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输装置及包括该运输装置的负压运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50455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运输装置及包括该运输装置的负压运输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运输装置及包括该运输装置的负压运输机。



背景技术:

上料机械设备是包装机.压片机.胶囊填充机.干法制粒机.粉碎机.振动筛等机械自动上料的必备设备。该设备目前广泛应用于众多行业矿山、医药、电力、粮食、食品、冶金、机械、建材、化工、橡胶等行业的块状、粉状和短纤维状固体物料的提升,它的运行性能直接关系到应用市场的生产环境(噪音、粉尘)、操作员的劳动强度以及食品或药品GMP标准上。全国市场有有多家企业生产和销售上料机械设备产品。典型产品有气动真空上料机、转斗式提升机、真空粉体颗粒输送机、振动螺旋上料机等几类。

目前所有的真空上料机在接近入口处都采用真空软管作为输送管道,直接外接于上料机本体的进料口处,在一个工作循环内,先开真空,通过-0.03MP以上的负压产生的气流做功,将物料吸入上料机内部,气流经过滤网进入真空管道,物料沿着圆形的桶身内壁做离心运动,通过摩擦减速后,留在真空上料机下部,停真空后,打开放料阀门,将物料排出。然后关闭放料阀门,进入下一个工作循环。

其不足之处在于:(胶囊/片剂)吸入时需要较强的负压风力,此风力一直作用于(胶囊/片剂)上,使进入上料机内部时的相对速度较高,从而使上料机内产生高速撞击的情况,造成物料破损。

根据实际测试结果,目前的真空上料机在长距离输送某胶囊时(25米)时会发生胶囊破损,经试验测试即使在最好的情况下也仍有约0.03%的破损;大颗粒钙片片剂(1g)则根本无法采用真空上料,物料进入上料机内部时破损率超过70%,无法满足生产线要求。

因此,提供一种降低(胶囊/片剂)速度,消除(胶囊/片剂)碰撞损伤的真空上料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针对上述目前已使用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新的运输装置,在(胶囊/片剂)进入上料机前,降低(胶囊/片剂)速度,消除(胶囊/片剂)碰撞损伤。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运输装置,包括真空源(11)、真空干路(8)、真空总阀(7)、收集装置(1),所述收集装置(1)通过所述真空干路(8)与所述真空源(11)连通;还包括分流器(10)和真空分流支路(9);

所述分流器(10)通过所述真空分流支路(9)与所述真空干路连通(8);

所述收集装置(1)与所述分流器(10)通过管道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的运输装置中所述通孔(12)沿所述分流管道(3)的延伸方向均匀分布;所述通孔(12)的数目不少于1个;

所述分流器(10)包括分流管道(3),所述分流管道(3)靠近所述真空分流支路(9)的侧壁设置有通孔(1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运输装置还包括上料管,所述收集装置(1)、所述分流器(10)与所述上料管(5)依次连接;或所述收集装置(1)、所述上料管(5)与所述分流器(10)依次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的运输装置中所述分流管道(3)为直管或弯曲管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的运输装置中所述分流管道(3)为弯曲管道,包括外弧面和内弧面,所述内弧面靠近所述真空分流支路(9)。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的运输装置中所述运输装置还包括过滤装置(2),所述过滤装置(2)与所述分流管道(3)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的运输装置中所述分流器(10)还包括保护罩(4),所述保护罩(4)与所述分流管道(3)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的运输装置中所述可拆卸连接为螺纹连接、扎带连接、卡扣连接或过盈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的运输装置中所述真空分流支路(9)还设置有分流阀(6)。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负压运输机,包括所述的运输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设备在以往的上料机上增加了分流器和真空分流支路,实现了以往的真空上料机所不能达到的性能,降低了物料的破损率,效果极其明显。达到了医药行业的物料不能破损的要求,可以大面积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运输装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流器3局部放大图;

其中,1示收集装置,2示过滤装置,3示分流管道,4示保护罩,5示上料管,6示分流阀,7示真空总阀,8示真空干路,9示真空分流支路,10示分流器,11示真空源,12示通孔,13示被运输的物料,14示内弧面,15示外弧面。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运输装置及包括该运输装置的负压运输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应用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运输装置,包括真空源(11)、真空干路(8)、真空总阀(7)、收集装置(1),所述收集装置(1)通过所述真空干路(8)与所述真空源(11)连通;还包括分流器(10)和真空分流支路(9);

所述分流器(10)通过所述真空分流支路(9)与所述真空干路连通(8);

