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张力辊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47367阅读:79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自动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张力辊的系统。



背景技术:

在带钢连续生产线中,张力辊是连续生产线上实现张力调节的一种设备。采用张力辊装置来实现张力调节是带钢生产线中常用的技术,其原理是带钢包绕在张力辊上,其包绕接触处产生摩擦力,以此使出口张力与入口张力按照规律变化来改变张力值,对生产机组实现张力控制。

现有技术中,生产线上张力辊的速度控制一般是通过变频器的速度调节器闭环运算调节,控制变频器的电流输出来实现的。目前,变频器的速度调节器的比例控制参数P和积分参数I的设置是通过在变频器的操作面板设置实现的,但是生产线上的张力辊较多,需要设置的变频器也比较多,如果逐一在变频器的操作面板上设置参数的话,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设置时间长导致生产效率低。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控制张力辊的系统,以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张力辊的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张力辊的速度进行设定时,需要操作人员通过变频器的控制面板上设置,导致操作时间长,生产效率降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控制张力辊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控制装置与第二控制装置的第一端口连接;

第二控制装置,所述第二控制装置的第二端口与变频装置的第一端口连接;

变频装置,所述变频装置的第二端口与动力装置的第一端口连接;

张力辊,所述张力辊与所述动力装置的第二端口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具体包括:工控机。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控制装置具体包括:控制器。

上述方案中,所述变频装置具体包括:变频器。

上述方案中,所述动力装置具体包括:变频电机。

上述方案中,所述动力装置包括:齿轮;所述齿轮设置在所述动力装置的第二端口。

上述方案中,所述系统还包括:齿条;其中,所述齿轮通过所述齿条与所述张力辊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控制装置通过以太网与所述第二控制装置的第一端口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控制装置的第二端口通过控制器局域网总线(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与所述变频装置的第一端口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变频装置的第二端口通过通讯电缆与所述动力装置的第一端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控制张力辊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控制装置与第二控制装置的第一端口连接;第二控制装置,所述第二控制装置的第二端口与变频装置的第一端口连接;变频装置,所述变频装置的第二端口与动力装置的第一端口连接;张力辊,所述张力辊与所述动力装置的第二端口连接。如此,第一控制装置与显示器相连,操作人员可以直接通过显示器直接设定工作参数,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设定时间,显示器通过人机接口与第一控制装置相连,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将接收到的线速度设定值发送至所述第二控制装置,所述第二控制装置将所述速度设定值转换后,所述变频装置根据所述转换后的所述速度设定值控制所述动力装置的旋转速度,使得带钢生产线的生产效率得以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控制装置;2-第二控制装置;3-变频装置;4-动力装置;5-张力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张力辊的速度进行设定时,需要操作人员直接通过变频器的控制面板上设置,导致操作时间长,生产效率降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控制张力辊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控制装置与第二控制装置的第一端口连接;第二控制装置,所述第二控制装置的第二端口与变频装置的第一端口连接;变频装置,所述变频装置的第二端口与动力装置的第一端口连接;张力辊,所述张力辊与所述动力装置的第二端口连接。

下面通过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张力辊的系统,如图1所示,所述系统包括:第一控制装置1、第二控制装置2、变频装置3、动力装置4、张力辊5;其中,

所述第一控制装置1与第二控制装置2的第一端口连接;所述第二控制装置2的第二端口与变频装置3的第一端口连接;所述变频装置3的第二端口与动力装置4的第一端口连接。

具体地,所述第一控制装置1具体可以包括工控机,所述第二控制装置2具体可以包括控制器,比如: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所述变频装置3具体可以包括变频器,所述动力装置4具体可以包括变频电机。

这里,所述第一控制装置1的第一端口为人机接口,所述第一控制装置1通过人机接口与显示器(人机界面)相连,用于接收操作人员通过显示器发送的速度参数及变频器参数。其中,所述速度参数具体包括张力辊5的线速度; 所述变频器参数包括:比例控制参数P和积分参数I。

所述第一控制装置1的第二端口通过以太网与所述第二控制装置2的第一端口相连,所述第二控制装置2的第二端口通过Canbus总线与所述变频装置3的第一端口连接。所述变频装置3的第二端口通过通讯电缆与所述动力装置4的第一端口连接。

所述动力装置4的第二端口通过所述齿轮及齿条与所述张力辊5连接。具体地,所述动力装置4包括:齿轮;所述齿轮设置在所述动力装置4的第二端口。所述系统还包括:齿条;所述齿轮通过所述齿条与所述张力辊5连接。

其中,当所述第一控制装置1将接收到的所述速度参数及变频器参数发送至所述第二控制装置2后,当所述第二控制装置2接收到速度参数时,将线速度转换成变频电机的角速度。当所述第二控制装置2接收到及变频器参数时,将变频器参数转发送至变频器中的内置速度调节器。

实际应用中,当操作人员想远程设定张力辊5的速度时,直接可以在人机界面上输入预设的线速度,工控机则通过人机接口接收线速度,并通过以太网将线速度发送至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接收到线速度后,通过CAN总线将线速度转换成变频电机的角速度,将该角速度发送至变频器。变频器内置的速度调节器根据所述角速度值,通过通讯电缆闭环调节所述变频电机的旋转速度,变频电机通过齿轮齿条驱动张力辊5旋转。

这里,当操作人员想远程设定变频器内置速度调节器的比例控制参数P和积分参数I时,直接可以在人机界面上输入预设的比例控制参数P值和积分参数I值,通过以太网把比例控制参数P值和积分参数I值发送至PLC控制器,PLC控制器通过Can总线把比例控制参数P值和积分参数I值发送至变频器的内置速度调节器,即完成设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控制张力辊的系统,操作人员可以直接通过人机界面远程设置变频器的比例控制参数P值、积分参数I值及张力辊5的速度值,无需在现场依次设置,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设定时间,使得带钢生产线的生产效率得以提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