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轧钢用自动纠偏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264731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轧钢用自动纠偏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轧钢领域,特别公开了一种轧钢用自动纠偏装置。它包括上下排列的上纠偏辊和下纠偏辊,其特征是:还包括两端位于轴承座内的中纠偏辊,所述中纠偏辊位于缠绕在上纠偏辊和下纠偏辊上的板材的外侧,所述轴承座上设有蜗杆,轴承座下方设有正反转电机,正反转电机的输出端设有与蜗杆配合的涡轮。当板材的偏移量较大,单凭自动纠偏部分不能实现完全纠偏时,再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中纠偏辊进行纠偏,可对自动纠偏部分做有益的补充,达到完全纠偏板材的目的。
【专利说明】 一种轧钢用自动纠偏装置
[0001](一)【技术领域】
[000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轧钢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轧钢用自动纠偏装置。
[0003](二)【背景技术】
[0004]在轧钢过程中,板材往往发生偏移,这就就需要进行纠偏,一般都使用自动纠偏装置进行纠偏,但当板材偏移量很大时,光靠自动纠偏装置不能做到完全纠偏。
[0005](三)
【发明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能对发生偏移的板材做到完全纠偏的轧钢用自动纠偏装置。
[0007]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一种轧钢用自动纠偏装置,包括上下排列的上纠偏辊和下纠偏辊,其特征是:还包括两端位于轴承座内的中纠偏辊,所述中纠偏辊位于缠绕在上纠偏辊和下纠偏辊上的板材的外侧,所述轴承座上设有可转动的蜗杆,轴承座下方设有支撑台,所述轴承座可在支撑台上滑动,支撑台上设有正反转电机,正反转电机的输出端设有与蜗杆配合的涡轮,蜗杆的另一端与设在支撑台上的支架螺纹连接。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0]当板材的偏移量较大,单凭自动纠偏部分不能实现完全纠偏时,再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中纠偏辊进行纠偏,可对自动纠偏部分做有益的补充,达到完全纠偏板材的目的。
[0011](四)【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I上纠偏辊,2中纠偏辊,3下纠偏辊,4板材,5轴承座,6正反转电机,7蜗杆,8涡轮,9支撑台,10支架。
[0016](五)【具体实施方式】
[0017]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该种轧钢用自动纠偏装置,包括上下排列的上纠偏辊1、中纠偏辊2和下纠偏辊3,上纠偏辊I和下纠偏辊3上缠绕板材4,中纠偏辊2位于板材4的外侧,中纠偏辊2两端位于轴承座5内,轴承座5上设有可转动的蜗杆7,轴承座5下方设有支撑台9,轴承座5可在支撑台9上滑动,支撑台9上设有正反转电机6,正反转电机6的输出端设有与蜗杆7配合的润轮8,蜗杆7的另一端与设在支撑台9上的支架10螺纹连接。当自动纠偏部分不能将板材完全纠偏时,启动两边的正反转电机6使轴承座前后移动进行辅助纠偏,这样通过涡轮8与蜗杆7的配合就可以将板材4完全纠偏了。
[0018]除说明书所述技术特征外,其余技术特征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技术。
【权利要求】
1.一种轧钢用自动纠偏装置,包括上下排列的上纠偏辊(I)和下纠偏辊(3),其特征是:还包括两端位于轴承座(5)内的中纠偏辊(2),所述中纠偏辊(2)位于缠绕在上纠偏辊(I)和下纠偏辊(3)上的板材(4)的外侧,所述轴承座(5)上设有可转动的蜗杆(J),轴承座(5)下方设有支撑台(9),所述轴承座(5)可在支撑台(9)上滑动,支撑台(9)上设有正反转电机(6),正反转电机(6)的输出端设有与蜗杆(7)配合的涡轮(8),蜗杆(7)的另一端与设在支撑台(9)上的支架(10)螺纹连接。
【文档编号】B65H23/038GK203512889SQ201320530648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9日
【发明者】益希法 申请人:山东华鲁伟业新板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