计中下托辊2为长托辊,下托辊2两端通过支架3支撑。当沪渣提升至渣仓顶倒掉炉渣从下面返回时,渣斗4全部由下托辊2托住,即下托辊2与渣斗4的斗齿接触,见图1。由于渣斗4凹凸不平,在下托辊2上就处于弹跳运行,容易将渣斗墙子5和隔板6损坏而不能装渣,使皮带报废。由于大倾角皮带的特殊结构形式,使该型皮带自重较普通皮带至少重一倍以上。 在运行过程中,皮带斗齿两边与下托辊2接触,如图1所示,由于仅靠接触点a、b来支撑皮带1的自重,因此该两边会很快地受压撕裂,继续运行过程中,斗齿的横向隔板6会与下托辊2接触,从而造成皮带运行过程时剧烈振动。同时由于下托辊2安装数量众多,各托辊轴线与皮带中心线根本无法垂直,因而造成皮带跑偏严重,从而更加剧了皮带的损坏进程,由此导致大倾角皮带寿命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装置整体寿命尤其是皮带使用寿命、且能防止皮带跑偏的高炉水渣大倾角皮带输送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炉水渣大倾角皮带输送装置,在大倾角皮带受渣面中间位置布有渣斗,大倾角皮带两边留有边沿,在大倾角皮带下设有承托机构。所述承托机构主要由托带轮和转轴构成,在转轴两端分别设有轴承;托带轮为相同的两个且为圆台状,两托带轮分别同心地固定在转轴上,两托带轮的小端面朝内,大倾角皮带两边沿在皮带自身重力作用下与两托带轮的侧面接触。所述托带轮的小端面与侧面之间平滑过渡。所述托带轮的侧面与转轴之间的夹角为5士0.5°。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在皮带自重的作用下,皮带产生一定量的变形,使皮带边沿与托带轮接触的整个表面能均勻地受力,大大改善了皮带的受力情况。2、由托带轮托住皮带两边边沿平面,渣斗完全不与托带轮接触,彻底避免了原来的弹跳运行,有效地保护了渣斗的墙子和隔板,最大限度地延长了皮带寿命。3、采用轴承及转轴来作为新托带轮的支撑体,从而将托带轮的使用寿命较改前延长至少5倍以上。4、托带轮为圆台结构,因此侧面上各点圆周线速度存在差异,直径大线速度大,在此差异的作用下,皮带在运行过程中始终存在由两边向中间移动的作用力,从而消除了皮带的跑偏。5、将托带轮小端面与侧面的交角加工成圆角,消除了改前该位置交角对皮带的损伤。6、皮带寿命延长,更换减少,大大节约原来更换下托辊和皮带的费用。
图1-现有大倾角皮带输送机构示意图。图2-图1侧面剖视图。图3-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3,从图上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高炉水渣大倾角皮带输送装置,包括大倾角皮带和设在大倾角皮带下的承托机构。在大倾角皮带1受渣面中间位置布有渣斗4,大倾角皮带两边留有边沿,渣斗在皮带上的设置与现有结构相同。本实用新型的承托机构主要由托带轮7和转轴8构成,在转轴8两端分别设有轴承9。托带轮7为相同的两个且为圆台状,两托带轮7分别同心地固定在转轴8上,两托带轮的小端面10 (即圆台的上底面)朝内。这样,在托带轮7支撑皮带1的时候,首先使皮带1两边沿与托带轮7接触,在皮带自身重力作用下皮带会变形下沉,皮带中部下沉量大,因此皮带1两边沿在下沉过程中会自然地与两托带轮的侧面11均勻接触,这种接触皮带受力均勻,受损小。所述托带轮的小端面10与侧面11之间平滑过渡,具体为RlO的圆角过渡,由此消除了改前该交角对皮带的损伤。根据皮带在重力作用下的变形情况,本实用新型将托带轮的侧面11与转轴9之间的夹角设计为5士0.5° (即圆台母线与圆台轴线之间的夹角为5士0.5° ),这样可以使皮带与托带轮接触时的受力状况实现最大的均勻,大大改善了皮带的受力情况。根据本实用新型,申请人于2009年5月将原来的长托辊全部取掉,采用5组托带轮(直径Im左右),托住皮带两边边沿平面,完全不与渣斗接触,彻底避免了原来的弹跳运行,有效地保护了渣斗的墙子和隔板,最大限度地延长了皮带寿命。[0024]采用上述技术措施后皮带寿命大幅度提高,改前最多运行3个月,皮带大部分斗齿就撕裂。2009年6月3 5日更换后,皮带至今运行良好,改后虽经近十个月的运行,皮带斗齿依然保持完好。本实用新型带来的经济效益的计算1.皮带寿命延长,减少更换,节约资金原使用寿命按6个月计算,改造后使用寿命按11个月计算,延长寿命率为 (11-6) +6=83. 3%,节约资金为40X83. 3%=33. 3万元/年(按一次需资金共40多万元)。2.减少更换下托辊费用原全部使用长下托辊,由于磨损大,每月需换50个长托辊,一年需600个,每个长托辊费用700元,共需资金600X700=42万元/年。3.两项合计节约资金 33. 3+42=75. 3 万元 / 年。
权利要求1.一种高炉水渣大倾角皮带输送装置,在大倾角皮带(1)受渣面中间位置布有渣斗 (4),大倾角皮带两边留有边沿,在大倾角皮带下设有承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机构主要由托带轮(7)和转轴(8)构成,在转轴(8)两端分别设有轴承(9);托带轮(7)为相同的两个且为圆台状,两托带轮(7)分别同心地固定在转轴(8)上,两托带轮的小端面(10)朝内,大倾角皮带(1)两边沿在皮带自身重力作用下与两托带轮的侧面(11)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水渣大倾角皮带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带轮的小端面(10)与侧面(11)之间平滑过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炉水渣大倾角皮带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带轮的侧面(11)与转轴(8)之间的夹角为5士0.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炉水渣大倾角皮带输送装置,在大倾角皮带受渣面中间位置布有渣斗,大倾角皮带两边留有边沿,在大倾角皮带下设有承托机构。所述承托机构主要由托带轮和转轴构成,托带轮为相同的两个且为圆台状,两托带轮分别同心地固定在转轴上,两托带轮的小端面朝内,大倾角皮带两边沿在皮带自身重力作用下与两托带轮的侧面接触。本实用新型大大改善了皮带的受力情况,消除了皮带的跑偏和对皮带的损伤,将托带轮的使用寿命较改前延长至少5倍以上。由于皮带寿命延长,更换减少,也节约了更换下托辊和皮带的费用。
文档编号B65G15/60GK202219958SQ201120386920
公开日2012年5月16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2日
发明者廖长明, 贺镇, 雷有高, 魏功亮, 黄岗 申请人: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