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板材生产线的对中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348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复合板材生产线的对中输送装置,所述复合板材生产线的对中输送装置包括:支撑机构,对中机构;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架(11),托辊辊面(12),支撑梁一(13),支撑梁二(14);所述对中机构包括:左传动机构,右传动机构;

所述托辊辊面(12)有多个无动力滚筒组成,水平设置在支架(11)上;

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一(13)和支撑梁二(14)轴向方向与无动力滚筒轴向平行,所述支撑梁二(14)设置在托辊辊面(12)一端末端的两个无动力滚筒的间隙中,所述支撑梁一(13)设置在托辊辊面(12)另一端与支撑梁二(14)相距整个托辊辊面(12)长度的四分之三的两个无动力滚筒的间隙中;

所述左传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21),驱动滚筒(22),传动辊一(23),传动辊二(24),皮带(25);

所述伺服电机21设置在支撑梁一(13)上,位于支撑梁一(13)的下方,通过传动轴与驱动滚筒(22)连接;

所述驱动滚筒(22)轴向与托辊辊面(12)垂直,驱动滚筒(22)通过传动轴设置在支撑梁一(13)左侧,驱动滚筒(22)顶面沿竖直方向高于托辊辊面(12)的距离为80mm—100mm;

所述传动辊一(23)轴向与托辊辊面(12)垂直,传动辊一(23)通过中心轴设置在托辊辊面(12)一侧前端的支架(11)上,传动辊一(23)顶面沿竖直方向高于托辊辊面(12)的距离为80mm—100mm;

所述传动辊二(24)轴向与托辊辊面(12)垂直,通过中心轴设置在支撑梁二(14)左侧,传动辊二(24)顶面沿竖直方向高于托辊辊面(12)的距离为80mm—100mm;

所述驱动滚筒(22)、传动辊一(23)和传动辊二(24)的外圆设置为齿轮状;

所述皮带(25)为刚性输送皮带,设置在驱动滚筒(22)、传动辊一(23)和传动辊二(24)的外圆上;所述皮带(25)内层设置为齿状与驱动滚筒(22)、传动辊一(23)和传动辊二(24)外圆上的齿相咬合;

所述右传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31),驱动滚筒’(32),传动辊一’(33),传动辊二’(34),皮带’(35);

所述伺服电机’(31)设置在支撑梁一(13)上,位于支撑梁一(13)的下方,通过传动轴与驱动滚筒’(32)连接;

所述驱动滚筒’(32)轴向与托辊辊面(12)垂直,驱动滚筒’(32)通过传动轴设置在支撑梁一(13)右侧,驱动滚筒’(32)顶面沿竖直方向高于托辊辊面(12)的距离为80mm—100mm;

所述传动辊一’(33)轴向与托辊辊面(12)垂直,传动辊一’(33)通过中心轴设置在托辊辊面(12)一侧前端的支架(11)上,传动辊一’(33)顶面沿竖直方向高于托辊辊面(12)的距离为80mm—100mm;

所述传动辊二’(34)轴向与托辊辊面(12)垂直,通过中心轴设置在支撑梁二(14)右侧,传动辊二’(34)顶面沿竖直方向高于托辊辊面(12)的距离为80mm—100mm;

所述驱动滚筒’(32)、传动辊一’(33)和传动辊二’(34)的外圆设置为齿轮状;

所述皮带’(35)为刚性输送皮带,设置在驱动滚筒’(32)、传动辊一’(33)和传动辊二’(34)的外圆上;所述皮带’(35)内层设置为齿状与驱动滚筒’(32)、传动辊一’(33)和传动辊二’(34)外圆上的齿相咬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板材生产线的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25)和皮带’(35)为钢带输送带,皮带的中间层设置为薄钢带,内外层为橡胶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板材生产线的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21)与伺服电机’(31)为完全相同的电机,伺服电机(21)与伺服电机’(31)工作模式为联动工作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合板材生产线的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滚筒(22)与传动辊二(24)保持在一条直线上,所述驱动滚筒’(32)与传动辊二’(34)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合板材生产线的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一(13)和支撑梁二(14)设置有销孔。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