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翻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81330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转向翻钢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向翻钢装置,该转向翻钢装置用于钢坯制造过程,是一种钢坯的转向装置和翻钢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钢坯制造过程中,由于车间空间布局的问题,穿孔机组与加热炉只能平行布置,使得从加热炉出来的钢坯不能直接进入穿孔机组,钢坯需要转过九十度角后才能进入穿孔机组。原有操作是,通过平辊输送转动九十度角,平辊两端安装护板,防止钢坯外出。缺点
是①由于输送时间过长,令钢坯烧损较重。②平辊输送令钢坯转过九十度角需要较大的空间,在空间资源非常稀缺的车间很难实施。③不能迅速进入穿孔机组。④红坯停留时间越长,环境温度越高。为此急需一种转向翻钢装置。公开号为CN201201141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钢坯转动装置,该钢坯转动装置只能令钢坯轴向旋转而不能令钢坯以径向为轴旋转,达不到令钢坯径向旋转九十度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能够自动将钢坯转动九十度并翻转下料的转向翻钢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转向翻钢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底板、导套、螺旋套、气缸、机头和翻钢机构,所述螺旋套套装在导套内,所述气缸安装在螺旋套内,该气缸的活塞杆连接在底板上,所述导套固定在底板上;所述螺旋套上设置有螺旋槽,所述导套设置有导套栓,该导套栓和螺旋槽相配合;所述机头和气缸连接,所述翻钢机构安装在机头上,所述翻钢机构和导套栓连接。通过气缸带动螺旋套进行钢坯的旋转和翻钢,自动化程度高,只需一个气缸动作即可同时完成钢坯的转向和翻钢,效率高。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翻钢机构包括翻钢钩、摆动轴、安装座和摆动臂,所述安装座固定安装在机头上,所述摆动轴转动安装在安装座上,所述摆动臂固定安装在摆动轴上,该摆动臂和导套栓连接,所述翻钢钩固定安装在摆动轴上。通过摆动臂动作,令翻钢钩翻转从而完成翻钢动作,结构简单,翻钢效率高。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螺旋套上设置有两个螺旋槽,所述导套设置有两个导套栓,每个导套栓和一个螺旋槽相配合。能够平衡螺旋套受力,提高螺旋套的使用寿命。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翻钢钩有四个。能够防止钢坯滑落,还能够减少单个翻钢钩所受到了钢坯重力,降低翻钢钩的负荷,提高使用寿命。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导套栓的头部设置有滚子,所述滚子安装在螺旋槽内。降低磨损,节约能量。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翻钢机构与导套栓通过软绳连接。通过软绳连接可以防止翻钢机构与导套栓硬接触,当翻钢机构被卡住时,软绳能够被拉断,从而防止翻钢机构与导套栓的损伤。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两个螺旋槽呈双螺旋结构。保证螺旋套运行稳定。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转向翻钢装置结构简单,维护方便,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能量利用率高,钢坯转动和翻钢同时进行,翻钢效率高。

图I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翻钢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翻钢装置的翻钢动作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螺旋槽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翻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翻钢装置的使用状态图。标号说明底板I,导套2,导套栓3,滚子4,螺旋套5,螺旋槽6,气缸7,活塞杆8,机头9,翻钢机构10,翻钢钩11,摆动轴12,摆动臂13,软绳14,传输辊15,斜台架16,挡板17,钢坯18,安装座1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如图I-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转向翻钢装置包括底板I、导套2、螺旋套5、气缸7、机头9和翻钢机构10。螺旋套5套装在导套2内,气缸7安装在螺旋套5内,气缸7和螺旋套5固定连接,气缸7的活塞杆8连接在底板I上,导套2固定在底板I上。螺旋套5上设置有螺旋槽6,导套2设置有导套栓3,导套栓3和螺旋槽6相配合。本实施例中,螺旋槽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螺旋槽6都设置在螺旋套5上,呈双螺旋结构,该结构使得螺旋套5旋转上升过程保持稳定,而且保证螺旋套5的受力均匀,提高了螺旋套5的使用寿命。两个螺旋槽6为一号螺旋槽和二号螺旋槽,导套2设置有两个导套栓3,两个导套栓3为一号导套栓和二号导套栓;每个导套栓3和一个螺旋槽6相配合,一号螺旋槽和一号导套栓相配合,二号螺旋槽和二号导套栓相配合。