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袋货物多段皮带输送自适应调节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93532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袋货物多段皮带输送自适应调节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袋散粮作业输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袋货物多段皮带输送自适应调节器。



背景技术:

在散粮系统作业过程中,输送皮带机是最常用的输送设备。在火车车厢、集装箱等较为狭窄的空间内装卸小袋包物料,无法使用大型装卸设备,多数用多段式皮带机进行装卸小袋包货物,如散粮。在多段式皮带机的使用过程中,各臂段皮带的方向和高度根据实际需要均是可调的,但是在多段式皮带机的相邻两皮带转接部位处对小袋包的调整纠偏性较差,小袋包在转接部位处经常因两个皮带输送角度差距太大、小袋包输送方向转换不及时,导致小袋包形状不平整、输送受阻或在转接部位处卡包等情况,严重影响了物料的输送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小袋货物多段皮带输送自适应调节器,其用于解决小袋货物在多段式皮带机的相邻两皮带转接部位处容易输送受阻或卡包的问题,实现小袋货物在转接部位处及时、平稳地换向,提高货物输送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

一种小袋货物多段皮带输送自适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阻尼器和万向节;沿小袋货物多段皮带输送方向,在多段皮带中每两段皮带的转接部位处,所述每两段皮带中的下游皮带上设置有内侧固定护板和外侧铰接护板;所述阻尼器一侧通过安装座安装在所述下游皮带的主机架上,另一侧通过所述万向节与所述外侧铰接护板连接;当小袋货物从所述每两段皮带中的上游皮带输送至所述下游皮带时,所述小袋货物在所述阻尼器的反作用力和其在所述下游皮带上的摩擦力下调整所述小袋货物的走向。

进一步地,当小袋货物从所述上游皮带输送至所述下游皮带时,所述外侧铰接护板与所述下游皮带外侧边缘的角度在0至30度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包括支撑板和斜加强板;所述支撑板一端螺栓安装在所述主机架上,另一端与所述斜加强板的一端对接,所述斜加强板的另一端螺栓安装在所述主机架上;所述阻尼器固设在所述支撑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万向节与所述外侧铰接护板通过螺栓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针对于多段皮带中每两段皮带,当小袋货物从上游皮带输送至下游皮带的转接部位并下落至下游皮带上时,小袋货物挤压外侧铰接护板,外侧铰接护板倾斜进而挤压阻尼器,此时阻尼器积蓄能量,在小袋货物完全落至下游皮带上时,该能量向小袋货物提高一个反作用力,该反作用力和小袋货物的摩擦力共同作用,矫正小袋货物的走向,避免在转接部位处小袋包形不整或卡包等问题,实现小袋货物在转接部位处及时且平稳的换向,进而实现从上游皮带到下游皮带的顺畅传输,提高小袋货物的输送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小袋货物多段皮带输送自适应调节器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小袋货物多段皮带输送自适应调节器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多段皮带中相邻每两段皮带之间存在转接部位,小袋货物5在该转接部位处容易产生包形不整或卡包的情况,使得小袋货物5不能顺畅通过该转接部位,阻碍后续小袋货物的输送,降低了输送效率并且对小袋包装造成磨损,严重程度上会破损包装,导致物料撒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小袋货物多段皮带输送自适应调节器,包括阻尼器4和万向节5;沿小袋货物多段皮带输送方向(图1中示出的箭头方向),在多段皮带中每两段皮带的转接部位处,每两段皮带中的下游皮带上设置有内侧固定护板2-2和外侧铰接护板2-1;所述阻尼器4一侧通过安装座6安装在所述下游皮带的主机架7上,另一侧通过所述万向节3与所述外侧铰接护板2-1连接;当小袋货物5从所述每两段皮带中的上游皮带1输送至所述下游皮带时,所述小袋货物5在所述阻尼器4的反作用力和其在所述下游皮带上的摩擦力下调整所述小袋货物5的走向。

