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品自动包装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97284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品自动包装线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食品包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食品自动包装线。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一些食品例如花生、瓜子、坚果的生产包装,大多需要在生产后其进行冷却后再通过人工将这些冷却后的熟食装入包装盒或者包装袋内,再对其进行密封后出厂。这其中的冷却工艺及包装工艺大多是通过人工操作,人工操作不仅不卫生,而且工作效率及其低下,劳动轻度大,不利于实现规模化、自动化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食品自动包装线。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食品自动包装线,包括进料装置、冷却装置以及输送带,该进料装置包括一料斗以及位于料斗下方的振动盒,冷却装置包括一倾斜向下设置的料道,料道的顶端与振动盒相连通,振动盒上接近料道的一端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振动电机和第二振动电机,振动盒上接近料道的一侧设有与料道配合的敞口,所述料道的上方设有风机,所述料道的底端设有与料道连通的分料机构,输送带位于分料机构的正下方,输送带设有驱动其自身进行步进式运动的步进电机。

进一步的,进料装置还包括支撑架,振动盒通过若干弹簧座固定于支撑架顶部,支撑架上位于振动盒的两侧分别设有挡板,两个挡板的顶部设有安装板。

进一步的,料斗固定在安装板上,安装板上对应料斗设有进料口,料斗具有一自上而下横截面积不断变小的内腔,料斗的底部安装有一水平设置的第一隔板,该第一隔板上开设有若干第一出料口,所述安装板上位于料斗的旁侧安装有第一气缸,该第一气缸的输出端上安装有第一控制板,该第一控制板上对应每个第一出料口均设有一个通孔,所述料斗的侧部设有该第一控制板上对应设置的插槽,第一控制板自该插槽处水平插接至料斗内,工作状态下,第一气缸能够驱动第一控制板水平移动,使第一控制板上的每个通孔均与第一隔板上对应的一个第一出料口连通或者交错。

进一步的,所述振动盒内位于第一振动电机和第二振动电机之间设有若干连接支架。

进一步的,所述料道的顶端设有导料板,该导料板两侧之间的直线距离自振动盒至料道方向逐渐变小。

进一步的,所述料道的底端设有垂直于料道的第二隔板,该第二隔板上开设有若干第二出料口,所述分料机构固定在第二隔板上,分料机构包括一个方形的总管道,总管道一端与所有第二出料口连通,总管道另一端对应每个第二出料口均设有一个方形的分管道。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隔板上安装有第二气缸,该第二气缸上安装有第二控制板,第二气缸能够驱动第二控制板沿垂直于料道的方向移动,使第二控制板能够将所有第二出料口覆盖。

进一步的,所述总管道上设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支撑柱,所有支撑柱上通过螺栓安装有一支撑板,支撑板向分管道方向直线延伸悬置在分管道的上方,位于分管道上方的支撑板上安装有第三气缸,第三气缸的输出端上安装有第三控制板,第三控制板上对应每个分管道均设有一个插接部,每个分管道上均设有一个插槽,第三气缸能够驱动第三控制板移动,使第三控制板上的每个插接部均能够插接至与其对应的一个分管道的插槽内。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食品自动包装线,通过料斗能够实现连续性的加料,料斗内的食品落入振动盒内,通过第一振动电机和第二振动电机产生的振动力将食品抖匀,并依靠振幅的变化将食品输送至料道内,通过料道上的风机对食品进行冷却后,再通过分料机构对食品进行分隔,最后由步进式的输送带将包装盒输送至粉料机构下方盛接食品,以此实现连续化的生产,能够大大的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进料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本发明进料装置的分解装配结构示意图一;

图5本发明进料装置的分解装配结构示意图二;

图6本发明进料装置的局部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本发明冷却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本发明冷却装置的俯视图;

