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彩钢瓦加工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92285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彩钢瓦加工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送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彩钢瓦加工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彩钢瓦生产加工过程中,大部分都是操作人员人力输送,降低了工作效率,进而,增加了企业的操作成本,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彩钢瓦加工输送装置,解决彩钢瓦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不便输送、工作效率低等缺点。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有效地提高了彩钢瓦输送的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操作成本。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种彩钢瓦加工输送装置,包括支撑垫、支架、轴承板、转轴和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垫设置为矩形的钢板,可以增加整个装置的稳定性,所述的支架通过焊接固定在支撑垫上,所述的轴承板横截面设置为L形,并通过焊接固定在支架上,所述的转轴通过轴承与轴承板连接,并设置为可转动的装置,彩钢瓦借助彩钢瓦成型机的推力,便可在转轴上移动,从而实现彩钢板的输送,所述的固定板通过焊接固定在支架上,并与转轴平行,通过固定板增加了装置的牢固度。进一步,所述的支撑垫,其数量为4个,并且处在同一水平面上。进一步,所述的转轴,其数量为2-5个,长度为1500mm-2000mm。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彩钢瓦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安全方便输送,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中:1.支撑垫、2.支架、3.轴承板、4.转轴、5.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一种彩钢瓦加工输送装置,包括支撑垫1、支架2、轴承板3、转轴4和固定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垫I设置为矩形的钢板,其数量为4个,增加整个装置的稳定性,所述的支架2通过焊接固定在支撑垫I上,所述的轴承板3横截面设置为L形,并通过焊接固定在支架2上,所述的转轴4通过轴承与轴承板连接,并设置为可转动的装置,其数量为2个,长度为1800_,所述的固定板5通过焊接固定在支架2上,并与转轴4平行,通过固定板5增加了装置的牢固度。彩钢瓦借助加工设备的推力,便可在转轴上移动,从而实现彩钢板的输送,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操作成本。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权利要求1.一种彩钢瓦加工输送装置,包括支撑垫(I)、支架(2)、轴承板(3)、转轴(4)和固定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垫⑴设置为矩形的钢板,所述的支架(2)通过焊接固定在支撑垫(I)上,所述的轴承板(3)横截面设置为L形,并通过焊接固定在支架(2)上,所述的转轴(4)设置为可转动的装置,转轴(4)通过轴承与轴承板(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钢瓦加工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垫(1),其数量为4个,并且处在同一水平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的彩钢瓦加工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4),其数量为 2-5 个,长度为 1500mm-200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彩钢瓦加工输送装置,包括支撑垫(1)、支架(2)、轴承板(3)、转轴(4)和固定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垫(1)设置为矩形的钢板,所述的支架(2)通过焊接固定在支撑垫(1)上,所述的轴承板(3)横截面设置为L形,并且通过焊接固定在支架(2)上,所述的转轴(4)设置为可转动的装置,并且转轴(4)通过轴承与轴承板(3)连接,所述的固定板(5)通过焊接固定在支架(2)上。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彩钢瓦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安全方便输送,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B65G13/00GK203079157SQ20132003113
公开日2013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0日
发明者杨元, 俞龙 , 郑龙 申请人:安徽鲁班钢构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