所述收集装置(1)与所述分流器(10)通过管道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分流器(10)包括分流管道(3),所述分流管道(3)靠近所述真空分流支路(9)的侧壁设置有通孔(12)。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运输装置,在现有普通上料机的基础上,增加了分流器(10)和真空分流支路(9)。通过在分流器(10)的分流管道(3)上设置通孔(12),配合真空分流支路(9),使得运输装置在工作时,打开真空总阀7,胶囊/片剂被负压风力吸入上料管内,打开分流阀6的情况下,由于总风力与之前相同,胶囊/片剂在进入分流器前,输送速度仍不变;进入分流器后沿着管道内壁下方向前运动,此时受到不同方向的分流气流作用,速度减缓,进入上料机后真空上料机内的分流气流也减少,因此沿外壁运动时速度缓慢,再加上重力的作用,可平缓落入上料机底部,从而降低物料破损率。

在分流管道设置数量很多的通孔(孔径和多少以及密度根据胶囊/片剂的大小和重量而定),同时此段外形呈弧形,外弧远离真空分流支路;然后外面套上外罩,外罩联通管道、阀门,与分流管道连接,组成分流器。

作为优选,所述的运输装置中所述通孔(12)沿所述分流管道(3)的延伸方向均匀分布。所述的运输装置中所述通孔(12)的数目不少于1个。

作为优选,所述收集装置(1)、所述分流器(10)与所述上料管(5)依次连接;或所述收集装置(1)、所述上料管(5)与所述分流器(10)依次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运输装置中所述分流管道(3)为直管或弯曲管道。

作为优选,弯曲管道能够使得物料在运输过程中阻碍更小,不易堵塞,造成损失。所述的运输装置中所述分流管道(3)为弯曲管道,包括外弧面和内弧面,为了保证物料运输畅通,降低破损和消耗,所述内弧面靠近所述真空分流支路(9)。

作为优选,所述的运输装置还包括过滤装置(2),所述过滤装置(2)与所述分流管道(3)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运输装置中所述分流器(10)还包括保护罩(4),所述保护罩(4)与所述分流管道(3)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过滤装置2、分流管道3和保护罩4是可分体拆卸的结构;分流管道3可独立制作,也在由上料管5上直接钻孔获得。

作为优选,所述的运输装置中所述可拆卸连接为螺纹连接、扎带连接、卡扣连接或过盈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的运输装置中所述真空分流支路(9)还设置有分流阀(6)。分流阀6的开度大小决定了分流气量的大小,也决定了胶囊/片剂进入上料机的初速度。

运输装置在工作时,打开真空总阀7,胶囊/片剂被负压风力吸入上料管内,打开分流阀6的情况下,由于总风力与之前相同,胶囊/片剂在进入分流器前,输送速度仍不变;进入分流器后沿着管道内壁下方向前运动,此时受到不同方向的分流气流作用,速度减缓,进入上料机后真空上料机内的分流气流也减少,因此沿外壁运动时速度缓慢,再加上重力的作用,可平缓落入上料机底部。优选地,分流阀6的开启时间可根据生产需要设置成滞后于真空总阀7大约0.1~0.3秒,关闭时间可同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运输装置可附加于所有类型的对物料有严格破损率要求的负压类型上料机、输送机,成为其一个部件。因此,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负压运输机,包括所述的运输装置。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做限定,任何可行的设置方式及得到的运输机械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以往的上料机上增加了分流器和真空分流支路,实现了以往的真空上料机所不能达到的性能,降低了物料的破损率,效果极其明显。达到了医药行业的物料不能破损的要求,可以大面积推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运输装置及包括该运输装置的负压运输机中所用原料及试剂均可由市场购得。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上料机包括真空源(11)、真空干路(8)、真空总阀(7)、收集装置(1)和上料管(5),所述收集装置(1)通过所述真空干路(8)与所述真空源(11)连通,还包括分流器(10)和真空分流支路(9);

分流器(10)通过真空分流支路(9)与真空干路连通(8);

分流器(10)包括分流管道(3),分流管道(3)靠近真空分流支路(9)的侧壁设置有通孔(12)。

实施例3

上料机包括真空源(11)、真空干路(8)、真空总阀(7)、收集装置(1)和上料管(5),所述收集装置(1)通过所述真空干路(8)与所述真空源(11)连通,还包括分流器(10)和真空分流支路(9);

分流器(10)通过真空分流支路(9)与真空干路连通(8);

收集装置(1)、分流器(10)与上料管(5)依次连接;

分流器(10)包括分流管道(3),分流管道(3)靠近真空分流支路(9)的侧壁设置有通孔(12)。

通孔(12)沿分流管道(3)的延伸方向均匀分布。通孔(12)的数目不少于1个。

实施例4

上料机包括真空源(11)、真空干路(8)、真空总阀(7)、收集装置(1)和上料管(5),所述收集装置(1)通过所述真空干路(8)与所述真空源(11)连通,还包括分流器(10)和真空分流支路(9);

分流器(10)通过真空分流支路(9)与真空干路连通(8);

