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内电缆收放缆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99249阅读:832来源:国知局
隧道内电缆收放缆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内电缆收放缆车,它含有车架,所述车架由前后两个车轴和左右两个支撑梁连接而成,每一车轴的两端均分别安装一个火车式车轮,每一支撑梁上均分别设置一个压力缸,所述压力缸的活塞杆上端设置有弧形托板。所述支撑梁为槽钢,所述槽钢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板和连接螺栓与所述车轴活动式连接,每一所述车轴上的两个所述车轮的间距与火车钢轨相对应。本实用新型在整个放缆过程不仅节省人力资源,效率非常高,而且人员因素可控,大大降低了缆线受损的几率。
【专利说明】隧道内电缆收放缆车
[0001]【技术领域】:
[000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隧道收放电缆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隧道内电缆收放缆车。
[0003]【背景技术】:
[0004]以往铁路施工敷设通信区间缆线时,都是采用民工一字排开进行拉行的方式进行,此方法效率低下,但是由于铁路工程条件制约又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所以铁路通信工程一直沿用此方法。目前地铁工程已大规模展开,技术含量和功能越来越高,区间缆线种类也越来越多,施工的工程量要求高,之前铁路工程的施工方法已满足不了地铁施工的要求,缆线敷设效率低下,容易出现缆线损伤造成传输指标超标,会对施工进度、后续施工步骤及工程质量。
[0005]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成本较低且工作效率高的隧道内电缆收放缆车。
[000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隧道内电缆收放缆车,含有车架,所述车架由前后两个车轴和左右两个支撑梁连接而成,每一车轴的两端均分别安装一个火车式车轮,每一支撑梁上均分别设置一个压力缸,所述压力缸的活塞杆上端设置有弧形托板。
[0008]所述压力缸通过支架固定在所述支撑梁上。所述压力缸为千斤顶,手动操作其升降。所述压力缸为液压缸,两个所述液压缸分别与液压源连接,以实现分别控制,或者两个所述液压缸与同一压力源连接,以实现联动控制。
[0009]所述车轮上设置有刹车机构;所述弧形托板上设置有阻尼装置。所述支撑梁为槽钢,所述槽钢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板和连接螺栓与所述车轴活动式连接,每一所述车轴上的两个所述车轮的间距与火车钢轨相对应。所述连接板为Ω形,每一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设置两个所述连接螺栓。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1]1、本实用新型在整个放缆过程不仅节省人力资源,效率非常高,而且人员因素可控,大大降低了缆线受损的几率。
[0012]2、本实用新型采用组合式结构,槽钢和车轴之间通过连接板和连接螺栓活动式连接,拆装方便,便于运输和存放。
[0013]3、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架固定千斤顶,保证千斤顶的直立牢固性,从而达到安全施工,减少人员或电缆伤损。
[0014]4、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液压缸进行顶升,并且两个液压缸还可以采用联动,保证两个液压缸的升降高度一致且升降速度相同,一致性好。
[0015]5、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成本较低且工作效率高,尤其适用于长隧道内各种大盘缆线敷设,推广后经济效益明显。
[0016]【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隧道内电缆收放缆车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所示隧道内电缆收放缆车的侧视图;[0019]图3为图1所示隧道内电缆收放缆车的使用状态图。
[0020]【具体实施方式】:
[0021]实施例:参见图1-图3,图中,1-车轮,2-连接螺栓,3-支撑梁,4-支架,5-压力缸,6-弧形托板,7-车轴,8-连接板,9-大盘电缆,10-钢轨,11-隧道。
[0022]隧道内电缆收放缆车含有车架,其中:车架由前后两个车轴7和左右两个支撑梁3连接而成,每一车轴7的两端均分别安装一个火车式车轮1,每一支撑梁3上均分别设置一个压力缸5,压力缸5的活塞杆上端设置有弧形托板6。
[0023]压力缸5通过支架4固定在支撑梁3上,保证压力缸的稳固性。压力缸5可以采用千斤顶,手动操作其升降。压力缸5也可以采用液压缸,两个液压缸分别与液压源连接,以实现分别控制,或者两个液压缸与同一压力源连接,以实现联动控制。
[0024]支撑梁3为槽钢,槽钢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板8和连接螺栓2与车轴7活动式连接,每一车轴7上的两个车轮I的间距与火车钢轨10相对应。连接板8为Ω形,每一连接板8的一端设置两个连接螺栓2。车轮I上设置有刹车机构(图中未画出),能够使收放缆车定位;弧形托板6上设置有阻尼装置(图中未画出),能够防止电缆盘转动过快。
[0025]需要放缆时,将车轮I放置在钢轨10上,将大盘电缆9的芯轴两端放置在
[0026]两个弧形托板6上,操纵压力缸,顶起大盘电缆9,机壳进行放缆。
[0027]刚开始放缆时,起点处由两人固定住缆线的端头,不可使缆线跟随推车前进。然后由四人推动车架前进,再由两人根据前进的速度匀速转动缆盘,等前行IOOm左右时起始缆线头已无需靠人力固定,此时起始点的两个人便可开始进行已布放缆线的排放与固定工作。
[0028]放缆结束,放下大盘电缆9,然后拆解连接螺栓2,可以将车架拆解,这样便于运输。
[002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隧道内电缆收放缆车,含有车架,其特征是:所述车架由前后两个车轴和左右两个支撑梁连接而成,每一车轴的两端均分别安装一个火车式车轮,每一支撑梁上均分别设置一个压力缸,所述压力缸的活塞杆上端设置有弧形托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内电缆收放缆车,其特征是:所述压力缸通过支架固定在所述支撑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内电缆收放缆车,其特征是:所述压力缸为千斤顶,手动操作其升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内电缆收放缆车,其特征是:所述压力缸为液压缸,两个所述液压缸分别与液压源连接,以实现分别控制,或者两个所述液压缸与同一压力源连接,以实现联动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内电缆收放缆车,其特征是:所述车轮上设置有刹车机构;所述弧形托板上设置有阻尼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隧道内电缆收放缆车,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梁为槽钢,所述槽钢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板和连接螺栓与所述车轴活动式连接,每一所述车轴上的两个所述车轮的间距与火车钢轨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隧道内电缆收放缆车,其特征是:所述连接板为Ω形,每一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设置两个所述连接螺栓。
【文档编号】B65H75/44GK203794368SQ201420171364
【公开日】2014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0日
【发明者】谷进才, 陈晓杰, 石锋伟, 张伟, 王治华, 刘绍鹏, 赵斌 申请人: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