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线卷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55639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纱线卷绕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纱线卷绕装置。详细地说,涉及用于在接纱时将纱线引导至接纱装置的结构。
背景技术
已知自动络纱机等的纱线卷绕装置,将卷绕在喂纱纱管上的纺织纱线的缺陷去除,并回卷到卷绕卷装上。以如下方式构成在由自动络纱机进行的纱线的回卷中,通过纱线缺陷检测装置(清纱器)对从喂纱纱管退绕的纺织纱线的纱线缺陷的有无进行监视,将该纺织纱线经由多个纱线引导件等引导至横动装置,通过上述横动装置使纱线横动并将其卷绕在旋转的卷绕卷装的表面。而且,若检测到纱线缺陷,则将纱线切断并将纱线缺陷的部分去除后,将切断的纱线通过接纱装置连接(接纱),并再次开始向卷装的卷绕。为了在接纱装置中进行接纱,需要将卷装侧的纱线和喂纱纱管侧的纱线引导至接纱装置。以往,在管状的纱线引导部件的前端产生吸引流并吸引捕捉纱线后,使该纱线引导部件转动,由此将上述纱线引导至接纱装置。参照图17对这样的以往的自动络纱机的结构简单地进行说明。图17所示的是以往的自动络纱机所具备的络纱单元90的概要侧视图。该络纱单元90以将喂纱纱管21的纺织纱线20回卷到卷装30上的方式构成。另外,该络纱单元100具备用于进行接纱的接纱装置14;纱线引导管(上纱线引导管91、下纱线引导管92);用于对纱线付与适度的张力的张力付与装置12 ;清纱器17 ;紧挨着配置于清纱器17的上游侧的刀具16。纱线引导管91、92与省略图示的负压源连接,以分别能够使上纱线引导管91的吸引口 91a以及下纱线引导管92的吸引口 92a产生吸引流的方式构成。另外,上纱线引导管91以能够以支点91b为中心上下转动的方式构成。相同地,下纱线引导管92以能够以支点92b为中心上下转动的方式构成。清纱器17以通过对移动的纱线20的粗度进行监视等而检测纱线缺陷(纱疵)的方式构成。另外,刀具16以在清纱器17检测到纱线缺陷的情况下立即将纱线20切断的方式构成。对上述那样的以往的自动络纱机中检测到纱线缺陷时的接纱动作进行说明。即,若在纱线的卷绕中通过清纱器17检测到纱线缺陷,则通过刀具16将纱线20切断。然后,位于刀具16下游侧的纱线端卷绕于旋转的卷装30。另一方面,位于刀具16上游侧的纱线被在张力付与装置12的上游侧待机的下纱线捕捉管92的吸引口 92a吸引捕捉。接着,使上纱线引导管91向上方转动,并且使卷装30反转。由此,纱线端从卷装30被引出并吸引至上纱线引导管91的吸引口 91a。此时的情形表示在图18中。接下来,如图19所示,使吸引保持了卷装30侧的纱线(上纱线)的状态的上纱线引导管91向下方转动。由此,卷装30侧的上纱线被导入至接纱装置14。接着如图20所示,使吸引保持了喂纱纱管21侧的纱线(下纱线)的状态的下纱线引导管92向上方转动。由此,喂纱纱管21侧的下纱线被导入至接纱装置14。该状态下,使接纱装置14工作,由此,执行上纱线与下纱线的接纱,在卷装30与喂纱纱管21之间纱线成为连续状态。如以上那样进行接纱,由此能够继续纱线向卷装30的卷绕。此外,如上述那样,在以往的自动络纱机中,上纱线引导管91和下纱线引导管92错开时机地上下转动。这是因为,假设使上纱线引导管91和下纱线引导管92同时转动,则转动的两个纱线引导管91、92彼此会发生干涉。然而如上述那样,通过刀具16将纱线20切断时,该刀具16与在张力付与装置12的下游侧待机的下纱线引导管92的吸引口 92a之间的纱线20被该下纱线引导管92吸引。此时被下纱线引导管92吸引的纱线20是位于清纱器17上游侧的纱线,因此,无法通过清纱器17确认纱线缺陷的有无。即,被下纱线引导管92吸引的部分是不存在纱线缺陷的纱线(不存在品质上的问题的纱线)的可能性较高。然而,上述的结构中,被下纱线引导管92吸引的那部分的纱线被舍弃。因此,在进行当由清纱器17检测到纱线缺陷时的接纱动作时,刀具16与在张力付与装置12的下游侧待机的下纱线引导管92的吸引口 92a之间的纱线
20会成为被浪费的纱线。对于这一点,专利文献I公开了使中转管(相当于上述下纱线引导管)紧挨着粗节收集器(相当于上述清纱器)的上游侧待机的结构。若采用这样的结构,则当通过粗节收集器检测到纱线缺陷而纱线被切断时,被中转管吸引的仅为紧挨着粗节收集器的上游侧的纱线。这样,根据专利文献I的结构,与图17的结构相比能够将检测到纱线缺陷而纱线被切断时被中转管(下纱线引导管)吸引的纱线的量减少。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92175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专利文献I的结构中,为了进行接纱,必须使捕捉了下纱线的中转管暂时向下方旋转并使其退避,然后,通过吸嘴(相当于上述上纱线捕捉管)将上纱线引导至接纱装置,然后,再次使中转管向上方旋转而将下纱线引导至接纱装置。这是因为该中转管兼具下述功能当粗节收集器进行切断时吸引捕捉下纱线的功能;吸引捕捉更换后的新喂纱纱管的纱线的功能。另外,使该中转管暂时向下方退避,由此,还存在避免与同样上下旋转的吸嘴相干涉的目的。但是,由于必须这样使吸引捕捉了下纱线的中转管上下旋转,因此,在专利文献I的结构中,接纱动作所需的时间变长,结果,存在卷装的生产效率降低的问题。另外,专利文献I的结构,为了消除使中转管向下方旋转时的纱线的松动,而将松弛的纱线吸引至中转管。此时被吸引的纱线会被舍弃,因而成为被浪费的纱线。这样,在专利文献I的结构中,虽然纱线被切断时被中转管吸引的纱线的量与图17的结构相比减少,但此后,使该中转管向下方转动时松弛的纱线进一步被吸引,因此,从结果来看,被中转管吸引的下纱线的量与上述图17所示的自动络纱机区别不大。因此,专利文献I的结构中,无法期待使检测纱线缺陷并进行接纱时的浪费纱线减少的效果。另外,在如专利文献I或图17那样,使纱线引导部件(专利文献I的中转管,或者图17的纱线引导管91、92)转动,由此引导纱线端的以往的结构的情况下,需要用于转动驱动该纱线引导部件的机构,存在机构变得复杂的问题。另外,由于机构复杂,所以难以自由地设计布局。另外,由于必须以避免与转动的纱线引导部件发生干涉的方式配置其他的结构,所以在这一点上也对布局结构限定。本发明是鉴于以上的情况而做出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纱线卷绕装置,能够使布局的自由度提高,并且,能够在短时间内将纱线引导至接纱装置,而且能够使接纱时产生的浪费纱线的量减少。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如上所述,下面对用于解决该课题的手段及其效果进行说明。根据本发明的观点,提供以下结构的纱线卷绕装置。即,该纱线卷绕装置具备纱管支承部、卷绕部、接纱装置、纱线引导部、纱线捕捉部、驱动部。所述纱管支承部支承喂纱纱管。所述卷绕部将来自所述喂纱纱管的纱线卷绕于卷装。所述接纱装置设置在所述纱管支承部与所述卷绕部之间,在从喂纱纱管向卷装连接的纱线断开的状态下对所述喂纱纱管侧的纱线与所述卷装侧的纱线进行接纱。所述纱线引导部,在纱线断开的状态下,将所述卷装侧的纱线引导至所述接纱装置。所述纱线捕捉部,以朝向所述卷绕部与所述接纱装置之间的纱线移动路径的方式配置,在纱线断开的状态下,捕捉所述喂纱纱管侧的纱线。所述驱动部,使所述纱线捕捉部向该纱线捕捉部所捕捉的纱线保持跨越接纱装置的状态并被导入接纱装置的方向移动。这样,在纱线断开的状态下捕捉喂纱纱管侧的纱线的纱线捕捉部配置在朝向卷绕部与接纱装置之间的纱线移动路径的位置上,因此,在进行接纱时,能够在将纱线导入接纱装置的位置捕捉纱线。由此,能够缩短接纱的时间周期。另外,不需要复杂的驱动部件,因此能够将纱线卷绕装置整体简单地构成。所述的纱线卷绕装置优选以如下方式构成。即,该纱线卷绕装置具备纱线缺陷检测装置、纱线断开部。所述纱线缺陷检测装置配置在所述纱管支承部与所述卷绕部之间,检测纱线缺陷。所述纱线断开部,根据所述纱线缺陷检测装置检测到纱线缺陷时的断开信号,使所述喂纱纱管与所述卷装之间的纱线成为断开状态。该结构中,若检测到纱线缺陷,则通过纱线断开部将纱线断开,断开的喂纱纱管侧的纱线被纱线捕捉部捕捉。由此,能够缩短接纱的时间周期。所述纱线卷绕装置中,优选纱线断开部是配置于所述纱线捕捉部与所述纱线缺陷检测装置之间的刀具。由此,规定位置上的纱线的断开(切断)能够通过刀具可靠地进行,因此,能够可靠地进行基于纱线捕捉部的纱线捕捉。另外,由于在规定的位置上进行纱线的断开,所以能够将对喂纱纱管侧的纱线进行接纱时产生的浪费纱线限定为恒定量,因此,浪费纱线管理变得容易。所述纱线卷绕装置中,优选所述纱线捕捉部是通过空气吸引力捕捉纱线的空气吸引部。由此,能够通过空气的吸引力对断开的纱线进行吸引捕捉。另外,卷绕作业时也作用吸引力,由此能够将由纱线产生的飞花回收。所述纱线卷绕装置中,优选所述纱线捕捉部是通过握持纱线而捕捉纱线的夹持部。
