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丝锭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74961阅读:1087来源:国知局
一种丝锭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丝车间转运设备,特别是一种丝锭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丝锭车都是通过手推来实现,这样在车间,由于设备大,且每台的工作进度不同,因此就要求工人推着车子在车间跑来跑去,这样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员工在将装满丝锭的车子推走后,需要另一个工作人员对设备进行监视,此外,现有的丝锭传送,存在着人工记录误差,经常让一部分机子空闲,这是由于各卷绕机工作进度不一样,需要人工进行记录,并在卷绕完成后对丝锭进行装卸,当工作人员忘记时间,则就会造成部分机子空闲。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丝锭车,其能通过控制台自动控制丝锭车在车间轨道上自行走动,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丝锭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座,所述底座底部设置有滑轮,所述底座中轴线上设置有拉杆,所述拉杆一端固定在底座上,另一端设置于一链条上;所述链条套设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上,且安置于车间地面的槽道内,所述第一齿轮由电机经调速机构驱动;所述底座两侧对称设置有拱形护栏;所述底座中间设置有一转杆,所述转杆上横向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的前后端固定在一门形外框上;所述横杆上等间距设置有用于挂丝锭的V形挂钩;所述槽道端头的地面上设置有控制台;所述控制台内设置有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一MCU,所述第一MCU连接有电机驱动电路、按键电路、无线发射电路以及显示屏;所述电机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所述电机;所述底座中部设置有一转动电机,所述的转杆由所述转动电机驱动旋转;所述转动电机由第二MCU控制,所述第二MCU连接有与所述无线发射电路通讯的无线接收电路以及充电电池;所述第二MCU还连接有用于驱动第一锁销结构的第一锁销驱动电路、用于驱动第二锁销结构的第二锁销驱动电路、第一霍尔传感器、第二霍尔传感器、第一电磁线圈以及第二电磁线圈;所述第一锁销结构和第二锁销结构设置于所述丝锭车底座的两侧,用于锁止所述门形外框;所述第一霍尔传感器和第二霍尔传感器分别设置于门形外框上,所述拱形护栏上设置有磁片,所述磁片位置分别与第一霍尔传感器和第二霍尔传感器对应,用于所述第一霍尔传感器和第二霍尔传感器识别到磁力后,所述第二MCU控制第一电磁线圈和第二电磁线圈产生磁力,并与所述磁片对吸,以实现门形外框定位。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底座的侧壁上设置有充电针,所述充电针经充电电路与所述充电电池连接;所述控制台的前侧壁上设置有供所述充电针插入的充电孔。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车间地面上设置传动链,通过链条带动丝锭车在特定的位置行驶,而且能通过工作台进行控制,可通过按键设定丝锭车行驶的位置,克服了现有工作人员需要推着丝锭车来回走动存在的弊端,此外,其还能自行旋转,实现车体两侧承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硬件电路原理框图;

其中:底座1,滑轮2,拉杆3,链条4,第一齿轮5,第二齿轮6,槽道7,调速机构8,拱形护栏9,转杆10,横杆11,门形外框12,V形挂钩13,控制台14,显示屏15,转动电机16,充电电池17,第一锁销结构18,第二锁销结构19,第一霍尔传感器20,第二霍尔传感器21,第一电磁线圈22,第二电磁线圈23,磁片24,充电针25,充电孔26,锁销27,锁孔2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请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丝锭车,其包括一底座1,所述底座底部设置有滑轮2,所述底座中轴线上设置有拉杆3,所述拉杆3一端固定在底座1上,另一端设置于一链条4上;所述链条套设在第一齿轮5和第二齿轮6上,且安置于车间地面的槽道7内,所述第一齿轮5由电机经调速机构8驱动;所述底座1两侧对称设置有拱形护栏9;所述底座中间设置有一转杆10,所述转杆上横向设置有横杆11,所述横杆的前后端固定在一门形外框12上;所述横杆11上等间距设置有用于挂丝锭的V形挂钩13;所述槽道端头的地面上设置有控制台14;所述控制台内设置有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一MCU,所述第一MCU连接有电机驱动电路、按键电路、无线发射电路以及显示屏15;所述电机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所述电机;所述底座中部设置有一转动电机16,所述的转杆由所述转动电机驱动旋转;所述转动电机由第二MCU控制,所述第二MCU连接有与所述无线发射电路通讯的无线接收电路以及充电电池17;所述第二MCU还连接有用于驱动第一锁销结构18的第一锁销驱动电路、用于驱动第二锁销结构19的第二锁销驱动电路、第一霍尔传感器20、第二霍尔传感器21、第一电磁线圈22以及第二电磁线圈23;所述第一锁销结构和第二锁销结构设置于所述丝锭车底座的两侧,用于锁止所述门形外框12;所述第一霍尔传感器和第二霍尔传感器分别设置于门形外框12上,所述拱形护栏上设置有磁片24,所述磁片位置分别与第一霍尔传感器和第二霍尔传感器对应,用于所述第一霍尔传感器和第二霍尔传感器识别到磁力后,所述第二MCU控制第一电磁线圈和第二电磁线圈产生磁力,并与所述磁片对吸,以实现门形外框定位。

该丝锭车使用时,用户通过所述按键电路对丝锭车行驶的位置、停留的时间进行设定,所述电机驱动电路则驱动电机控制链条带动该丝锭车行走,该丝锭车可以配合机械手或者人工实现丝锭的卸载,员工可以将卸载的丝锭挂在V形挂钩上,也可以在丝锭车的另一侧挂空的缠丝筒,这样,在卸载丝锭后,丝锭车通过旋转电机,将丝锭车另一侧的缠丝筒转向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就一直接更换丝筒,在转动的过程中,第一霍尔传感器和第二霍尔传感器分别识别磁片的磁力,然后第二MCU控制第一电磁线圈和第二电磁线圈产生磁力,并与所述磁片对吸,以实现门形外框定位,在门形外框定位后,第二MCU则控制第一锁销结构和第二锁销结构将门形外框锁住,避免门形外框左右转动。本实用新型通过车间槽道内的链条带动丝锭车自行走动,不仅能实现自动走位,而且可根据各卷绕机的工作状态设定走位点,大大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卷绕车间的工作效率。

请继续参见图2,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底座的侧壁上设置有充电针25,所述充电针经充电电路与所述充电电池17连接;所述控制台的前侧壁上设置有供所述充电针插入的充电孔26。在丝锭车行驶贴紧控制台后,所述的充电针则插入所述的充电孔进行充电,本实施例采用无线通信以及充电电池,有效的避免了布线,提升了车间的简洁度。

这里要说明,该第一锁销结构18和第二锁销结构19均是现有的电磁锁销,通电后,锁销27在磁力的作用下伸出,并锁入拱形框架底部对应的锁孔28;本实施例中,霍尔传感器可以采用A1101/A1104/SS441A/英飞凌TLE4923等;本实施例中所述MCU的型号可以采用MSP430F149。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台的高度可以设置在1.2米到1.5之间,按键电路的按键和显示屏设置在控制台的上表面,这样方便员工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