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三级托辊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66485发布日期:2018-06-23 00:36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自动化三级托辊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输送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化三级托辊输送机。
背景技术
:输送机自1795年被发明以来,经过两个世纪的发展,已经被电力、冶金、煤炭、化工、矿山、港口等各行各业广泛应用。输送机具有输送能力大、结构简单、可靠性高、运费低廉、投资费用相对较低及维护方便等特点而被广泛用于物料传送。现阶段,输送机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具体表现为:多品种,高速度,大功率,大运量,长运距等。以上输送架更多适用于煤矿产业等大型的需要远距离高强度的进行传送,在一些自动化生产线中所设计的输送机大多只适合某种特定的输送要求,效率可观但适用性较低。另一方面,现阶段应用在输送机中的控制相对较少,一定程度上难以实现多功能的自动化输送。现有的输送机设计大多涉及输送方向的改变,无法满足自动化生产线输送过程中多状态的要求。传统的输送机会因使用其余外部控制因素而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输送机的控制系统需要做到简洁同时实现更好的自动化,避免因使用其余外部控制因素而扩大判断失误。另一方面,通过修改控制程序中的某些参数就可以应用于更多的自动化生产线中。通过将单一的输送机改进成为具有多种功能的自动化三级托辊输送机为解决输送机的输送、停留等多状态的难题提供了良好的解决办法。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化三级托辊输送机。本发明能克服现有输送机在控制方面以及多状态输送方面的不足,将单一的输送机改进成为具有多种功能的自动化三级托辊输送机,能解决输送机的输送、停留等多状态的难题,使其能够在多种自动化生产线中进行工作,能大大减少额外购买机械产品的开支。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化三级托辊输送机,包括沿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主输送机组件、中间输送机组件和无动力输送机组件,所述主输送机组件包括主支撑架、设置于所述主支撑架上的主输送托辊组件、设置于所述主支撑架上的第一电机及设置于所述主输送托辊组件上的挡板组件;所述中间输送机组件包括中间支撑架、设置于所述中间支撑架上的中间输送托辊组件、设置于所述主支撑架上的第二电机及设置于所述中间输送托辊组件上的红外传感器组件;所述无动力输送机组件包括无动力支撑架、设置于所述无动力支撑架上的多根从动托辊、设置于所述无动力支撑架上的触发组件及设置于所述无动力支撑架末端的尾端挡板。优选的是,所述主支撑架上对称设置有两主支撑板,所述主输送托辊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两主支撑板中间的多根主托辊、用于动力连接所述多根主托辊和第一电机的第一链条、设置于所述主支撑板上的长链保护架及分别设置于所述两主支撑板上的两限位架组件。优选的是,所述限位架组件包括立座、设置于所述立座上的轴套、可活动插设在所述轴套内的连杆、固接于所述连杆另一端的固定板及通过两连接板固接于所述两限位架组件的固定板上的限位长板。优选的是,所述挡板组件包括固接于所述主支撑板上的气缸固定板、设置于所述气缸固定板上的气缸、连接于所述气缸的伸缩杆上的双头连接套及连接于所述双头连接套的另一端的挡板。优选的是,所述挡板呈梯形状,其较高的一侧的底部与所述双头连接套连接,其较低的另一侧铰接于所述主支撑架上,所述挡板的较高的一侧还设置有两挡板限位片。优选的是,所述中间支撑架上对称设置有两中间支撑板,所述中间输送托辊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两中间支撑板中间的多根中间托辊、用于动力连接所述多根中间托辊和第二电机的第二链条及设置于所述中间支撑板上的短链保护架。优选的是,所述红外传感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中间支撑架的一侧的传感器支架、设置于所述传感器支架上的红外传感器、设置于所述传感器支架的对侧的反光片支架及设置于所述反光片支架上的反光片。优选的是,所述触发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从动托辊下方的两侧且用于推动其中的一根从动托辊上翘的两弹簧组件和设置于上翘的从动托辊下方的扳动式开关。