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蜗轮放线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40948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蜗轮放线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缆放线架,该放线架具有动力机构及升降机构,尤其适合电缆半成品及成品放线工艺。



背景技术:

生产工艺中常需要将线缆盘安装在放线架上,线缆盘绕支撑轴转动,给线缆一定的牵引力,线缆被逐步放出并用于下一步加工。为满足工艺要求,放线时最外层线缆高度与加工设备需保持一定的相对距离,但一段时间后,随着线缆的逐步放出,最外层线缆的高度位置会逐步达不到工艺要求,因此要经常人工调整线缆盘的位置。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能够调节线缆盘位置,通常是在放线架上设置多个轴承槽位置,然后人工调整线缆盘位置。在中国的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CN203839845U中公开了一种放线架,该放线架上设置了多个轴承槽定位孔,每个定位孔对应一个轴承槽位置,可将轴承槽固定在不同定位孔以调整线缆盘的位置。这种方式可以设置多个固定位置,但可以调节的位置还很有限,而且调节位置时仍然需要人工搬动线缆盘,费时费力,搬动线缆盘时易掉落,存在不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置了升降机构,使线缆盘的位置调整由人工改为自动,省时省力,安全可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蜗轮放线架,包括放线架体,动力机构,变速机构、升降机构及线缆盘轴承槽11,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固定在多边形支架1的斜梁101上,线缆盘轴承槽11固定在升降机构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轴承槽(11)为圆弧形,其内圆弧直径应大于线缆盘支撑轴(15),弧度大于180°,右端点(111)应高于其自身圆弧中心点。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升降机构由锥齿轮b 7、丝杠8、丝杠固定座a 9、丝杠固定座b 12、螺母10构成。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动力机构由双向控制开关201、电机202、皮带203、电机从动轮204构成。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变速机构由蜗杆3、蜗轮4、连接杆5、锥齿轮a 6构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线缆盘的位置调整由人工改为自动,省时省力,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承槽部位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放线架体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多边形支架,101-斜梁,102-顶梁,103-横梁,201-双向控制开关,202-电机,203-皮带,204-电机从动轮,3-蜗杆,4-蜗轮,5-连接杆,6-锥齿轮a,7-锥齿轮b,8-丝杠,9-丝杠固定座a,10-螺母,11-轴承槽,111-内圆弧右端点,12-丝杆固定座b,13-线缆盘,14-定位孔,15-线缆盘支撑轴,16-槽钢连接条a,17-槽钢连接条b,18-槽钢支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所示,一种蜗轮放线架,包括放线架体,动力机构,变速机构、升降机构及线缆盘轴承槽11,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固定在多边形支架1的斜梁101上,线缆盘轴承槽11固定在升降机构上。

如图1、3所示述放线架体,由2个形状相同的多边形支架1通过槽钢连接条a、b(16、17)焊接在一起,分别焊接在底部横梁103的左端和中部,槽钢连接条a、b(16、17)互相平行,两侧横梁右端均焊有槽钢支脚18。多边形支架1的顶梁102与横梁103互相平行。安装线缆盘13时,将线缆盘13推至两个多边形支架1之间的右侧空间,通过双向控制开关201调整轴承槽11的位置,使其轴心与线缆盘定位孔14轴心基本重合,插入线缆盘支撑轴15即可将线缆盘13安装于放线架体上。生产过程需要调整位置时,可再次利用双向控制开关将线缆盘调整至工艺要求的高度范围,位置调整由人工改为自动,不必再次搬动线缆盘,省时省力,安全可靠。

如图2所示,所述轴承槽(11)为圆弧形,其内圆弧直径应大于线缆盘支撑轴(15),弧度大于180°,右端点(111)应高于其自身圆弧中心点。这样设计可以使支撑轴15不易从轴承槽跳出,保证了生产安全。

如图1所示,所述动力机构由双向控制开关201、电机202、皮带203、电机从动轮204构成。通过双向控制开关201可提供两个方向的动力,通过皮带203及电机从动轮204将动力传到给变速机构。该动力机构也可以是液压动力机构。

如图1所示,所述变速机构由蜗杆3、蜗轮4、连接杆5、锥齿轮a 6构成。蜗轮3与蜗杆4配合达到变速的目的,并通过连接杆将动力传给锥齿轮a 6,锥齿轮a与升降机构的锥齿轮b 7配合继续传递动力。

如图1所示,所述升降机构由锥齿轮b 7、丝杠8、丝杠固定座a 9、丝杠固定座b 12、螺母10构成。通过上下两个丝杠固定座a、b(9、10)将丝杠8固定在多边形支架1的其斜梁101上,两侧多边形支架上各固定有1个丝杠。该升级机构升降稳定,根据丝杠8旋转带动螺母10轴向运动,在静止状态时可以自锁,进一步保证了生产安全。

本实用新型通过升降机构由人工改为自动,省时省力,安全可靠。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