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桩式起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0056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桩式起重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桩式起重机。



背景技术:

桩式起重机包括立柱和铰接于立柱顶端的横梁,桩式起重机还包括用于驱动横梁摆动的液压缸,液压缸端部铰接于立柱,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部铰接于横梁。由于横梁的尺寸远比立柱要大,因而横梁所受重力的力臂较大,导致立柱所受的弯矩较大。为此,立柱的中段需设计得较下段粗,以确保立柱的中段有足够的抗弯强度,这样就使得立柱的侧壁在其中段和下段的连接处为半径突变处,半径突变处会产生较大的应力集中。在现有技术中,立柱呈中空的圆筒状,半径突变处的集中应力将使得立柱的侧壁产生形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桩式起重机,其立柱侧壁的半径突变处的应力集中程度较低,从而避免立柱侧壁因应力集中而形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新型桩式起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铰接于立柱顶端的横梁,以及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立柱和所述横梁的液压缸;所述立柱呈圆筒状,所述立柱的中段的直径比所述立柱的下段大,所述中段与所述下段通过锥形环壁过渡,所述锥形环壁的内侧壁、所述中段的内侧壁和所述下段的内侧壁均固接有连接环片,各所述连接环片的内环面通过连接柱相互连接。

具体地,各个所述连接环片沿所述立柱的轴向均匀排布。

具体地,各所述连接环片的内环孔的孔径均相等。

具体地,各所述连接环片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立柱的中心轴线重合。

具体地,各所述连接柱均设有多个插接槽,各所述连接环片的内环面插入于其对应的所述插接槽内。

具体地,所述连接环片与所述插接槽通过焊接的方式实现固接。

具体地,所述连接柱沿所述连接环片的内环的周面均匀分布。

具体地,位于所述中段的连接环片设于所述中段的下部,位于所述下段的连接环片设于所述下段的上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由于立柱的中段与其下段通过锥形环壁过渡,锥形环壁、立柱的中段以及其下端的内侧壁均固接有连接环片,且各连接环片的内环面均通过连接柱相互连接,这样立柱在其半径突变之处通过各连接环片以及连接柱的进一步连接,使得作用于立柱的半径突变之处的应力部分被连接环片以及连接柱分担,从而减少作用于立柱的半径突变之处的应力,避免该半径突变之处的外壁形变。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的新型桩式起重机的立体图;

图2为实用新型其中的立柱的半剖切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

1. 立柱、 11. 中段、 12. 下段、 13. 锥形环壁、

14.连接环片、 15. 连接柱、 2.横梁、 3. 液压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新型新型桩式起重机,包括立柱1、铰接于立柱1顶端的横梁2,以及两端分别铰接于立柱1和横梁2的液压缸3;立柱1呈圆筒状,立柱1的中段11的直径比立柱1的下段12大,中段11与下段12通过锥形环壁13过渡,锥形环壁13的内侧壁、中段11的内侧壁和下段12的内侧壁均固接有连接环片14,各连接环片14的内环面通过连接柱15相互连接。由于立柱1的中段11与其下段12通过锥形环壁13过渡,锥形环壁13、立柱1的中段11以及其下端的内侧壁均固接有连接环片14,且各连接环片14的内环面均通过连接柱15相互连接,这样立柱1在其半径突变之处通过各连接环片14以及连接柱15的进一步连接,使得作用于立柱1的半径突变之处的应力部分被连接环片14以及连接柱15分担,从而减少作用于立柱1的半径突变之处的应力,避免该半径突变之处的外壁形变。

具体地,各个连接环片14沿立柱1的轴向均匀排布,该连接环片14的分布合理、均匀,避免立柱1的半径突变之处局部应力集中。

具体地,各连接环片14的内环孔的孔径均相等,另外,各连接环片14的中心轴线与立柱1的中心轴线重合,有利于各连接环片14稳固地连接。

具体地,各连接柱15均设有多个插接槽,各连接环片14的内环面插入于其对应的插接槽内,使得连接环片14与连接柱15的连接更为稳固。

具体地,连接环片14与插接槽通过焊接的方式实现固接。

具体地,连接柱15沿连接环片14的内环的周面均匀分布,从而使作用于连接柱15以及连接环片14的应力得以均匀地分布,避免应力集中。

具体地,位于中段11的连接环片14设于中段11的下部,位于下段12的连接环片14设于下段12的上部。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