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吊钩的辅助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8217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吊钩的辅助钩。



背景技术:

目前,有的货车装钢卷时,为了节省空间,将货物排成两排(行业称之为“打双”),由于目前的电动吊钩的吊臂成L字形,两个吊臂相对设置构成夹钳,因此,中间没有空间给电动吊钩下勾。电动吊钩没法使用,只能换成传统甩摆吊钩将货物拖开,或先吊下货车,然后再将电动吊钩更换回来,导致耗费时间及电能,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吊钩的辅助钩,其能解决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电动吊钩的辅助钩,其包括上横梁、纵梁和下横梁,纵梁的顶端与上横梁的一端连接,纵梁的底端与下横梁的一端连接,上横梁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吊耳,两个吊耳相距一定距离。

优选的,上横梁、纵梁和下横梁一体成型连接,构成C字形结构。上横梁、纵梁和下横梁的两侧均设有凹槽,且上横梁的凹槽与纵梁的凹槽连通,下横梁的凹槽与纵梁的凹槽连通。上横梁、纵梁和下横梁的凹槽中均设有多条加强筋。

优选的,下横梁的另一端的端面的下半部分为一斜面。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根据现有的电动吊钩的夹钳的结构,在上横梁上设置了两个吊耳,夹钳的两个吊臂就可以分别挂住吊耳,然后通过下横梁直接去吊起钢卷,避免了耗费拆卸并更换电动吊钩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电动吊钩的辅助钩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上横岭;2、纵梁;3、下横梁;4、吊耳;5、凹槽;6、加强筋;7、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电动吊钩的辅助钩,其包括上横梁1、纵梁2和下横梁3,纵梁2的顶端与上横梁1的一端连接,纵梁2的底端与下横梁3的一端连接,上横梁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吊耳4,两个吊耳4相距一定距离。

上横梁1、纵梁2和下横梁3一体成型连接,构成C字形结构。上横梁1、纵梁2和下横梁3的两侧均设有凹槽5,且上横梁1的凹槽5与纵梁2的凹槽5连通,下横梁3的凹槽5与纵梁2的凹槽5连通。上横梁1、纵梁2和下横梁3的凹槽5中均设有多条加强筋6。从而实现既能够节省材料,又能够保证强度的技术效果。

下横梁3的另一端的端面的下半部分为一斜面7。

本实施例的使用过程如下:

电动吊钩直接通过其夹钳挂住两个吊耳4,然后通过下横梁3直接去吊起钢卷,避免了对电动吊钩的拆卸及更换工序,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