该情况下,与基于刀具进行的纱线断开同时地通过夹持部进行纱线的捕捉,因此能够可靠地进行纱线的切断和捕捉。所述纱线卷绕装置能够如以下方式构成。即,所述纱线捕捉部是设置于所述接纱装置与所述卷绕部之间的夹持部,该夹持部通过握持移动中的纱线还作为纱线断开部而动作。该情况下,纱线捕捉部通过夹持部对喂纱纱管与卷绕部之间的纱线进行握持,由此,同时进行纱线的断开和捕捉。这样通过夹持部进行纱线的断开,因此纱线端的捕捉不会失败。所述的纱线卷绕装置优选如以下的方式构成。即,所述纱线引导部,在吸引捕捉了所述卷装侧的纱线的状态下,从卷装侧向越过接纱装置的喂纱纱管侧移动,由此,将所述卷装侧的纱线引导至所述接纱装置。而且,从该纱线引导部以将纱线引导至所述接纱装置的方式移动的轨迹上,在所述纱线引导部上形成有使从喂纱纱管向纱线捕捉部连接的纱线退避的纱线退避部。这样,通过使喂纱纱管与纱线捕捉部之间的纱线退避,能够通过转动的纱线引导部将纱线引导至接纱装置。在所述纱线卷绕装置中,优选所述纱线退避部是形成于所述纱线引导部以将纱线引导至所述接纱装置的方式进行移动时的行进面上的倾斜部。该结构中,通过所述倾斜部使喂纱纱管与纱线捕捉部之间的纱线以推开的方式退避,能够使纱线引导部移动。由此,不存在纱线引导部钩挂于纱线的情况,因此,能够通过该纱线弓I导部将纱线弓I导至接纱装置。所述纱线卷绕装置中,优选在所述卷绕部与所述接纱装置之间,设置有纱线蓄留
>J-U ρ α装直。由此,在接纱过程中纱线向卷装的卷绕不会中断,因此不会使卷装的卷绕状态紊舌L。而且,通过本结构能够缩短接纱的时间周期,因此能够防止蓄留于纱线蓄留装置的纱线用尽。由此,能够不使纱线向卷装30的卷绕中断地进行纱疵的去除以及纱管的更换。所述纱线卷绕装置优选以如下方式构成。即,所述纱线引导部具备纱线吸引喷出部,其吸引所述卷绕部一侧的纱线,并将其吹起至与所述接纱装置相比的纱线卷绕方向上游侧;第二纱线捕捉部,其配置于所述接纱装置的上游侧,对被所述纱线吸引喷出部吹起的纱线进行捕捉并将其导入至所述接纱装置。这样,通过采用将纱线吹起并引导至接纱装置的结构,用于引导纱线的结构变得简单,其结果,能够提高各结构的布局的自由度。另外,只需将纱线吹起便完成向接纱装置的引导,因此能过缩短纱线的引导动作所需的时间,能够使卷装的生产效率提高。所述纱线卷绕装置中,优选所述纱线引导部具备偏转引导部件,该偏转引导部件将被所述纱线吸引喷出部吹起的纱线引导至所述第二纱线捕捉部。这样,对于被纱线吸引喷出部吹起的纱线,通过偏转引导部件将其引导至第二纱线捕捉部,由此,能够自由地配置纱线吸引喷出部和第二纱线捕捉部,能够使布局的自由度提闻。所述纱线卷绕装置优选如以下方式构成。即,所述偏转引导部件是筒状部件,沿筒的长度方向形成有狭缝。另外,该偏转引导部 件配置于当纱线卷绕时从纱线移动的纱线移动路径错开的位置。这样,通过将偏转引导部件制成筒状,能够以使纱线通过所述筒的内部的方式可靠地引导至纱线捕捉部。另外,通过在筒状的偏转引导部件上设置狭缝,能够将向纱线捕捉部的引导结束后的纱线从所述狭缝取出。另外,由于偏转引导部件不与其他的部件连接,所以从所述狭缝取出的纱线不会接触偏转引导部件。通过以上的结构,由于在通常的卷绕时能够使纱线在偏转引导部件的外侧移动,因此能够防止纱线与偏转引导部件接触导致品质降低。在所述纱线卷绕装置中,优选所述纱线卷绕于所述纱线蓄留装置的规定的位置。通过这样将纱线卷绕于规定的位置,在纱线断开时,卷绕于纱线蓄留装置的纱线端也存在于所述规定的位置。由此,只要从该规定的位置进行吸引,就能够进行用于接纱的纱线端捕捉。因此,不需要像用于从卷装吸引捕捉纱线端的吸嘴那么大的吸引口。由此,纱
线引导部的形状变得简单,并且还能够提高布局的自由度。而且由于能够将吸引口形成得较小,因而消耗空气量也变少。在所述纱线卷绕装置中,优选所述纱线引导部对卷绕于所述纱线蓄留装置的所述卷绕部一侧的纱线进行吸引并吹起。S卩,由于能够容易地捕捉卷绕于纱线蓄留装置的纱线的纱线端,所以能够可靠地吸引捕捉并吹起卷绕部一侧的纱线。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自动络纱机所具备的络纱单元的示意侧视图。图2是对纱线蓄留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的图。图3是表示喂纱纱管变空时的样子的图。图4是表示供给新的喂纱纱管时的样子的图。图5是表示下纱线被导入至下纱线吹起部时的样子的图。图6是下纱线吹起部的概要外观立体图。图7是表示下纱线吹起部的结构的侧面局部剖视图。图8是表示捕纱器吸引捕捉下纱线时的样子的图。图9是表示下纱线被导入至接纱装置时的样子的图。图10是表示偏转引导部件的结构的外观立体图。图11是表示通过偏转引导部件引导上纱线的样子的图。图12是表示上纱线从偏转引导部件被取出时的样子的图。图13是表示上纱线被导入至接纱装置时的样子的图。图14是表不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图。图15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自动络纱机所具备的络纱单元的示意侧视图。图16是对第二实施方式的络纱单元所具备的纱线蓄留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的图。图17是以往的自动络纱机所具备的络纱单元的示意侧视图。图18是表示在以往的络纱单元中对上纱线以及下纱线进行吸引捕捉时的样子的图。
图19是表示在以往的络纱单元中将上纱线导入至接纱装置时的样子的图。图20是表示在以往的络纱单元中将下纱线导入至接纱装置时的样子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接下来,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自动络纱机(纱线卷绕装置)所具备的络纱单元2的概要侧视图。本实施方式的自动络纱机,是并列配置有多个络纱单元2的结构。另外,该自动络纱机具备用于对上述络纱单元2集中地进行管理的省略图示的机台管理装置;具有压缩空气源以及负压源的省略图示的风箱。如图1所示,络纱单元2主要具备纱管支承部7和卷绕部8。该络纱单元2以将支承于纱管支承部7的喂纱纱管21的纱线(纺织纱线)20退绕并回卷于卷装30的方式构成。此外,图1表示的是通常的卷绕时的络纱单元2的样子。本说明书中,“通常的卷绕时”指的是在喂纱纱管21与卷装30之间纱线处于连续状态,并且纱线从喂纱纱管21被退绕且纱线被卷绕于卷装30的状态。纱管支承部7以能够将喂纱纱管21以大致直立状态保持的方式构成。另外,该纱管支承部7以能够将空的喂纱纱管21排出的方式构成。卷绕部8具备以能够安装卷绕纱管22的方式构成的摇架23 ;用于使纱线20横动并用于驱动上述卷绕纱管22的横动鼓24。横动鼓24与卷绕纱管22相对配置,通过旋转驱动该横动鼓24,使卷绕纱管22从动旋转。由此,能够将蓄留于后述的纱线蓄留装置18的纱线20卷绕于卷绕纱管22。另外,在横动鼓24的外周面上形成有省略图示的横动槽,通过该横动槽能够使纱线20以规定的宽度横动(横动)。以上的结构中,使纱线20横动并卷绕于卷绕纱管22,能够以规定长度形成规定形状的卷装30。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提及“上游侧”、“下游侧”时,指的是沿纱线的移动方向观察时的上游侧以及下游侧。各络纱单元2具备控制部25。该控制部25由省略图示的CPU、R0M、RAM等的硬件和存储于上述RAM的控制程序等的软件构成。而且,以上述硬件与软件进行配合、并由此控制络纱单元2的各结构的方式构成。另外,各络纱单元2所具备的控制部25以能够与上述机台管理装置通信的方式构成。由此,能够在机台管理装置集中地对自动络纱机所具备的多个络纱单元2的动作进行管理。另外络纱单元2,在纱管支承部7与卷绕部8之间的纱线移动路径中,具备各种装置。具体进行说明,在上述纱线移动路径中,从纱管支承部7侧向卷绕部8侧按顺序配置有退绕辅助装置10、下纱线吹起部11、张力付与装置12、上纱线捕捉部(第二纱线捕捉部)13、接纱装置14、捕纱器(纱线捕捉部)15、刀具(纱线断开部)16、清纱器(纱线缺陷检测装置)17、上纱线引出部(纱线吸引喷出部)48、纱线蓄留装置18。退绕辅助装置10用于使可动部件40与从喂纱纱管21退绕的纱线20摆动而形成于喂纱纱管21上部的气圈接触,通过适当地控制该气圈的大小来对纱线20的退绕进行辅助。下纱线吹起部11是喷气(air sucker)装置,在喂纱纱管21的更换时,以将喂纱纱管21侧的下纱线向接纱装置14侧吹起的方式构成(详细后述)。张力付与装置12对移动的纱线20付与规定的张力。本实施方式的张力付与装置12,构成为相对于固定的梳齿配置可动的梳齿的门式。可动侧的梳齿以梳齿彼此成为啮合状态或分离状态的方式构成为能够通过旋转式的螺线管而转动。