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杆状工件平稳运输链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55189发布日期:2019-06-19 00:23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杆状工件平稳运输链条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送链条,尤其是一种杆状工件的输送链条。
背景技术
:目前,在采用链条对杆状工件进行运输时,常常会出现链条的链板受压变形,严重影响链条的使用寿命。同时在进行多根链条并排运输时,会出现杆状部件放置不稳定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采用链条运输杆状部件时链条结构强度低,多根并排运输时稳定性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杆状工件平稳运输链条,由各个链节依次链接构成;每个链节包括两个内链板、两个外链板、两个滚子、两个套筒、两个销轴、一个支撑板、两个支撑轮以及一个阻挡机构;所述的两个内链板平行正对上下设置;所述的两个套筒平行设置在两个内链板上,且套筒的两端穿过两个内链板后在两个内链板的外侧形成防摩擦凸圈,在套筒的外圆周上设有一圈限位凸圈;所述的两个滚子分别套设在两个套筒上,并在滚子内圆周上设有一圈限位凹槽;所述的限位凸圈嵌于限位凹槽内,并可相对转动;所述的两个销轴分别插装在两个套筒上,并可相对套筒转动,销轴的两端伸出套筒外;所述的两个外链板分别安装在一个销轴的两个伸出端上,且两个外链板位于两个内链板的外侧;所述的另一个销轴用于安装另一个相邻链节的两个外链板;所述的支撑板的下侧设有两个支撑凸圈;所述的两个支撑凸圈的下边固定安装在上方的外链板外侧,且两个支撑凸圈的位置与上方的内链板外侧的防摩擦凸圈位置相对应;所述的支撑板的上侧旋转式安装有一个转盘;所述的转盘上设有用于放置杆状工件的U形叉头;所述的支撑板上且位于转盘的下方设有至少三个插销孔;所述的各个插销孔位于同一圆周上;所述的转盘上插装有插销,并在插销上套设有压簧;所述的压簧处于压缩状态时插销插入插销孔内,所述的压簧处于自由状态时插销悬于插销孔上方;所述的插销靠近U形叉头的U形口处,且在杆状工件放置后按压在插销的顶端上;所述的U形叉头的U形口深度大于杆状工件的半径长度且小于杆状工件的直径长度;所述的两个支撑轮分别安装在下方的外链板的外侧,且两个支撑轮的安装位置与下方的内链板外侧的防摩擦凸圈位置相对应;所述的两个支撑轮中,一个支撑轮的顶部设有支撑管,另一个支撑轮的顶部设有圆盘;所述的支撑管固定安装在下方的外链板的外侧,且支撑管的位置与下方的内链板外侧的防摩擦凸圈位置相对应;所述的圆盘上设有支撑插管,在支撑插管的外围设有凸圈,在下方的外链板的外侧设有管套,且管套与下方的内链板外侧的另一防摩擦凸圈位置相对应;所述的支撑插管插装于管套内,且凸圈嵌于管套内壁上的环槽内,管套的下插口与圆盘上侧面为间隙配合,支撑插管可相对管套转动;在下方的内链板的外侧固定设有齿轮,所述的圆盘的圆周边缘上设有与齿轮相啮合的齿牙;所述的阻挡机构包括拉杆、驱动杆以及弧形杆;所述的驱动杆的下端通过支点转轴安装在U形叉头的侧面;所述的拉杆的两端分别活动式安装在插销和驱动杆上,使插销向下运动时拉动驱动杆向U形叉头的U形口上方摆动;所述的弧形杆延伸安装在驱动杆的上端上,且驱动杆摆动至最低点时弧形杆摆动至U形叉头的U形口上方,此时弧形杆的弧顶朝上;所述的支撑凸圈的外径等于套筒的外径;所述的支撑管的外径等于套筒的外径;所述的管套的外径等于套筒的外径。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定方案,所述的支撑板上设有八个插销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采用齿轮和圆盘上的齿牙相配合的结构,使得内链板和外链板在相对弯折时下方的支撑轮也能够同步平稳改变行走方向,有效保证了在过弯时的稳定性;(2)采用支撑板、支撑凸圈、套筒、支撑管以及管套形成一个从上至下的管体支撑结构,不会对内链板和外链板的侧面产生任何压力,同时由于管状支撑也不会对销轴的转动或端头产生任何的影响,在不影响链条正常使用的前提下解决了竖向支撑的问题,避免长期使用出现链板变形;(3)采用插销和转盘的结构能够在运输前根据杆状工件的摆放角度调整运输角度,并在杆状工件放置后进行定位,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确保杆状部件平稳运输;(4)采用阻挡机构能够对放置后的杆状部件进行限位,防止运输过程中脱离,同时也能够防止在一个U形叉头上放置多个杆状部件,起到限量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U形叉头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的支撑轮结构示意图。