本实用新型中,螺旋槽6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者三个或者四个。四个螺旋槽6可以增加螺旋套5的稳定性。导套栓3的头部设置有滚子4,滚子4安装在螺旋槽6内,滚子4可以在螺旋槽6内滚动。减小了导套栓3的头部在螺旋槽6内滑动的阻力,便于运动,还能够防止导套栓3和螺旋槽6相互摩擦导致损伤。气缸7倒置在螺旋套5内,令气缸7方便安装,因为气缸7的活塞杆8不方便和螺旋套5固定,所以气缸7倒置可更好的固定气缸7的缸身和螺旋套5。气缸7的活塞杆8朝下,机头9和气缸7连接,翻钢机构10安装在机头9上,翻钢机构10和导套栓3连接。翻钢机构10包括翻钢钩11、摆动轴12、安装座19、和摆动臂13。安装座19固定安装在机头9上。本实施例中,安装座19有两个,摆动轴12转动安装在安装座19上,翻钢钩11固定安装在摆动轴12上,翻钢钩11和摆动轴12固定。摆动轴12转动能够带动翻钢钩11翻转。本实施例中,翻钢钩11有四个;本实用新型中,翻钢钩11的数量可以为2-10个,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和机头9的大小设置合适数量的翻钢钩11。翻钢钩11设置有凹槽,以方便钢坯18放置在翻钢钩11上,防止钢坯18滑落。摆动臂13固定安装在摆动轴12上,摆动臂13和导套栓3连接。本实施例中,摆动臂13与导套栓3通过软绳14连接;本实用新型中,摆动轴12与导套栓3可以通过钢丝绳或者其他方式连接。本实施例中,转向翻钢装置还包括挡板17,挡板17固定在斜台架16上。挡板17可以将钢坯18挡住,令钢坯18正好落在翻钢钩11内,从而使得转向翻钢装置将钢坯18转动九十度和翻钢。挡板17的位置使得圆盘形的机头9的轴线穿过长条形钢胚18的中点,确保转动平稳,挡板17可作自由调正。 本实用新型的转向翻钢装置使用的时候,钢坯18从传输辊15运输到翻钢机构10上,由于挡板17挡住了钢坯18,令钢坯18正好落在翻钢钩11的凹槽内。启动转向翻钢装置,气缸7动作,令气缸7的缸身上升,和气缸7连接的螺旋套5也一起上升,由于螺旋槽6和导套栓3相配合,使得螺旋套5旋转并上升。螺旋槽6旋转带动翻钢机构10转动,翻钢机构10转动令钢坯18转动。螺旋套5上升,令机头9上升,使得翻钢机构10上升。由于摆动臂13通过软绳14固定在导套栓3上,又因为软绳14的长度一定,所以软绳14拉动摆动臂13向下摆动,带动转动轴12转动,转动轴12带动翻钢钩11翻转,当钢还18正好转动九十度时,翻钢机构10正好将钢坯18下料到斜台架16,完成转向翻钢。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转向翻钢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底板、导套、螺旋套、气缸、机头和翻钢机构,所述螺旋套套装在导套内,所述气缸安装在螺旋套内,该气缸的活塞杆连接在底板上,所述导套固定在底板上;所述螺旋套上设置有螺旋槽,所述导套设置有导套栓,该导套栓和螺旋槽相配合;所述机头和气缸连接,所述翻钢机构安装在机头上,所述翻钢机构和导套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转向翻钢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翻钢机构包括翻钢钩、摆动轴、安装座和摆动臂,所述安装座固定安装在机头上,所述摆动轴转动安装在安装座上,所述摆动臂固定安装在摆动轴上,该摆动臂和导套栓连接,所述翻钢钩固定安装在摆动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转向翻钢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螺旋套上设置有两个螺旋槽,所述导套设置有两个导套栓,每个导套栓和一个螺旋槽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翻钢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翻钢钩有四个。
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转向翻钢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导套栓的头部设置有滚子,所述滚子安装在螺旋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转向翻钢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翻钢机构与导套栓通过软绳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翻钢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两个螺旋槽呈双螺旋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向翻钢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底板、导套、螺旋套、气缸、机头和翻钢机构,所述螺旋套套装在导套内,所述气缸安装在螺旋套内,该气缸的活塞杆连接在底板上,所述导套固定在底板上;所述螺旋套上设置有螺旋槽,所述导套设置有导套栓,该导套栓和螺旋槽相配合;所述机头和气缸连接,所述翻钢机构安装在机头上,所述翻钢机构和导套栓连接。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转向翻钢装置结构简单,维护方便,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能量利用率高,钢坯转动和翻钢同时进行,翻钢效率高。
文档编号B65G47/248GK202704502SQ20122032414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6日
发明者汪永平 申请人:嘉兴市新纪元钢管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