收集装置(1)、上料管(5)与分流器(10)依次连接;

分流器(10)包括分流管道(3),分流管道(3)靠近真空分流支路(9)的侧壁设置有通孔(12)。

通孔(12)沿分流管道(3)的延伸方向均匀分布。通孔(12)的数目不少于1个。

分流管道(3)为弯曲管道,包括外弧面和内弧面,内弧面靠近真空分流支路(9)。

实施例5

上料机包括真空源(11)、真空干路(8)、真空总阀(7)、收集装置(1)和上料管(5),所述收集装置(1)通过所述真空干路(8)与所述真空源(11)连通,还包括分流器(10)和真空分流支路(9);

分流器(10)通过真空分流支路(9)与真空干路连通(8);

收集装置(1)、分流器(10)与上料管(5)依次连接;

分流器(10)包括分流管道(3),分流管道(3)靠近真空分流支路(9)的侧壁设置有通孔(12)。

通孔(12)沿分流管道(3)的延伸方向均匀分布。通孔(12)的数目不少于1个。

分流管道(3)为弯曲管道,包括外弧面和内弧面,内弧面靠近真空分流支路(9)。

分流器(10)还包括过滤装置(2),过滤装置(2)与分流管道(3)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可拆卸连接为螺纹连接、扎带连接、卡扣连接或过盈配合。

实施例6

上料机包括真空源(11)、真空干路(8)、真空总阀(7)、收集装置(1)和上料管(5),所述收集装置(1)通过所述真空干路(8)与所述真空源(11)连通,还包括分流器(10)和真空分流支路(9);

分流器(10)通过真空分流支路(9)与真空干路连通(8);

收集装置(1)、分流器(10)与上料管(5)依次连接;

分流器(10)包括分流管道(3),分流管道(3)靠近真空分流支路(9)的侧壁设置有通孔(12)。

通孔(12)沿分流管道(3)的延伸方向均匀分布。通孔(12)的数目不少于1个。

分流管道(3)为弯曲管道,包括外弧面和内弧面,内弧面靠近真空分流支路(9)。

分流器(10)还包括过滤装置(2),过滤装置(2)与分流管道(3)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

分流器(10)还包括保护罩(4),保护罩(4)与分流管道(3)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可拆卸连接为螺纹连接、扎带连接、卡扣连接或过盈配合。

实施例7

上料机包括真空源(11)、真空干路(8)、真空总阀(7)、收集装置(1)和上料管(5),所述收集装置(1)通过所述真空干路(8)与所述真空源(11)连通,还包括分流器(10)和真空分流支路(9);

分流器(10)通过真空分流支路(9)与真空干路连通(8);

收集装置(1)、分流器(10)与上料管(5)依次连接;

分流器(10)包括分流管道(3),分流管道(3)靠近真空分流支路(9)的侧壁设置有通孔(12)。

通孔(12)沿分流管道(3)的延伸方向均匀分布。通孔(12)的数目不少于1个。

分流管道(3)为弯曲管道,包括外弧面和内弧面,内弧面靠近真空分流支路(9)。

分流器(10)还包括过滤装置(2),过滤装置(2)与分流管道(3)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

分流器(10)还包括保护罩(4),保护罩(4)与分流管道(3)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可拆卸连接为螺纹连接、扎带连接、卡扣连接或过盈配合。

真空分流支路(9)还设置有分流阀(6)。

本实施例提供的运输装置的示意图见图1,分流器的局部放大图见图2。

对比例普通上料机

上料机包括真空源(11)、真空干路(8)、真空总阀(7)、收集装置(1)和上料管(5),所述收集装置(1)通过所述真空干路(8)与所述真空源(11)连通。

打开真空总阀(7),胶囊/片剂被负压风力吸入上料管内,由于负压风力的作用,胶囊/片剂沿着管道内壁高速向前运动,进入上料机后沿外壁运动减速,由于真空上料机内的旋转气流量大,所以胶囊/片剂速度快,在胶囊/片剂沿外壁运行一周后,有一部分会重新到达入口出被加速并产生严重碰撞。

实施例8破损率比较

取实施例1~实施例7获得的输运装置作为实验组,以对比例获得的上料机作为对照组,在相同真空源、相同真空度、相同运输物料、相同运输距离的条件下,进行物料破损率试验,结果见表1。

表1破损率试验

由表1试验数据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运输装置在25米长距离运输胶囊时,与对照组相比,显著(P<0.05)降低了物料的破损率;在运输大颗粒钙片片剂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运输装置与对照组相比,极显著(P<0.01)降低了物料的破损率。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运输装置能够有效降低物料的破损率,实现了以往的真空上料机所不能达到的性能,效果极其明显,达到了医药行业的物料不能破损的要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