另外,张力付与装置12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盘式的张力付与装置。上纱线捕捉部13配置于接纱装置14的附近(准确地说,挨着接纱装置14的上游侧)。该上纱线捕捉部13以接纱时对纱线蓄留装置18侧的上纱线进行吸引捕捉的方式构成(详细后述)。捕纱器15配置于卷绕部8与接纱装置14之间(准确地说,是刀具16的上游侧,且挨着接纱装置14的下游侧)。该捕纱器15的前端作为筒状的部件而形成,与纱线20的移动路径接近地设置,其前端以朝向纱线移动路径的方式配置,并且与省略图示的负压源连接。该结构中,能够在捕纱器15的前端产生吸引空气流,将附着在移动的纱线20上的飞花等的废料吸引去除。这样,捕纱器15作为空气吸引部而构成。另外,捕纱器15以当刀具16将纱线20切断时对喂纱纱管21侧的下纱线进行吸引捕捉的方式构成(详细后述)。清纱器17以通过对纱线20的纱线粗度进行监视而检测粗节等的纱线缺陷(纱疵)的方式构成。清纱器17 —旦检测到纱线的结果,则将指示该纱线缺陷的切断去除的断开信号发送至控制部25等。在挨着清纱器17的上游侧,配置有用于根据上述断开信号立即将纱线20切断的刀具16。接纱装置14是当清纱器17检测到纱线缺陷并通过刀具16切断纱线的纱线切断时、来自喂纱纱管21的退绕中的纱线的断纱时、或者喂纱纱管21的更换时等喂纱纱管21与卷装30之间的纱线成为断开状态的时候,对喂纱纱管21侧的下纱线与纱线蓄留装置18侧的上纱线进行接纱的装置。作为这样的接纱装置14,能够采用使用压缩空气等的流体的装置或使用机械式的装置。上纱线引出部48是喷气装置,以接纱时将纱线蓄留装置18侧的上纱线向接纱装置14侧引出的方式构成(详细后述)。纱线蓄留装置18以能够对从喂纱纱管21退绕的纱线20进行卷绕并暂时蓄留的方式构成。由于这样使纱线蓄留装置18夹设在纱管支承部7与卷绕部8之间,并在该纱线蓄留装置18上蓄留一定量的纱线20,所以即使是在以任何理由发生来自喂纱纱管21的纱线的退绕中断的情况(例如接纱动作的过程中)下,卷绕部8能够对蓄留于纱线蓄留装置18上的纱线进行卷绕,因此,能够继续向卷装30卷绕纱线20。由于这样卷绕部8的卷绕动作不会因接纱动作等而中断,因此能够高速且稳定地生产卷装30。另外,由于不再像以往的纱线卷绕装置那样,每次进行接纱作业时都从卷装30吸引捕捉纱线,所以能够防止在卷装30表面产生紊乱。而且,由于卷绕部8处的断纱产生变少,所以能够防止纱线在卷装30的端面发生滑落或产生卷绕形状不良的情况。另外,在络纱单元2的正面侧,配置有纱库式的纱管供给装置26。该纱管供给装置26具备旋转式的纱库转盘27。该纱库转盘27以能够保持多个预备的喂纱纱管21的方式构成。纱管供给装置26以通过对纱库转盘27间歇地旋转驱动从而能够对纱管支承部7供给新的喂纱纱管21的方式构成。另外,纱管供给装置26具备对保持于纱库转盘27中的喂纱纱管21的纱线端进行吸引保持的纱线端保持部28。接下来,参照图2对纱线蓄留装置18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纱线蓄留装置18主要具备纱线蓄留罗拉32和罗拉驱动马达33。纱线蓄留罗拉32作为大致圆筒状的部件而形成,以能够在其外周面卷绕纱线20而蓄留该纱线20的方式构成。罗拉驱动马达33以对纱线蓄留罗拉32以其中心轴线作为中心进行旋转驱动的方式构成。此外,罗拉驱动马达33的动作通过控制部25进行控制。这里,将配置有罗拉驱动马达33的那一侧的纱线蓄留罗拉32的端部称为基端部,将相反的一侧的端部称为前端部。如图2所示,在纱线蓄留罗拉32的基端部,形成有随着趋向端部而直径扩大的锥状的基端侧锥形部32a。另一方面,在纱线蓄留罗拉32的前端部,形成有随着趋向端部而直径扩大的锥状的前端侧锥形部32b。通过这样形成锥形部,能够防止纱线20从纱线蓄留罗拉32的端部滑脱。另外,纱线蓄留罗拉32中,将形成为圆筒状的部分(直径大致恒定的部分)称为圆筒部32c。此外,在该圆筒部32c上也形成有用于使被蓄留的纱线向下游侧移动的微小锥形。在纱线蓄留罗拉32的基端侧锥形部32a与圆筒部32c的边界部分附近,配置有上纱线引出部48的引导筒34(此外,上纱线引出部48的结构后述)。该引导筒34作为筒状的部件而构成,其一侧的端部(吸引侧端部34a)与纱线蓄留罗拉32的表面接近地配置。在通常的卷绕时,喂纱纱管21侧的纱线从该引导筒34的另一侧的端部(喷出侧端部34b)被导入该引导筒34内,并从上述吸引侧端部34a向纱线蓄留罗拉32的表面引出。这样,在通常的卷绕时,喂纱纱管21侧的纱线20通过引导筒34被引导至纱线蓄留罗拉32的表面。通过在将纱线20卷绕于纱线蓄留罗拉32的状态下使该纱线蓄留罗拉32单向旋转,由此能够对位于纱线蓄留装置18的上游侧(喂纱纱管21侧)的纱线20付与张力。由此,能够将纱线20从喂纱纱管21退绕,并将该纱线20卷绕于纱线蓄留罗拉32的表面。如图2所示,纱线20被引导至基端侧锥形部32a与圆筒部32c的边界部分,所以从圆筒部32c的基端部一侧起将之前的纱线层推起并且依次卷绕。其结果,位于纱线蓄留罗拉32上的纱线20被新卷绕的纱线20推动,从而在圆筒部32c的表面上向前端部一侧依次输送。这样,在纱线蓄留罗拉32的外周表面上,纱线20螺旋状地排列且从基端部一侧有规则地卷绕。此夕卜,以下的说明中,将通常的卷绕时使纱线蓄留罗拉32旋转的情况称为“正转”。另外,将使纱线蓄留罗拉32与正转相反地旋转时称为“反转”。另一方面,从纱线蓄留罗拉32的前端侧锥形部32b将该纱线蓄留罗拉32上的纱线20引出并送至下游侧(卷绕部8侧)。另外,在该前端侧锥形部32b中,纱线蓄留罗拉32上的纱线20经由配置于纱线蓄留罗拉32的中心轴线的延长线上的引出引导件37向下游侧被引出。这样,通过以向纱线蓄留罗拉32的中心轴线的延长线上引出纱线20的方式构成,无论纱线蓄留罗拉32的旋转状态如何都能够从该纱线蓄留罗拉32将纱线20引出。即,无论在纱线蓄留罗拉32正转、反转、或者旋转停止状态下,卷绕部8都能够从纱线蓄留罗拉32将纱线20退绕并向卷装30卷绕。此外,在纱线蓄留罗拉32的圆筒部32c与前端侧锥形部32b的边界部分,配置有橡胶圈(O型环)32d,通过该橡胶圈32d与纱线蓄留罗拉32的表面之间,从该纱线蓄留罗拉32将纱线20引出。此外,通过前端侧锥形部32b来阻止橡胶圈32d本身随着纱线被引出的情况。通过以上的结构,能够对从纱线蓄留罗拉32退绕的纱线20给予适度的张力,该适度的张力基于橡胶圈32d对纱线蓄留罗拉32的勒紧而实现,因此能够使该纱线20的退绕稳定。而且,由于能够将纱线的块解开并退绕,所以能够防止脱圈(slaffing)即纱线蓄留罗拉32上的纱线成块而一度脱开的不良情况。另外,还能够发挥不产生因纱线退绕时的摆动而产生的气圈的作用。在纱线蓄留罗拉32的附近配置有对该纱线蓄留罗拉32上的纱线20达到规定的上限量以上的情况进行检测的上限传感器36 ;对不足规定的下限量的情况进行检测的下限传感器35。下限传感器35和上限传感器36的检测结果被送至控制部25。控制部25,当检测到纱线蓄留罗拉32上的纱线不足上述下限量的情况时,对罗拉驱动马达33适当地进行控制从而使纱线蓄留罗拉32的旋转速度增大。由此,纱线20向纱线蓄留罗拉32的卷绕速度增大。另一方面,在通常的卷绕时,横动鼓24的旋转速度大致恒定,因此纱线蓄留罗拉32上的纱线20向卷装30侧退绕的速度大致恒定。控制部25以与纱线20从纱线蓄留罗拉32退绕的速度相比使纱线20向该纱线蓄留罗拉32卷绕的速度大的方式控制罗拉驱动马达33,由此,能够缓缓地增加纱线蓄留罗拉32上的纱线20的蓄留量。另一方面,控制部25,当检测到纱线蓄留罗拉32上的纱线达到上述上限量以上的情况时,对罗拉驱动马达33适当地进行控制从而使纱线蓄留罗拉32的旋转速度减小。由此,纱线20向纱线蓄留罗拉32的卷绕速度减小。控制部25以与纱线20从纱线蓄留罗拉32退绕的速度相比使纱线20向该纱线蓄留罗拉32的卷绕速度小的方式控制罗拉驱动马达33,由此能够缓缓地减少纱线蓄留罗拉32上的纱线20的量。通过上述那样的控制,能够将纱线蓄留罗拉32上的纱线20的蓄留量保持为下限量以上且不足上限量。接下来,对喂纱纱管21的更换动作进行说明。当喂纱纱管21的纱线用尽后,由于残存于该喂纱纱管21上的纱线全部被卷绕于纱线蓄留装置18,所以如图3所示,在喂纱纱管21 (空的纱管)与纱线蓄留装置18之间纱线成为不连续状态。因此,为了继续纱线20的卷绕,需要在供给新的喂纱纱管21之后连接该新的喂纱纱管21侧的纱线与纱线蓄留装置18上的纱线(接纱)。此外,即使喂纱纱管