优选的是,所述弹簧组件包括通过中间设置的螺栓可旋转连接于所述无动力支撑架上的弹簧撑杆、连接于所述弹簧撑杆的一端的弹簧及一端与所述弹簧连接且另一端固接于所述无动力支撑架上的的弹簧固定件。优选的是,所述主支撑架包括多根支座和设置于所述支座上的多块横向撑板,所述第一电机通过第一电机支架设置于所述横向撑板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自动化三级托辊输送机结合了工作区、传送区和等待区的工作特点,实现了一个产品或者货物从加工到等待下一道处理程序的合理过度。本发明能克服现有输送机在控制方面以及多状态输送方面的不足,将单一的输送机改进成为具有多种功能的自动化三级托辊输送机,能解决输送机的输送、停留等多状态的难题。本发明控制方式简洁、精准度高、便于实现自动化。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自动化三级托辊输送机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自动化三级托辊输送机的爆炸图;图3是本发明的主输送机组件的爆炸图;图4是本发明的限位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的限位架组件的爆炸图;图6是本发明的挡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的挡板组件的爆炸图;图8是本发明的中间输送机组件的爆炸图;图9是本发明的无动力输送机组件的爆炸图;图10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的触发组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11是本发明的自动化三级托辊输送机的一种工作状态的示意图;图12是本发明的自动化三级托辊输送机的另一种工作状态的示意图;图13是本发明的自动化三级托辊输送机的另一种工作状态的示意图;图14是本发明的自动化三级托辊输送机的另一种工作状态的示意图;图15是本发明的自动化三级托辊输送机的另一种工作状态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00主输送机组件11000第一电动机支撑架20000中间输送机组件12000主支撑架30000无动力输送机组件20100中间支撑架10100支座20101中间支撑板10200横向撑板20102中间托辊10300主支撑板20103第二链条10400第一链条20200短链保护架10500主托辊20300传感器支架10600长链保护架20400红外传感器10700限位架组件20500反光片支架10701立座20600反光片10702连杆20700第二电机10703连接板20800第二电机支撑架10704限位长板30100无动力支撑架10705轴套30200弹簧固定件10706固定板30300弹簧10800挡板组件30400弹簧撑杆10801挡板限位片30500弹簧定位片10802挡板30600扳动式开关10803双头连接套30700从动托辊10804伸缩杆30800尾端挡板10805气缸固定板40000第一托盘10806气缸40010第二托盘10900第一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自动化三级托辊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沿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主输送机组件10000、中间输送机组件20000和无动力输送机组件30000。三组输送机组件之间按照宽对齐的方式放置在地面上,如果有需要可以通过螺栓固定在地面上。主输送机组件10000包括主支撑架12000、设置于主支撑架12000上的主输送托辊组件、设置于主支撑架12000上的第一电机10900及设置于主输送托辊组件上的挡板组件10800。主支撑架12000上对称设置有两主支撑板10300,主输送托辊组件包括设置于两主支撑板10300中间的多根主托辊10500、用于动力连接多根主托辊10500和第一电机10900的第一链条10400、设置于主支撑板10300上的长链保护架10600及分别设置于两主支撑板10300上的两限位架组件10700。限位架组件10700包括立座10701、设置于立座10701上的轴套10705、可活动插设在轴套10705内的连杆10702、固接于连杆10702另一端的固定板10706及通过两连接板10703固接于两限位架组件10700的固定板10706上的限位长板10704。挡板组件10800包括固接于主支撑板10300上的气缸固定板10805、设置于气缸固定板10805上的气缸10806、连接于气缸10806的伸缩杆10804上的双头连接套10803及连接于双头连接套10803的另一端的挡板10802。