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举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02204阅读:13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摩托车举升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举升机装置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摩托车举升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摩托车这一交通工具,这也衍生出了需要维修的摩托车不断增加。为了增加维修效率,同时方便维修,根据维修的需要衍生出的机械设备逐渐增加,维修设备的机械化程度也在逐渐增大。摩托车在维修过程中,在对摩托车进行维修时,需要将车移动到一定的高度之后再进行维修。现有的摩托车举升机中,自动化程度不高,且其支撑托盘面积小,在托举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托举不稳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摩托车举升机,其摩托车定位准确,摩托车前轮能够夹紧固定,便于摩托车托举过程中稳定可靠。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

一种摩托车举升机,包括底板、举升平台和位于底板和举升平台之间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驱动油缸和由左叉臂及右叉臂铰接形成的x叉臂组,所述左叉臂的上端滑动连接在举升平台上,左叉臂的底端铰接在底板上;所述右叉臂的下端滑动连接在底板上,右叉臂的上端铰接在举升平台上,所述驱动油缸的底端铰接安装于底板上,驱动油缸的活塞杆的顶端通过铰接头铰接于右叉臂的中上部,所述举升平台的左上部且位于摩托车前轮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一组夹紧机构;所述举升平台的右上部且位于摩托车后轮位置处设有一个凹槽;所述举升平台的前后两侧面上分别对称设有一排钩槽,前后对应的钩槽之间分别通过挂钩连接有绷带。

作为优选,所述举升平台的右侧设有与举升平台一体成型的爬坡板。

作为优选,所述绷带至少有两组,能够固定摩托车的车身。

作为优选,所述举升平台的上表面采用波纹防滑设计。

作为优选,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固定在举升平台上的夹紧气缸固定板、固定于夹紧气缸固定板上的夹紧气缸和装设于夹紧气缸的活塞杆前端的夹块,所述夹块是由水平夹持部和倾斜夹持部组成的一体式结构,水平夹持部和倾斜夹持部之间形成的夹角为100°~110°。

作为优选,所述凹槽为方形浅槽,方形浅槽的宽度大于摩托车轮胎的宽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初始状态时驱动油缸为缩回状态,首先摩托车通过爬坡板运送到举升平台上,摩托车的后轮位于凹槽内,摩托车的前轮位于两组夹块之间,然后将两组绷带绷紧在车身的两个部位,最后摩托车前轮两侧分的夹紧机构的夹紧气缸同时驱动带动相应的两组夹块将摩托车前轮夹紧固定,这样这个摩托车固定牢靠,便于操作,便于摩托车托举过程中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不包括底板和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1—底板;2—举升平台;3—爬坡板;4—驱动油缸;5—左叉臂;6—右叉臂;7—夹紧气缸固定板;8—夹紧气缸;9—夹块;901—水平夹持部;902—倾斜夹持部;10—凹槽;11—钩槽;12—挂钩;13—绷带。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见附图1和2,一种摩托车举升机,包括底板1、举升平台2和位于底板和举升平台之间的升降机构,本实施例中,底板为方形框架结构,底板的四个角位置处分别设有地脚螺栓,便于将整个摩托车举升机定位。举升平台也为方形框架结构,但举升平台的平台面朝上。

所述举升平台的右侧设有与举升平台一体成型的爬坡板3,爬坡板便于摩托车运送到举升平台上。所述举升平台的上表面采用波纹防滑设计。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驱动油缸4和由左叉臂5及右叉臂6铰接形成的x叉臂组,所述左叉臂的上端滑动连接在举升平台上,左叉臂的底端铰接在底板上;所述右叉臂的下端滑动连接在底板上,右叉臂的上端铰接在举升平台上,所述驱动油缸的底端铰接安装于底板上,驱动油缸的活塞杆的顶端通过铰接头铰接于右叉臂的中上部。本实施例中,底板的右端方形框架内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一条滑轨,每条滑轨内配合安装有一组滑块,右叉臂的下端前后两侧分别与相应的滑块连接在一起,这样实现右叉臂的下端滑动连接在底板上;对于左叉臂的上端滑动连接在举升平台上也采用上述结构,在此不再列举。

所述举升平台的左上部且位于摩托车前轮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一组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固定在举升平台上的夹紧气缸固定板7、固定于夹紧气缸固定板上的夹紧气缸8和装设于夹紧气缸的活塞杆前端的夹块9,所述夹块是由水平夹持部901和倾斜夹持部902组成的一体式结构,水平夹持部和倾斜夹持部之间形成的夹角为105°。本实施例中夹紧气缸固定板为l型结构,l型结构的一侧螺接固定在举升平台上,l型结构的另一侧上固定有夹紧气缸。由于摩托车前轮的结构,因此夹块设有水平夹持部和倾斜夹持部,便于夹块的水平夹持部和倾斜夹持部能够夹持住摩托车的前轮胎。

所述举升平台的右上部且位于摩托车后轮位置处设有一个凹槽10;所述凹槽为方形浅槽,方形浅槽的宽度大于摩托车轮胎的宽度,这样便于定位摩托车后车轮的位置。

所述举升平台的前后两侧面上分别对称设有一排钩槽11,前后对应的钩槽之间分别通过挂钩12连接有绷带13。所述绷带至少有两组,能够固定摩托车的车身。

本发明初始状态时驱动油缸为缩回状态,首先摩托车通过爬坡板运送到举升平台上,摩托车的后轮位于凹槽内,摩托车的前轮位于两组夹块之间,然后将两组绷带绷紧在车身的两个部位,最后摩托车前轮两侧分的夹紧机构的夹紧气缸同时驱动带动相应的两组夹块将摩托车前轮夹紧固定,这样这个摩托车固定牢靠,便于操作。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发明进行的具体描述,只是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上述发明的内容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摩托车举升机,包括底板、举升平台和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驱动油缸和由左、右叉臂铰接形成的X叉臂组,左叉臂的上端滑动连接在举升平台上,底端铰接在底板上;右叉臂的下端滑动连接在底板上,上端铰接在举升平台上,驱动油缸的底端铰接安装于底板上,驱动油缸的活塞杆的顶端通过铰接头铰接于右叉臂的中上部,所述举升平台的左上部且位于摩托车前轮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一组夹紧机构;举升平台的右上部且位于摩托车后轮位置处设有一个凹槽;举升平台的前后两侧面上分别对称设有一排钩槽,前后对应的钩槽之间分别通过挂钩连接有绷带。本发明其摩托车定位准确,摩托车前轮能够夹紧固定,便于摩托车托举过程中稳定可靠。

技术研发人员:王锦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海悦智达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6.15
技术公布日:2017.08.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