21变空,由于在纱线蓄留装置18中蓄留有规定量的纱线20,因此,直至该蓄留的纱线20用尽为止,不需要中断纱线20向卷绕部8的卷装30的卷绕。以下,对喂纱纱管21的更换动作按顺序进行说明。首先,控制部25通过驱动纱管支承部7而将变空的纱管排出。接着,控制部25通过驱动纱管供给装置26的纱库转盘27而将新的喂纱纱管21对纱管支承部7供给。此时,如图4所示,新的喂纱纱管21以倾斜的状态被供给。另外如前述那样,保持于纱库转盘27上的喂纱纱管21的纱线端被纱线端保持部28吸引保持,所以在从该纱库转盘27供给的喂纱纱管21与上述纱线端保持部28之间处于牵拉纱线20的状态。此外,以下的说明中,在存在特别需要的情况下,将喂纱纱管21侧的纱线20表述为下纱线20a。接着,控制部25如图5所示地驱动纱管支承部7而使新的喂纱纱管21直立,并且对配置于下纱线吹起部11的附近的纱线归拢部件43进行驱动。该纱线归拢部件43以能够卡合于喂纱纱管21与上述纱线端保持部28之间的下纱线20a上并且能够向下纱线吹起部11移动的方式构成。而且,通过在使该纱线归拢部件43卡合于下纱线20a的状态下进行驱动,如图5所示,以能够将下纱线20a向下纱线吹起部11归拢的方式构成。下纱线吹起部11形成为图6的外观立体图所示的块状。该块上形成有纱线导入孔41和与上述纱线导入孔41连通的狭缝42。被上述纱线归拢部件43归拢的下纱线20a经由狭缝42被导入纱线导入孔41。
这里,参照图7的局部剖视图对下纱线吹起部11进一步详细地进行说明。如图7所示,在下纱线吹起部11上,形成有与上述纱线导入孔41连通的空气喷出喷嘴44。该空气喷出喷嘴44作为细长地形成的圆孔而构成。另外,空气喷出喷嘴44经由电磁阀45与合适的压缩空气源46连接。该电磁阀45受控制部25控制。在以上的结构中,若控制部25使上述电磁阀45成为开放状态,则从空气喷出喷嘴44向纱线导入孔41内供给压缩空气。空气喷出喷嘴44的喷出口以向纱线20的移动方向下游侧喷出空气的方式形成。因此,在从该空气喷出喷嘴44喷出压缩空气的情况下,在纱线导入孔41内产生朝向纱线20的移动方向下游侧(图7的朝上方向)流动的空气流。由此,能够将被导入纱线导入孔41内的下纱线20a顺着上述空气流向下游侧吹起。对喂纱纱管21的更换动作的接下来的情况进行说明。在通过纱线归拢部件43将下纱线20a导入至纱线导入孔41后,控制部25通过省略图示的刀具将喂纱纱管21与纱线端保持部28之间的下纱线20a切断,并且,开放电磁阀45从而对空气喷出喷嘴44供给压缩空气。由此,在纱线导入孔41内产生朝向下游侧的空气流,通过该空气流,下纱线20a被向下游侧吹起。在下纱线吹起部11的下游侧,配置有前述的捕纱器15,在其前端产生吸引流。从下纱线吹起部11被吹起的下纱线20a被捕纱器15吸引捕捉。将此时的样子表示在图8中。捕纱器15由于配置于接纱装置14的下游侧,所以在捕纱器15捕捉了下纱线20a的状态下,捕纱器15与喂纱纱管21之间的下纱线20a成为跨越接纱装置14的状态。在捕纱器15的附近,配置有捕纱器驱动部47,该捕纱器驱动部47能够对该捕纱器15向相对于纱线移动路径接近/分离的方向驱动。该捕纱器驱动部47的动作被控制部25控制。控制部25在捕纱器15吸引捕捉下纱线20a后,通过使捕纱器驱动部47工作,由此将捕纱器15向从纱线移动路径分离的方向驱动。由此,如图9所示,下纱线20a保持着跨越接纱装置14的状态不变地向后方(图9的左方向)移动,因此,以能够将该下纱线20a导入至接纱装置14的方式构成。如上所述,能够通过下纱线吹起部11和捕纱器15将下纱线20a导入至接纱装置14,因此,可以说下纱线吹起部11和捕纱器15构成下纱线引导部。如上所述,通过空气流将下纱线20a吹起并引导至接纱装置14的下游侧,因此,能够以例如与以往的络纱单元所具备的下纱线引导部件(图17的下纱线引导管92)相比简单的结构迅速地引导下纱线。此外,控制部25在结束将下纱线20a引导至接纱装置14的动作后,使电磁阀45成为关闭状态。由此,能够防止不必要地消耗压缩空气的情况。另外,控制部25与将下纱线20a引导至接纱装置14的上述控制前后地进行将纱线蓄留装置18侧的纱线引导至接纱装置14的控制。以下,具体进行说明。此外,以下的说明中,在存在特别需要的情况下,将纱线蓄留装置18侧的纱线20表述为上纱线20b。首先,对上纱线引出部48参照图2进行说明。上纱线引出部48由前述的引导筒34和与该引导筒34内连通的空气喷出喷嘴49构成。该空气喷出喷嘴49作为细长地形成的圆孔构成。另外,空气喷出喷嘴49经由电磁阀51与合适的压缩空气源46连接。该电磁阀51被控制部25控制。以上的结构中,若控制部25使上述电磁阀51成为开放状态,则从空气喷出喷嘴49向引导筒34内供给压缩空气。空气喷出喷嘴49的喷出口以向喷出侧端部34b侧喷出空气的方式(以向远离纱线蓄留罗拉32的表面的方向喷出空气的方式)形成。因此,在从该空气喷出喷嘴49喷出压缩空气的情况下,在引导筒34内产生向喷出侧端部34b流动的空气流。其结果是,从喷出侧端部34b喷出空气。另一方面,随着该引导筒34内的空气的流动,在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吸引侧端部34a)产生吸引流。将纱线蓄留装置18侧的上纱线20b引导至接纱装置14时,控制部25将电磁阀51置于开放状态,从空气喷出喷嘴49向引导筒34内供给压缩空气。该状态下,控制部25适当地控制罗拉驱动马达33,由此使纱线蓄留罗拉32反转。由此,从纱线蓄留罗拉32的圆筒部32c的基端部一侧将纱线端退绕,并且,通过产生于引导筒34的吸引侧端部34a的吸引流对该纱线端进行吸引,并将其导入至引导筒34的内部。此外,在图17所示那样的以往的自动络纱机中,对用于对卷绕于卷装30的纱线端进行吸引捕捉的上纱线引导管91而言,需要在卷装的宽度方向上扩大的吸引口 91a。其原因在于,在将纱线卷绕到卷装30的表面上时进行横动,结果会导致在清纱器17检测到纱线缺陷并以刀具16将纱线切断之后或在喂纱纱管21的纱线被全部卷绕之后,不确定卷绕于卷装30的纱线的纱线端会位于该卷装30的宽度方向上的哪个位置,因此为了可靠地对该纱线端进行吸引捕捉,需要遍及卷装30的宽度方向的整个范围地产生吸引流。对于这一点,在本实施方式的自动络纱机中,在纱线蓄留罗拉32上,纱线20从圆筒部32c与基端侧锥形部32a的边界部分起排列且有规则地卷绕。其原因在于,在通常的卷绕时,通过引导筒34将喂纱纱管21侧的纱线引导至圆筒部32c与基端侧锥形部32a的边界部分。因此,在清纱器17检测到纱线缺陷并以刀具16将纱线切断之后、或喂纱纱管21的纱线被全部卷绕之后,卷绕于纱线蓄留罗拉32的纱线的纱线端一定会位于圆筒部32c与基端侧锥形部32a的边界部分的附近,只要仅在该边界部分产生吸引流,就能够可靠地吸引纱线端。即,通过使引导筒34产生吸引流,能够可靠地吸引纱线端。这样,在具备纱线蓄留装置18的本实施方式的自动络纱机中,不需要如以往的结构那样的用于吸引上纱线的扩大的吸引口,因此,能够以较少的能源产生用于吸引上纱线的充分的吸引流。被吸引至引导筒34内的纱线端,顺着产生于该引导筒34内的空气流从喷出侧端部34b吹出。在从该喷出侧端部34b喷出空气的方向的前方,配置有偏转引导部件60的纱线入口 61。偏转引导部件60,如图10的立体图所示,作为弯曲的筒状的部件结构,将其一端侧作为纱线入口 61,将另一端侧作为纱线出口 62。从上述引导筒34的喷出侧端部34b喷出的空气,从上述纱线入口 61向偏转引导部件60的内部流入,并经过弯曲的偏转引导部件60的内部,由此在弯曲的路径中被引导,并从纱线出口 62被排出至偏转引导部件60外部。因此,从上纱线引出部48顺着喷出空气而被吹出的上纱线20b,如图11所示地顺着在偏转引导部件60内弯曲流动的空气流而从纱线入口 61被引导至纱线出口 62。这样,能够通过上纱线引出部48将上纱线(卷绕部一侧的纱线)吹起,并将其引导至接纱装置14的上游侧。在纱线出口 62的前方配置有上纱线捕捉部13。上纱线捕捉部13与省略图示的负压源连接,以能够在形成于其前端的吸引流产生口产生吸引流的方式构成。另外,在上纱线捕捉部13的吸引流产生口配置有可动式的盖部13a。该盖部13a以能够通过控制部25被驱动的方式构成,能够切换为阻塞上述吸引流产生口的状态和开放吸引流产生口的状态。控制部25与通过上纱线引出部48从纱线蓄留装置18将上纱线20b引出前后地,驱动上述盖部13a而使上纱线捕捉部13的上述吸引流产生口成为开放状态,使该上纱线捕捉部13产生吸引流。根据以上的结构,上纱线捕捉部13能够对被引导至偏转引导部件60的纱线出口 62的上纱线20b进行吸引保持。此外,控制部25,在不需要使上纱线捕捉部13产生吸引流时,以通过盖部13a阻塞上述吸引流产生口的方式进行控制。由此,由于能够防止空气流入上纱线捕捉部13的内部,所以能够防止不必要的能量消耗。此外,也可以取代通过盖的开闭而控制吸引空气流的有无的结构,而例如通过电磁阀控制空气的流动。另外,如图10所示,在偏转引导部件60上,形成有将该偏转引导部件60的外侧与内侧连通的狭缝63。该狭缝63以沿着筒状的偏转引导部件60的长度方向将纱线入口 61与纱线出口 62连接的方式形成。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偏转引导部件60形成为大致U字状,上述狭缝63沿该U字的内侧的部分而形成。由于这样在偏转引导部件60上形成有狭缝63,所以若上纱线捕捉部13对被引导至纱线出口 62的上纱线20b进行吸引捕捉,则如图12所示,上纱线20b经由上述狭缝63被取出至偏转引导部件60的外侧。