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坠落组合式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36782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电梯坠落组合式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电梯防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梯坠落组合式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梯坠楼时,人和电梯一起加速下降,两者的速度变得一样快。落到地面,因为电梯触底,在极短的时间内速度由极大变为0,人因为受到极大的冲击力而受伤甚至死亡。

电梯坠落后,一系列的防护措施会相继启动,然而不幸的是,往往这一系列的防护措施失效,梯毁人亡的事故却时常发生。因此有必要设置一道最有效的防护措施,减小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梯坠落组合式保护装置,能够有效降低电梯的加速度,并大幅消耗电梯下坠能量,最大限度保证电梯和人员安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电梯坠落组合式保护装置,主要由地面(1)、底板(2)、压缩弹簧(3)、二层托板(4)、多波形缓冲与耗能气囊(5)、内置腰环(6)、顶层钢托板(7)、高伸长率拉簧(8)、墙体(9)、弧形锥气囊(10)、多波形缓冲与耗能气体腔(11)、锥形耗能与保护气体腔(12)、二次保护胶垫(13)、防冲击破坏可拆换安全气囊(14)和顶部缓冲与耗能气体腔(15)等构成;底板(2)水平置于地面(1)上,采用若干压缩弹簧(3)将底板(2)和二层托板(4)连接,二层托板(4)的边长分别是底板(2)的边长的三分之二至四分之三,压缩弹簧(3)横纵均成排且均匀布置;

采用多波形缓冲与耗能气囊(5)将二层托板(4)和顶层钢托板(7)连接,多波形缓冲与耗能气囊(5)的最小内径r大于二层托板(4)对应边长100-200mm,多波形缓冲与耗能气囊(5)的最大外径l小于顶层钢托板(7)对应边长50-100mm,最小内径r是最大外径l的三分之二至四分之三;多波形缓冲与耗能气囊(5)为波浪形筒,从上至下形成多个波峰和波谷,在向内凹的波谷处设置环向的内置腰环(6);

在二层托板(4)、多波形缓冲与耗能气囊(5)和顶层钢托板(7)围成的波浪形密封筒内设置弧形锥气囊(10),弧形锥气囊(10)的锥顶向下,位于二层托板(4)的形心,顶部靠近顶层钢托板(7)的外边缘,弧形锥气囊(10)将波浪形密封筒分隔成两个密封的空间,外侧为多波形缓冲与耗能气体腔(11),中上部的锥形耗能与保护气体腔(12);

在顶层钢托板(7)的顶部黏贴二次保护胶垫(13),并设置防冲击破坏可拆换安全气囊(14),防冲击破坏可拆换安全气囊(14)围成顶部缓冲与耗能气体腔(15),并在顶层钢托板(7)的四周安装高伸长率拉簧(8),高伸长率拉簧(8)的另一端与墙体(9)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多波形缓冲与耗能气囊(5)至少包括三层,由内向外分别为气密橡胶层、耐压增强层和耐老化层。

坠落电梯保护方法:

①当电梯坠落触及防冲击破坏可拆换安全气囊(14)后,逐渐压缩顶部缓冲与耗能气体腔(15);

②高伸长率拉簧(8)受力后持续伸长;

③二层托板(4)成为多波形缓冲与耗能气囊(5)的活塞,多波形缓冲与耗能气囊(5)逐渐下移;顶部缓冲与耗能气体腔(15)被持续压缩;高伸长率拉簧(8)受力后持续伸长;

④多波形缓冲与耗能气体腔(11)持续被压缩,且内部气体不断运动耗能;锥形耗能与保护气体腔(12)也开始被不断压缩;顶部缓冲与耗能气体腔(15)被持续压缩;高伸长率拉簧(8)受力后持续伸长;

⑤压缩弹簧(3)被持续压缩,顶部缓冲与耗能气体腔(15)被压缩,部分防冲击破坏可拆换安全气囊(14)与二次保护胶垫(13)接触,二层托板(4)与顶层钢托板(7)逐渐靠近,多波形缓冲与耗能气体腔(11)的大部分下移到二层托板(4)的下部;高伸长率拉簧(8)受力后持续伸长;

⑥多波形缓冲与耗能气体腔(11)、锥形耗能与保护气体腔(12)和顶部缓冲与耗能气体腔(15)均被答复压缩,二层托板(4)与顶层钢托板(7)之间空气压缩机向下移动,在底板(2)、二层托板(4)、顶层钢托板(7)硬接触前电梯向下速度为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大幅降低电梯停止的加速度,大幅耗散电梯下坠的能量,设置了组合缓冲与耗能装置,能够相互协调,发挥各自最大功效,并能够实现在不同的速度和加速度的调整,保证结构整体稳定,提高耗能效率,使电梯和人员安全落地。整个装置重量轻,便于运输与安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中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梯坠落组合式保护装置正常状态竖直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电梯坠落组合式保护装置受力状态竖直剖面示意图。

