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用移动式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8479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矿用移动式升降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矿用移动式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铝合金升降机运用越来越广泛,不管是建筑,土木工程,及人们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液压升降机械,许多商家把握这个商机纷纷投资建厂,升降机械公司随之如雨后竹笋般临立在各大工业城市,但升降机械行业依旧是火爆异常,供不应求,从侧面可以看出,社会发展迅速,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的需求,支架搬运车泛指所有能搬运各类社会生产经营活动中涉及支架类产品的车辆型设备。实际生产实践活动中,其实专属矿用的液压支架及其搬运设备,是专门针对综采工作面搬家倒面过程中液压支架的倒运或长距离运输(可以广义理解并扩展应用于采掘等大型的搬运困难的机械如铲运车等)而研制开发设计制作的一种新型特种车辆或是特殊搬运工具。

随着煤矿大采高综采技术与装备的不断发展,最大支护高度不低于5米的大采高液压支架在高产高效的工作面中得到广泛应用。液压支架支护高度的增加,给支架在煤矿井下工作面上的维护带来了难度。特别是液压支架的顶梁前部及液压系统的维护,需要维修人员到5米以上的高处作业。目前维修人员采用的方式是利用自身高度或借助扶梯进行维修,受井下工作面条件的限制,需要耗费大量的体力和时间,且维修人员人身安全也得不到保证,影响了工作面的正常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矿用移动式升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矿用移动式升降装置,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两侧设有转轮,所述支撑杆一侧设有平衡支架,所述平衡支架一侧设有定位杆,所述平衡支架两侧设有支撑轮,所述支撑杆一侧设有手推杆支架,所述支撑杆一侧设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设有轮盘,所述电机一侧设有蓄电装置,所述电机电性连接于蓄电装置,所述支撑杆顶端设有滑轮,所述支撑杆滑动设有升降支架,所述升降支架一侧设有固定板,所述电机通过轮盘一侧的钢绳连接于升降支架。

优选的,所述手推杆支架一侧设有防滑把手,所述防滑把手为个。

优选的,所述升降支架一侧设有紧固螺栓。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一侧设有锁紧块,所述固定板一侧可动连接有翻转台。

优选的,所述平衡支架一侧设有配重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升降台的偏转与摆动极小,它轻盈的外观,能在极小的空间内发挥最高的举升能力,从而克服了现有升降机存在的结构不合理和使用不便等缺陷,制造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实用性强,使单人高空作业变得轻而易举,可以移动进行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杆、2转轮、3平衡支架、4定位杆、5支撑轮、6手推杆支架、7防滑把手、8电机、9轮盘、10蓄电装置、11滑轮、12升降支架、13固定板、14紧固螺栓、15锁紧块、16翻转台、17配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矿用移动式升降装置,包括支撑杆1,所述支撑杆1两侧设有转轮2,所述支撑杆1一侧设有平衡支架3,所述平衡支架3一侧设有定位杆4,所述平衡支架3两侧设有支撑轮5,所述支撑杆1一侧设有手推杆支架6,所述支撑杆1一侧设有电机8,所述电机8输出端设有轮盘9,所述电机8一侧设有蓄电装置10,所述电机8电性连接于蓄电装置10,所述支撑杆1顶端设有滑轮11,所述支撑杆1滑动设有升降支架12,所述升降支架12一侧设有固定板13,所述电机8通过轮盘9一侧的钢绳连接于升降支架12。

进一步的,所述手推杆支架6一侧设有防滑把手7,所述防滑把手7为2个。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支架12一侧设有紧固螺栓14。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13一侧设有锁紧块15,所述固定板13一侧可动连接有翻转台16。

进一步的,所述平衡支架3一侧设有配重块17。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矿用移动式升降装置,包括支撑杆1、平衡支架3、定位杆4,支撑杆1一侧设有电机8、轮盘9,电机8一侧设有蓄电装置10,电机8电性连接于蓄电装置10,支撑杆1顶端设有滑轮11,支撑杆1滑动设有升降支架12,升降支架12一侧设有固定板13,使用时将需要升降的物品放置在翻转台16上,通过电机8带动轮盘9,通过钢绳拉动升降支架12升降。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