而且,通过上纱线捕捉部13进一步对从偏转引导部件60取出的上纱线20b进行吸引,如图13所示,以能够将上纱线20b导入至接纱装置14的方式构成。如上所述,以通过上纱线引出部48、偏转引导部件60、上纱线捕捉部13,将上纱线20b引导至接纱装置14的上游侧的方式构成,因此,可以说上纱线引出部48、偏转引导部件60以及上纱线捕捉部13构成上纱线引导部(纱线引导部)。如上所述,通过空气流将上纱线20b吹起并引导至接纱装置14的上游侧,因此,能够以与例如以往的络纱单元所具备的上纱线引导部件(图17的上纱线引导管91)相比简单的结构并且迅速地引导上纱线。因此,能够缩短接纱动作耗费的时间,因此能够使卷装30的生成效率提闻。在将上纱线20b引导至接纱装置14的动作结束后,控制部25使纱线蓄留罗拉32的反转停止,并且,使电磁阀51成为关闭状态。接着,控制部25将上纱线捕捉部13的盖部13a关闭。而且,控制部25使接纱装置14工作,由此对上纱线20b与下纱线20a进行接纱。接纱结束后,控制部25开始纱线蓄留罗拉32的正转,并开始纱线从新的喂纱纱管21的退绕。另外,控制部25与开始纱线蓄留罗拉32的正转前后地,将捕纱器15驱动至与纱线移动路径接近的位置并再次开始飞花的吸引去除,并且,将上纱线捕捉部13的盖部13a短时间打开。由此,将被上纱线捕捉部13捕捉的纱线的断纱端(因接纱而被切断的上纱线)吸引并去除。由此,能够再次开始图1所示的通常的卷绕动作。此外,由于如上述那样以将上纱线20b从偏转引导部件60的内部取出的方式构成,因此在通常的卷绕时(图1所示的状态),纱线20不会通过偏转引导部件60的内部。这里假设在通常的卷绕动作期间,在以纱线20通过偏转引导部件60的内部的方式构成的情况下,存在纱线20与偏转引导部件60接触而受到损伤从而纱线品质降低的可能性。对于这一点,通过如上述那样构成,在通常的卷绕动作期间纱线20不与偏转引导部件60接触,因此能够防止纱线品质的降低。另外,如图1等所示,偏转引导部件60不与其他的部件连接。更具体而言,以偏转引导部件60的纱线入口 61与上纱线引出部48之间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偏转引导部件60。相同地,以偏转引导部件60的纱线出口 62与上纱线捕捉部13之间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偏转引导部件60。这样,由于在偏转引导部件60与其他的部件之间形成有间隔,因此,从该偏转引导部件60被取出的纱线20能够完全不与偏转引导部件60接触地移动。由于这一点,同样能够防止在通常的卷绕时纱线20与偏转引导部件60接触从而受到损伤,因此能够防止纱线品质的降低。另外,由于采用如上述那样以将纱线20吹起并进行引导的结构,所以不需要如图17的纱线引导管91、92那样被大幅驱动的部件。因此,能够使自动络纱机的结构简单化,并且,增大各结构的布局的自由度。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具有使通过偏转引导部件60对上纱线20b进行引导的路径弯曲的结构,因此,即使在从上纱线引出部48吹出纱线的方向的前方没有配置上纱线捕捉部13,也能够将上纱线20b引导至该上纱线捕捉部13。这样,通过对偏转引导部件60的形状加以研究,能够对上纱线引出部48与上纱线捕捉部13的位置自由地进行布局。接下来,对通过清纱器17检测到纱线缺陷时的动作进行说明。在图1所示那样的通常的卷绕时,若通过清纱器17检查到纱线缺陷,则控制部25使刀具16工作将纱线20切断。此时,刀具16的上游侧的纱线端被配置于紧挨着该刀具16的上游侧的捕纱器15吸引捕捉。另一方面,刀具16的下游侧的纱线端卷绕于正转的纱线蓄留罗拉32。由此,含有纱线缺陷的纱线部分被卷绕于纱线蓄留罗拉32的基端部一侧。此时,下纱线20a以及上纱线20b成为与图8相同的状态。但是,在通过刀具16将纱线20切断的情况下,断纱的纱线端保持原样地被捕纱器15吸引捕捉,因此,不需要通过下纱线吹起部11将下纱线20a向上吹起的动作,这一点与喂纱纱管21的更换动作不同。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结构,当在喂纱纱管21与卷装30之间纱线成为断开状态时,喂纱纱管21侧的纱线端在接纱装置14的下游侧被捕纱器15捕捉。另一方面,在以往的自动络纱机中,如图18等所示,若通过刀具16将纱线20切断,则在张力付与装置12的上游侧对下纱线的纱线端进行吸引捕捉。而且,如图20所示,通过使吸引捕捉了下纱线的下纱线引导管92向上方转动,将该下纱线的纱线端引导至接纱装置的下游侧。这样使下纱线引导管92大幅转动的动作耗费时间,其结果,在以往的自动络纱机中,接纱动作整体的时间也变长。对于这一点,通过如本实施方式那样以在接纱装置14的下游侧捕捉下纱线的方式构成,由此,原本就不再需要如以往的自动络纱机那样将下纱线的纱线端引导至接纱装置14的下游侧的动作。因此,能够缩短接纱动作整体的时间,能够使卷装30的生产效率提高。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刀具16将纱线20切断时被吸引至捕纱器15的下纱线,只是该捕纱器15与刀具16之间的较短的部分。另一方面,在图18等所示的以往的自动络纱机中,刀具16将纱线切断时被下纱线捕捉管92吸引的下纱线,是从张力付与装置12的上游侧到刀具16的部分。而且,如前述那样,被该下纱线捕捉管92吸引的部分在接纱结束后会被舍弃。对于这一点,同样在本实施方式中,被捕纱器15吸引的下纱线在接纱结束后会被舍弃,但如前述那样被该捕纱器15吸引的下纱线仅是极短的部分,因此能够将被舍弃的纱线20的量控制为最小限度。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结构,能够将检测到纱线缺陷时的接纱动作中产生的浪费纱线抑制为最小限度。接着,控制部25将捕纱器15向从纱线移动路径分离的方向驱动,并将被该捕纱器15吸引捕捉的下纱线20a导入接纱装置14 (与图9相同的状态)。对于这一点,例如在专利文献I的结构的情况下,为了避免中转管(下纱线引导管)与吸嘴(上纱线引导管)的干涉,需要使在接纱装置的下游侧吸引捕捉下纱线的中转管暂时向下方转动。这样,由于存在使中转管暂时向下方转动的必要,所以在专利文献I的结构中,接纱动作整体的时间变长。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不具备进行转动的纱线引导管,因此本身就不会产生纱线引导管彼此发生干涉的问题。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在通过捕纱器15吸引捕捉了下纱线20a之后,能够立即将该下纱线20a导入接纱装置14。由此,能够缩短接纱动作耗费的时间。另外,与使捕纱器15向从纱线移动路径分离的方向驱动前后地,控制部25使纱线蓄留罗拉32反转并使电磁阀51成为开放状态,进而使盖部13a成为开放状态。由此,上纱线20b被导入接纱装置14(与图13相同的状态)。该状态下,通过使纱线蓄留罗拉32的反转继续规定时间,被卷绕在该纱线蓄留罗拉32上的纱线缺陷的部分被引出,并被上纱线捕捉部13吸引。由此,能够将清纱器17检测到的纱线缺陷的部分去除。接着,控制部25使接纱装置14工作并进行接纱。如上所述,在纱线缺陷检测时的接纱动作中,以通过喷出空气将上纱线20b吹起并进行引导的方式构成,因此,能够以与以往的络纱单元所具备的上纱线引导部件(图17的上纱线引导管91)相比简单的结构并且迅速地引导上纱线20b。另外,在纱线缺陷检测时的接纱动作中,下纱线20a保持被捕纱器15吸引捕捉的状态,只需驱动该捕纱器15便能够将其引导至接纱装置14。由此,在纱线缺陷检测时能够简单并且迅速地引导下纱线20a。这样,在纱线缺陷检测时,也能够缩短接纱动作耗费的时间,因此能够使卷装30的生成效率提高。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自动络纱机具备纱管支承部7、卷绕部8、接纱装置14、纱线引导部、捕纱器15、捕纱器驱动部47。纱管支承部7支承喂纱纱管21。卷绕部8将来自喂纱纱管21的纱线卷绕于卷装30。接纱装置14设置于纱管支承部7与卷绕部8之间,在从喂纱纱管21向卷装30连接的纱线被断开的状态下对喂纱纱管21侧的纱线与卷装30侧的纱线进行接纱。纱线引导部,在纱线断开的状态下,将卷装30侧的纱线向上述接纱装置14引导。捕纱器15,以朝向卷绕部8与接纱装置14之间的纱线移动路径的方式配置,在纱线断开的状态下,捕捉喂纱纱管21侧的纱线。捕纱器驱动部47使捕纱器向其捕捉的纱线以保持跨越接纱装置14的状态向接纱装置14导入的方向移动。这样,在纱线断开的状态下对喂纱纱管21侧的纱线进行捕捉的捕纱器15由于配置在朝向卷绕部8与接纱装置14之间的纱线移动路径的位置,因此,在进行接纱时,能够在将纱线导入接纱装置14的位置对纱线进行捕捉。由此,能够缩短接纱的时间周期。另外,由于不需要复杂的驱动部件,所以能够简单地构成自动络纱机整体。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自动络纱机具备清纱器17和刀具16。清纱器17配置在纱管支承部7与卷绕部8之间,检测纱线缺陷。刀具16根据清纱器17检测纱线缺陷时的断开信号,使喂纱纱管21与卷装30之间的纱线成为断开状态。该结构中,在检测到纱线缺陷后,通过刀具16将纱线断开,断开的喂纱纱管21侧的纱线被捕纱器15捕捉。由此,能够缩短接纱的时间周期。另外,由于通过刀具16可靠地进行在规定位置的纱线的断开(切断),所以能够可靠地进行基于捕纱器15的纱线捕捉。另外,由于在规定的位置进行纱线的断开,所以能够使喂纱纱管21侧的纱线接纱时产生的浪费纱线为恒定量,浪费纱线管理变得容易。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自动络纱机中,捕纱器15是通过空气吸引力来捕捉纱线的 空气吸引部。
