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感应电机驱动的滚轮传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83643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直线感应电机驱动的滚轮传送装置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动力驱动的输送机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具有传送平台的输送机,在传送平台上物品在首尾相连的输送机之间行进。

带式输送机经常被安排成首尾相连,其中,上游输送带的下游末端与下游输送带的上游末端之间具有空隙。固定板通常被定位在空隙中以提供产品从上游输送机横跨空隙传送到下游输送机的跨越表面。固定板允许横跨两个输送机的面对的末端之间空隙的更顺畅的产品传送。固定板通常被附接到输送机框架上,其中,固定板的上部产品传送表面总体上是与上游输送机和下游输送机的顶部输送表面共面。一些固定板包括被动的物品支撑滚轮,这些物品支撑滚轮用于从输送机到轮送机的低摩擦传送。而在具有或不具有滚轮的情况下当上游输送机停止时,产品会在固定板上搁浅。



技术实现要素:

体现本发明的特征的一个版本的输送机传送装置包括导电滚轮阵列,该导电滚轮阵列可由定子驱动在垂直于输送方向的轴上旋转。被布置在导电滚轮阵列下方的定子包括磁性芯部,该磁性芯部具有短侧和与该短侧平行的长侧。长侧相比于短侧更接近导电滚轮阵列并且沿输送方向从第一末端延伸至第二末端。在输送方向上间隔开的槽缝在深度上从长侧朝向短侧延伸、在长度上横向于输送方向延伸以形成磁极,其中,所述磁极在长侧上在连续的槽缝之间具有磁极面并且在长侧上在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具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绕组在槽缝中并且围绕磁极产生沿输送方向行进的磁通波,以便在导电滚轮阵列中感应涡流,致使导电滚轮沿输送方向旋转。

另一个版本的传送装置包括导电滚轮阵列,该导电滚轮阵列可在垂直于输送方向的轴上旋转。被布置在导电滚轮阵列下方的定子包括磁性芯部,该磁性芯部具有沿输送方向从第一末端延伸至第二末端的上部长侧。第一端侧从长侧的第一末端向下并且向内成角度。第二端侧从长侧的第二末端朝向第一端侧向下并且向内成角度。在输送方向上间隔开的槽缝在深度上从长侧向下并且在长度上横向于输送方向延伸以形成磁极,其中,这些磁极在长侧上在连续的槽缝之间具有磁极面并且在长侧上在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具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绕组在槽缝中并且围绕磁极产生沿输送方向行进的磁通波以便在导电滚轮阵列中感应涡流并且导致导电滚轮沿输送方向旋转。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直线电机定子包括磁性芯部,该磁性芯部包括短侧和长侧,该长侧平行于该短侧并且通过第一端侧和第二端侧连结以形成总体上梯形的横截面。在第一端侧和第二端侧之间间隔开的槽缝在深度上从长侧朝向短侧延伸以便形成磁极,其中,这些磁极在长侧上在连续的槽缝之间具有磁极面并且在长侧上在第一端侧和第二端侧具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绕组在槽缝中并且围绕磁极产生沿长侧行进的磁通波。

在又另一个方面中,输送机系统包括第一输送机和沿输送方向延伸到退出端的第二输送机。第二输送机被安排成与第一输送机跨越空隙地首尾相连,并且从进入端沿输送方向延伸。被布置在空隙中的传送装置包括导电滚轮阵列,该导电滚轮阵列可由布置在导电滚轮阵列下方的直线电机定子驱动在垂直于输送方向的轴上旋转。定子包括磁性芯部,该磁性芯部具有短侧和平行于该短侧的长侧。长侧相比于短侧更接近导电滚轮阵列并且沿输送方向从第一末端延伸至第二末端。第一末端与第一输送机的一部分在退出端处交叠,并且第二末端与第二输送机的一部分在进入端处交叠。

附图说明

图1是体现本发明特征的输送机系统的一部分的示意侧视图,该输送机系统包括由直线感应电机(lim)定子驱动的滚轮传送装置;

图2是如图1中的一个版本的滚轮传送装置的一部分的侧面正视图;

图3是如图1中的另一个版本的滚轮传送装置的一部分的侧面正视图;

图4是用于图1的定子的三相驱动的示意图;并且

图5是如图1中的具有第二lim定子的输送机系统的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示出了体现本发明的特征的输送机系统。输送机系统30包括位于进给输送机36与卸放输送机38之间的空隙34中的传送装置32。例如,两个输送机36、38可以被实现为滚轮输送机或带式输送机。进给输送机36的退出端40与卸放输送机38的进入端41之间的空隙为沙漏形状。对于带式输送机,沙漏形状是由于皮带从上载运通路42过渡到下部回路所围绕的链轮或滑轮的形状所引起的。对于滚轮输送机,沙漏形状是由于滚轮的形状所引起的。输送机传送装置32包括直线感应电机(lim)定子44和物品支撑滚轮1-20阵列。滚轮1-20的顶点46是共面的并且与进给输送机36和卸放输送机38的输送表面处于同一水平,使得物品39可以在滚轮上沿着(从进给输送机36横跨滚轮1-20、到卸放输送机38上的)输送方向48横跨空隙平滑地传送。