图9本发明延图8中a-a线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冷却装置的分解装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进料装置1,料斗1a,振动盒1b,第一振动电机1b1,第二振动电机1b2,弹簧座1b3,连接支架1b4,支撑架1c,挡板1d,安装板1e,进料口1e1,第一隔板1f,第一出料口1f1,第一气缸1g,第一控制板1h,通孔1h1,冷却装置2,料道2a,导料板2a1,风机2b,分料机构2c,总管道2c1,分管道2c2,第二隔板2d,第二出料口2d1,第二气缸2e,第二控制板2f,支撑柱2g,支撑板2h,第三气缸2j,第三控制板2k,插接部2k1,输送带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照图1至图10所示的食品自动包装线,包括进料装置1、冷却装置2以及输送带3,该进料装置1包括一料斗1a以及位于料斗1a下方的振动盒1b,冷却装置2包括一倾斜向下设置的料道2a,料道2a的顶端与振动盒1b相连通,振动盒1b上接近料道2a的一端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振动电机1b1和第二振动电机1b2,振动盒1b上的振幅自远离振动电机至接近振动电机的方向逐渐变大,因而食品会自动向料道2a方向移动,振动盒1b上接近料道2a的一侧设有与料道2a配合的敞口,所述料道2a的上方设有风机2b,所述料道2a的底端设有与料道2a连通的分料机构2c,输送带3位于分料机构2c的正下方,输送带3设有驱动其自身进行步进式运动的步进电机。

本发明工作时向料斗1a内一次倒入大量的食品后,能够实现连续性的进料,料斗1a内的食品落入振动盒1b内,通过第一振动电机1b1和第二振动电机1b2产生的振动力将食品抖匀,并依靠振幅的变化将食品输送至料道2a内,通过料道2a上的风机2b对食品进行冷却后,再通过分料机构2c对食品进行分隔,最后由步进式的输送带3将包装盒输送至粉料机构下方盛接食品,以此实现连续化的生产,能够大大的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优选的,进料装置1还包括支撑架1c,振动盒1b通过若干弹簧座1b3固定于支撑架1c顶部,支撑架1c上位于振动盒1b的两侧分别设有挡板1d,两个挡板1d的顶部设有安装板1e,安装板1e、振动盒1b及两个挡板1d之间形成一个随振动盒1b上下振动体积不断变化的腔体。

优选的,料斗1a固定在安装板1e上,安装板1e上对应料斗1a设有进料口1e1,料斗1a具有一自上而下横截面积不断变小的内腔,料斗1a的底部安装有一水平设置的第一隔板1f,该第一隔板1f上开设有若干第一出料口1f1,所述安装板1e上位于料斗1a的旁侧安装有第一气缸1g,该第一气缸1g的输出端上安装有第一控制板1h,该第一控制板1h上对应每个第一出料口1f1均设有一个通孔1h1,所述料斗1a的侧部设有该第一控制板1h上对应设置的插槽,第一控制板1h自该插槽处水平插接至料斗1a内,工作状态下,第一气缸1g能够驱动第一控制板1h水平移动,使第一控制板1h上的每个通孔1h1均与第一隔板1f上对应的一个第一出料口1f1连通或者交错,从而控制第一出料口1f1的打开和关闭。

优选的,为了使振动力更加均匀,振动盒1b内位于第一振动电机1b1和第二振动电机1b2之间设有若干连接支架1b4。

优选的,所述料道2a的顶端设有导料板2a1,该导料板2a1两侧之间的直线距离自振动盒1b至料道2a方向逐渐变小,通过导料板2a1将振动盒1b内的食品导入料道2a内,防止食品向两边掉落。

优选的,所述料道2a的底端设有垂直于料道2a的第二隔板2d,该第二隔板2d上开设有若干第二出料口2d1,所述分料机构2c固定在第二隔板2d上,分料机构2c包括一个方形的总管道2c1,总管道2c1一端与所有第二出料口2d1连通,总管道2c1另一端对应每个第二出料口2d1均设有一个方形的分管道2c2。

优选的,所述第二隔板2d上安装有第二气缸2e,该第二气缸2e上安装有第二控制板2f,第二气缸2e能够驱动第二控制板2f沿垂直于料道2a的方向移动,使第二控制板2f能够将所有第二出料口2d1覆盖,以此控制料道2a的出料,进而控制料道2a上物料的停留时间,进而控制食品的冷却效果,

优选的,所述总管道2c1上设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支撑柱2g,所有支撑柱2g上通过螺栓安装有一支撑板2h,支撑板2h向分管道2c2方向直线延伸悬置在分管道2c2的上方,位于分管道2c2上方的支撑板2h上安装有第三气缸2j,第三气缸2j的输出端上安装有第三控制板2k,第三控制板2k上对应每个分管道2c2均设有一个插接部2k1,每个分管道2c2上均设有一个插槽,第三气缸2j能够驱动第三控制板2k移动,使第三控制板2k上的每个插接部2k1均能够插接至与其对应的一个分管道2c2的插槽内,以此控制分管道2c2的出料,并且通过控制分管道2c2的容积,进而能够决定一个包装盒内装入的食品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出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