挡板10802呈梯形状,其较高的一侧的底部与双头连接套10803连接,其较低的另一侧铰接于主支撑架12000上,挡板10802的较高的一侧还设置有两挡板限位片10801。具体的,在一种实施例中,参照图3,主输送机组件10000主要包括:主支撑架12000、主输送托辊组件、第一电机10900及挡板组件10800。主支撑架12000包括:六个支座10100,三个横向撑板10200,两个主支撑板10300。主输送托辊组件包括:一个长链保护架10600,二十个双排链轮式的主托辊10500,第一链条10400,两个限位架组件10700。第一电机10900设置于第一电机支撑架11000上。参照图4-5,限位架组件10700又包括两个立座10701,两根连杆10702,两个连接板10703,一个限位长板10704。立座10701上设置有轴套10705,连杆10702的另一端设置有固定板10706。参考图6和图7,挡板组件10800又包括一个驱动气缸10806,一个气缸固定板10805,一个双头连接套10803,一个挡板10802,四个挡板限位片10801。挡板10802呈梯形状。六个支座10100均布在两个主支撑板10300下方,通过焊接将两者相连,三个横向撑板10200与支座10100焊接在一起,为整体机构提供更好的支撑力,提高稳定性。电动机支撑架11000通过螺栓螺母配合固定在横向撑板10200上相应的位置,为电动机10900提供更加稳定的工作环境。二十个双排链轮式的主托辊10500通过第一链条10400两两连接,最后一个主托辊再与第一电动机10900通过链条连接,主托辊10500则通过螺栓与托辊10500两端的螺纹孔配合固定在主支撑板10300上。挡板组件10800中气缸10806通过螺栓固定在气缸固定板10805上,气缸固定板10805再焊接在主支撑板10300上,气缸10806的伸缩杆10804的一端与双头连接套10803通过螺栓连接,双头连接套10803的另一端再与挡板10802的较高的一端连接,同时,四块挡板限位片10801焊接在主支撑板10300上,其中处于挡板10802的较高端的两侧,另外两块处于挡板10802的较底端的两侧,将挡板10802限制在两片挡板限位片10801之间,为挡板10802提供一个横向撑力,当有货物接触到挡板时能够有足够的撑力阻挡货物前进。挡板10802的较低的一端则通过螺栓螺母铰接在两挡板限位片10801上,该两挡板限位片10801的另一端焊接在主支撑板10300上,整个挡板组件10800按照相应的位置尺寸安装在主支撑板10300上。从而使挡板10802的较高端能在气缸的驱动下绕其较低的一端转动,实现挡板10802的较高端的上下运动,以对主输送机组件10000上的货物进行间隔性的阻挡。长链保护架10600通过螺栓螺母配合安装在主支撑板10300上,保护第一链条10400不被货物影响,提高第一链条10400的工作寿命及工作稳定性。限位架组件10700中,连接板10703在限位长板10704的里侧,通过螺栓与位于限位长板10704外侧的连杆10702上的固定板10706连接,立座10701通过紧定螺钉设置在立座连接块10702的相应位置,整个限位架组件10700通过螺栓螺母配合,使立座与主支撑板10300连接,从而固定在主支撑板10300之上。由于连杆可活动插设在立座10701上的轴套10705内,使立座10701在连杆10702上的位置可以按照输送货物的大小进行改变,从而调节两限位长板10704之间的宽度,以对中间的货物的横向位置进行限制。限位架组件10700的主要作用就是限制货物在输送机上的横向位移,使其不会撞出输送机的边缘。中间输送机组件20000包括中间支撑架20100、设置于中间支撑架20100上的中间输送托辊组件、设置于中间支撑架20100上的第二电机20700及设置于中间输送托辊组件上的红外传感器组件。中间支撑架20100上对称设置有两中间支撑板20101,中间输送托辊组件包括设置于两中间支撑板20101中间的多根中间托辊20102、用于动力连接多根中间托辊20102和第二电机20700的第二链条20103及设置于中间支撑板20101上的短链保护架20200。红外传感器组件包括设置于中间支撑架20100的一侧的传感器支架20300、设置于传感器支架20300上的红外传感器、设置于传感器支架20300的对侧的反光片支架20500及设置于反光片支架20500上的反光片20600。具体的,参照图8,在一种实施例中,中间输送机组件20000请参考图8,中间输送机组件20000主要包括中间支撑架20100,中间输送托辊组件,第二电机20700,红外传感器组件。中间输送托辊组件包括:短链保护架20200,第二链条10400,十三组双排链轮式的中间托辊20102。第二电机20700安装在第二电机支撑架20800上。红外传感器组件包括:传感器支架20300,红外传感器20400,反光片支架20500,反光片20600。中间支撑架20100采用与主输送机组件10000相同形式的结构,其区别主要在于20101较短,只需要支撑十三组中间托辊20102。