滚轮1-20在横向于输送方向48的轴上旋转。在这个实例中,示出了在垂直于输送方向48的横向轴上旋转的滚轮1-20。而这些轴可以倾斜地横向于输送方向48。滚轮1-20中的至少一些是导电的并且形成lim(具有作为初级线圈的定子44)的次级转子。这些导电滚轮可以由导电材料制成或者包括导电材料,例如铜或铝。

lim定子44包括总体上梯形的磁性芯部50,该磁性芯部具有平行于下部短侧53的上部长侧52。芯部50是渐缩式的,其中两个相反的端侧54、55从长侧52的末端到短侧53的末端向下并且朝向彼此向内会聚。端侧54、55可以是直的或凹入弯曲的或者被成形使上侧52的长度最大并且为输送机36、38留出空间。芯部50可以是实心铁磁块或减少定子中的涡流损失的一叠铁磁叠片。所有这些叠片可以完全相同。在磁性芯部50的长侧52中形成了具有宽度w的槽缝56、57。槽缝56、57是间隔开的以便沿输送方向48限定槽缝间距p。槽缝56、57在长度上横跨芯部50横向于输送方向48延伸、在深度上从长侧52朝向短侧53延伸。在相邻的槽缝之间形成磁极58,其中,这些磁极在芯部50的长侧52上具有磁极面60。在这些外部槽缝57以外,芯部50具有端面62,这些端面在输送方向48上沿长侧52相比于这些磁极面60延伸得更远。内部槽缝是深槽缝56,外部槽缝57浅以用于容纳芯部50的向内并且向下成角度的端侧54、55。三相绕组穿过槽缝56、57围绕三层l1、l2、l3中的磁极58缠绕。短间距构型中,每个槽缝容纳不止一相绕组。深的内槽缝56容纳三层l1、l2、l3绕组,浅的外槽缝57仅容纳两层l1、l2。除了图1的版本中示出的三层短间距绕组之外,绕组拓扑也是可能的。在这个实例中,a绕组和b绕组形成三个线圈,而c绕组仅形成两个线圈。在图1中,每个线圈由对应相的a、b、c绕组标记的相邻的一对+和–来指示。定子的第一端侧54与第一输送机36的一部分在退出端40处交叠,第二端侧55与第二输送机38的一部分在进入端41处交叠。所以,定子50总体上梯形的形状使其在空隙34中的尺寸最大化。

定子50被包在外壳体64中并且通过常规手段被安装在输送机中。如图4中,当通过三相驱动65供电时,定子50产生磁通波66,该磁通波沿输送方向行进并且在每个导电滚轮中感应涡流。在滚轮的一侧上感应的正电流和在相反侧上感应的负电流产生相反的洛仑兹力,该洛仑兹力导致围绕滚轮轴使滚轮沿箭头方向68旋转的转矩。通过对从驱动65到绕组a、b、c中的任意两者的连接进行互换,磁波的行进方向可以反向,因此,滚轮的旋转方向可以反向。甚至在两个输送机暂停时,主动旋转的滚轮可以将物品横跨空隙传送。所以,滚轮传送装置32可以防止物品搁浅在空隙中。图4还示出了定子50可以具有直的端侧54、55或凹的端侧54’、55’。

在图1的lim启动的滚轮传送装置30中,滚轮上的转矩在两个末端54、55之间最大、在远离中心的两个方向上单调递减。位于磁极58外部的滚轮1-3和18-20产生较小的转矩或不产生转矩。为此原因,外部滚轮1-3和18-20可以是非导电的并且是非lim启动的。

如图2所示,滚轮10和11可以通过支撑件70而直接附接到定子壳体64上。滚子轴承72固持滚轮轴并且限定其轴。整个滚轮传送装置32被安装在输送机系统的输送机框架(未示出)上。在图3的滚轮传送装置32’中,定子壳体64和滚轮10、11没有被直接连接至输送机框架上而是被分开地安装到输送机框架上。以此方式,可以单独地替换一者或另一者。

图5示出了一种传送系统,该传送系统使用定位在传送滚轮76上方的第二lim定子74以便补充图1的lim定子44提供的滚轮驱动。第一定子44和第二定子74的每一者都产生磁通波。两个定子44、74产生的波纹被三相驱动恰当地定相以产生组合的更强的合成波,该合成波沿着传送方向行进从而在每个导电滚轮中感应涡流从而导致其旋转。因为,不同于第一定子44,第二定子74不限于在进给输送机与卸放输送机之间的空隙34,相比于第一定子,第二定子可以在输送方向上延伸更长的距离以便覆盖最外面的滚轮78,这样可以是导电的并引起这些滚轮旋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