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副产品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74951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农副产品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副产品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农副产品生产过程中通常要使用绞龙装置进行物料输送,如中国专利文献CN 105058623 A公开的绞龙输送装置,由进料口、平绞龙输送机构、斜绞龙输送机构、出水口及槽身组成;进料口设置在槽身的右侧,平绞龙输送机构设置在槽身的底部;斜绞龙输送机构设置在平绞龙输送机构的末端,进料口连接槽身的出料口;斜绞龙输送机构由两根平行的斜绞龙组成,平绞龙输送机构由两根平绞龙组成,两根平绞龙设置成一长一短,一根平绞龙对应一根斜绞龙;斜绞龙输送机构的绞龙壳体上部设置有储料滤水腔,储料滤水腔为一个向上凸出的截面为三角形的环形体,在储料滤水腔段斜绞龙轴上不设置绞龙叶片,储料滤水腔的下部设置有相对应的滤水腔,滤水腔上设置出水管。

但因绞龙装置中螺旋叶片和壳体之间存在间隙,并且螺旋叶片和壳体均为钢材,所以常常会出现物料被夹破、乃至夹碎的情况,导致物料的完整度和使用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农副产品输送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物料容易被夹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中农副产品输送装置的技术方案如下:

农副产品输送装置,包括至少一绞龙单元,绞龙单元包括螺旋叶片及其底部设置的浮动托膜,螺旋叶片的边沿上设有橡胶材质的弹性衬边,弹性衬边与浮动托膜间隙配合;浮动托膜为工程塑料材质的弧形瓦片结构,浮动托膜的下方连接有浮动弹簧,浮动弹簧在浮动托膜的下方呈阵列分布。

该输送装置由两个相互并列的绞龙单元,两绞龙单元的浮动托膜相交而形成分流锥,分流锥的尖端高于螺旋叶片的轴心。

分流锥的下方设有刚性的支撑板,支撑板为不锈钢板,支撑板的顶部为锥度不小于分流锥的尖端锥度的尖端。

绞龙单元的布置形式是进料口低于出料口的倾斜布置。

本实用新型中螺旋叶片和浮动托膜均采用柔性材料,也就保证在物流被夹在两者之间时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弹性缓冲,避免物流被夹碎的情况;并且,浮动托膜采用浮动结构,保证被夹物流科随着浮动托膜的上下浮动而从配合间隙中弹出,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物料容易被夹碎的问题。同时,因螺旋叶片的周边为橡胶材质,而浮动托膜为工程塑料材质,从而避免了螺旋叶片和浮动托膜在相互接触时的粘连,放置了物流被粘附在绞龙单元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输送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实用新型的农副产品输送装置的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该农副产品输送装置,包括两个并列布置的绞龙单元1,绞龙单元1的布置形式是进料口11低于出料口12的倾斜布置。

绞龙单元1包括螺旋叶片13及其底部设置的浮动托膜14,螺旋叶片13的边沿上设有橡胶材质的弹性衬边111,弹性衬边111与浮动托膜14间隙配合;浮动托膜14为工程塑料材质的弧形瓦片结构,浮动托膜14的下方连接有浮动弹簧15,浮动弹簧15在浮动托膜14的下方呈阵列分布。

两绞龙单元1的浮动托膜14相交而形成分流锥16,分流锥16的尖端高于螺旋叶片13的轴心。分流锥16的下方设有刚性的支撑板17,支撑板17为不锈钢板,支撑板17的顶部为锥度不小于分流锥16的尖端锥度的尖端。

绞龙单元1中螺旋叶片13和浮动托膜14均采用柔性材料,也就保证在物流被夹在两者之间时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弹性缓冲,避免物流被夹碎的情况;并且,浮动托膜14采用浮动结构,保证被夹物流科随着浮动托膜14的上下浮动而从配合间隙中弹出,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物料容易被夹碎的问题。同时,因螺旋叶片13的周边为橡胶材质,而浮动托膜14为工程塑料材质,从而避免了螺旋叶片13和浮动托膜14在相互接触时的粘连,放置了物流被粘附在绞龙单元1中。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