图中:1、内链板,2、外链板,3、销轴,4、套筒,5、滚子,6、圆盘,7、齿轮,8、齿牙,9、支撑轮,10、支撑管,11、支撑凸圈,12、支撑板,13、转盘,14、U形叉头,15、插销,16、压簧,17、插销孔,18、支撑插管,19、凸圈,20、杆状工件,21、拉杆,22、支点转轴,23、驱动杆,24、弧形杆。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杆状工件平稳运输链条,由各个链节依次链接构成;每个链节包括两个内链板1、两个外链板2、两个滚子5、两个套筒4、两个销轴3、一个支撑板12、两个支撑轮9以及一个阻挡机构;所述的两个内链板1平行正对上下设置;所述的两个套筒4平行设置在两个内链板1上,且套筒4的两端穿过两个内链板1后在两个内链板1的外侧形成防摩擦凸圈,在套筒4的外圆周上设有一圈限位凸圈,利用防摩擦凸圈能够有效降低外链板2和内链板1之间的摩擦,防止长期使用后外链板2和内链板1连接处磨损变薄,导致结构强度降低;所述的两个滚子5分别套设在两个套筒4上,并在滚子5内圆周上设有一圈限位凹槽;所述的限位凸圈嵌于限位凹槽内,并可相对转动,利用限位凸圈和限位凹槽的配合,使得滚子5的位置相对固定,不会对内链板1的内侧造成磨损,延长内链板1的使用寿命;所述的两个销轴3分别插装在两个套筒4上,并可相对套筒4转动,销轴3的两端伸出套筒4外;所述的两个外链板2分别安装在一个销轴3的两个伸出端上,且两个外链板2位于两个内链板1的外侧;所述的另一个销轴3用于安装另一个相邻链节的两个外链板2;所述的支撑板12的下侧设有两个支撑凸圈11;所述的两个支撑凸圈11的下边固定安装在上方的外链板2外侧,且两个支撑凸圈11的位置与上方的内链板1外侧的防摩擦凸圈位置相对应,利用支撑凸圈11使得支撑板12与外链板2隔离,确保支撑板12上的压力不会直接传递到外链板2上,而是直接通过套筒4向下传递至支撑轮9上;所述的支撑板12的上侧旋转式安装有一个转盘13;所述的转盘13上设有用于放置杆状工件20的U形叉头14;所述的支撑板12上且位于转盘13的下方设有至少三个插销孔17;所述的各个插销孔17位于同一圆周上;所述的转盘13上插装有插销15,并在插销15上套设有压簧16,利用插销15和转盘13的结构能够在运输前根据杆状工件20的摆放角度调整运输角度,并在杆状工件20放置后压下压簧16支撑的插销15进行定位,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和使用灵活性,确保杆状部件20平稳运输;所述的压簧16处于压缩状态时插销15插入插销孔17内,所述的压簧16处于自由状态时插销15悬于插销孔17上方;所述的插销15靠近U形叉头14的U形口处,且在杆状工件20放置后按压在插销15的顶端上;所述的U形叉头14的U形口深度大于杆状工件20的半径长度且小于杆状工件20的直径长度,该设计能够确保在一个U形叉头14上只能放置一个杆状部件20;所述的两个支撑轮9分别安装在下方的外链板2的外侧,且两个支撑轮9的安装位置与下方的内链板1外侧的防摩擦凸圈位置相对应;所述的两个支撑轮9中,一个支撑轮9的顶部设有支撑管10,另一个支撑轮9的顶部设有圆盘6;所述的支撑管10固定安装在下方的外链板2的外侧,且支撑管10的位置与下方的内链板1外侧的防摩擦凸圈位置相对应;所述的圆盘6上设有支撑插管18,在支撑插管18的外围设有凸圈19,在下方的外链板2的外侧设有管套,且管套与下方的内链板1外侧的另一防摩擦凸圈位置相对应;所述的支撑插管18插装于管套内,且凸圈19嵌于管套内壁上的环槽内,管套的下插口与圆盘6上侧面为间隙配合,支撑插管18可相对管套转动,利用支撑板12、支撑凸圈11、套筒4、支撑管10以及管套形成一个从上至下的管体支撑结构,不会对内链板1和外链板2的侧面产生任何压力,同时由于管状支撑也不会对销轴3的转动或端头产生任何的影响,在不影响链条