图中:1为地面;2为底板;3为压缩弹簧;4为二层托板;5为多波形缓冲与耗能气囊;6为内置腰环;7为顶层钢托板;8为高伸长率拉簧;9为墙体;10为弧形锥气囊;11为多波形缓冲与耗能气体腔;12为锥形耗能与保护气体腔;13为二次保护胶垫;14为防冲击破坏可拆换安全气囊;15为顶部缓冲与耗能气体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电梯坠落组合式保护装置,由地面(1)、底板(2)、压缩弹簧(3)、二层托板(4)、多波形缓冲与耗能气囊(5)、内置腰环(6)、顶层钢托板(7)、高伸长率拉簧(8)、墙体(9)、弧形锥气囊(10)、多波形缓冲与耗能气体腔(11)、锥形耗能与保护气体腔(12)、二次保护胶垫(13)、防冲击破坏可拆换安全气囊(14)和顶部缓冲与耗能气体腔(15)构成。

如图1所示,底板(2)水平置于地面(1)上,采用若干压缩弹簧(3)将底板(2)和二层托板(4)连接,二层托板(4)的边长分别是底板(2)的边长的三分之二至四分之三,压缩弹簧(3)横纵均成排且均匀布置;采用多波形缓冲与耗能气囊(5)将二层托板(4)和顶层钢托板(7)连接,多波形缓冲与耗能气囊(5)的最小内径r大于二层托板(4)对应边长100-200mm,多波形缓冲与耗能气囊(5)的最大外径l小于顶层钢托板(7)对应边长50-100mm,最小内径r是最大外径l的三分之二至四分之三;多波形缓冲与耗能气囊(5)为波浪形筒,从上至下形成多个波峰和波谷,在向内凹的波谷处设置环向的内置腰环(6);在二层托板(4)、多波形缓冲与耗能气囊(5)和顶层钢托板(7)围成的波浪形密封筒内设置弧形锥气囊(10),弧形锥气囊(10)的锥顶向下,位于二层托板(4)的形心,顶部靠近顶层钢托板(7)的外边缘,弧形锥气囊(10)将波浪形密封筒分隔成两个密封的空间,外侧为多波形缓冲与耗能气体腔(11),中上部的锥形耗能与保护气体腔(12);在顶层钢托板(7)的顶部黏贴二次保护胶垫(13),并设置防冲击破坏可拆换安全气囊(14),防冲击破坏可拆换安全气囊(14)围成顶部缓冲与耗能气体腔(15),并在顶层钢托板(7)的四周安装高伸长率拉簧(8),高伸长率拉簧(8)的另一端与墙体(9)连接。

如图2所示,当电梯坠落触及防冲击破坏可拆换安全气囊(14)后,逐渐压缩顶部缓冲与耗能气体腔(15);高伸长率拉簧(8)受力后持续伸长,二层托板(4)成为多波形缓冲与耗能气囊(5)的活塞,多波形缓冲与耗能气囊(5)逐渐下移;顶部缓冲与耗能气体腔(15)被持续压缩;高伸长率拉簧(8)受力后持续伸长;多波形缓冲与耗能气体腔(11)持续被压缩,且内部气体不断运动耗能;锥形耗能与保护气体腔(12)也开始被不断压缩;顶部缓冲与耗能气体腔(15)被持续压缩;高伸长率拉簧(8)受力后持续伸长;压缩弹簧(3)被持续压缩,顶部缓冲与耗能气体腔(15)被压缩,部分防冲击破坏可拆换安全气囊(14)与二次保护胶垫(13)接触,二层托板(4)与顶层钢托板(7)逐渐靠近,多波形缓冲与耗能气体腔(11)的大部分下移到二层托板(4)的下部;高伸长率拉簧(8)受力后持续伸长;多波形缓冲与耗能气体腔(11)、锥形耗能与保护气体腔(12)和顶部缓冲与耗能气体腔(15)均被答复压缩,二层托板(4)与顶层钢托板(7)之间空气压缩机向下移动,在底板(2)、二层托板(4)、顶层钢托板(7)硬接触前电梯向下速度为0。

多波形缓冲与耗能气囊(5)至少包括三层,由内向外分别为气密橡胶层、耐压增强层和耐老化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