由此,能够通过空气的吸引力对断开的纱线进行吸引并捕捉。另外,通过在卷绕作 业时也作用吸引力,能够回收从纱线产生的飞花。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自动络纱机,在卷绕部8与接纱装置14之间设有纱线蓄留装 置18。
由此,由于在接纱过程中纱线向卷装30的卷绕不中断,所以不会使卷装30的卷绕 状态紊乱。而且,通过本结构能够缩短接纱的时间周期,因此能够防止蓄留于纱线蓄留装置 18的纱线用尽。由此,能够不使纱线向卷装30的卷绕中断地进行纱疵的去除乃至纱管更换。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自动络纱机中,上述上纱线引导部具备吸引上述纱线蓄留 装置18上的纱线并将其吹起至接纱装置14的上游侧的上纱线引出部48 ;配置于接纱装置 14的上游侧,对被上纱线引出部48吹起的上纱线20b进行捕捉并导入至接纱装置14的上 纱线捕捉部13。
这样,采用将上纱线20b吹起并引导至接纱装置14的结构,由此,用于引导上纱线 20b的结构变得简单,其结果,能够提高各结构的布局的自由度。另外,由于仅需将上纱线 20b吹起便完成向接纱装置14的引导,所以能够缩短上纱线20b的引导动作所需的时间,能 够使卷装30的生产效率提高。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自动络纱机中,上述上纱线引导部具备偏转引导部件60,该 偏转引导部件60将被上纱线引出部48吹起的上纱线20b引导至上纱线捕捉部13。
这样,通过偏转引导部件60将被上纱线引出部48吹起的上纱线20b引导至上纱 线捕捉部13,由此,能够自由地配置上纱线引出部48和上纱线捕捉部13,能够使布局的自由度提闻。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自动络纱机中,偏转引导部件60是筒状部件,沿筒的长度 方向形成有狭缝63。另外,该偏转引导部件60配置于从纱线卷绕时纱线移动的纱线移动路 径错开的位置。
这样,通过将偏转引导部件60制成筒状,能够以使上纱线20b通过上述筒的内部 的方式可靠地将其引导至上纱线捕捉部13。另外,通过在筒状的偏转引导部件60上设置狭 缝63,能够将完成了向上纱线捕捉部13的引导的上纱线20b从上述狭缝63取出。另外,由 于偏转引导部件60不与其他的部件连接,所以不存在从狭缝63取出的纱线20与偏转引导 部件60接触的情况。根据以上的结构,在通常的卷绕时能够使纱线20在偏转引导部件60 的外侧移动,因此,能够防止纱线20与偏转引导部件60接触从而品质降低的情况。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自动络纱机中,上述纱线卷绕于纱线蓄留装置18的规定的 位置(圆筒部32c与基端侧锥形部32a的边界部分)。
通过这样将纱线卷绕于规定的位置,在纱线断开时,卷绕于纱线蓄留装置18的纱 线端也存在于上述规定的位置。由此,只要从该规定的位置开始进行吸引,就能够进行用于 接纱的纱线端捕捉。因此,不需要像用于从卷装30吸引捕捉纱线端的吸嘴那样大的吸引 口。由此,上纱线引出部48的形状变得简单,并且布局的自由度也提高。而且由于能够使上纱线引出部48的吸引口较小,消耗空气量也变少。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自动络纱机中,上述纱线引导部将卷绕于纱线蓄留装置18 的卷绕部8侧的纱线(上纱线)吸引并吹起。
S卩,由于能够容易地捕捉卷绕于纱线蓄留装置18的纱线的纱线端,所以能够可靠地吸引捕捉并吹起卷绕部8侧的纱线。
接下来,对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变形例的说明中,对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或相似的结构,标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该变形例如图14所示,是省略了纱线蓄留装置18的结构。
另外,本变形例中,取代第一实施方式的上纱线引导部(上纱线引出部48、偏转引导部件60以及上纱线捕捉部13),作为上纱线引导部(纱线引导部)而具备上纱线引导管 91。该变形例中,卷装30侧的上纱线20b,通过上纱线引导管91被引导至接纱装置14。此外,该上纱线引导管91的结构是与图17等所示的以往的自动络纱机所具备的上纱线引导管91类似的结构,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图14中表示如下状态通过清纱器17检测到纱线缺陷并通过刀具16将纱线20 切断时,在捕纱器15吸引保持有下纱线20a,上纱线引导管91向上方转动并吸引捕捉上纱线20b。从该状态起,在为将上纱线20b引导至接纱装置14而欲使上纱线引导管91向下方转动的情况下,在该上纱线引导管91的轨迹上,存在捕纱器15与喂纱纱管21之间的下纱线20a。因此,若使以往的结构的上纱线引导管91直接向下方转动,则该上纱线引导管91 会钩住下纱线20a,存在无法将上纱线20b导入接纱装置14的情况。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纱线引导管91上形成有用于使与捕纱器15连接的下纱线20a暂时从喂纱纱管21退避的纱线退避部。更具体而言,上纱线引导管91向下方旋转时的行进面91c作为倾斜部形成。由此,若使上纱线引导管91向下方转动,则能够通过作为倾斜部 构成的行进面91c将下纱线20a推开,因此,能够不与下纱线20a发生钩挂地使上纱线引导管91通过。由此,能够将上纱线20b导入接纱装置14。另外,还可以与上纱线引导管91分别地设置当使上纱线引导管91向下方转动时用于使下纱线20a退避的机构。
如上所述,对于上纱线20b而言,还可以采用通过以往的纱线引导部件(上纱线引导管91)将其引导至接纱装置14的结构。即使是该结构,在基于刀具16切断纱线20时, 下纱线20a被捕纱器15吸引捕捉,并保持原样地被导入接纱装置14,因此,与通过纱线引导管91、92对上纱线20b和下纱线20a的双方进行引导的以往的结构(图17的结构)相比, 能够为简单的结构并且缩短接纱所需的时间。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变形例的自动络纱机通过以下方式构成。即,作为纱线引导部的上纱线引导管91,在吸引捕捉了卷装30侧的纱线的状态下,从卷装30侧向越过接纱装置14的喂纱纱管21侧转动,由此,以将上述卷装30侧的纱线引导至接纱装置14的方式构成。而且,从该上纱线引导管91以将上纱线20b引导至接纱装置14的方式进行转动的轨迹上,在上述纱线引导部上形成有使从喂纱纱管向纱线捕捉部连接的纱线退避的纱线退避部。
这样,通过使喂纱纱管21与捕纱器15之间的纱线退避,能够通过转动的上纱线引导管91将纱线引导至接纱装置14。
另外,在上述变形例的自动络纱机中,上述纱线退避部是形成在当上述纱线引导部以将纱线引导至上述接纱装置的方式转动时的行进面上的倾斜部。
该结构中,通过上述倾斜部以将喂纱纱管21与捕纱器15之间的下纱线20a推开 的方式使其退避,能够使上纱线引导管91转动。由此,不存在上纱线引导管91钩挂于下纱 线20a的情况,能够通过该上纱线引导管91将上纱线20b引导至接纱装置14。
接下来,对上述实施方式的其它的变形例进行说明。该变形例在图14所示的络纱 单元100中,取代捕纱器15而设置夹持部。
该夹持部以能够握持纱线的方式构成。此外,夹持部以在通常的卷绕时不与纱线 道接触的方式配置,并以根据来自控制部25的控制信号而握持清纱器17与接纱装置14之 间的纱线的方式构成。另外,该夹持部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捕纱器15相同地,以能够通过驱 动部而使其向远离纱线道的方向移动的方式构成。
