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输用集装箱的框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54095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一种运输用集装箱的框架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运输用集装箱的框架结构。



背景技术:

集装箱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运输设备,通过集装箱方便进行吊运,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集装箱为焊接框架结构,因此不便于拆卸维修,当发生破损后,需要敲除掉焊点,才能将破损位置拆下,而后再进行替换,因此维修十分麻烦,同时现有技术中的集装箱的顶盖长期日晒雨淋,因此顶盖非常容易生锈、腐蚀,较为不耐用,后期更为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运输用集装箱的框架结构,本装置具有足够的强度,方便进行吊运,同时本装置的整体结构可拆卸,方便对易损件的更换,更换较为迅速,不影响物流运输。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运输用集装箱的框架结构,包括四根对称设置的立柱杆,所述立柱杆的上、下端面位置处均设置有l形的配装槽,在位于立柱杆上端面的所述配装槽之间设置有顶部框架,在位于立柱杆下端面的所述配装槽之间设置有底部框架,所述顶部框架和所述底部框架分别与所述配装槽之间配合有配装螺丝,所述顶部框架和所述底部框架的前、后端面之间均设置有壁板,所述壁板分别与所述顶部框架和所述底部框架之间配合有螺丝,所述顶部框架的内部纵向设置有两根以上的连架条,所述连架条与所述顶部框架的内表面之间配合有直角连接件,所述直角连接件分别与所述顶部框架和所述连架条之间配合有第一螺丝,所述连架条的下方设置有安装件,所述安装件的顶部具有配合所述连架条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深度大于所述连架条的高度,在所述顶部框架的上方设置有顶盖,所述安装件与所述顶盖之间配合有第二螺丝,所述顶盖与所述顶部框架的上表面之间形成密封。

优选地,所述立柱杆的外直角位置处圆弧过渡。

优选地,所述配装槽分别与所述顶部框架和所述底部框架之间过渡配合。

优选地,所述顶盖包括上层铝板和下层铝板,在所述上层铝板和所述下层铝板之间配合有隔热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具有足够的强度,方便进行吊运,同时本装置的整体结构可拆卸,方便对易损件的更换,更换较为迅速,不影响物流运输,本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为低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顶盖与安装件的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阅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运输用集装箱的框架结构,包括四根对称设置的立柱杆1,所述立柱杆1的上、下端面位置处均设置有l形的配装槽101,在位于立柱杆1上端面的所述配装槽101之间设置有顶部框架2,在位于立柱杆1下端面的所述配装槽101之间设置有底部框架(未图示),所述顶部框架2和所述底部框架分别与所述配装槽101之间配合有配装螺丝111,所述顶部框架2和所述底部框架的前、后端面之间均设置有壁板3,所述壁板3分别与所述顶部框架2和所述底部框架之间配合有螺丝301,所述顶部框架2的内部纵向设置有两根以上的连架条4,所述连架条4与所述顶部框架2的内表面之间配合有直角连接件5,所述直角连接件5分别与所述顶部框架2和所述连架条4之间配合有第一螺丝501,所述连架条4的下方设置有安装件6,所述安装件6的顶部具有配合所述连架条4的安装槽601,所述安装槽601的深度大于所述连架条4的高度,所述安装件6与所述连架条4之间配装有螺栓621,在所述顶部框架2的上方设置有顶盖7,所述安装件6与所述顶盖7之间配合有第二螺丝602,所述顶盖7与所述顶部框架2的上表面之间形成密封。

本发明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立柱杆1的外直角位置处圆弧过渡。

本发明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配装槽101分别与所述顶部框架2和所述底部框架之间过渡配合。

本发明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顶盖7包括上层铝板711和下层铝板712,在所述上层铝板711和所述下层铝板712之间配合有隔热棉71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具有足够的强度,方便进行吊运,同时本装置的整体结构可拆卸,方便对易损件的更换,更换较为迅速,不影响物流运输,本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为低廉。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输用集装箱的框架结构,包括四根对称设置的立柱杆,所述立柱杆的上、下端面位置处均设置有L形的配装槽,在位于立柱杆上端面的所述配装槽之间设置有顶部框架,在位于立柱杆下端面的所述配装槽之间设置有底部框架,所述顶部框架和所述底部框架的前、后端面之间均设置有壁板,所述顶部框架的内部纵向设置有两根以上的连架条,所述连架条的下方设置有安装件,所述安装件的顶部具有配合所述连架条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深度大于所述连架条的高度,在所述顶部框架的上方设置有顶盖;本装置具有足够的强度,方便进行吊运,同时本装置的整体结构可拆卸,方便对易损件的更换,更换较为迅速,不影响物流运输。

技术研发人员:张林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林球
技术研发日:2016.04.26
技术公布日:2017.11.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