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输送饮料瓶的隧道过渡输送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19867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输送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输送饮料瓶的隧道过渡输送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饮料包装线上杀菌冷却隧道进出瓶过渡链全部采用国内过渡板与平顶链组合,其缺陷是稳定性差的细高瓶及异性瓶在进出隧道时容易倒瓶,造成大量瓶子堆积在隧道入口和出口,严重影响产品包装产量。例如中国专利CN203714702U公开了一种带过渡板的输送机,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上的滚筒,安装在机架和滚动上面的输送带,包含过渡板,过渡板位于两组输送机的滚筒之间,过渡板设有三面,第一平面为一直平面,第二斜平面为斜面,第三平面与第一平面互相垂直,第一平面与第二斜平面相连,第二斜平面与第三平面相连。然而过渡板的输送机的入口处易发生大量瓶子堆积的现象,不能有效满足稳定运行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安全、故障少的用于输送饮料瓶的隧道过渡输送设备。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输送饮料瓶的隧道过渡输送设备,该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入口过渡链输送机、隧道输送组件和出口过渡链输送机,所述入口过渡链输送机包括第一输送链板,所述出口过渡链输送机包括第二输送链板,所述输送组件包括隧道链板,所述隧道链板两端分别与第一输送链板中部和第二输送链板中部垂直连接,并与第一输送链板和第二输送链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入口过渡链输送机上设有用于引导饮料瓶由第一输送链板进入隧道链板的第一导向护栏,所述出口过渡链输送机上设有用于引导饮料瓶由隧道链板进入第二输送链板的第二导向护栏。所述第一输送链板由平行设置的第一侧弯平顶链和第一动态过渡链组成,所述第二输送链板由平行设置的第二动态过渡链和第二侧弯平顶链组成,所述第一侧弯平顶链、第一动态过渡链、隧道链板、第二动态过渡链和第二侧弯平顶链依次连接。所述第一动态过渡链的输送速度大于第一侧弯平顶链,所述第二侧弯平顶链的输送速度大于第二动态过渡链。所述隧道链板为凸肋型传送带,所述入口过渡链输送机和出口过渡链输送机上均设有梳齿,所述梳齿插入至隧道链板凸肋的缝隙中。所述入口过渡链输送机包括第一机架,所述出口过渡链输送机件包括第二机架,所述第一侧弯平顶链和第一动态过渡链均设在第一机架上,所述第二动态过渡链和第二侧弯平顶链均设在第二机架上。所述隧道输送组件包括隧道主动链轮、隧道从动链轮和四个隧道辅助链轮,所述隧道主动链轮、隧道从动链轮和四个隧道辅助链轮通过隧道链板连接,所述隧道主动链轮设于第二机架上,所述隧道从动链轮设于第一机架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隧道链板两端分别与第一输送链板中部和第二输送链板中部垂直连接,因而可以节省隧道过渡输送设备的部署空间。2)输送链板由侧弯平顶链和动态过渡链组成可以使输送过程更加平滑,提高稳定性。3)第一动态过渡链的输送速度大于第一侧弯平顶链,第二侧弯平顶链的输送速度大于第二动态过渡链,可以有防止饮料品在过渡处堆积,提高稳定性。4)梳齿实现了过渡链与隧道输送链实现无缝动态连接,有效消除了瓶子出入隧道无动力输送盲区,使瓶子在进出时平稳过渡到链板输送机上。5)结构紧凑,与隧道主体一体化装配,节约空间,简化设备安装和维修过程。6)可与实现重载传输。7)与隧道网带链集成模块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入口过渡链输送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隧道出入口过渡输送机与隧道连接示意图;其中:1、入口过渡链输送机,2、隧道组件,3、出口过渡链输送机,11、第一动态过渡链,12、第一侧弯平顶链,13、第一机架,14、第一差速主动轴部件,15、第一过渡链从动部件,16、梳齿,21、主动链轮,22、隧道链板,23、隧道从动链轮,24、四个隧道辅助链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一种用于输送饮料瓶的隧道过渡输送设备,如图1所示,该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入口过渡链输送机1、隧道输送组件2和出口过渡链输送机3,入口过渡链输送机1包括第一输送链板,出口过渡链输送机3包括第二输送链板,输送组件2包括隧道链板22,隧道链板22两端分别与第一输送链板中部和第二输送链板中部垂直连接,并与第一输送链板和第二输送链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入口过渡链输送机1上设有用于引导饮料瓶由第一输送链板进入隧道链板22的第一导向护栏,出口过渡链输送机3上设有用于引导饮料瓶由隧道链板22进入第二输送链板的第二导向护栏。如图2所示,第一输送链板由平行设置的第一侧弯平顶链12和第一动态过渡链11组成,第二输送链板由平行设置的第二动态过渡链和第二侧弯平顶链组成,第一侧弯平顶链12、第一动态过渡链11、隧道链板22、第二动态过渡链和第二侧弯平顶链依次连接。第一动态过渡链11的输送速度大于第一侧弯平顶链12,第二侧弯平顶链的输送速度大于第二动态过渡链。入口过渡链输送机1包括第一机架13,出口过渡链输送机3件包括第二机架33,第一侧弯平顶链12和第一动态过渡链11均设在第一机架13上,第二动态过渡链和第二侧弯平顶链均设在第二机架33上。隧道输送组件2包括隧道主动链轮21、隧道从动链轮23和四个隧道辅助链轮24,隧道主动链轮21、隧道从动链轮23和四个隧道辅助链轮24通过隧道链板22连接,隧道主动链轮21设于第二机架33上,隧道从动链轮23设于第一机架13上。如图2所示,第一机架13上设有第一差速主动轴部件14和第一过渡链从动部件15,第一差速主动轴部件14和第一过渡链从动部件15均与第一动态过渡链11连接,第二机架上设有第二差速主动轴部件和第二过渡链从动部件,第二差速主动轴部件和第二过渡链从动部件均与第二动态过渡链连接。出口过渡链输送机3与入口过渡链输送机1区别在于第二动态过渡链是一条独立的传动装置,过渡到第二动态过渡链是由下一级减速机驱动,从动轴上装有二个相对转动的从动轮实现第二动态过渡链和第二侧弯平顶链的差速传动。隧道链板22为凸肋型传送带,入口过渡链输送机1和出口过渡链输送机3上均设有梳齿16,梳齿16插入至隧道链板22凸肋的缝隙中,梳齿16前沿齿尖超过隧道主动链轮21或隧道从动链轮23垂直中心3mm或与之重合。前面输送过来的瓶子在输送链护栏的导向作用下过渡到过第一动态过渡链11上,第一动态过渡链11差速及输送链护栏导向力作用将瓶子源源不断的平稳过渡到隧道链板22上,用于瓶子过渡的梳齿16和隧道链板22凸肋缝隙重合,最大限度的减小了过渡盲区约30mm(无动力区),从而使不稳定的瓶子实现平稳过渡,进瓶出瓶的过程同样。本实施例中相关数据具体如下:入口过渡链输送机主动轴转速:56rpm变频调速;第一侧弯平顶链12采用11齿链轮驱动:节园直径:φ135.2,线速度:0.2-0.4m/s;第一动态过渡链11采用18齿链轮驱动:节园直径:φ146.4,线速度:0.43m/s;出口过渡链输送机主动轴转速:56rpm;第二动态过渡链采用18齿链轮驱动:节园直径:φ146.4,线速度:0.43m/s;第二侧弯平顶链采用12齿链轮驱动:节园直径:φ147.2,线速度:0.4m/s。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