该结构中,若通过清纱器17检测到纱疵,则控制部25通过刀具16将纱线切断并 同时对夹持部发送控制信号,使其握持被切断的下纱线的纱线端。该状态下,控制部25通 过驱动部使夹持部后退,由此,能够将被该夹持部握持的纱线端直接导入接纱装置14。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本变形例的自动络纱机中,纱线捕捉部是通过握持纱线而 捕捉纱线的夹持部。
该情况下,由于与基于刀具进行的纱线断开同时地进行基于夹持部进行的纱线捕 捉,因此能够可靠地进行纱线的切断和捕捉。
接下来,对上述实施方式的另外其它的变形例进行说明。该变形例是在图14所示 的络纱单元100中,取代捕纱器15而设置夹持部并且省略了刀具16的结构。
该结构中,在通过清纱器17检测到纱疵后,控制部25对夹持部发送控制信号,使 其握持移动的纱线。由此,在夹持部与卷绕部8之间拉断纱线。该状态下,控制部25通过 驱动部使夹持部后退,由此能够将被该夹持部握持的纱线端直接导入接纱装置14。这样,由 于能够通过夹持部将纱线断开,因此,本变形例的夹持部还能够作为纱线断开部发挥作用。
这样,夹持部兼作为纱线断开部和纱线捕捉部,由此,能够可靠地进行断开的纱线 的捕捉。即,在为通过刀具将纱线切断的结构的情况下,若基于刀具进行的纱线切断的时机 与通过夹持部握持纱线的时机不吻合,则存在纱线的握持失败的情况。对于这一点,在采用 如上述那样通过夹持部进行握持而拉拽纱线并由此将纱线断开的结构的情况下,由于在断 开纱线的时刻已经握持该纱线,所以不存在纱线的握持失败的情况。因此,能够将纱线缺陷 的检测时被断开的纱线可靠地导入接纱装置14。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本变形例的自动络纱机中,上述纱线捕捉部是设置在上述 接纱装置与上述卷绕部之间的夹持部,该夹持部通过握持移动中的纱线还作为纱线断开部 发挥作用。
该情况下,纱线捕捉部通过夹持部对喂纱纱管与卷绕部之间的纱线进行握持,由 此,同时进行纱线的断开与捕捉。这样通过夹持部进行纱线的断开,因此纱线端的捕捉不会 失败。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以下的变形例的说明中,对于 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或相似的结构,标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 明。
如图1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自动络纱机所具备的络纱单元100具备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类型的纱线蓄留装置。以下,参照图16对该纱线蓄留装置64进行说明。
如图16所示,纱线蓄留装置64具备旋转轴外壳70、纱线蓄留部71、纱线引导部 72。另外,上述旋转轴外壳70具备上方开放的圆筒状的筒部78 ;形成于该筒部78的开放 侧端部的凸缘部79。另外,在紧挨着纱线蓄留装置64的上游侧,配置有上纱线引出部48。
上述纱线蓄留部71配置于上述凸缘部79的上方。该纱线蓄留部71具备形成为 圆板状的支承板81 ;从该支承板81向上方突出的多个杆部件82 ;供该多个杆部件82的前 端部分连接的圆板状的安装板83。另外,纱线蓄留部71,以在上述支承板81与上述凸缘部 79之间形成缝隙的方式配置,并以后述的卷绕筒75能够在该缝隙的内部旋转的方式构成。
多个杆部件82在与铅直方向正交的圆周上以等间隔并列配置,上述纱线蓄留部 71,以通过这些杆部件82而形成大致圆筒形状的方式构成。在由该多个杆部件82构成的 大致圆筒形状的纱线蓄留部71的外圆周部分上卷绕纱线20,由此,纱线20蓄留于纱线蓄留 部71。
纱线引导部72配置于上述旋转轴外壳70的内部。在旋转轴外壳70上,在上述筒 部78的下部(与纱线蓄留部71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形成有导入孔80。导入孔80中,连接 有上纱线引出部48的引导筒34。从喂纱纱管21被引出的纱线20通过上述引导筒34而被 引导至上述导入孔80,通过该导入孔80向纱线引导部72被引导。
在上述筒部78的内部,配置有以相对于上述旋转轴外壳70以及纱线蓄留部71能 够旋转的方式安装的旋转轴73。在该旋转轴73与上述筒部78之间设置有伺服马达(纱线 蓄留驱动部)55,能够使旋转轴73正转以及反转。另外,在该旋转轴73的中心,形成有轴孔 状的纱线通路74。
在该旋转轴73的一端(与上述导入孔80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固定有形成为圆 筒状的卷绕筒(卷绕机构)75。该卷绕筒75,朝上略微倾斜,并且以通过旋转轴外壳70 (凸 缘部79)与支承板81的缝隙的方式向径向延伸突出,其前端部分的一部分以与旋转轴外壳 70相比稍微突出的方式构成。该卷绕筒75以与旋转轴73 —体地旋转的方式构成。另外, 卷绕筒75的内部与上述纱线通路74连接。
在以上的结构中,从纱线引导部72的导入孔80被引导至旋转轴外壳70内的纱线 20,通过纱线通路74以及卷绕筒75的内部而从该卷绕筒75的前端排出,由此,被引导至上 述纱线蓄留部71的侧面部分。因此,若将上述伺服马达55向正方向驱动,则卷绕筒75与 旋转轴73 —同旋转,由此纱线20卷绕在上述侧面部分。
另外,在上述纱线蓄留部71中配置的多个杆部件82分别以随着从支承板81侧的 端部向安装板83侧的端部接近而向纱线蓄留部71的内侧方向倾斜的方式配置。通过该杆 部件82的倾斜,卷绕于纱线蓄留部71上的纱线以向上方滑动的方式移动。因此,若通过后 述的卷绕筒75连续卷绕纱线20,则卷绕于上述倾斜部分的纱线向上方移动,因此,纱线20 在由杆部件82构成的上述侧面部分上以排列成螺旋状的状态蓄留。
上纱线引出部48,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具备引导筒34和空气喷出喷嘴 49。如图16所示,空气喷出喷嘴49与通过控制部25控制的电磁阀51连接,该电磁阀51 与压缩空气源46连接。空气喷出喷嘴49的空气喷出口,以向纱线移动方向上游侧喷出空 气的方式形成。
该第二实施方式中,当从纱线蓄留装置64将纱线引出时,控制部25令伺服马达55停止,并且将电磁阀51置于开放状态并使引导筒34内产生空气流。由此,能够从纱线蓄留 装置64将纱线引出。
另外,如图16所示,同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上纱线引出部48喷出空气的方向 的前方,配置偏转引导部件60的纱线入口 61。在以上的结构中,同样在本第二实施方式中, 能够将纱线蓄留装置64侧的上纱线引导至接纱装置14。
接下来,对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即,第二实施方式的纱线蓄留装 置64,为了在纱线蓄留部71中以排列的状态卷绕纱线,所以,以使杆部件82倾斜的状态设 置。但是,若这样构成,则存在卷绕于杆部件82的纱线随着向上方移动而松弛的问题。因 此,取代使杆部件倾斜的结构,还可以设置将纱线向上方积极地输送的部件。例如,通过罗 拉状的部件,能够形成将纱线蓄留部的纱线积极地向上方输送的结构。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进行了说明,不过上述的构成例如能够 如以下方式变更。
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从纱线蓄留装置18将纱线引出时,通过罗拉驱动马达33使 纱线蓄留罗拉32反转,但在通过上纱线引出部48引出上纱线20b的力充分强的情况下,还 可以将罗拉驱动马达33置于空档。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中,由于利用附图进行说明的关系,以先进行下纱线20a 的引导然后再引导上纱线20b的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还可以先进行上纱线 20b的引导。此外,在图17所示的以往的结构的情况下,假设同时进行下纱线20a的引导和 上纱线20b的引导,则存在两个纱线引导管91、92彼此干涉的问题,因此,没有同时进行上 纱线和下纱线的引导。对于这一点,若如上述实施方式或其变形例那样构成,由于纱线引导 管最多为一个,因此不会产生纱线引导管彼此干涉的问题。因此,在上述实施方式或其变形 例所示的自动络纱机中,能够同时进行下纱线20a的引导和上纱线20b的引导。