第二电动机支撑架20800通过螺栓螺母配合安装在中间支撑架20100上,第二电机20700再安装在第二电机支撑架20800上,持续稳定的为中间输送机组件20000提供动力;短链保护架20200同样通过螺栓螺母配合安装在中间支撑架20100上,维护链条10400的正常工作。传感器支架20300通过螺栓安装在中间支撑架20100上,为红外传感器20400提供支撑,同时红外传感器20400在安装时还可以按照反光片20600的位置进行角度的调整;反光片20600放置在反光片支架20500上,反光片支架20500再通过过螺栓固定在中间支撑架20100之上。反光片支架20500处于传感器支架20300的对侧,且处于中间托辊20102下方,红外传感器20400向下倾斜发射信号。红外传感器组件通过红外传感器20400是否可以接收到经过反光片20600反射回来的红外线来准确的获得输送物品需要切换输送方式时的状态及位置。反光片20600位于红外传感器20400的对面,安装在反光片支架20500上,可以反射红外传感器20400发出的信号,从而判断输送物品的位置,而反光片支架20500由两个六角头螺栓和螺母固定在中间支撑架上,且位于中间托辊20102的下方,如果有货物经过就会将红外线遮挡住,使红外传感器20400接收不到红外线,从而产生相应的触发信号。无动力输送机组件30000包括无动力支撑架30100、设置于无动力支撑架30100上的多根从动托辊30700、设置于无动力支撑架30100上的触发组件及设置于无动力支撑架30100末端的尾端挡板30800。触发组件包括设置于从动托辊下方的两侧且用于推动其中的一根从动托辊上翘的两弹簧组件和设置于上翘的从动托辊下方的扳动式开关30600。弹簧组件包括通过中间设置的螺栓可旋转连接于无动力支撑架上的弹簧撑30400杆、连接于弹簧撑杆30400的一端的弹簧30300及一端与弹簧30300连接且另一端固接于无动力支撑架30100上的的弹簧固定件30200。无动力输送机组件30000请参考图9,无动力输送机组件3000030000主要包括无动力支撑架30100,十三个从动托辊30700,一触发组件,一个尾端挡板30800。触发组件包括两弹簧组件和一个扳动式开关30600。弹簧组件包括弹簧固定件30200,一个弹簧30300,一个弹簧撑杆30400,一个弹簧定位片30500。从动托辊30700通过螺栓固定在无动力输送架30100上,在相应的位置的从动托辊30700安装在弹簧撑杆30400上,弹簧撑杆30400则是通过螺栓安装在无动力支撑架30100上,使弹簧撑杆30400能够绕着中间的安装的螺栓转动,弹簧撑杆30400的一端通过弹簧30300连接到弹簧固定件30200之上,弹簧固定件30200则焊接在无动力支撑架30100上。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两弹簧组件推动从动托辊30700中的一个使其上翘,扳动式开关30600安装在上翘的托辊下方,当有货物到达无动力输送机组件30000之上的时候,上翘的托辊就会被货物压下来,将扳动式开关30600拨到另一边,使扳动式开关30600产生相应的触发信号,以此来判断是否有货物运送到最后一节无动力输送机组件30000上。参照图10,给出了一种实施例中的触发组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请参考图11到图15,以下给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的具体工作方式如下:开始时,有一个第一托盘40000,主输送机组件10000中的气缸10806处于伸长状态,挡板10802升起,将第一托盘40000挡在挡板10802后面,等待其余设备将货物码放在第一托盘40000之上,如图11所示。货物码放好之后就如图12所示,此时主输送机组件10000获得信号,气缸10806收缩,第一电机10900转动,码垛好的第一托盘40000向后输送,当第一托盘40000输送到中间输送机组件20000上的红外线传感器20400处时,第一托盘40000将红外传感器20400发射的红外线挡住,红外传感器20400给托盘库传递信号,提供下一个第二托盘40010,如图13;电机10900继续运转,当第一托盘40000不再遮挡红外传感器20400发射的红外线之后,驱动气缸10806伸长,将挡板10802升起,如图14;电机10900持续运转,第一托盘40000继续向后输送,第一托盘40000移动到无动力输送机30000上,利用惯性向后移动,同时,第二托盘40010由于挡板10802的阻挡,停在主输送机上,如图15。第一托盘40000将无动力输送机30000上翘起的托辊压下去后将扳动式开关30600拨到另一侧,为第一电机10900提供一个信号,第一电机10900停止运转,第二托盘40010等待货物码放,第一托盘40000等待叉车运走或者进行下一步的加工。如此循环进行自动输送工作。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