正常使用的前提下解决了竖向支撑的问题,避免长期使用出现链板变形;在下方的内链板1的外侧固定设有齿轮7,所述的圆盘6的圆周边缘上设有与齿轮7相啮合的齿牙8,利用齿轮7和圆盘6上的齿牙8相配合的结构,使得内链板1和外链板2在相对弯折时下方的支撑轮9也能够同步平稳改变行走方向,有效保证了在过弯时的稳定性;所述的阻挡机构包括拉杆21、驱动杆23以及弧形杆24,利用阻挡机构能够对放置后的杆状部件20进行限位,防止运输过程中脱离,同时也能够防止在一个U形叉头14上放置多个杆状部件20,起到限量的作用;所述的驱动杆23的下端通过支点转轴22安装在U形叉头14的侧面;所述的拉杆21的两端分别活动式安装在插销15和驱动杆23上,使插销15向下运动时拉动驱动杆23向U形叉头14的U形口上方摆动;所述的弧形杆24延伸安装在驱动杆23的上端上,且驱动杆23摆动至最低点时弧形杆24摆动至U形叉头14的U形口上方,此时弧形杆24的弧顶朝上,利用弧形杆24能够在杆状工件20放置后阻挡在杆状工件20的上方,既能够对杆状部件进行限位,又能够阻挡其他杆状部件挤放在同一个U形叉头14上;所述的支撑凸圈11的外径等于套筒4的外径;所述的支撑管10的外径等于套筒4的外径;所述的管套的外径等于套筒4的外径,上述尺寸的限制能够确保至上而下的管状支撑具有较强的结构强度。所述的支撑板12上设有八个插销孔17,该设计能够使得杆状部件具有较多的调整角度。本发明的运输链条在使用时是在运输的凹轨内行走的,所以支撑轮9是嵌于凹轨内的,在弯道时会进行转向,转向驱动是通过齿轮7和圆盘6上的齿牙8相配合的结构,使得内链板1和外链板2在相对弯折时下方的支撑轮9也能够同步平稳改变行走方向;在杆状工件20放置前,通过插销15和转盘13的定位结构根据杆状工件20的摆放角度调整运输角度,并在杆状工件20放置后压下压簧16支撑的插销15进行定位,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和使用灵活性,确保杆状部件20平稳运输;在插销15被下压时,拉杆21拉动驱动杆23向U形叉头14的U形口上方摆动,从而对已位于U形口内的杆状工件20进行防护,防止多余的杆状工件20挤入,确保每个杆状工件20都能够平稳运输。由于输送链条长期与水汽接触,会存在生锈的问题,为了能够防止链条生锈,本发明的内链板1、外链板2、支撑板12、转盘13、U形叉头14、拉杆21、驱动杆23以及弧形杆24的外表面都进行了磨砂处理,在磨砂处理后的表面涂上了防锈漆涂层;所述的防锈漆涂层的组分包括:硫酸钡、二甲苯、表面活性剂、石墨粉、铝粉、甘油、异丙醇胺、云母粉、油性固化剂、氧化铁红、氢氧化钾以及水溶剂。防锈漆的各个组分的质量份配比为:硫酸钡15~28份、二甲苯35~50份、表面活性剂3~8份、石墨粉18~25份、铝粉25~32份、甘油45~64份、异丙醇胺26~37份、云母粉25~38份、油性固化剂5~9份、氧化铁红11~16份、氢氧化钾8~16份以及水溶剂15~23份。上述的质量份配比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创新点,只有在本发明的质量份范围内的才具有较好的防锈效果。对比实验1:硫酸钡20份、二甲苯40份、表面活性剂7份、石墨粉20份、铝粉28份、甘油50份、异丙醇胺32份、云母粉33份、油性固化剂7份、氧化铁红14份、氢氧化钾11份以及水溶剂18份;对比实验2:硫酸钡10份、二甲苯30份、表面活性剂7份、铝粉28份、甘油15份、异丙醇胺13份、云母粉20份、油性固化剂8份、氧化铁红13份以及水溶剂10份;对比实验3:二甲苯20份、表面活性剂3份、石墨粉13份、甘油60份、异丙醇胺20份、云母粉33份、油性固化剂9份、氧化铁红11份、氢氧化钾5份以及水溶剂25份。实验效果对比表:实验序号链条平均掉漆率(每100链节)链条平均生锈率(每100链节)13.95.1212.718.3311.413.5由上表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的提供的防锈漆涂层(对比试验1)具有较好的防护效果,不易掉漆,也且生锈率也较低,使用效果明显。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发明,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发明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