捕纱器15能够向相对于纱线移动路径接近/分离的方向驱动,但也可以省略该结 构,而采用将其固定于从纱线移动路径分离的位置(能够将下纱线20a导入接纱装置14的 位置)的结构。但是,若这样构成,则在通常的卷绕时,无法使捕纱器15接近纱线移动路径, 因此难以对纱线20强力地作用吸引流,存在无法可靠地进行将附着于纱线20的飞花去除 等的可能性。另外,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当检测到纱线缺陷并将纱线20切断时,还存在无 法捕捉下纱线的纱线端的可能性。因此,优选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捕纱器15能够向相对 于纱线移动路径接近/分离的方向驱动。
偏转引导部件60的形状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是能够将来自上纱线引 出部48的喷出空气适当地引导至上纱线捕捉部13的形状,可以是适当的形状。此外,例如 只要能够在从上纱线引出部48喷出空气的方向的前方配置上纱线捕捉部13,即使没有偏 转引导部件60也能够将上纱线20b引导至上纱线捕捉部13,所以该情况下能够省略偏转引 导部件60。
控制部25并不局限于每个络纱单元2都具备的结构,也可以以通过一个控制部对 多个络纱单元进行控制的方式构成。另外,上述的说明中,以通过一个控制部25集中进行 多个部件的控制的方式构成,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还可以对每个控制对象的部件分别独 立地设置控制部。
控制部25由硬件和软件构成,但也可以是其功能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由专用的硬件构成。
上述实施方式的络纱单元2是通过纱库式的纱管供给装置26供给喂纱纱管21的 结构,但并不限定于该结构。例如,还可以变更为通过沿着适当的路径对设置有喂纱纱管21 的托盘进行输送来对络纱单元2供给喂纱纱管21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卷绕部8是通过横动鼓24而使纱线20横动的结构,但也可以 采用通过例如臂式的横动机构使纱线20横动的结构。
另外,本发明的结构并不局限于自动络纱机,也能够用于具备接纱装置的其他种 类的纱线卷绕装置。
附图标记的说明
2 络纱单元7纱管支承部8卷绕部1下纱线吹起部2上纱线捕捉部4接纱装置5捕纱器(纱线捕捉部)6刀具7清纱器(纱疵检测装置)8纱线蓄留装置 25 控制部 34 引导筒 49 空气喷出喷嘴 48 上纱线引出部 60 偏转引导部件
权利要求
1.一种纱线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纱管支承部,其支承喂纱纱管; 卷绕部,其将来自所述喂纱纱管的纱线卷绕于卷装; 接纱装置,其设置在所述纱管支承部与所述卷绕部之间,在从喂纱纱管向卷装连接的纱线断开的状态下对所述喂纱纱管侧的纱线与所述卷装侧的纱线进行接纱; 纱线引导部,在纱线断开的状态下,将所述卷装侧的纱线引导至所述接纱装置; 纱线捕捉部,其以朝向所述卷绕部与所述接纱装置之间的纱线移动路径的方式配置,在纱线断开的状态下,捕捉所述喂纱纱管侧的纱线; 驱动部,其使所述纱线捕捉部向该纱线捕捉部所捕捉的纱线保持跨越接纱装置的状态并被导入接纱装置的方向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线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纱线缺陷检测装置,其配置在所述纱管支承部与所述卷绕部之间,检测纱线缺陷; 纱线断开部,其根据所述纱线缺陷检测装置检测到纱线缺陷时的断开信号,使所述喂纱纱管与所述卷装之间的纱线成为断开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纱线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纱线断开部是配置于所述纱线捕捉部与所述纱线缺陷检测装置之间的刀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纱线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纱线捕捉部是通过空气吸引力捕捉纱线的空气吸引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纱线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纱线捕捉部是通过握持纱线而捕捉纱线的夹持部。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纱线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纱线捕捉部是设置于所述接纱装置与所述卷绕部之间的夹持部,该夹持部通过握持移动中的纱线还作为纱线断开部而动作。
7.如权利要求1 6的任一项所述的纱线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纱线引导部以如下方式构成在吸引捕捉了所述卷装侧的纱线的状态下,从卷装侧向越过接纱装置的喂纱纱管侧移动,由此,将所述卷装侧的纱线引导至所述接纱装置,从该纱线引导部以将纱线引导至所述接纱装置的方式移动的轨迹上,在所述纱线引导部上形成有使从喂纱纱管向纱线捕捉部连接的纱线退避的纱线退避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纱线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纱线退避部是形成于所述纱线引导部以将纱线引导至所述接纱装置的方式进行移动时的行进面上的倾斜部。
9.如权利要求1 6的任一项所述的纱线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卷绕部与所述接纱装置之间,设置有纱线蓄留装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纱线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纱线引导部具备 纱线吸引喷出部,其吸引所述卷绕部一侧的纱线,并将其吹起至与所述接纱装置相比的纱线卷绕方向上游侧; 第二纱线捕捉部,其配置于所述接纱装置的上游侧,对被所述纱线吸引喷出部吹起的纱线进行捕捉并将其导入至所述接纱装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纱线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纱线引导部具备偏转引导部件,该偏转引导部件将被所述纱线吸引喷出部吹起的纱线引导至所述第二纱线捕捉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纱线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偏转引导部件是筒状部件,沿筒的长度方向形成有狭缝, 该偏转引导部件配置于当纱线卷绕时从纱线移动的纱线移动路径错开的位置。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纱线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纱线卷绕于所述纱线蓄留装置的规定的位置。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纱线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纱线引导部对卷绕于所述纱线蓄留装置的所述卷绕部一侧的纱线进行吸引并吹起。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纱线卷绕装置,使布局的自由度提高,并且能够在短时间内将纱线引导至接纱装置,而且能够使接纱时产生的浪费纱线的量减少。其技术方案如下所述。自动络纱机具备纱管支承部(7)、卷绕部(8)、接纱装置(14)、纱线引导部、捕纱器(15)、捕纱器驱动部(47)。纱线引导部,在纱线断开的状态下,将卷装(30)侧的纱线向所述接纱装置(14)引导。捕纱器(15)以朝向卷绕部(8)与接纱装置(14)之间的纱线移动路径的方式配置,在纱线断开的状态下,捕捉喂纱纱管(21)侧的纱线。捕纱器驱动部(47)使捕纱器向该捕纱器所捕捉的纱线保持跨越接纱装置(14)的状态并被导入接纱装置(14)的方向移动。
文档编号B65H67/08GK103003177SQ20118003477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15日
发明者福原修一, 今村裕司 申请人: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