具体地,如图1所示,示出了三段皮带,分为一级进料皮带1、二级过渡皮带2和三级出料皮带,在三段皮带及其下方主臂的旋转配合,实现小袋货物5输送。在本实施例中,沿小袋货物5输送方向,上游皮带指一级进料皮带1,下游皮带指二级过渡皮带2。在一级进料皮带1和二级过渡皮带2的转接部位处,二级过渡皮带2两侧设置有内侧固定护板2-2和外侧铰接护板2-1,内侧固定护板2-2在小袋货物5碰到外侧铰接护板2-1对其有反作用时起到阻碍小袋货物5离开二级过渡皮带2的作用。外侧铰接护板2-1的一端与二级过渡皮带2的外侧边缘的某一点处铰接,阻尼器4通过万向节3与外侧铰接护板2-1连接,其中万向节3与外侧铰接护板2-1的连接位置根据阻尼器4的性能以及小袋货物5的重量综合设定,并且本实施例中,万向节3与外侧铰接护板2-1通过螺栓连接。

在未输送小袋货物5时,阻尼器4使外侧铰接护板2-1抵靠在二级过渡皮带2的外边缘处,如图2所示,此时外侧铰接护板2-1与二级过渡皮带2的外边缘之间的角度为零。如图1所示,在多段皮带上输送小袋货物5时,小袋货物5从一级进料皮带1落下时,挤压外侧铰接护板2-1,造成外侧铰接护板2-1倾斜,从而挤压阻尼器5积蓄能量,当小袋货物5完全落至二级过渡皮带2上时,阻尼器4积蓄的能量对小袋货物5提供一个反作用力F1,并且二级过渡皮带2沿输送方向的不停输送对小袋货物5产生一个摩擦力F2,两者的合力F将小袋货物5从外侧铰接护板2-1向内侧固定护板2-2调整推动,加上二级过渡皮带2的输送动力,最终使小袋货物5调整至合适的输送位置上。该调整器对小袋货物5的调整反应灵敏且及时,使用阻尼器4的积蓄能量进行调整,使调整更平稳,避免对小袋货物5的强烈冲击,导致包装破损。

根据小袋货物5的实际重量,可通过实验测试阻尼器4对该种小袋货物5的走向调整,以及在外侧铰接护板2-1被挤压倾斜时与二级过渡皮带2外侧边缘之间的角度,进而根据小袋货物5的实际重量选择合适性能的阻尼器4。小袋货物5的重量可以在30公斤至130公斤之间,当然也可以在其他数值范围之间,对应地,所选的阻尼器4的性能也不相同。本实施例小袋货物的重量约为100公斤,因此在小袋货物5落至二级过渡皮带2上时,为了实现对小袋货物5走向的最优调整,本实施例外侧铰接护板2-1与二级过渡皮带2的外侧边缘之间的角度β在0至30度之间。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二级过渡皮带1的主机架7上螺栓安装有安装座6,具体地,安装座6包括支撑板6-1和斜加强板6-2,支撑板6-1一端螺栓安装在主机架7上,另一端与斜加强板6-2的一端对接(例如,焊接对接);斜加强板6-2的另一端螺栓安装在主机架7上,其中阻尼器4固设在支撑板6-1上。替代地,支撑板6-1和斜支撑板6-2可以一体成型。

本实施例小袋货物多段皮带输送自适应调节器,针对于多段皮带中每两段皮带,当小袋货物5从一级进料皮带1输送至二级过渡皮带2的转接部位下落至二级过渡皮带2上时,小袋货物5挤压外侧铰接护板2-1,外侧铰接护板2-1倾斜进而挤压阻尼器4,此时阻尼器4积蓄能量,在小袋货物5完全落至二级过渡皮带2上时,该能量向小袋货物5提高一个反作用力F1,该反作用力F1和小袋货物5在二级过渡皮带2上的摩擦力F2共同作用,向内侧固定护板2-2矫正小袋货物5的走向,避免在转接部位处小袋包形不整或卡包等问题,实现小袋货物5在转接部位处及时且平稳的换向,实现从一级进料皮带1到二级过渡皮带2的顺畅传输,提高小袋货物的输送效率,并且降低在转接部位处对小袋货物5包装的磨损。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